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说有奸臣在,要清君侧,郭珍珠认为很有必要清一清这些阻拦的人了。
这些话只能在心里吐槽,把郭珍珠都要憋坏了,尤其地震明明是地壳活动,是大自然的灾难,怎么天灾就归咎在人祸身上了呢?
非说皇帝有错,还要跟上天道歉,请求上天不要继续惩罚地上的子民,不要降下灾难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实在太渺小了,别说阻拦,只能勉强降低一点,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郭珍珠只能斟酌着开口道:“皇上觉得自己错了吗?“
皇帝一怔,没料到她会这么问,不由苦笑道:“大臣都觉得朕错了,只有你会问朕是不是这么觉得。”
他看着周围的残破杂乱,低着头却轻声说道:“朕每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过的,相信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朕觉得自己没错。”
这般说完后,皇帝之前感觉压在心口的大石似乎被人轻轻拨开,顿时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是啊,每一步都是他三思而行,并不觉得哪里错了。
是平三藩的时候杀叛军错了吗?是要收复原本就属于他们领土的台岛错了吗?
皇帝原本只想跟郭珍珠说说话,让自己心情好一点,谁能想到说完后,郭珍珠只反问一句,就叫他彻底变得轻松起来。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这两天难得的一抹浅笑来:“那你觉得朕错了吗?”
郭珍珠笑笑道:“皇上觉得自个没错,那臣妾就认为没错。”
皇帝笑了笑道:“你倒是会说话。”
闻言,郭珍珠又道:“皇上之前给臣妾送的十万两,臣妾还没动过,不如拿出来救人。想必宫外需要救人,还得送吃的,以及药物治疗。”
“尤其不少压在下头的人,若是去世了,哪怕这天气凉了,久了不处置好也容易引起病疫。”
她说得够含蓄了,更担心死人太多,容易引发瘟疫。
加上这边用的是井水,这些死人久不处置,身体腐败后渗入土地或者地下水,那么就可能污染井水,让吃水的人染病,那就后患无穷了。
不管是给这些灾民一点吃的,还是请人救治需要药草,安置去世的人,以及后边重建等等,这都需要钱。
反正这十万两到郭珍珠手里还没动过,直接还给皇帝去救人是再适合不过了。
皇帝却摇头道:“还不至于用你的钱,你要给那么多,其他人想跟,却又跟不上了。”
郭珍珠顿时懂了,皇帝确实需要有人出头,却不能是她。
她给得实在太多了,郭珍珠这捐十万两,后宫嫔妃或者大臣想跟的话,怎么跟?
他们可没有那么财大气粗,能一下子拿出十万两来,给得少了,被郭珍珠比下去又尴尬。
不给不行,给又给不了那么多,反而给他们巨大的
压力,好事就变成坏事了。
总不能叫众人砸锅卖铁来捐钱,那就本末倒置了。
郭珍珠想了想就道:“皇上可以只说臣妾捐了一点,并不多。”
皇帝似笑非笑看了过来:“那不行,不就成了朕贪了你的钱财?底下人不做记录,也跟着贪了去怎么办?”
没记录郭珍珠捐了多少,对外说一万两,送来十万两,多出来的被人偷偷瓜分了如何是好?
郭珍珠觉得这时候没大臣敢伸手,谁敢伸手,皇帝还不剁了啊!
知道皇帝是吓唬自己,也清楚十万两实在太多了,郭珍珠只好道:“那臣妾捐一万……不,一千两?”
皇帝这才点头道:“这钱合适,回头朕让李德全来给你登记在册。”
郭珍珠明白这个金额不多不少正好,多了叫人为难,少了又尴尬。
她就问道:“皇上,可是不少人知道铺面是臣妾家办的。铺面如今日进斗金不为过,捐这么少的话,只怕众人会有异议。”
铺面赚那么多钱,却捐那么少,会不会说郭络罗氏一族太小气太抠门了?
