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虽然只是不怎么值钱的花,让郭珍珠看着解解闷而已,不过她依旧认真对待,谁能不欢喜呢?
“哪怕底下有地龙,这棚子到底还是不够挡风,花只怕撑一阵子就不行了。不如挪到走廊上,走廊再让人安上琉璃屏风,就不会挡光,花也不会冻坏了。”
郭珍珠吓了一跳,整个长廊安上琉璃屏风,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毕竟如今琉璃不好烧,大块的琉璃片就更难了,都是小块的琉璃拼起来。
要拼到一整条长廊那么多的琉璃片,郭珍珠心里算了算,只觉得皇帝真是太败家了。
她都能预料到御史们是什么反应,估计一个个又跳起来说自己奢靡!挥霍浪费!宠妃!妖姬!
郭珍珠心想,皇帝这是想给御史送kpi吗?大可不必啊!
她想了想,建议道:“皇上,用琉璃屏风安装整个长廊实在太贵重了。毕竟台岛那边还在打仗,臣妾也不好如此挥霍,倒不如换成纸屏风。”
皇帝皱了皱眉道:“哪怕外头打仗,你这边多用几个琉璃屏风也没关系,朕不会叫御史多说话的。”
郭珍珠只得继续劝道:“皇上,琉璃屏风要是不小心摔碎了一点,补起来就不好看了,臣妾也会心疼的。用这纸屏风看着似乎简单,却能挡风,光线又能透进来。”
“还能在纸上作画,连着在长廊上,也是一道风景了。最重要的是,纸屏风要是坏了,补起来也简单,直接拆掉一块补上就行。”
“不然大冬天的,补得费劲,要费很长的时间,可不就得一直缺个口子漏风了吗?”
纸屏风做起来那个简单,纸前后贴在架子上就行,作画就更容易了,找个工匠画一画,反正郭珍珠也不要求特别好。
这样一来,一天就能补好了。
如果是琉璃,别说一天两天,一个月都未必能烧出差不多大小的琉璃片来,怎么补呢!
总不能等上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等工匠烧出来才能补上吧?
要工匠烧几个月,这冬天都要过去了,那缺口还没补上,那就离谱了。
反正这屏风就是用来挡风透光的,不管是用琉璃片还是用纸屏风,都是一个作用。
作为实用性来说,当然纸屏风的性价比更高啊!
皇帝叹息一声,只觉得郭珍珠处处为他着想,这是帮自己省钱呢!
郭珍珠平日在永寿宫的时候也从不打扮得奢华,家里没带多少东西来,皇帝送的也只戴上一两件。
就是皇帝赏的衣料,还是皇帝亲自催了一下,郭珍珠才让绣娘赶紧做了衣服穿上。
她也从没跟皇帝要过什么,如今有的都是皇帝主动送的。
郭珍珠收下的分成也不怎么花用,只收起来,之前玫瑰花露那部分还分给了僖嫔和宜嫔。
她说僖嫔提了改进的意见,宜嫔以前出过体己钱给自己用,于是两人都该分一分。
郭珍珠对别人如此大方,对自己却颇为吝啬。除了给四格格多做点衣服之外,也没想着给她自己做。
衣服全是僖嫔送的居多,郭珍珠只说够穿了,还觉得太多穿不完。
皇帝只听嫔妃说衣服不够穿的,还没听过衣服太多穿不了的,感觉郭珍珠还是太节省了。
虽说皇帝因为战事的缘故,自己带头节俭,后宫嫔妃和朝廷大臣也跟着一起朴素过日子。
说是朴素,其实也没那么朴素,不至于几件衣服就叫郭珍珠觉得多了。
皇帝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之前他说要带头节俭,让郭珍珠误会了?
尤其皇帝之前说国库因为打仗缺钱,郭珍珠直接就把铺面的九成利给了他。
上回大地动之后,赈灾又需要钱,郭珍珠还打算把自己那些一成利都给了皇帝。
皇帝感觉郭珍珠这样手松可不行,得自个多存着点儿,不然大方都给别人花出去了,自己以后不够用怎么办?
郭珍珠没想到皇帝还担心起这事来了,絮絮叨叨说她对别人太大方,对自己太吝啬,听得她一头雾水。
她什么时候对自己吝啬了?
