(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四格格笑眯眯道:“六弟确实比之前努力多了,五弟还郁闷了一段时间,觉得六弟忽然勤奋了,对比得他就懒惰了不少。”
皇帝听着就笑了:“五阿哥可不就是总想着偷懒吗?还老去骚扰六阿哥,找他玩儿。不过朕听说李铭过来后,五阿哥就多了个人能一起玩一起聊天了。”
四格格听后点头道:“听六弟说李铭是个活泼性子,跟五弟很快就熟悉了。李铭读书读得马马虎虎的,还是五弟帮着辅导一二。”
这话叫皇帝笑了起来:“五阿哥自己学得马马虎虎的,居然还敢指导人了?别是误人子弟了,回头让四阿哥去看看。”
最后一句是交代李德全的,后者连忙应下,缓缓退了下去,让人传信给阿哥那边的船只了。
皇帝又给小太子布置新的功课,四格格听了一会,发现太子的功课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折子上的事。
比如折子上出现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等等,让太子拿个方案来。
今儿皇帝随手拿起一本折子,发现是之前四格格提到的探花郎,提出想要在当地种御稻的事,于是跟小太子说了起来:“太子要是看见这折子,要如何解决?”
趁着小太子思考的时候,皇帝又看向四格格笑着道:“你也看过折子,不如试着说说?”
四格格听后,不像太子那样需要深思熟虑,直接答道:“皇阿玛,这人不熟悉农学,显然也没认真学,如今种御稻已经晚了一点,不过勉强也能种。”
“只是一年不能种两回,这御稻跟平常的稻子就没什么两样了。加上当地很可能已经播种,种上那边的水稻了。如今皇阿玛要是同意,女儿担心这探花郎还真会让人拔掉原本种下的稻子,然后种上御稻。”
皇帝微微颔首,有点意外女儿居然想到这一点,倒是相当满意道:“不错,这人确实可能会这么做。所以按照你的意思,是拒绝这位探花郎的提议了?”
四格格听后却摇头道:“皇阿玛,女儿也觉得不能直接拒绝。毕竟这人提出要种御稻,其他地方可能也有人想这么办。只是等看见探花郎被皇阿玛拒绝了,别人可能就不敢提出来了。”
“御稻要是种下了,一年两熟,粮食就能多起来。虽说还跟当地的土地和天气有关系,不过御稻能在北边种,那很多地方都能适应,比一般的水稻要好得多。”
皇帝有点惊讶,四格格连这一点都想到了。
小太子也很诧异,忍不住问道:“按照四妹妹的意思,这人提出种御稻,既不能答应,也不能拒绝了?”
四格格看了过来,皱着小脸道:“是啊,我也很苦恼。拒绝了会影响别人,不拒绝吧,让这人得逞,我也不大乐意。”
这孩子气的话让皇帝笑笑道:“什么得逞,虽说这人种御稻是为了讨好朕,却实实在在让当地多一些粮食,利大于弊了。”
闻言,四格格嘟囔道:“所以皇阿玛是赞同这探花郎的话,要同意他去种了?太子二哥呢,是怎么想的?”
小太子沉吟一会才说道:“四妹妹说得都在理,不好直接拒绝,同意了也担心对方真坏了当地百姓已经种下的水稻。”
“儿子想了个法子,就是同意这人在当地种御稻,却一开始要训斥他误了时间,显然没有认真学习过御稻播种的时间。既然他对农学并不熟悉,那么此事就不能交给对方来负责了。”
“他作为父母官,连水稻要什么时候播种的时间都弄不清楚,还不如换个人来当。”
四格格眨眨眼,心里不免诧异。
太子二哥比她想得果断厉害多了,既同意种御稻,却要换人,还要训斥探花郎。
然后当地确实种上御稻了,其他地方见了,只会跟着一起提出要种。
皇帝训斥的话也敲打了其他种御稻的人,不熟悉农学却不认真去学,想要巴结讨好还可能弄得一身腥。
于是这些人肯定努力去学,务必做到在最合适的时候种御稻,绝不会再出差错才行。
而不是真得了这个差事,随便种种就了事,只让皇帝知道种了,回头收成如何却没放在心上,那就本末倒置了。
四格格:原来还能这么玩儿?