这世上有的人自己不捐,却巴不得别人多捐点,尤其是挣钱多的,直接就架在火上烤了,来个道德绑架。
当然这样的人不多,郭珍珠却不得不防,索性在皇帝面前戳破。
回头真出现这样的人来,让皇帝出面去收拾,三官保就不会为难了。
皇帝听着就好笑道:“这样的人并不多,放心吧,朕会帮着摆平的。”
郭珍珠不意外皇帝看出她的意思,笑眯眯道:“那臣妾就先在这里感谢皇上了。”
皇帝摆摆手道:“感谢朕做什么,你率先捐钱,起了个头,反而给朕省事了。”
他原本还打算挑个臣子,让对方起个头。
如今郭珍珠主动提起了,都不需要皇帝苦恼该挑谁了。
可以说郭珍珠每次都能跟上自己的思路,都不需要皇帝多费神去琢磨,确实给他省事了不少。
皇帝又道:“对了,朕派人去三官保那边问过,家里都好,只西侧的墙壁塌了一点,幸好周围没人在。”
郭珍珠再次道谢,皇帝出宫去视察,还记得派人去她家里看一眼,实在是有心了。
家里人都没事,也叫郭珍珠松了一口气。
皇帝还得处理一堆事情,匆忙赶去御书房,召集没受伤太厉害的大臣议事。
郭珍珠回去没多久,李德全就过来给她做记录,然后笑着道:“奴才已经让人检查了永寿宫,没什么损毁的地方,只里头的柜子和摆件倒了,也让人打扫干净了。”
宜嫔一听郭珍珠捐钱给皇帝赈灾,连忙说道:“李伴伴,我也一千两。”
僖嫔也附和道:“李伴伴,再添上我,也是一千两。”
三人起了头,其他休息的后宫嫔妃互相看了一眼,立刻也跟上了。
有的手头紧的,捐的少点。
有的财大气粗的,就捐多一点,却也不会超过太多。
比如宣嫔就捐了一千两百两,只比三人多一点。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分别捐了两千两,佟贵妃则是一千五百两。
温妃是一千三百两,比宣嫔多一点,却比佟贵妃要少一点。
郭珍珠感慨后宫嫔妃一个个真是太会做人了,捐个钱让谁都不尴尬。
既然永寿宫收拾好了,郭珍珠就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告辞,带着四格格回去了。
宜嫔的翊坤宫侧殿塌了一点,不算厉害,却需要收拾好重建,剩下的一部分也不稳固,也得拆掉。
郭珍珠索性让宜嫔跟着她去永寿宫住几天,等翊坤宫那边收拾好再回去。
僖嫔的长春宫没多少损毁的地方,她跟郭珍珠、宜嫔说了一声就回去了。
在慈宁宫不能沐浴,只能擦一擦,她早就浑身不舒服,想着尽快回去沐浴换一身衣服的。
郭珍珠和宜嫔一行人回到永寿宫,虽然只过了一天,却感觉离开了好久。
果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在永寿宫要自在得多。
林嬷嬷已经让小厨房收拾起来,烧了热水,给两位娘娘沐浴。
郭珍珠之前灰头土脸的,却没有沐浴的条件,如今回来自然要洗一洗。
她让三个宫女去伺候宜嫔沐浴,毕竟宜嫔的肚子大了,自己进浴桶很不方便。
一个宫女估计扶不住宜嫔,两个要稳妥一点。
剩下的那个就能试试水温,帮忙递东西什么的,也能帮把手了。
林嬷嬷倒是留在郭珍珠这边,帮着她洗头。
郭珍珠瘫在浴桶里,舒服得闭上眼,都快要睡过去了。
等头发洗干净后,林嬷嬷帮着擦拭,郭珍珠险些睡着,迷迷糊糊被林嬷嬷叫醒起来。
林嬷嬷担心道:“主子最近精神头看着不错,却总爱睡,要不请御医过来请脉看看?”