郭珍珠在御膳房点菜可是从来不手软的,打赏自然也不少。
她这赏花还出钱让内务府帮忙搭了棚子,如今要做纸屏风不用说,用的肯定也是上好的纸张。
之前指点过张卓,他后来在宫外的工坊做玫瑰花露,还特意给郭珍珠留了一箱子送进宫里来。
小礼子得了后,之前郭珍珠还没怀孕的时候,给她做了几次甜汤,用了大半。
如今郭珍珠怀孕了,不能再内服,只能拍打在脸上。
烧地龙后,殿内尤为干燥,她用玫瑰花露就更不会省了,张卓送的一箱子都快见底的。
另外郭珍珠让琉璃隔几天就给自己做活玉散,叫郭珍珠怀孕后这皮肤越发好起来了。
不说脸上做,郭珍珠甚至在肚皮上也做一大片的活玉散,就怕会留下妊娠纹。
活玉散用的都是上等的药材和珍珠磨成粉做的,尤其琉璃更不吝啬放材料,比宫外做的活玉散的效果要更好。
她都这么奢侈了,皇帝居然还觉得自己太节俭了吗?
郭珍珠:可能有种节俭,是皇帝觉得她节俭了吧?
不管如何,好歹皇帝总算是同意郭珍珠让人做了纸屏风,把长廊封了起来。
又把花都搬到长廊两边,这样郭珍珠吃完饭,也能过来散步。两边都有花,仿佛被花海簇拥着一样。
既不会吹着风,还能赏花,她简直美滋滋的。
四格格吃过饭后,也会被奶娘抱着在长廊上溜达。
她看着各色的花朵也很喜欢,一直盯着不放,小手瞧着还想伸过去辣手摧花。
僖嫔来永寿宫看到这纸屏风封的长廊,眼底里是止不住的羡慕:“你这边真好,冬天外边冷,不能去外头走走,在殿内又无聊得很。外边有花,很快就冻死了,没能赏几天。”
“如今这搬到长廊来,人散步的时候不冷,纸屏风还透光,不会太暗。”
黑漆漆的,还怎么赏花,总不能一天到晚都点灯吧,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郭珍珠听着就笑道:“你要喜欢,也可以在长春宫把长廊封了。”
反正僖嫔跟自己一样,寝宫里就只有她一个,想怎么封都无妨。纸屏风也不贵,僖嫔做得起!
僖嫔摆摆手道:“我可不是你,皇上给你送了花,你怕花冻死在外头,想搬进殿内来。放在屋里却不妥,放在长廊又怕冻坏了,才会让皇上允许做了这纸屏风的长廊。”
郭珍珠眨眨眼,看来这时候众人虽然不清楚花草晚上会排放二氧化碳,却已经知道花草晚上不能放在室内。
僖嫔又道:“咱们可没有皇上送的花,用什么理由把长廊封了?没得传出去,只以为后宫嫔妃都学你,御史们一个个跳脚说奢靡了。”
郭珍珠没好气道:“你这说的什么话,难不成咱们自个还不能弄点花,冬天的时候赏一赏了?”
她又看着纸屏风的长廊,皇帝还提议用的琉璃屏风,自己换了纸屏风,哪里奢靡了?
僖嫔摇头道:“那这封长廊是为了皇上送的花,别的宫殿自个买花的话,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毕竟福建那边还在海战,也好几个月了,不知道结束了没有。”
僖嫔知道郭珍珠的长兄道保也加入了水师攻台,她还挺吃惊的。
皇帝那么宠爱郭珍珠,居然把她的长兄从江南巡盐御史身边调去了福建水师。
江南不说多繁华了,就是巡盐御史身边当个小吏,那身份都不一般,油水也多,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去。
道保轻轻松松就靠皇帝的关系过去了,还被曹家人额外照应。可以说留在江南几年,他就能如愿以偿当巡盐御史的副手,可谓前途无量。
正在众人都羡慕三官保有个好女儿,长子又有出息的时候,道保竟然被送去福建加入水师。
原本以为道保就是在大后方平安的地方刷一下军功,然后被皇帝提拔起来。
大家都觉得道保好命,却也觉得惋惜。毕
竟盐税那边的油水更多,在福建这边跟江南就不是一个水平,要落后许多。
他哪怕在大后方,估计都没有在江南一半舒服惬意。
谁想到道保不是意思意思在大后方,而是要上船跟着去攻台,这就是拿命去拼军功的意思了。
有人心想郭珍珠是失宠了,还是道保做错了什么,皇帝这是厌恶他,才把人弄去福建吃苦?
