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道保虽然是个榆木脑袋,却心善又爱护两个妹妹。
他可能因为那个骗子而意气消沉,但是一听妹妹说以后都要仰仗自己,估计立刻就要打鸡血开始奋斗了。
两个妹妹以后的日子过得如何,全看他这个亲大哥的仕途怎样了,怎么能辜负亲妹妹呢!
什么骗子,什么玻璃心,通通都不存在的。
别问,问就是干!
郭珍珠想了三天不知道该怎么写,宜嫔倒是什么都写了,还没写什么敏感的地方。
宜嫔被夸了,脸红红道:“我还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好,姐姐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等墨干了,郭珍珠就让朝雨去跑腿,把回信放进锦盒,送去乾清宫给李德全,回头皇帝再派人送去给道保。
信笺依旧没有封口,敞开着放进锦盒。
朝雨应下后,带着锦盒就退下了。
郭珍珠也松口气,这回信总算弄完了,她终于不用继续发愁。
早知道她就让宜嫔来写了,也就不用苦恼整整三天。
听郭珍珠懊恼嘟囔着,宜嫔就笑笑道:“姐姐也是想鼓励大哥,也担心大哥,所以才会绞尽脑汁想了三天写回信。大哥知道姐姐这么担心他,必然会更努力的。”
她说完,也懊恼道:“刚才应该把这话也写进回信里,叫大哥知道,咱们在宫里有多担心他。”
郭珍珠听了,却摆摆手道:“算了,大哥估计不想让人知道他被一个骗子骗了两年的事。”
要是道保得知两个妹妹已经知道这件事,估计这个亲大哥感觉相当社死,玻璃心又要碎一地了。
算了,郭珍珠实在太担心道保这玻璃心什么时候又要碎。
不如装作她们并不知道这件事为好,只鼓励道保努力工作,争取尽快转正,然后升职加薪一条龙!
郭珍珠:反正她尽力了,要这样道保还没能振作起来,那他只要不犯大错,也就回家啃老而已!
三官保看着还能再干二十年,郭珍珠又能挣钱,道保哪怕回家摆烂躺平
也没什么。
思及此,郭珍珠又纳闷了,她不应该才是躺平的那一个吗?
好歹回信的事是彻底解决了,郭珍珠知道这次道保写信来到平安,自己回信一次还好,再多估计就不行了。
回头她只能从郭络罗氏那边打听一下,看道保在江南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郭珍珠才清闲了两天,内务府那边来搭凉棚的人就来了。
她还疑惑道:“不是让先去翊坤宫那边搭,怎么你们直接到我这边来了?”
内务府的管事笑眯眯答道:“回娘娘的话,内务府派出不少人手来,可以两边一起搭凉棚。毕竟这天儿是越发热了,各宫娘娘的凉棚都要尽快搭起来,没得叫娘娘热着了。”
听见这话,郭珍珠点点头,确实今年热得早,还热得突然,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凉棚确实得尽快搭好才是。
她没多问,只让小明子看着外边搭凉棚,有没什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
内务府的管事自然不敢让小明子动手,只请他到角落阴凉的地方,拱手恭敬道:“明伴伴,咱们这些人每年都搭凉棚,早就是熟练工了,很快就能搭好。”
小明子恍惚了一下,他如今因着顺嫔的关系,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以前那些见着他,别说打招呼,没用鼻子来看自己就不错了。如今一个个都恭敬叫一声“明伴伴”,甚至还有小太监叫“明爷爷”的。
难怪宫人都想跟着受宠的主子,确实这地位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不过小明子也很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顺嫔的缘故。顺嫔起来了,他就能在外边受人尊敬。
顺嫔下去了,他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就跟以前的德嫔那样,在她跟前伺候的人都极为风光,走路都满脸红光。
如今德嫔被禁足,沉寂了下去,连带身边伺候的宫人都不能出来,甚至最近还要做女红绣活,累得不行,只怕心里后悔当初去德嫔身边伺候了。
小明子只矜持地点点头,他私下跟林嬷嬷请教过,要怎么在外人面前保持身份,不给自家主子丢脸。
林嬷嬷的话很简单,那就是别笑,别叫人觉得他好说话,只板着脸,少说话就行了。
于是小明子学会了,只“嗯”了一声就不再搭话。
这小管事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不断回忆自己以前见着小明子,有没得罪过他。
他原本记得是没有的,如今见着小明子就不确定了。
反正小明子没有为难自己的意思,只爱答不理,小管事也就不再多说话,安安静静守在旁边,盯着搭凉棚的人。
叫搭凉棚的人被管事看得浑身不自在,手上的动作就更快了。
不一会儿,这凉棚就搭好了,还上下仔细检查了一番。
小明子进去看了一圈,没看出什么问题来,这才进去给郭珍珠禀报道:“主子,外边的凉棚搭好了。”
郭珍珠点点头,出去看了一眼,这棚子搭得高,挡着日头,感觉殿内都没那么热了,凉风却能透进来。
“你看着给赏吧。”
她原本还想进去凉棚看看,却被林嬷嬷拦下了:“主子,让凉棚晾一晾,明儿再进去也不迟。”
郭珍珠明白林嬷嬷这是担心凉棚不够牢靠,或者里头可能有味道,散一散为好。
她倒是无所谓,反正自己不怎么怕热,再等一天也无妨。
倒是小管事得了赏银,特意到郭珍珠面前谢赏的时候,郭珍珠好奇问道:“如今各宫的凉棚都搭好了吗?还有哪里的没搭?”