之前在慈宁宫的时候,太医院都紧着怀孕的宜嫔,以及受伤的平嫔和其他嫔妃,压根空不出手来。
如今回来了,郭珍珠去请御医过来把脉,太医院应该能空出人手来了。
郭珍珠摆摆手道:“没事,最近天儿凉了,我这是秋困而已。”
秋天来了,会困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林嬷嬷无奈,伺候郭珍珠穿戴好,又吩咐小厨房做一顿好吃的,叫两位受惊了一天的娘娘补一下。
宜嫔洗好出来,小厨房的饭菜已经送过来了,还热腾腾的。
她坐下后,拿起筷子就有点瞌睡。
郭珍珠心疼道:“妹妹好歹吃一点垫垫肚子,然后去寝殿睡一会儿。”
宜嫔昨晚没睡,今天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她拿着筷子吃了几口,实在没什么胃口,坐着休息一会,就被林嬷嬷扶着去后边寝殿睡下了。
郭珍珠昨晚睡得好,倒是不困,让人送来清单,看看殿内坏掉碎掉的东西都是什么,然后回头让内务府补上。
摔碎的大多是瓷器,叫林嬷嬷心疼得不行。
柜子还好,不少倒下后磕坏了一点,补一补还能用。
瓦片之类的,内务府那边紧急加固不上了,仔细修补的话,还需要烧一批瓦,不然根本不够用。
这得后边的事了,毕竟如今还有几个宫殿损毁得有点厉害。
为了让嫔妃尽快能回去住,得先把严重的补上,损坏不多的就只能等一等了。
郭珍珠倒是不着急,就怕忽然下雨。
小雨倒没事,就怕下大雨。
到时候外边下大雨,里面就得下小雨,也是怪惨的。
等郭珍珠看完一圈,没什么缺漏的时候,宜嫔也睡醒起来了。
她睡了一会,精神头看着好多了,也有了胃口。
郭珍珠赶紧让小礼子送来宜嫔喜欢吃的点心:“妹妹慢慢吃,不够还有。”
御膳房那边忙得脚不沾地,郭珍珠索性让小礼子去御膳房那边拿来新鲜食材,直接做饭菜凑合吃。
免得御膳房那边太忙,另外有几个还砸伤了胳膊,根本不能做饭,做饭的御厨不够用。
反正就郭珍珠和宜嫔两个人,要求也不高,小礼子累一点,也能凑合做几顿热乎的。
宜嫔醒来后胃口大
开,吃完两盘点心后,还喝了半碗汤,摸着肚子道:“姐姐,我好像吃撑了,肚子有点疼。”
郭珍珠无奈一笑道:“妹妹醒来太饿,吃得也太急了一点。我给妹妹摸一摸肚子,要是还难受就叫御医过来看看。”
宜嫔轻轻点头,郭珍珠就搓热手,轻柔地给她揉肚子消食。
见状,宜嫔就小声道:“我小时候吃撑了,姐姐也会这样给我揉肚子,就会好受得多了。我这都要当额娘的人了,还让姐姐揉肚子,怪不好意思的。”
这话叫郭珍珠好笑道:“妹妹长得再大,不也是我妹妹吗?等咱们都老了,我还给妹妹揉肚子。”
宜嫔听得感动坏了,吸了吸鼻子,忽然小声道:“姐姐,我怎么感觉肚子越来越疼了。”
郭珍珠一愣,顿时察觉不对劲来,低头一看,发现宜嫔的裙摆湿了一点,惊得险些跳起来。
“妹妹,你这是要发动了!”
她简直哭笑不得,宜嫔这都要生了,怎么会以为是自己吃撑了?!
宜嫔自己吓得六神无主,周围的宫人也面色惨白,一个个愣在原地。
郭珍珠原本也有点慌,看他们比自己还慌,立刻镇定下来,开始吩咐道:“你们都别愣着了!翊坤宫准备的产房不能用了,林嬷嬷赶紧带着玲珑去布置一个新房间,被褥被单都换成新的。”
“琉璃去内务府把稳婆请过来,小木子去太医院请霍御医。小礼子带着小厨房开始烧热水,越多越好。”
几个宫人顿时有了主心骨,连忙应下,分头去办了。
“小明子去慈宁宫跟太皇太后和佟贵妃禀报一声,就说宜嫔妹妹这边发动了。”
皇帝还忙着,估计没在宫里,郭珍珠只能先通知宫里主事的两位大boss了。
剩下的宫人,哪边缺人手就去帮忙,都不需要郭珍珠再去吩咐了。
郭珍珠缓了一口气,低头开始安慰宜嫔道:“妹妹别怕,我在这里陪着你。”
宜嫔原本很害怕,被郭珍珠紧紧握着手,又听她有条不紊地吩咐,心里倒是没那么怕了,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来:“有姐姐在,我不怕。就是这孩子着急了一点,怎么这就急着出来了。”
郭珍珠算了算,其实宜嫔已经进预产期了,之前稳婆已经找好了,产房也准备妥当。
就是不想京城忽然来了大地震,翊坤宫准备的产房是不能用了,正好是靠近损毁的那边偏殿。
原本是想着那边清净,离着小厨房也近,送热水和吃的过来也方便。
如今损毁后还没修好,打扫干净的产房更是乌七八糟的,只能在永寿宫这边临时准备个产房给宜嫔用了。
林嬷嬷动作很快,带着玲珑和几个宫女把偏殿收拾了一番,换上了新的被褥,又把房间打扫了一遍。
郭珍珠和林嬷嬷扶着宜嫔,慢慢走进产房,让宜嫔先躺下,内务府的两个稳婆就已经赶来了。
稳婆一摸宜嫔的肚子,立刻说道:“娘娘的胎位正,已经破水了,先起来走一走,很快就能彻底发动。”
郭珍珠知道宜嫔这是破羊水了,但是宫口还没完全开,只能起来走一走才行。
宜嫔肚子越发疼了,根本不想起来,还是硬着头皮听稳婆的话,被林嬷嬷和平嬷嬷一起扶着,慢吞吞在偏殿里绕着走。
霍御医也带着药童赶来了,他腿脚不方便,走得很慢。
郭珍珠见着他,连忙歉意一笑道:“想着霍御医这段时间都负责宜嫔妹妹的事,对她的情况最为了解。虽说霍御医这腿脚不便,就还是得请你过来。”
闻言,霍御医摆手道:“娘娘言重了,若非老夫不争气,也不会被砸到腿脚。不过只腿脚伤着一点,倒不严重,也不碍事。”
言下之意,他就是砸到腿了,手还能动,把脉是没问题的!