小太子说完,见四格格双眼亮晶晶看过来,目光里全是赞叹,不由有点不好意思,耳根都红了。
皇帝见了,笑了笑道:“看来四格格很赞成太子的做法了?”
四格格一听,连连点头道:“是啊,皇阿
玛,太子二哥真厉害。这样探花郎的小心思就暴露了,还让他回去好好学习关于农学之事,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的!”
“以后当地种御稻了,也跟探花郎没什么关系,还不是他来负责,就不用担心探花郎这个不熟悉农学的人去把别人的水稻铲掉。”
对四格格来说,这个做法太痛快了,叫探花郎没得个好,还能让当地顺利种上御稻。
皇帝只笑笑,示意小太子回去后再想想,然后写一份章程给他。
四格格见太子离开的时候有点蔫蔫的,显然太子的回答没叫皇帝满意,顿时满脸疑惑。
见自家女儿满脸困惑的神色,皇帝也没急着给她解惑,而是让四格格回去休息了。
四格格没得到答案,感觉心里似是有一只猫爪,挠得痒痒的,十分不得劲。
她实在忍不住,偷偷跑去找郭珍珠。
郭珍珠见四格格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怎的出去一趟就偷偷摸摸回来,你这不会是闯了什么祸吧?”
听罢,四格格连忙摇头道:“额娘误会了,我才没闯祸呢!只是在皇阿玛那边有个疑问,可惜皇阿玛不愿意直接告诉我,还让太子二哥回去仔细琢磨一下。”
“我要得不到答案,今晚感觉都要睡不着了,就来找额娘问一问。”
郭珍珠听了,挥挥手示意宫人都退出去,还让晴雪在门外候着,压低声音道:“皇上那边的政事,你听就听了,怎的还提意见了?皇上要考核太子殿下,才不直接告诉你答案,怕你偷偷告诉他。”
四格格嘟嘟囔囔道:“我才不会提前告诉太子二哥答案,毕竟皇阿玛要考核太子,这事我还是知道的。”
郭珍珠摸着女儿的脑袋,知道四格格一向有分寸。
四格格又解释道:“这也不算什么机密政事,只是关于种御稻而已,额娘也不是外人,皇阿玛知道我告诉额娘也不会说什么的。”
这话叫郭珍珠失笑道:“好吧,看来你确实仔细琢磨过,才会回来告诉我,不是莽莽撞撞就到处问人了。”
四格格笑眯眯道:“那是,哪怕只是种御稻这种小事,我也只来偷偷问额娘,并没跟别人说。所以额娘,这事要怎么解决?”
她小声把那折子上的事说了,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这既不能拒绝,又不能跟小太子那样直接换人来负责,那要怎么办为好?
郭珍珠想了想就道:“皇上估计觉得太子殿下直接换人来负责,实在太简单粗暴了一点。哪怕换人,也不是这个时候换。换做是我的话,估计还会让这人来负责种御稻的事。”
这就让四格格更疑惑了,皱眉道:“额娘,这人不懂农学,让他来负责,岂不是要做得一塌糊涂了?换个熟悉农学的人来负责,不是更好吗?”
听见这话,郭珍珠笑笑道:“换人来负责,这事有弊端。别人见探花郎提出种御稻的事,最后功劳却没落在他身上,其他人兴许就不会提了。”
毕竟这种吃力不讨好,功劳还要拱手送人的事,谁会愿意做呢?
“这就不利于御稻能尽快让各地种起来,毕竟你也知道,各地官员十分谨慎小心,不会轻举妄动。探花郎估计就是个被推出来试探皇上的小人物,他看着也不太聪明的样子,并不知道这里头的事。”
“但是皇上处置了他,其他人只怕就会退缩了。那么皇上想在各地推进御稻的事,恐怕就要拖延一段时间。”
四格格听得有点明白了,喃喃道:“原来是这样,但是还让探花郎负责真的好吗?不会把事情弄砸了?”