听见这话,小管事老老实实回答道:“娘娘,慈宁宫那边是第一个搭好的。接着是乾清宫,再来是承乾宫和景仁宫。然后奴才就带着人,分别在翊坤宫和永寿宫这边搭上了。”
郭珍珠眨眨眼,所以她之上的都搭好了,同为嫔的只有她和宜嫔搭上了?
这顺序就有点耐人寻味,她的地位如今已经这么高了吗?
“这是谁安排的?”
小管事不敢抬头,小心翼翼说道:“娘娘,是李伴伴的安排。”
李德全的意思,那也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郭珍珠点点头,没再多问,小管事就麻溜带着人退下了。
她等傍晚的时候,带着林嬷嬷去翊坤宫看了看,那凉棚搭得是一模一样,看来内务府确实是熟练工了。
第二天,郭珍珠就去了前头凉棚,周围放着“冰箱”,凉意习习,再吃着冰碗,看看书,确实惬意。
僖嫔过来的时候还满头汗,坐下没多久就感觉凉快多了。
她用帕子擦着汗,一边说道:“怎么感觉你这比我那边还要凉快得多?”
郭珍珠听得好笑道:“可能别人的地方总是要比自己的凉快一点?”
僖嫔听后就笑了:“别胡说,我真觉得你这要凉快点儿。”
她起身在凉棚周围走了一圈,很快一脸疑惑地回来重新坐下:“内务府的人怎么回事,这冰块的数量不对。这会儿就放这么多,后边热的时候,冰就不够了!”
“不对啊,内务府的人总不会在你这边故意出岔子,把人叫过来问问?”
郭珍珠被她说得一愣:“咱们的冰不都一样的吗?”
不说后宫,前边各部夏天的时候也有冰,数量都是固定的。
每天吏部、礼部、兵部各发6块冰,户部发16块冰,刑部发20块冰,工部发17块冰。
另外国子监发7块冰,宗人府发放3块冰,翰林院、太医院就更少了,每天只有一块冰。
后宫按照品级来分冰,嫔位一般每天两块冰是最多的了,但是郭珍珠这里足足有三块冰!
按照原本每天两块冰,就能用到夏天结束的时候。
如今多了一块,那就坚持不到那时候了,后边更热的时候怎么办,没冰用了吗?
僖嫔皱眉道:“这么低等的错误,内务府不该犯才是。”
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叫身边的宫女去内务府请人来理论一番。
宜嫔恰好过来,听见这话也生气了:“居然敢欺负姐姐记不清,这是要害姐姐后边没冰用吗?快去叫人,等我骂醒他们!”
郭珍珠连忙让宜嫔坐下,安抚道:“妹妹你这小心身子骨,兴许内务府哪里弄错了,幸好发现得早,改一改就是了。”
内务府的管事过了一会就麻溜跑了过来,气喘吁吁行礼:“奴才给几位娘娘请安了。”
宜嫔呵斥道:“安什么安,你们这怎么算的冰块,怎的永寿宫这边足足三块冰,后边冰不够用,岂不是要热坏人了?”
僖嫔也附和道:“就是,你们怎么办事的?连冰块这点小事也能算错?”