霍御医这么说,郭珍珠就放心了。
她还觉得自己跟周扒皮一样,霍御医都受伤了,还赶着他来加班看诊。
不过确实跟郭珍珠说的那样,霍御医给宜嫔把脉好长一段时间,对她的身体状况确实最为了解。
加上霍御医的人品医术都不错,郭珍珠要是换人也不放心,索性还是请他过来了。
林嬷嬷扶着宜嫔坐下,给霍御医把脉。
霍御医把脉一会后点头道:“娘娘身子骨还好,只这两天没休息妥当,受了一点惊吓,却不厉害,才会提前发动。”
郭珍珠越发觉得请霍御医过来是对的,想想在慈宁宫的时候有别的御医给宜嫔请脉,却说她没惊着也没动胎气。
如今看来,那御医的医术远不如霍御医了,都没能看出来。
不过御医也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那个御医估计不怎么擅长妇科,仓促之间给后宫嫔妃诊脉,也是情有可原。
虽说如此,郭珍珠还是有点生气。
这次要不是宜嫔到永寿宫这边,郭珍珠才第一时间发现。
宜嫔拖久了才察觉,那可能会出现问题!
郭珍珠光是想想就有点后怕,琢磨着以后只能让霍御医过来给宜嫔看诊了。
稳婆又查看了宜嫔的情况,说道:“娘娘赶紧躺下,还请顺嫔娘娘先挪步出去。”
看来宜嫔这是宫口终于开了,要发动了,郭珍珠想留下来陪着宜嫔。
宜嫔摇头道:“姐姐去外头等着,想必贵妃娘娘等会过来,还要姐姐给她说说情况。”
总不能把佟贵妃一个人晾在外边,宜嫔的宫人慌慌张张的,估计都说不清楚,还得郭珍珠亲自来。
郭珍珠明白,宜嫔这是觉得自己留下会更担心,只好勉强答应道:“好吧,那我先出去,就在门外,妹妹有什么事隔着门我也能听见。”
这话叫宜嫔笑了笑,顿时更是安心。
郭珍珠出去的时候,果然佟贵妃来了。
不止佟贵妃,就连皇帝都来了。
皇帝显然是匆忙过来的,见郭珍珠出来了,连忙问道:“宜嫔这是动了胎气,提早发动了?”
闻言,郭珍珠说道:“霍御医刚才看诊后,说是妹妹这两天没休息好,又受了点惊吓,只稍微动了点胎气,不怎么厉害,却提早发动了几天。”
霍御医在旁边也附和着答道:“回皇上,奴才刚才给宜嫔娘娘看诊了,娘娘身子骨保养妥当,并没大碍。”
皇帝知道霍御医的性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说的都是实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天知道,他在御书房跟朝臣议事的时候,忽然听说宜嫔发动了,真是吓了一大跳。
郭珍珠也说道:“稳婆来查看后,说宜嫔妹妹的胎位很正。”
胎位正,就不容易出现难产,这让皇帝就更是松口气了。
小明子和小木子已经搬来几张椅子,让几位主子能坐下来等。
朝雨还泡了热茶送来,给几人斟上。
他们几人落座后,佟贵妃才道:“幸好宜嫔妹妹没事,冷不丁说突然发动了,叫我大吃一惊。”
佟贵妃这脸色还苍白着,身子骨不大好,听说宜嫔发动了,还是赶紧过来了。
郭珍珠连忙道:“确实有些突然,我和妹妹刚用了点心,妹妹忽然说肚子难受,我还给
妹妹揉了揉肚子。”
哪里想到,宜嫔哪里是吃撑了,根本是要生了!