郭珍珠笑着摇头道:“不是说一开始就训斥探花郎,说他没认真学习农学。依旧让他负责,那探花就得努力学起来了。要是这事办得好也算功劳,办得不好那就是过错了。”
“还让他负责,他就会努力。不让他负责,那他根本不会去学习农学。”
四格格顿时更明白了,连连点头道:“额娘,我懂了。这样一来,其他人必然会先努力学习农学,免得后边落的跟探花郎一样尴尬的处境。另外探花郎犯错了,皇阿玛还给他机会,他一定十分感激涕零,更用心去办这差事了。”
郭珍珠笑着点头道:“不错,正是这样。我女儿真聪明,一点就通。至于你担心探花郎哪怕努力去学,最后还是搞砸了这差事。这样一来,皇上给了他机会,最后探花郎没抓住还犯错了,换掉他的话,其他人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四格格立刻接话道:“他们甚至会说皇阿玛十分仁慈,依旧给了犯错的探花郎一个机会了,只是对方偷懒没能认真学习才办砸了差事,其他人不会再战战兢兢担心,担心种御稻可能会被换人,丢了到手的功劳了。”
郭珍珠点头,又说道:“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换做是我的话,会这样做。太子殿下可能会想到更好的法子,你回去后也能琢磨一下。”
四格格乖乖点头,笑眯眯道:“好,多谢额娘给我解惑,这下我晚上终于能睡得着了!”
她欢欢喜喜搂了郭珍珠一下,这才起身要出去,开门却看到僵在角落的晴雪,以及站在门口的皇阿玛,顿时也僵住了。
“皇阿玛什么时候来了?怎的不让人通传一声?”
皇帝见自家女儿一脸心虚的样子,不由好笑道:“朕来了有一会,想着过来跟爱妃喝茶,没想到在门口就听到四格格问爱妃的事。”
郭珍珠听见四格格的惊呼赶紧出来,见是皇帝也笑了:“皇上把四格格吓坏了,她得不到答案,挠心挠肺的,就来问臣妾。臣妾就献丑了,胡乱说了些自个的猜想。”
皇帝听后只慢慢走了进来,又招呼四格格一并回来坐下。
四格格偷偷看了郭珍珠一眼,满脸不安,郭珍珠连忙递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下四格格才终于镇定了一点,跟在皇帝身后落座
皇帝看着郭珍珠笑了笑道:“爱妃怎么说献丑,知朕莫若你了,爱妃这做法跟朕想的一样。”
四格格一听,顿时惊讶道:“皇阿玛,额娘说的是正确的答案吗?”
皇帝听后笑着摇头道:“没什么最正确的,只有最适合的。在探花郎这事上能如此处置,换个人,或者换一件事,就不能这么处置了。”
四格格听得懵懵懂懂的,却也明白针对不同的人该换个法子才是,于是困惑道:“皇阿玛,怎么换个人就要换做法,不是探花郎,换做其他人提出种御稻,就不能跟额娘那样办了吗?”
皇帝点头道:“探花郎会怎么做,你也看出他的做派来了。文章写得花团锦绣,对农学毫不熟悉。但是换个人,可能文章写得一般,却对农学要知道多一些。”
“还有就是,或许有人不跟探花郎这样先提了才种,而是直接种了一年,颇有成就,种出了多少粮食后才写了折子上来告诉朕这个好消息。”
四格格眨眨眼,惊讶道:“那是办成了,然后跟皇阿玛讨要奖励来了吗?”
郭珍珠听着女儿这么直白一问,也忍不住笑了,反问道:“要这样的折子上来被你看了,你是会奖励对方还是不会?”