等两人说完,管事已经满头汗了,急急解释道:“娘娘息怒,奴才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胡来,永寿宫这冰块并没有算错。”
这话叫宜嫔狐疑起来:“怎么会没算错?我那里每天是两块冰。”
僖嫔也点头道:“我那边也是,唯独这边多了一块。”
管事连忙又解释道:“这是皇上特意吩咐的,说是德嫔娘娘那边减半的冰块也不好放到明年去,索性挪到顺嫔娘娘这边来。”
郭珍珠大吃一惊,还能这么挪吗?
宜嫔恍然大悟,接而笑道:“原来是错怪你了,既是皇上的意思,那姐姐就留下吧。”
管事连说不敢,擦着汗就退后了。
僖嫔也道:“原来是把德嫔用的份例挪过来了,难怪我就说你这的冰怎么比我们的都多。”
“不过话说回来,德嫔那边减半的份例,不会全挪到你这边来了吧?”
郭珍珠默默看向挪到门边的管事,见他连连点头答道:“是,正如僖嫔娘娘所言,皇上发了话,德嫔娘娘减半的份例都挪到顺嫔娘娘这边来了。”
“除了夏天冰块,还会有布料、首饰、胭脂水粉和冬天的薪炭。对了,皇上还特地交代,给各宫娘娘都送一瓶玫瑰花露。”
自然是各宫的一宫之主才能有这么一瓶玫瑰花露,也算是皇帝给她们的福利。
虽说只有一瓶,确实皇帝特意送的,哪怕暂时还没拿到手,听见这话,宜嫔和僖嫔都
面带笑容道:“皇上真好,还记挂着咱们。”
郭珍珠心想也是,皇帝再吝啬,也不忘免费给各宫嫔妃送一瓶玫瑰花露,好歹不是死要钱。
僖嫔却忽然想到:“德嫔那边怎么办,她不是各式份例都减半了,这玫瑰花露又不能只给半瓶。”
只给半瓶的话,剩下半瓶给谁用啊,硬分的话,那不就浪费了吗?
管事连忙赔笑道:“奴才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特地去请教了李伴伴,说是德嫔娘娘那边的玫瑰花露暂时就不给了,依旧挪到顺嫔娘娘这边来。”
所以别人都得了一瓶,郭珍珠还能得两瓶了?
郭珍珠: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拿双份的一天!
不对,应该是得一送一?
感谢德嫔的馈赠!
宜嫔笑得乐不可支:“我敢保证,德嫔要知道此事,肯定又要气得砸茶杯。”
郭珍珠看管事微微变了的脸色,就知道德嫔估计还真的砸茶杯了,然后跟内务府讨要新的茶具。
僖嫔也察觉了,跟着笑了起来:“德嫔再砸茶杯,估计内务府都快拿不出新茶具来了,对吧?”
问题抛到管事这边,大热天的,他感觉额头的冷汗又要下来了。
郭珍珠见他可怜,也就笑着道:“你这话叫管事怎么接,总归瓷窑那边烧出来的东西是有数的,砸一套就少一套。”
管事满脸感激,正如顺嫔所说的那样,瓷窑出的东西确实不多。
德嫔这么砸下去,后边就只能用次一等的茶具了。
瓷窑自然不会出次一等的茶具,但是内务府也有法子从宫外采买。
毕竟后宫嫔妃,品级低一点的也要用茶具,她们人数众多,却不可能人人都用上皇家瓷窑出的。
不说瓷窑出产的数量少,根本供不上。再就是后宫嫔妃既分了品级,每个品级用的东西自然是不同的。
既要差一点,却又不能太差,内务府只好在宫外采买补上了。
如果嫔妃娘家给力,手里头有钱,给内务府打点一下,用的茶具就能更好一点。
原本按照德嫔的身份,是怎么都用不上宫外补上的茶具,只是她砸得实在太多了。
尤其她禁足之后,砸得就更厉害。
要不是有嬷嬷和宫女拦着,德嫔能一天砸上一套,内务府哪怕去宫外采买,估计都买不及供上。
毕竟内务府又不能经常去采买,一次也不会买太多,茶具显然并不是最厉害的消耗品。
偶尔打碎了一两次是有的,天天砸就少见了。
管事请示过李德全,生怕送去永和宫的茶具太差,被皇帝知道了,还以为内务府怠慢了德嫔。
李德全却告诉他,德嫔要是继续砸,后边送去的茶具可以再次一等。
言下之意,德嫔砸得越多,拿到手的茶具就越次。
李德全既然发话,那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管事瞬间明白,一个劲跟李德全道谢后,回去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德嫔这明显是失宠了啊,若非她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估计早就被降回去德贵人了。
也是她肚皮争气,不但之前生下了四阿哥,如今肚子离还怀着一个。
要是德嫔肚子里生下的也是个小阿哥,估计这禁足就能结束,还可能再次翻身回来。
所以管事虽然得了话,还是不敢太得罪德嫔。于是私下跟邓嬷嬷通了气,告知她,德嫔这茶具再砸下去,就只能拿更次的了。
德嫔得知后,果真收敛了许多。
毕竟她也是要脸的,要是茶具真用最次等的,看着就闹心,还怎么喝了?
