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小太子上前低声道:“儿子刚出去的时候碰到四妹妹,说是六弟去田地发现一点问题,想来提醒皇阿玛。正巧皇阿玛这边在召见当地官员,四妹妹不好进来,就让儿子转告一番了。”
他把四格格的话转述了一遍,皇帝微微颔首道:“这问题确实很容易忽略,让稻热病传开了去,你们都听见了吧?”
几个当地官员听了,连忙点头说道:“微臣都记下了,回头就让人仔细多检查几遍,避免有漏网之鱼。”
皇帝没多留几人,只让他们赶紧回去叫人检查,这事是一点都耽误不得,虽说减产是必然,却也要尽量挽回损失。
几个官员行礼退下,出去的路上几人面面相觑,心想六阿哥发现的事,让四格格来禀报,见着有外人在就让小太子帮忙转告。
如此看来,外头谣传小太子和顺皇贵妃以及她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好,那纯属是扯淡。
要是关系不好,发现问题这么大的功劳,哪里就会随意拱手相让了?
四格格就会堤防着小太子,有外人在,她不好进来,那就回去让六阿哥亲自来就是了,何必直接请小太子转告皇帝呢?
再就是,小太子二话不说就答应四格格进来转告,人原本都走了,还跑回来帮四格格走一趟,两兄妹的关系是真的不错。
几人眉眼官司了一会,很快就开始发愁处理稻热病的问题了。
往年不是没有过,偶尔也会出现稻热病,却没那么大规模。
另外就是,皇帝难得南巡来,就遇上种的御稻出现稻热病,这也太巧了,当地官员是吓得不行。
要皇帝大发雷霆,他们头上的乌纱帽一个个都别想要了。
如今皇帝没发火,让几个官员更害怕,总感觉皇帝要秋后算账的样子。
不管如何,他们如今也只能努力补救。
听说六阿哥把曹家送给顺皇贵妃的千亩田地检查了好几遍,几个官员立刻派心腹去取取经,看究竟是怎么做的。
他们解决得不够好,总得好好去取经吧!
四格格回去的时候,就说在门口遇到小太子,请他帮忙转告了。
郭珍珠点点头道:“皇上知道就行,谁说的都一样,只盼着这稻热病不大严重,很快都解决掉就好了。”
如今还是农耕为重的时候,缺少粮食是一件特别严重的问题。
尤其江南还是鱼米之乡,粮食的重要产地之一,就要更为小心对付才行。
四格格笑着道:“额娘只管安心养胎,皇阿玛必然很快能解决掉此事,额娘可不能多操心了。”
郭珍珠笑着摇头道:“我能操心什么,这事也不是我能解决得了的。”
她还没那么厉害,连这种真菌传播的作物病都能治。
后世的时候有化学农药,就能把真菌都杀了个干净。
如今这时候,就只能预防一下了。
预防的话,可以用石灰石
和硫磺稀释,又或者用草木灰撒上一层。
石灰石是碱性,能抑制病菌生长。
硫磺粉末撒在稻田中,可以防止稻瘟病。
草木灰撒在稻田表面,能减少病菌的传播。
虽说没有直接治疗的好法子,但是能有预防的方法,也能试一试。
于是郭珍珠把这几样东西告诉六阿哥,后者连忙点头道:“儿子都记下了,等检查完田地,再没遗漏之后,就可以用这几样轮着来防治一番。”
尤其是硫磺,起码不让更多的稻热病发生。
郭珍珠担心自己穿来好几年了,对以前的的事记忆没那么清楚,叮嘱道:“你先划一小片地方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用。”
六阿哥听后就笑着道:“额娘放心,儿子会先在咱们的田地里试试,有用了才会跟皇阿玛禀报。”
“不过额娘说的从来就没错过,只是这法子平白给了其他人,儿子倒是不大乐意了。”
这话叫郭珍珠好笑道:“外头的田地虽然都是有主的,可这天下最大的主子不还是皇上吗?”