四格格迟疑道:“这人种好了,如果粮食种出来不少,那确实得奖励。但是对方在种御稻上先斩后奏,以后办其他事也这么来就不行。”
“所以奖励他,可能会助长了这种不好的习惯。但是不奖励,人家实实在在种出不少粮食,似乎也不行,没得叫人觉得皇阿玛吝啬,都不给办好差事的人奖励了。”
郭珍珠倒是有点意外,四格格对这些事虽然处置得不够老道,却很敏锐,能看出事情的利弊来。
皇帝也看出来了,颇为满意道:“四格格说得不错,这事有利有弊。端看你想不想用这个人,要是平日没什么大错,只想着种御稻来讨好朕,那就赏,不用太多,一点点意思意思就好。”
“如果这人毛病本来就挺多,如今还添上一个谄媚上位者,那就口头嘉奖一下对方种御稻种的还不错,然后训斥这人其他问题,再把人换掉。”
四格格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还是记住了皇帝的做法。
皇帝看四格格认真琢磨的样子,只跟郭珍珠说道:“四格格像你,敏锐又聪慧,而且胆子很大,敢说敢做。”
郭珍珠无奈一笑道:“皇上就别夸臣妾了,也别夸四格格,看她琢磨得出神,以后给皇上帮忙整理折子,只怕时间一长都想跟太子殿下一起做功课了。”
她也就开玩笑,谁知道皇帝想了下却道:“为什么不行呢?太子虽说聪慧,却没个同龄人能讨论,很多想法太窄了,为人又过于谨慎小心。四格格跟他一起做功课,回头太子看看四格格写的,也可以开拓思路。”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事可行,太子不可能有太亲近的兄弟,毕竟地位一开始就不同。
亲近的近臣也不行,只会听命行事,太子过于亲近,也可能让对方的心养大了,甚至对方反过来左右太子的想法,这是皇帝绝不能允许的。
唯独四格格这个妹妹不一样,跟太子天然没有竞争,想法思路都十分胆大有趣,确实能给太子多添几分思路。
于是这事就这么敲定下来了,四格格还挺高兴的,在船上终于不无聊了,还有功课做。
郭珍珠都麻了,四格格这是凭实力给自己弄了一堆功课吧?
第143章
四格格回去后就兴致勃勃开始写功课,虽说没有太子写的章程那么正式,只是写自己的想法,也写得不亦乐乎。
她写好后,第一时间拿过来给郭珍珠看看。
郭珍珠看完,只觉得这探花郎完全是皇帝给两个孩子的试金石,简直要被玩坏了。
四格格的想法有点跳脱,不过也符合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想得有点简单,不够谨慎妥当。
不过这也正常,总不能让四格格这年纪的孩子想得那么周全。
郭珍珠仔细看了看四格格写的,一个办法是让人过去监督探花郎,看他有没好好干活,干得不好,就让监督的人去替换他!
这样探花郎就不敢不好好干活,皇帝没在附近,也有人监督,装作皇帝的眼睛,跟亲眼看一样。
郭珍珠看着笑了笑,这些官员的想法没有四格格想得那么简单。
去监督探花郎,对方做得不好就能取代他,那这人给皇帝写折子就未必说真话了。
也不可能全是假话,毕竟这很容易被皇帝察觉,谁知道皇帝有没派别的人盯着他们呢!
但是写成春秋笔法,似是而非,把事情前后顺序改一改,让皇帝对探花郎的印象不好,那可太容易了。
毕竟笔能写锦绣文章,也能成为刀剑,杀人于无形。
人都有私心,更别提这人还可能取代探花郎,怎么能不对探花郎下死手呢?
哪怕这个监督的人真的没有私心,皇帝也不会相信的。
四格格听郭珍珠细细给她分析了一番,不由蔫了下来道:“额娘,我这办法不好,是不是该重新写了?”
郭珍珠却摇头道:“不,你既然写好了,那就是你自己的想法,拿去给皇上和小太子看就好了。”
谁知道小太子会不会跟四格格一样的想法呢?
毕竟都是孩子,想法没那么周到。
或者小太子曾经有这个想法,四格格率先写出来,皇帝评点一说,小太子顿时明白这事为何不可行了。
反正皇帝让四格格做功课,并不是真的让她面面俱到,写出什么惊为天人的办法来。
只是小太子太谨慎,很多想法不会写出来,叫皇帝无从知道。
四格格跟小太子的年纪相差不大,想法可能有些会相似,写出来让皇帝看了,讨论一番,也能叫小太子心里明白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了。
毕竟皇帝太早登基了,当皇帝久了,早就忘记小太子这个年纪会怎么想。
所以小太子想什么,他很难都猜到。
如今有了四格格就不一样了,她敢想也敢写。哪怕一些想法不太妥当,也能拿出来讨论一二。
有些想法妥当却不够成熟,瑕疵比较多,要如何改善等等,都是开拓思路的好方法。
四格格一听,眨眨眼道:“那我听额娘的,多写点,反正皇阿玛也舍不得说我做的不好。”
郭珍珠好笑道:“你心里有数就行。”
四格格连忙拿起毛笔,当场又写了起来。
她琢磨出第二个办法,就是让探花郎亲自种地。
探花郎这不是要努力学习农学吗?但农学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实践才可以。
让他亲自来,就能知道种地有多不容易,以后就不会生出铲掉其他人庄稼的糊涂想法了。
然后圈出一块地给探花郎种,要是没种好,收获太少,那就是他学得不好,需要重新学习,或者惩罚才行。
四格格洋洋洒洒写了半页纸,吹干墨汁,喜气洋洋道:“额娘觉得我这法子怎么样?是不是比之前那个办法更好了?”