佟贵妃听得嘴角一弯,忍不住笑了笑:“宜嫔妹妹没事就好,皇上还忙着,不如先回去,我和顺嫔妹妹在这边等着就是了。”
皇帝看着佟贵妃的脸色却摇头道:“朕商议得差不多了,倒是你这脸色太差,身子骨还没好,还是先回去,朕和顺嫔在这里等着就行。”
郭珍珠也劝道:“是啊,贵妃娘娘这两天也没休息好,不如先回去歇着。”
佟贵妃听着里头没有动静,一般嫔妃生孩子都得一整天,她确实有点坐不住了,浑身难受。
于是她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被嬷嬷先扶着回去歇着。
佟贵妃一走,郭珍珠担心皇帝会对宜嫔突然发动有意见。
毕竟皇帝正忙着安排处理大地震后的事,宜嫔提前发动,皇帝就得分心过来,算是多添了一件事。
郭珍珠斟酌着道:“皇上一直忙碌,可是用饭了?小厨房还热着灶,不如让小礼子送点热汤给皇上垫垫肚子?”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小礼子就赶紧把炉子上热着的汤水送了过来。
转眼就送上热汤,皇帝倒是惊讶道:“这是给宜嫔准备的?”
郭珍珠担心皇帝以为这是宜嫔吃剩的,连忙解释道:“这两天臣妾和妹妹都累着了,尤其是妹妹怀着身子,臣妾就让小礼子在炉子上炖鸡汤。”
“天儿冷了,喝着也能暖和一点,一直小火炖着,想喝的时候喝上一碗,越是后边,鸡汤的味道更是醇厚。”
所以这鸡汤越炖到后边才是精华,给皇帝的是最好的!
皇帝笑了笑,低头把鸡汤喝完,又让小礼子给郭珍珠倒一碗:“你这忙得发髻都歪了,想必刚才也是慌忙,喝一碗也暖暖身吧。”
郭珍珠笑着应了,接过碗小口喝着汤,时不时注意里面的动静。
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郭珍珠反而没那么担心。
毕竟宜嫔要是又哭又喊的,不说费力气,还劝不动的样子,那郭珍珠就要担心了。
如今里边静悄悄的,要么宜嫔还没开始,要么就是听劝省力气来生孩子,而且还算顺利,不然林嬷嬷该出来报信了。
皇帝见郭珍珠有点心不在焉的,不由看了她一眼道:“你刚才看着朕欲言又止的样子,怎么还担心朕觉得宜嫔提前生孩子,打断了朕的议事?”
郭珍珠苦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住皇上。”
皇帝摇摇头道:“朕反倒觉得是好事,今天朕看了各处送来的伤亡人数,只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要养活那么多百姓不容易,但是一场地动就轻易取走了不少百姓的性命。
皇帝看到了很多亡故的人数,人命都归于这些数字,心情越发沉重。
但是这时候,宜嫔却发动了。
地动夺走了太多人的性命,让皇帝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的时候,上天却又在这个时候要给他送来一个新的孩子。
如果这个孩子平平安安出生,是不是代表上天并没有发怒,他这个皇帝也没有做错任何事?
所以皇帝安排妥当后,就撇下御书房的朝臣,亲自赶到永寿宫来守着宜嫔。
郭珍珠也察觉到了,皇帝这两天看了太多的死亡,更想看看新生命的诞生来抚慰自己千疮百孔的心。
确实死亡让人难过,但是一个新的生命降临却叫人欢喜。
里面很快有了动静,玲珑端着一盆血水出来,把郭珍珠吓了一跳,抓着她问道:“妹妹没事吧?”