闻言,六阿哥摇头道:“那可不一样,就这么把预防的法子给出去,别人未必会信,回头没弄好反而还要埋怨额娘的法子不够好了。”
郭珍珠不由看了这个儿子一眼,六阿哥年纪不大,看来居然渐渐也明白起人心难测来。
四格格在旁边附和道:“六弟说得对,平白得来的东西都不会珍惜,还不如六弟先试着用,方法好了,消息传出去,自然多得是人上门来求。”
上门求的解决办法,自然要珍惜得多了,还会对郭珍珠感激殆尽。
郭珍珠心里感慨,两个孩子转眼就长大了,似乎都不需要她来操心:“你们两个商量着办,心里有数就行。”
四格格点了点头,挽着她的胳膊道:“额娘只管把弟弟妹妹照顾好,外边的事自是有皇阿玛来摆平。”
接下来的两天,六阿哥又早出晚归,检查田地里的水稻病株,另外发现了几株。
好在之后几天都没再找到病株了,说明发病的水稻暂时已经全数找了出来。
这让田地的管事很是松了一口气,他把佃农们都聚集在一起到处检查,生怕落下一点。
如今找出来的病株不多,今年水稻的收成应该不会太难看了。
幸好六阿哥足够敏锐,立刻就发现刚开始生病的水稻,才没叫稻热病蔓延。
比起他们这千亩田地的幸运,其他地方就没那么好了。
外边反应不如这边,检查的时候也不如六阿哥细心,反复检查发现延迟发病的稻米,所以蔓延得有点厉害。
最厉害的田地,几乎半数以上的水稻都染病了,只能全部拔掉烧毁。
剩下的虽说暂时无恙,但是谁知道这些水稻后边会不会也出现问题呢!
为了解决稻热并的问题,皇帝一行人只好继续留在江南多一段时日。
郭珍珠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只能让厨房多做点好吃的,犒劳每天早出晚归的皇帝和阿哥们。
皇帝不放心当地官员,把小太子和其他阿哥都派出去看看各处田地的情况。
六阿哥检查完这边的千亩田地,也加入到检查的队伍当中。
他对稻热病已经看见了不少,尤为熟悉,于是一找一个准,找得特别快。
当地不少人都想请六阿哥去自己的田地看看,看他人小小的,比水稻只高一点,背着走走过田边,仿佛没怎么用力查看,立刻就能找到水稻的病株。
大阿哥也不由敬佩,来请教道:“六弟究竟是怎么找的,我看得眼花都没发现病株在哪里。”
六阿哥指着稻田说道:“大哥,这稻热病刚开始的时候病株会先发黑,尤其是在最底下,看着就像是沾上泥点一样,就不容易察觉了。”
不说大阿哥,其他阿哥听着也不由靠近,竖起耳朵听六阿哥解释了。
六阿哥又继续说道:“病灶要是严重一点,这发黑的地方就会慢慢开始发白,变成白班。”
大阿哥立刻接话道:“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现了,只是病株严重了,那么周围染病的水稻就要更多了?”
听见这话,六阿哥拧着眉头说道:“确实是这样,所以最好在病株发黑的时候找出来,等出现白斑的时候,周围的稻株哪怕没有发黑,也得拔掉为好。”
大阿哥点点头表示手脚了,旁边的小太子也笑着说道:“六弟这经验十足,该传下去,让其他人都记住了,找病株就要容易一些。”
身边自是有太监跑腿,把六阿哥的话传下去了。
这下找病株的人就更快更好了,转眼就把一小片的病株都找了出来还拔掉来烧。
看着烧掉的病株,不少人心疼得很,却也无可奈何。
皇帝得知六阿哥对外教授经验,让人更快找到水稻病株,对他夸赞道:“小六不错,听说你还琢磨出防治稻热病的办法了?”
这话一出,周围其他人不由面露惊讶。
才多久的功夫,这位六阿哥不但找出病株发病的规律,让人更快找到病株之外,甚至连防治的办法都想出来了吗?