郭珍珠一看就想笑,她依稀记得皇帝之前也曾这么收拾不懂农学的官员,让他们亲自种地。
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哪里试过种地,晒得黝黑,每天种得大汗淋漓,还不敢偷懒。
四格格当时年纪太小,应该不知道此事。
皇帝和四格格不愧是父女,这折磨人的办法居然不谋而合,愣是叫四格格想到了。
四格格看郭珍珠笑而不语,疑惑道:“额娘,这法子不好吗?”
郭珍珠点头道:“这法子好,读书再多,还是得亲自试试才知道究竟好不好,尤其是农学,不试过就不知道怎么种御稻。以后推广的时候,探花郎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不然他自己没弄明白,推广的人也稀里糊涂的,最后能推广出什么效果来呢!
四格格被郭珍珠一夸,顿时喜滋滋的,
拿着功课就去找皇帝点评了。
皇帝没想到四格格那么快就写好了,还兴冲冲送了过来,于是放下手里的朱笔,展开来一看,顿时乐了。
小太子正好也过来送功课,皇帝转手就把四格格的递给了他:“太子来看看,这是四格格写的。”
闻言,小太子连忙接过四格格的功课看了起来。看完后,他的表情有点微妙,问道:“四妹妹,这些都是你自个想的吗?”
四格格连连点头道:“对的,太子二哥,我自个想好然后写的,不过写完后还送去给额娘看了。额娘跟我说了说,却没叫我改。”
所以这功课是原汁原味,全是她自己一个人想好的。
哪怕郭珍珠点评过,让四格格别改,她就真的一个字没改过。
小太子听得意外,他还以为是顺皇贵妃给四格格说过,她才想到这么两个法子。
没想到居然是四格格独自想到的,那就实在了不起的。
毕竟四格格一直养在深宫当中,没怎么出外不说,只在苏麻喇姑和尚书房听了一阵子的课。
别说四书五经,还有朝政什么的事,四格格是一概不知道。
哪怕如此,她确实敏锐又聪慧,提出的办法有稚嫩的地方,但是却有可行之处。
小太子心里不免有点沮丧,难怪皇帝会让四格格加入进来一起做功课,想必是觉得自己不如四格格聪明又胆大,敢想敢写了。
“四妹妹写得不错,皇贵妃娘娘是怎么说的?”
四格格一听,扭头看了过来:“皇阿玛,我能说的吗?”
在她心里,郭珍珠说的也许就是答案了,直接给小太子答案真的可以吗?
皇帝听着不由失笑道:“说吧,朕也想知道爱妃怎么点评你的。”
四格格听后,这才一五一十把郭珍珠的点评复述了一遍。
小太子听得心里啧啧称奇,顺皇贵妃以前养在深闺,进宫后也没怎么出去过,只跟着皇阿玛南巡了一回,怎的见识如此厉害?
连带着四格格的想法也特别会变通,看看这让人监督探花郎的事,小太子一听只觉得有所不妥,却察觉不出哪里有问题。
毕竟有人监督,探花郎应该能做得更好一点。
直到顺皇贵妃的话却直接指出要害,那就是人心!
监督这件事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只是监督这人想要取而代之,就不可能公平和客观了。
皇帝听得微微颔首道:“你额娘说得不错,每次能不能解决问题,还得看人心如何了。如果只是监督,并没有取而代之的话,兴许还能稍微公平一点。”
也只是稍微了,毕竟不直接说,却不一定不能取而代之。
探花郎只要下去了,就会空出一个位子来。哪怕只是个偏远地方的父母官,那也是官,多得人愿意去做。
要是能做出点功绩来,就可能往上走了,未必会在这个偏远地方呆一辈子,谁不想试试呢?