永和宫可不止德嫔一个,要是她用的茶具还不如那些贵人和常在的,德嫔这脸面就挂不住了。
只是德嫔没砸茶具,大热天的却热得不行,吩咐道:“邓嬷嬷去前头让小太监跑腿,到内务府催一催,怎么还没到这边搭凉棚?”
她和宜嫔一样,怀孕后渐渐就更怕热了。
加上今年热得早,搭凉棚的人却迟迟没来,德嫔热得闹心,语气也不耐烦起来。
最惨的是她身边伺候的人都不能出去,只能让院外的小太监帮忙跑腿了。
邓嬷嬷应了一声,出去交代小太监,还塞了一个小荷包过去。
小太监拿着荷包跑得就更快了,一会儿就跑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内务府的人已经开始在各宫搭凉棚了,奴才问过管事,约莫几天后就到永和宫来了。”
德嫔听见后,忍不住高声问道:“几天?还要几天才过来?内务府这些吃干饭的,磨磨唧唧几天才来?你去催一催,让他们这两天赶紧来。”
小太监满脸尴尬,邓嬷嬷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正想把人叫到门口低声问问。
德嫔却也立刻察觉到了,急急问道:“内务府都给哪个宫搭好凉棚了?”
小太监是个木讷的,毕竟会来事的都不敢往德嫔这边凑,免得被训斥一顿。
德嫔一问,他就如实说了:“慈宁宫、承乾宫和景仁宫的都搭好了,昨天把翊坤宫和永寿宫的搭上,今儿去的延禧宫,明儿说是去钟粹宫。”
闻言,德嫔更不高兴了。
这数来数去,七个嫔,其他都开始陆续搭凉棚了,难道她还排在最后边?
惠嫔的延禧宫,荣嫔的钟粹宫就算了,她们毕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
宜嫔还怀着孕,翊坤宫早点搭,也是皇帝体恤她。
但是德嫔也怀孕啊,难道不是该跟在宜嫔后边搭凉棚吗?
尤其是郭珍珠这人又没怀孕,也不怕热,怎么还那么早就搭凉棚了?
德嫔十分不痛快,只觉得内务府的人看她禁足了,这是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
偏偏她如今不能出去,内务府的人估计也不敢触自己的霉头,根本不现身,只让小太监回来禀报,都没有管事跟着过来解释一二!
德嫔伸手摸了摸已经有一点显怀的肚子,她深吸了一口气。
没事,等她生下孩子后,皇帝总会来看孩子,到时候就是自己重新得到宠爱的时候。
那会德嫔再跟内务府清算一二,也不算迟!
她正想着,又皱眉吩咐道:“邓嬷嬷,怎么殿内那么热,冰放哪里了?”
德嫔忽然听见那小太监含含糊糊说道:“内务府那边说娘娘这边的冰块原本每天两块,只是如今份例减半了,只送了一块来,另外一块不好放地窖里浪费,于是送去永寿宫了。”
听见这话,德嫔只气得眼前一黑,怎么又是郭珍珠,她生来就是克自己的吗?
德嫔气急攻心,还把自己气晕了,宫人急急忙忙请御医过去永和宫的消息,还是僖嫔带来给郭珍珠的。
因着永寿宫的冰块比别处要多,僖嫔就爱一大早过来找郭珍珠唠嗑。
两人在凉棚里吃着冰碗,吃吃点心,喝喝奶茶,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大半天很快就消磨过去了。
今儿僖嫔一来就说起德嫔的事,还没说就先笑了一会才开口道:“德嫔这天天生气,估计都不用吃饭,这都要气饱了。”
郭珍珠也是好笑道:“她这次又为了什么生气?还把自己气晕过去?”
她只觉得德嫔这气性也挺大的,动不动就能气晕过去,有那么生气吗?
僖嫔看了郭珍珠一眼,郭珍珠立刻察觉到了:“不是吧,因为我吗?不会是因为这冰块吧?”