他年纪小小的,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
大阿哥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默默悲伤了起来,他要有六阿哥一半脑子,做功课的时候就没那么痛苦了。
六阿哥却不敢居功,摇头道:“皇阿玛,这法子不是儿子琢磨出来的,是额娘说的。儿子打算先在额娘的田地上试一试,要是有效再禀报皇阿玛。”
皇帝知道六阿哥素来谨慎,点头答应道:“不错,那你先试试,回头有用那就写个章程送过来。”
听罢,六阿哥答应了一声,回头就去自家的田地试了起来。
管事比六阿哥还担心这方子泄露出去,只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帮着六阿哥在四块田地上做试验。
选的这几片地出现病株最多,而且还是反复出现。
已经拔掉了一小半,剩下的暂时尚未知道会不会后边跟着发病。
索性六阿哥就打算用这几块地试试,能不能用防治一番。
一块地用上硫磺粉,一块地撒上石灰石兑的水,一块地撒的草木灰,最后一块地则是上边三种都撒上。
六阿哥还每天来这几块地走一圈,看哪一块地恢复得最好。
郭珍珠没想到六阿哥都会用对照组来做实验了,因为这几块地受灾的情况差不多,病株的数量也相差不大,最是有比较性,看看哪块地的效果好,那个法子就是最适合的。
四格格还给六阿哥建议,添上三块地,把不同的两种混在一起来撒。
最后六阿哥发现三种混合在一起的那块地,恢复是最好的,其他几块地陆陆续续还会发现几株发病的水稻,唯独这块地后边再也没出现病株。
于是他写成折子,递到皇帝跟前。
皇帝十分高兴,大手一挥道:“这边的稻热病彻底没了,必然要记小六你一功!”
六阿哥笑眯眯道:“皇阿玛也得记额娘一功才是,还是最大的功劳。”
皇帝一听就好笑道:“放心,爱妃这功劳朕自然不会忘。”
他这边找到防治稻热病的法子一出,当地都沸腾了,官员们立刻上门想求这个方法回去。
皇帝特地来问郭珍珠的意思,是不是把解决的方子直接交给当地官员,毕竟这法子是她琢磨出来的。
郭珍珠想了想就道:“皇上,不如把这方子贴在城门口,要是不识字的,就叫嗓门大的士兵反复说上几遍,让所有人都能知道。”
听见这话,皇帝立刻明白她的意思:“爱妃是担心这几个官员拿到方子后,只会给当地大家族送去,余下的小门小户可能就拿不到了?”
郭珍珠笑着点头道:“可能是臣妾杞人忧天了,毕竟这方子拿在手里,要传播开去也不容易。”
可以说当地官员拿捏着这个方子,大家族可以花钱来求回去,其他小门小户就未必有这个身家了。
加上如今消息传播没后世那么迅速又灵通,一层层传开,也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但是这稻热病却不等人,拖上十天半个月的,田地里的水稻就可能没救了,今年的收成或许要颗粒无收。
城门口这么个人来人往的地方,才是传播消息最好的位置。
有士兵大声宣扬,来回的人很快就能得到方子,立刻给田地做出防治,起码能救回一部分的水稻。
皇帝觉得这法子极好,立刻拍板,让李德全派人去办了:“爱妃这又立下大功了,朕该大赏才是,就是爱妃想要什么?”
第151章
郭珍珠想了想说道:“皇上,不如就跟四格格说的那样,派画师来把花园一年四季都画下来。咱们在京城,也能欣赏花园的美景了。”
皇帝听着摇头道:“这事简单,朕回头派画师来就是了。只是这点小事,倒也不能算赏赐。”
郭珍珠又说道:“臣妾还想着等阿玛年迈致仕的时候,也能带着额娘到江南来欣赏这花园的景色。”
这话让皇帝又摇头了:“这也是小事,不过三官保年纪不大,爱妃倒是已经琢磨起他致仕的事了?”
郭珍珠听后就笑着解释道:“臣妾很清楚阿玛的能耐,如今能当工部尚书,已经是皇上的大恩典了。阿玛也是一时掌管工部,等皇上找到合适的人选,给阿玛换个清闲一点的官职,或是阿玛致仕后能带着额娘四处游玩一番。”
她说着,又不好意思说道:“臣妾有幸跟着皇上出京四处走走看看,阿玛和额娘这辈子就没出京过。臣妾看着江南如斯美景,就想着阿玛和额娘也能一起来看看就好了。”
郭珍珠努力补救,她真的觉得三官保的能力有限,如今在工部就是个吉祥物而已,帮皇帝扛上几年,找到适合的人就能换掉他了。
反正三官保如今身上还有爵位,不当官早点退休后也有钱,还能带着自家额娘到处游玩。
这种提早退休的生活,郭珍珠都想要啊!