哪怕监督的人不想试,那他还有故交和同僚,有年轻的晚辈,这些都是能够取代探花郎的人。
他发现这个机会,把探花郎弄下去,那么其他人就有机会填上了。
之后因为这人给了助力,那么成功填上的人必定会酬谢,甚至以后爬上去了,给此人的帮助只会更大。
所以这种互助互利的事就在跟前,谁不想动心思呢?
皇帝简单解释了一番,四格格就若有所思道:“皇阿玛,那岂不是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能派人去监督了?”
闻言,皇帝笑着摇头道:“那不是,要看什么时候了。”
他忽然看向旁边一直沉默却认真听着的小太子,后者一个激灵,立刻开口道:“四妹妹,比如在打仗的时候,除了领兵的将军,还有督军在。这个督军就是监督将军的人,看他有没带兵冒进,延误战机。”
四格格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太子二哥知道得真多,原来是这样。那打仗的时候有督军盯着,他要跟将军是好友,那岂不是会帮着遮掩将军的错处?”
小太子看了皇阿玛一眼,见他没有解释的意思,这才继续开口道:“四妹妹,督军一般会选皇阿玛身边的伴伴。他们一直在宫中,跟朝廷大臣一般没什么来往,也不会有什么交情,就不会出现帮忙遮掩错处这种事了。”
四格格听着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要是将军许了不少好处呢?伴伴们跟将军没交情,应该不会跟一大笔钱过不去吧!”
这话叫小太子尴尬干咳了一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他要怎么说,说宫里这些太监进宫后没什么亲朋戚友,以后也不能结婚生子,对钱财看得尤为重要。
所以四格格说的这种事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将军要出一大笔钱贿赂督军,那督军就有可能帮着将军隐瞒错处。
小太子只能生硬地转开这个问题,委婉说道:“四妹妹,除了明面上的督军之外,还会有藏在暗处的人盯着。这人是将军和督军都不知道的,跟两人也没什么关系。”
这样一来,就能更可观观察两人,不会让皇阿玛只知道督军的一面之词了。
两人要互相包庇,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四格格点点头,又问道:“所以督军还是可能被将军收买,要杜绝这件事就只能设第三人是吗?”
小太子:这问题是绕不过去了对吗?
皇帝在旁边见小太子尴尬的样子不由失笑道:“对,不过也未必都会发生这样的事,只是以防万一才会设第三人。”
四格格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道:“太子二哥觉得我二个办法可行吗?”
小太子立刻应道:“第二个办法可行,纸上谈兵不如亲自试一试,不过……”
不过这个办法实在太损了,一个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的探花郎去种地,能种出什么才有鬼了!
哪怕对方兢兢业
业去种,就那个小身板,没那个耐心和体力,根本办不成。
所以这个办法,只是表面上好像给了探花郎一个机会,实际上也是个死局。
探花郎种不出来,最后依旧会被撤职。
但是明面上谁都会觉得这个解决办法十分仁慈,还给了探花郎一个补救的机会。
当然,探花郎压根补救不了,这也是显而易见之事。
四格格歪着头疑惑道:“太子二哥,不过什么?”
小太子抿了抿唇,好奇这个四妹妹的想法怎么会跟皇阿玛不谋而合。
难道四格格看着纯良娇憨,切开来其实心是黑的?
思及此,小太子心里又默默摇头。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看人还可以,四格格一直表里如一。
她想什么都写在脸上了,压根不可能城府那么深。
所以四格格只是脑瓜子太好,跟皇阿玛的思路对上了?
也难怪皇阿玛会让四格格加入进来,是让小太子学着四格格的样子,考虑问题更知道怎么变通吗?
而且小太子忍不住感慨,四格格哪怕想得不够周全和稳妥,但是这些方法却都在点子上了。
四格格可能没想太明白,却敏锐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这种天赋实在太可怕了,让小太子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四妹妹一眼。
四格格是这样,六阿哥会不会也是这样子的?
小太子的思绪一闪而过,低头解释道:“不过探花郎是个弱书生,只知道读书,让他看书后开始务农,想必做得不会太好。”
四格格眨眨眼,不解道:“探花郎再弱,也不可能比年纪那么小的六弟还弱吧?六弟更小的时候,额娘特意做的小锄头都拿不起来,只好吩咐身边的太监帮忙种地,也种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