毕竟出海不容易,道保还晕船,上船后简直生死不明,都不叫吃苦,而是要命了。
有人认为皇帝可能想历练道保,要是道保能熬过去,那仕途必然稳了。
如果熬不过去,那小命就难说了。
不少人还是等着看道保的笑话,毕竟一个晕船厉害的人上战船跟着去攻台。
这是帮着去打仗,还是拖累啊?
道保走着上船,很可能要被人抬着下船,这还怎么打,不就给水师将士们添麻烦吗?
京城不少武官对道保的印象不由变差,想刷军功也不能这样拖累其他人,晕船还怎么上战船呢!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道保还真克服了晕船,上战船后也十分勇武。
他身手原本就不错,只是因为被晕船拖累了。
跟着水师将士们训练了一段时间,道保很快如鱼得水,虽然瘦了黑了,却已经彻底融入水师,叫施琅都忍不住另眼相看。
京城这时候已经入冬了,福建周边却还算暖和,还有台风来临。
原本施琅带着船队刚出战,台岛的水道复杂,过去已是不容易,竟然还刮起了台风。
起初台风刮的是北风,对郑家军的船队极为有利。施琅心下失望,只以为这次攻台要失败,正打算往后撤退的时候,却被道保叫住了。
“大人,风向开始变了。”
施琅听得一怔,看着船上的风标,风向竟然真的变了!
从北风,突然变成了南风!
这就对他们船队极为有利,施琅当机立断,抓住这个机会开火。
火炮顺风而去,飞得更高更远,郑家军因此节节溃败,最后仓皇逃窜回岛。
施琅的清军水师大胜一战,犹如天助,立刻趁势进攻。
可惜郑家军在台岛的势力已久,他几次想上岛都被岸边的火力阻拦,一时战局僵住。
施琅担心天冷之后,攻台收阻,就要等明年开春去了。
这就太久了,还给了郑家军休养生息的时间,对他们十分不利。
但是强攻不下,火器总归是有数的,不能这样继续耗着。
加上他们在这边多等一天,国库就要多烧一天钱,毕竟火器和士兵的口粮一天都不能落下。
水师人数众多,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消耗了。等到开春,这消耗之多,估计户部尚书都想撕了他!
施琅正苦恼的时候,道保却私下来献计。
皇帝在立冬的时候收到施琅的海战大胜的消息,不由十分欢喜。
尤其施琅攻台的时候,明明刮台风对水师不利,转眼却刮起了南方。
这不是天意吗?
上天都站在他们这边,攻台如何能不胜利,这不是天命所归吗?
思及此,皇帝就更高兴了。
隔了半个月,皇帝就收到施琅成功登上台岛,并占领整个台岛的消息。
这就让他十分吃惊了,毕竟郑家军占据台岛多年,上边的布置不少,施琅怎么能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彻底收复台岛了?
皇帝叫来几个重臣到御书房议事,有人怀疑施琅是不是谎报军情,实际上尚未收复台岛,只是也快了,提前给皇帝送来好消息。
也有人认为施琅夸大军功,只为了之前压下姚启圣指挥水师之事。
原本皇帝担心施琅年轻,不如姚启圣老练,于是想让两人一起带领水师出发攻台。
但是两人的身份不相上下,出去后,如果他们之间的决定有分歧,水师将士听谁的?
所以施琅送折子来,坚决反对两人同时出战。
不用说,皇帝自然选择更年轻的施琅,免得姚启圣年纪大了还要出战那么辛苦。
当然这是表面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收到姚启圣的密折,想要安抚郑家军为主,不愿意直接攻台。
这就让皇帝十分不满了,姚启圣想徐徐图之,皇帝却已经等得够久了,压根不想再诏安。
姚启圣这慢慢来,得多慢?