闻言,僖嫔点头道:“就是你想得那样,德嫔知道自己减半的份例都到了你这里来,直接就气晕了。”
郭珍珠耸耸肩道:“那跟我没关系,是德嫔太容易生气了。”
德嫔爱生气,关她什么事,尤其这还是皇帝的吩咐,更跟郭珍珠没关系了。
僖嫔也耸耸肩道:“德嫔估计觉得减半就减半,如今给了你,就跟你抢了她的一半份例一样。”
郭珍珠都无语了,德嫔都禁足了,还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吗?
“我都怕她气坏自己,回头又赖到我身上来。”
僖嫔赞同道:“还别说,德嫔真可能做得出来。只让她禁足一年,还是太少了一点。”
说完,她忍不住又笑道:“好了,不说德嫔这扫兴的,我听说你在铺面把甜汤的方子直接送了?”
郭珍珠点头道:“是啊,这甜汤的方子又没多厉害,只尝个鲜,算是给买玫瑰花露那些人的添头吧。”
这甜汤的方子确实不复杂,只要有玫瑰花露、糖桂花和冰糖就够了。
玫瑰花露要是太少了,这甜汤也做不来。方子那么简单,吃过估
计都能猜出来。只送给买得多的人,实在没什么必要,还不如免费公开了。
僖嫔却摇头道:“你这无心之举,不知道叫铺面的买卖多红火。”
郭珍珠眨眨眼,这事她还真不知道。
僖嫔在宫里久了,宫外的消息不打紧的,多多少少都能知道。
加上这买卖也有她的一份,家里人会多关注一点,自己知道得就比郭珍珠多一些了。
僖嫔说道:“听闻这方子一出,不少买得多的人家拿到玫瑰花露后就试着做了甜汤,还邀请几个关系好的手帕交来尝一尝。尝过的都觉得好吃,想着对方请客了,自己怎么也得请回去,礼尚往来了。”
郭珍珠听着,感觉挺正常的。
这些贵人钱多,买上几瓶,做一小锅甜汤,招呼两三个关系好的手帕交,确实每人都能尝尝。
尝过后喜欢,玫瑰花露又不便宜,于是想请回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僖嫔见郭珍珠点头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听明白,无奈解释道:“说是请客,这不就是炫耀吗?对方都炫到跟前来了,其他人怎么都不能被比下去。”
郭珍珠听得满头问号:合着这些贵女还爱炫富了?
被炫的人不甘心,回去多买几瓶,然后也做好甜汤请客,炫耀回去。
于是这一来二往的,玫瑰花露的买卖不但没少,反而比之前还火热起来!
郭珍珠还真没想到,不过免费公布了一个甜汤的方子,还引起了炫耀大战,愣是阴差阳错让玫瑰花露的销量突然暴涨!
她想着如今的工坊估计要承受不住,这产量更跟不上了。
郭珍珠这边正琢磨着,那边就有高太监来请她去乾清宫。
她要去乾清宫,僖嫔只能无奈先告辞回去了。
郭珍珠心里嘀咕,皇帝不会这么巧,找她过去商量怎么扩大工坊,增加产量的吧?
还真的跟她想的那样,自己刚进暖阁落座,皇帝就开口道:“之前你说免费公开甜汤的方子,朕还觉得可惜了一点,没料到铺面的买卖比之前更好了。张卓派人来,只说工坊如今有点小了,玫瑰花露的产出有点跟不上。”
“朕已经准了,在工坊周边连着的几个宅子都空了出来,让张卓带人去收拾好。他如今底下几个徒弟也都出师了,可以一人领着一个工坊,只让张卓当个总管,时不时盯着就是了。”
郭珍珠听得咂舌,僖嫔的消息果然没有皇帝那么灵通,不但知道产量不够,连新工坊都准备好了。
就是她忍不住心里吐槽:皇帝你为了新工坊能扩大,这么快弄了几个空宅子,是又悄咪咪抄谁的家?

郭珍珠是一点都不敢问,这究竟是抄了谁的家。
她只觉得皇帝真是个非常省心的合作伙伴了,不但出钱出力,任何事都提前安排好,压根不需要自己操心。
看这产量跟不上,工坊扩大的事立刻就办好了,连人手都准备妥当。
郭珍珠笑着道:“皇上这样的安排极好,工坊大了,产量也就能上来了。只是张伴伴也不用在几个工坊里拼命转悠,不如偶尔抽查一下就好。”
皇帝听后很感兴趣道:“怎么抽查?是每个工坊产出后,从中随意挑出一两瓶来检查吗?”