不过在皇帝面前,她这个当女儿的就不好说得太直接,仿佛在说自家阿玛的坏话一样。
皇帝听得好笑道:“要是以前,朕也担心三官保做不了几年,如今他跟之前不同,知道上进了,在工部其实做得挺好的。”
他见郭珍珠不大相信的样子,就解释道:“工部这个地方,掌管了各地的修缮、水利等工程。工程大大小小都有,用的材料如何,多久完成,多大规模,完全靠工部来估摸,然后再批下,从户部走银子。”
“这其中把握的度如何,就看工部尚书了。工程可大可小,可以深度修缮,也可以简单修。评估这修缮的程度,也是工部的意思。”
郭珍珠是听明白了,工部掌握各地的工程款批复和审核,这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所以油水也是六部里最多的。
比如修一座桥,这是大修还是小修,审核的时候稍微放水,那就能大修了。但是最后其实只是小修,多出来的银钱,其他人就可能偷偷收了。
可能收得不多,可是架不住工程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偏偏这审核是工部的事,工程那么多,户部也不可能一个个去查核。
加上账本被平账之后,材料和人工多那么一点点,根本看不出太大的差别来。
长此以往,工部的人简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好在换了三官保当工部尚书后,因为郭珍珠在,她的铺面能赚钱,又给家里送钱,三官保压根就不缺钱用。
他再不用跟以前一样一个铜板掰开两半来花,却也因为是女儿送的银钱,根本没有大手大脚去挥霍。
平日三官保只是普通吃穿,他又不喜欢应酬,连人情来往的支出都没有。
每天除了去工部上值,他就是回家吃饭。
家里除了郭络罗夫人,三官保连个小妾都没有。以前是因为穷,他又跟夫人的感情极好。
如今三官保的身份上来了,不少人给他送过美人,但是三官保通通都拒绝了。
一来他虽然如今不穷了,却还是跟以前一样习惯节省,感觉没必要养美人。
二来他年纪大了,也吃不消这种美人恩,还担心这些美人吹枕边风或者给自己下绊子。
三官保心知他不
如自家女儿聪明,安分守已不拖后腿就不错了,自然不能给郭珍珠添堵。
三来家里的孩子都大了,道保都当阿玛了,三官保这个当玛法的这时候还纳什么美人,他可没兴趣当老不修!
要换个人这样,跟其他同僚格格不入,可能就要被排挤了。
偏偏三官保有两个好女儿,尤其是郭珍珠,如今已经是后宫第一人了。
谁敢排挤三官保啊,一个个眼巴巴想要亲近讨好。
可惜三官保不爱吃酒应酬,又不喜美人,还不缺钱,要讨好他实在太难了。
索性三官保还有点避嫌的意思,免得被皇帝觉得他结党营私了,下值后就回家吃饭陪夫人逗孙子,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他身上还有爵位,虽然爵位不高,那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三官保在工部都懒得在工程上动手脚,他不动,底下人也不敢擅动,于是工部算是这些年来最清廉的一段时间了。
哪怕他干活不多,只盯着人干活,当个吉祥物,皇帝也愿意让三官保多当几年。
“爱妃想让三官保来江南这花园逛逛,其实也未必只有致仕的时候,朕有意叫三官保兼任巡察御史,四处走走看看。”
郭珍珠听着不由满脸惊讶,巡察御史的品级一向不高,权力却大,偶尔也会有高品级的官员来兼任。
主要巡察御史四处走动巡查,发现问题能先斩后奏,这还是皇帝允许的。
只要事后上禀皇帝,这就可以了。
所以多得是人削减脑袋想当这个巡察御史,哪怕单独的巡察御史,品级大多只是七品的小官而已。
只这权力之大,就让人趋之若鹜。
郭珍珠没想到,皇帝竟然有意让三官保当这个肥差:“皇上,阿玛这合适吗?”