玲珑摇头道:“稳婆说暂时没问题,奴婢这就送新的热水进去。”
郭珍珠没拦着她忙,只是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回踱步。
皇帝看着她来回走都看得眼晕了,拉着郭珍珠重新坐下道:“别着急,有稳婆在,外边还有御医在,朕也在,宜嫔不会有事的。”
闻言,郭珍珠胡乱点了下头,却还是放不下心,时不时看着门口的方向。
玲珑出来后交给小明子帮忙倒水,然后小木子去小厨房提着新的热水给她拎进去。
宫人倒是从慌乱中走出来了,开始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皇帝为了让郭珍珠分心,于是说道:“之前你给起了头捐钱,朕最后只说是老祖宗起的头,遮盖你的功劳了。就怕你从别人那边听见,朕还是亲自告诉你为好。”
听见这话,郭珍珠忙不迭道:“皇上哪里的话,这事臣妾也不要什么功劳,让太皇太后领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然她一个小小的嫔率先起头,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后宫那么多大佬在,让她们来比较好,自己就不当这个出头鸟了。
皇帝见郭珍珠果真不介意,于是笑笑道:“朕虽说遮掩了,不过老祖宗也明白这是你的功劳,对你赞不绝口。后宫这边开始了,朝堂不少大臣也跟着捐了,另外宫外的一些商贾亦捐了点,却不多。”
“朕想着商贾手里头有钱,却是财不露白,不敢多捐,又不能强来。”
郭珍珠眨眨眼,心里吐槽:皇帝你还想强来,逼着商人捐钱吗?
商人的地位不高,捐得太多就怕被盯上,以后那些钱就要守不住了。
完全不捐吧,皇帝也要不高兴,所以商人就捐一点,不多不少的样子正正好。
看样子皇帝要安置灾民,后边还得震后重建,全都要花钱。
只国库撑着自然不够,大臣和后宫嫔妃也没多少钱,钱最多的自然是这些商贾了,当然要从他们身上想办法。
皇帝又不能许诺别的,比如商人捐多了,就能让他们家里人做官,这跟买官有什么区别?
要他起了这个头,后边被人模仿,那就后患无穷了。
如果别的官员看皇帝这么干,他们私下也这么干,那底下的小官全是买进来的,不能做事,只会压迫百姓。
皇帝离得远,耳目没能覆盖的地方,只怕要被瞒住,那就成了莫大的隐患了。
但是能许诺商人的事也不多,比如皇商就那么几个,再多是不行了。
这些皇商基本都跟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任何一个大商人就能做的。
于是皇帝就头疼起来,要安抚住商人,给他们好处,又不能给得太多了。
在郭珍珠听来,皇帝不想付出太多,却想要商人对他掏心掏肺还掏金银……
好家伙,这是什么渣男发言!
不过郭珍珠也明白,地震后救人需要烧钱,钱越多,就能救更多的人。
不说埋在地底下的人可能救上来,其他失去家园的百姓吃喝和治伤都需要钱来买米粮和药草。
钱越快到位,后边重建也能更快,这场灾难亦能尽快平息,让百姓能重新恢复原本的生活。
拖得越久,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郭珍珠也能理解皇帝的难处,想了想就道:“臣妾听说以前乡绅修路之后,会在路边立上石碑,感谢乡绅出钱修路。”
所以商人捐钱,是不是也能在京城立个碑,按照捐款数目的多少,从上到下来,把名字刻上去?
皇帝无法给权,是不是也得给名?
只是立碑而已,又不用给别的好处,对皇帝来说算是最少的付出了。
皇帝双眼一亮,顿时微微点头赞同道:“你这想法很不错,回头朕就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在哪里立碑为好。”
他低声跟李德全交代,让人先把这个捐钱立碑的消息悄悄传出去。
谁捐的钱最多,那么名字就会在最上边。
相信商人很难抵挡这个诱惑,立碑后,后世多少人能看见,少说百来年。
只要石碑不被人破坏,留下小几百年是没问题的。
后世子孙敬仰自己不说,多少百姓知道他们家族曾为灾民们献上家产,救人积福,功德无量。
加上这石碑还是皇帝亲自下令建的,那就更是面上有光,能吹嘘一辈子的事了!
解决了这件棘手之事,皇帝面上的表情都松动了不少。
想着他今天是来对了,果真跟郭珍珠聊聊,总会有好事发生,这不就
解决了一个问题吗?
郭珍珠只觉得商人可能没试过这种套路,怕是为了捐钱的事要打破头。
谁都想成为石碑上第一个被刻上名字的人,想必这捐献的银钱是一个比一个多,彼此争相恐后给皇帝送钱了。
皇帝这光明正大套路,商人们只怕心甘情愿跳进这坑里头。
不过他们一个得了钱,一个得了名,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里头渐渐有了动静,隐约会听见宜嫔隐忍的呜咽声,玲珑端着血水的盆也渐渐更多了。
郭珍珠不由紧张起来,想着如今只能顺产,就只能宜嫔自个努力了。
好在孩子没折腾宜嫔太久,快子夜的时候就出生了。
平嬷嬷抱着襁褓出来,笑着道:“恭喜皇上,宜嫔娘娘生下一个小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