果然皇帝一点就通,郭珍珠笑着点头道:“是,这样一来,各个工坊就能打醒十二分精神来做。不敢糊弄过去,毕竟抽查这个,抽的哪边工坊的,又是哪一瓶花露就不好说了。如果中间偷懒了,或是做得不够好。一次查不出来,两三次总会碰上。”
“而且臣妾觉得,这各个工坊只埋头苦作,不如给点甜头。这抽查连续好几次都没问题,如果只有一个工坊如此,就能表扬一二,赏钱也能多给一点。”
“如果抽查出有问题,那他们就要吃挂落了。想必多得是人愿意进工坊干活,这做着不累,还是相当体面的工作。”
毕竟产量想提高,质量也得稳定才行。
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这买卖的口碑上不来,就不会长久了。
虽说暂时还算不上品牌,但是名堂已经打出去了,那就是郭珍珠和郭络罗氏的买卖,出了什么问题,怪的不会是皇帝,而是她啊!
所以皇帝追求数量,希望多卖一点,回笼更多的银两,郭珍珠却不得不提醒他,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要给了次品,客人表面不说,暗地里只怕不会再愿意出钱买单了。
皇帝听得微微点头道:“确实,这抽查的法子挺好的,就不用张卓连轴转,还得擦亮招子一个劲盯着了。”
这样累人不说,其实作用也不太大,毕竟人就一双眼睛,哪能都看得过来呢!
再就是张卓这样做,底下的徒弟就不能独当一面起来,什么都依赖他,做一步问一步的,张卓什么都不用干,嘴皮子得说破,还不如亲自做算了。
皇帝赞许道:“果然叫你来是对的,你总是有很多有趣的想法。朕还想着以后也在江南建工坊,就不用船只运送过去那么久了。而且都是玻璃瓶,船运依旧容易磕磕碰碰。”
这耗损每次不多,积累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再说了,玫瑰花露在京城一个价钱,去江南加上运输费还是同一个价钱,那就是倒贴一部分钱进去了。
这样叫皇帝也不大乐意,索性想在当地建工坊。
建工坊的负责人,人选都不用说,必然还是曹家人了。
皇帝对曹家人很是信任,果然他继续开口道:“朕准备让曹家建这工坊,正好当地也有玻璃作坊,虽说手艺不如京城这边的,只装玫瑰花露的话也算合适。”
如此一来,路上就不会有损耗,几乎都在当地解决了。
而且江南的花期更长,玫瑰的产量更高,比起京城来,做玫瑰花露取材反而更容易一点。
郭珍珠点头道:“皇上英明,江南能就地取材,想必建工坊十分合适,又不需要船运,还能减少损耗和支出。”
皇帝看了她一眼,就明白郭珍珠能跟上自己的思路,换做别的嫔妃,可能还会迷茫一会:“不错,只是工坊那边可能还需要张卓去走一趟,其他人没他这本事。”
会做玫瑰花露的一开始只有张卓,他是带了好几个徒弟,但是这些徒弟去负责江南的工坊,皇帝却不大放心。
虽说教会徒弟,这些徒弟很可能会超过师傅,却也十分难得。
张卓毕竟跟着老师傅学那么久,比徒弟们要熟练得多。
只是他这一走,京城这边的工坊就没人看顾了,皇帝不由苦恼起来。
这需要用人的时候,人才却不够用,总不能把张卓劈一半分开用了。
于是皇帝想开展新市场的事就卡住了,一时没有好的头绪,所以才会叫郭珍珠来问问,指不定能有什么好主意。
郭珍珠想了想说道:“皇上,不如这样,在江南那边物色好的人选到京城来跟着张伴伴学习。等学会了,能出师了,在京城这边的工坊做一段时日。”
“张伴伴感觉合适了,点头了,这些人就能回去江南的工坊开始做工了。这会儿京城各个工坊也抽查过几回,变得熟练和谨慎起来,张伴伴也能抽身去江南那边看顾一二。”
“皇上觉得这个法子如何?要是再不行,就让张伴伴在徒弟里选个最出色
的,然后再加紧培养一番,回头去江南那边的工坊领头。哪怕张伴伴没亲自去,江南的工坊也不会太出乱子。”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好像住进了  我为囤货狂b  转生成奇美拉  中世纪女领主  闺蜜成敌蜜?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