皇帝听后就笑笑道:“这朝堂当中,大臣之间的关系复杂,还有背后的家族和姻亲的牵连。朕要在朝廷当中找个没大家族约束,又跟其他朝臣没有姻亲关系,为人又清廉的,实在极难找出来。”
人都有七情六欲,也就会有弱点。当巡察御史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如果贪财贪色,很快就会被人攻克,然后开始同流合污。
皇帝不由感叹道:“以前多少巡察御史刚选出来时候还是刚正不阿的,等过几年,他们要么被人拿捏住把柄,只能帮忙遮掩,成为同伙。要么就是在外头被富贵迷了眼,也不知不觉开始挥霍享受,忘记了初衷。”
“朕观察良久,三官保这人缺点是有的,但好处是这么久了,身份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变,人却没太大的变化。”
三官保依旧不贪财不贪色,加上郭络罗氏只是个小家族,旁支又被反复敲打过,一个个暂时还本分得很。
他这个族长也不至于叫族人只安分守己还得吃亏,特意出钱建了学堂,让族里的孩子们也跟着上学。
读书识字,算数看账,甚至是手工活也有,只看孩子们的天赋在哪里。
这些孩子要是学得好,长大后可能成为郭珍珠底下铺面的账房先生和掌柜,也可以成为各家工坊的一员。
看铺面如今依旧红火,族里的人看着眼热,要是自家孩子长大后能加入进去,那是吃喝不愁。
铺面里的人月钱多不说,每天还能见到不少勋贵或者他们家中的管事等等,这都是外头遇不到的好活计,他们自然乐意得很,还反复提醒自家孩子要好好学习,可不能丢了这个机会。
外头多少人羡慕,都想加入这个学堂当中。
有利益的萝卜掉在前头,旁支们就更安分了,生怕闹出什么来,自家孩子以后的好活计就要丢了。
他们巴不得三官保一家过得更好,才能带上其他族人过得好了。
姻亲更别说,当初三官保就是个不起眼的佐领,身份地位低微,给几个儿子说亲,儿媳妇家里也是差不多的人家。
当然这些人家见三官保一家开始发达了,也想来分一杯羹。
儿媳妇家里的兄弟要是品性和能耐还行,三官保也乐意给人推荐一二,最后能不能成就是他们自个的本事了。
要是一个个眼高手低的,还想进铺面,想去工部混,那三官保是一个都不会同意。
他都没让自家儿子进铺面和工部呢,这些亲家倒是想得挺美。
三官保拒绝得很彻底,不乐意那就亲家都别继续做,过年的时候送点年礼都算给儿媳妇面子了。
对方要敢闹,三官保就敢报官。
一来二去的,姻亲们也明白三官保这性子是软硬不吃,于是也就一个个消停了。
皇帝看来看去,就觉得三官保极为合适,毕竟他连对亲家也是铁面无私了。
郭珍珠听着,才知道自家阿玛私下居然做了这么多的事。
不过也是,别人可能爱面子要名声,所以哪怕心里不痛快,表面功夫还是要过得去。
三官保却不管这些的,毕竟他以前穷过落魄过,清楚面子名声又不能当饭吃。
要是给对方脸面了,对方就敢反过来得寸进尺,骑到自己头上来。
尤其三官保觉得自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给自己人惹麻烦,那他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了。
皇帝这么一分析,郭珍珠都觉得自家阿玛是真的适合巡察御史这个职务了。
尤其三官保性子直嘴巴毒,怼人毫不留情。
估计他去巡查,这毒舌御史的名声很快要传遍,各地听说他要来都得摇头。
光是想想,郭珍珠不由有点好笑,却也担忧起来:“臣妾听着这事确实适合阿玛来做,却也担心阿玛那张嘴要得罪人了。”
皇帝好笑道:“三官保在朝堂里得罪的人还少了?他以前就
说话不留情,把人怼得哑口无言,如今倒是收敛了许多,知道分寸了。”
言下之意,三官保以前说话处事不留一点情面,如今知道收一收,所以才合适。
不然皇帝把三官保放出去,这不是祸害各地官员吗?
要三官保把哪个地方年纪大点的官员给气晕过去,那皇帝也是有点尴尬的。
听见这话,郭珍珠也就放心了一点。
看来皇帝没打算真的开门放三官保去祸害人,只是觉得三官保如今有爵位有底线,还能借这个差事到处走走,尤其是来江南这个花园逛一逛,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三官保:全程公费旅游get!
六阿哥听说三官保和郭络罗夫人以后可能来大花园,他十分高兴,笑着建议道:“额娘,那后边休息的院子得多建一些,回头也能住人。”
郭珍珠想想也是,三官保和郭络罗夫人真的下江南的话,住在花园里是最适合不过了。
这里如今是她的地方了,寻常人不能轻易进去,两人就能得个清净又舒服的地方休息,不用被人打扰。
还能一边赏花,又有足够伺候的人,住多久都行。
反正皇帝让三官保当这个巡察御史,他的身边不可能不放人。
三官保估计就是明面上担个官职,干活的是别人,他只要不添乱就行了。
然后他还能不花一文钱,带着夫人到处带薪游玩,还怪好的!
四格格在皇帝的书房呆久了,对这些官职也有所了解,不由两手托着腮问道:“额娘,郭罗玛法这是被皇阿玛提拔重用了吗?”
郭珍珠想了想,迟疑道:“算是吧?还能领两份俸禄。”
六阿哥已经迫不及待去找五阿哥帮忙画图纸了,毕竟五阿哥的图纸画得好。
五阿哥听后哭笑不得道:“我是会画图纸,但是画的都是仪器,院子什么的,还得让别人来。”
闻言,六阿哥却说道:“五哥,我要个简单的图纸就行。”
五阿哥拒绝不得,只好按照六阿哥的意思画了个院落的图纸,然后交给管事找人建起来了。
两个管事都在当地有人脉,建院子这种小事就不需要六阿哥来操心了。
稻热病终于告一段落,抢救了大部分的水稻。
郭珍珠在城门口贴方子的办法果然好用,来来往往的百姓听说后,很快口口相传,让更多人来听。
实在来不了的,也有亲朋戚友口传了方子直接用上。
于是救下的水稻就更多了,好歹勉强保住了今年的粮食产量,不至于大面积的颗粒无收。
百姓得知是顺皇贵妃给出的方子,又有皇帝和阿哥们亲自去田地视察,找出生病的水稻,一个个很是感激。
最后有人送上万民伞来感谢,皇帝看到后很是欢喜,让李德全收好带回去。
他们在这里呆了够长时间,郭珍珠怀孕也过三个月了。
霍太医每天都来诊平安脉,郭珍珠的脉象很好,胎气也稳,于是皇帝就准备带着所有人继续出发了。
江南转了一圈,去河道看了看,船队就要往回走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皇帝还买了一些新鲜的菱角。
郭珍珠想着皇帝没能种出菱角还是有点遗憾,只是他种不出来是一回事,经过的时候怎么都要买上一些菱角吃一吃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帝还绕去了郭络罗氏家里的果园,看了苹果树,已经颇具规模了。
今年的天气不错,苹果树也长得好,等秋天的时候只怕能收获不少。
六阿哥还另外种了一山头的梨子,用杜梨来嫁接,长得也不错。
皇帝和六阿哥满果园跑,然后热烈讨论了一会梨树嫁接的问题。
四格格则是扶着郭珍珠坐下休息,郭珍珠感觉还好,宜贵妃倒是走得大汗淋漓,用帕子一个劲擦汗。
“姐姐不累吗?我都快要走不动了。”
宜贵妃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怎么她走得满头大汗,郭珍珠似乎就额头有一点汗,还脸不红气不喘的?
郭珍珠也感觉自己体力比以前好多了,笑笑道:“可能我之前每天都去逛花园,比以前能走多了。”
闻言,宜贵妃遗憾道:“早知道我也跟着姐姐每天去逛花园了,能赏花又能让身子骨好起来。”
他们只停留了几天,很快就打道回府了。
离开京城久了,郭珍珠还挺想念的。
倒是皇帝在回来之前发了口谕,三官保这工部尚书还兼任了巡察御史,惊着不少人。
同僚们试探着上门打听口风,三官保比他们还懵。
后来三官保听说自家女儿在江南又立功了,六阿哥发现了水稻的稻热病,郭珍珠出了防治的方子,还给了传播的方法,让稻热病得到遏制,挽救了当地的水稻。
自家女儿暂时无法再往前一步,于是这功劳又落在自己头上了。
三凡尔赛官保:有个太厉害的女儿,还经常立功,真是甜蜜的烦恼!
同僚:呸!
皇帝让他可以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了,还允许带上自家夫人。
三官保乐颠颠收拾行李,一边跟夫人说起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