皇帝没这个耐心,索性选择了想要积极进攻的施琅。
果然施琅没让他失望,很快就收复了台岛。
只是这收复之神速,让皇帝都不由疑惑起来。
好在皇帝很快收到施琅的密折,上面为道保表功,他才明白为何后边收复台岛这么快。
因为道保献上的计谋,就是攻心。
郑家军在台岛占据多年,却不怎么得人心。岛上的百姓受苦多年,道保就让施琅叫人在船头大喊,上岛后不伤普通百姓一分一毫。
不抢掠,不奴役,还会送他们回乡。
很多人是被郑家军掳走去岛上做工的青壮年,他们自然想回乡,于是主动给施琅通风报信。
让施琅知道郑家军的粮仓在哪里,武器库在哪里,直接开火炸掉。
郑家军原本就元气大伤,这么一来只能赶紧收拾东西逃走。
于是施琅几乎没费多少功夫,就把台岛彻底收复回来了。
皇帝见了,不由惊讶道保的变化。
道保只是去江南走了一趟,怎么就变得如此聪明了?
皇帝特意去永寿宫,跟郭珍珠提起此事来:“朕没料到,道保只是去江南历练一番,竟然能为海战献计,成功收复台岛,他这进步十分惊人。”
郭珍珠听着只觉得这哪里是惊人,是吓人好吗?
她大哥这是被人夺舍了,还是被人换头了?
这么厉害的计谋,一点都不像是道保会想得出来的!

郭珍珠后来得知,道保也算是误打误撞。
水师攻台后,敌军四处溃散,留下不少残兵和役夫,都被收为俘虏。
然而这些俘虏特别难管,不是一个个要寻死,就是整天想逃,让看管俘虏的将士苦不堪言。
但是如今也不可能把这些俘虏通通斩杀了,毕竟他们除了寻死和想逃之外,也没有袭击看守的将士。
加上残兵很少,人数最多的是役夫。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还衣衫褴褛,就知道被郑家军奴役,日子过得很不好。
大多数都是被抓来的壮丁,已经够惨了,自是不好再苛待他们。
看守的一个将士跟道保是同僚,同为副千户,于是跟道保诉苦了几句。
道保想着这人上船后对他颇为照顾,就说帮着去守几天,让同僚能稍微休息一下。
同僚自是十分感激,道保就去了俘虏的地方查看。
然而地方太黑了,道保过去后跟其他将士交班,推开门后不留神被东西绊倒,摔了个狗啃泥,好一会都爬不起来。
旁边有人伸手扶着道保起来,道保被摔得两眼一黑,连忙道谢,扶着人慢吞吞起身坐在地上缓一缓。
“兄弟刚进来的?怎么身体虚成这样?你那边又扣了口粮吧?”
对方还塞了半块干饼过来,道保都有点懵,这时候他终于适应了周围的黑漆漆,发现身边坐着个衣衫褴褛的人。
不是水师看守的将士,而是俘虏,道保就更懵了。
他手里拿着干饼看了一眼,发现这饼子应该放很久了,都干掉了,一捏就掉渣,闻着还有点味道,估计是对方藏了好久的口粮。
道保哪里好意思贪了俘虏的口粮,急忙塞了回去:“我没事,就是刚才没看着路才摔了。我不饿,这饼子你自个收着。”
对方见道保都饿得腿软摔了,还不肯吃了他好不容易藏起来的饼子,于是感觉两人亲近了很多,搂着道保的肩膀道:“好兄弟,你是从哪里被掳来的?你这身衣服还不错,从哪里扒到的,运气真不错!”
没等道保开口,他就自顾自说道:“我家在江南,家里做买卖的。我当初就是一时兴起,跟着族叔到福建做买卖,没想到刚到没几天就遇到郑家军抓壮丁,也是够倒
霉的。”
“族叔年纪大,没被郑家军看上的人都会被砍死,我匆忙推着他藏在地窖里。也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了,我被掳走太久,一直不知道外头的消息。”
旁边忽然凑过来一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说话都透着虚弱:“我是福建本地人,是个渔夫。刚娶了媳妇没多久,也不知道媳妇是不是逃出去,然后改嫁了。”
“我这么久没回去,媳妇估计以为我死了。不过我如今跟死了也没什么两样,恐怕很难再回去,她早点改嫁也好。”
道保立刻察觉到,这些被郑家军抓来的壮丁大多以前都是普通百姓。
那么他们不是寻思就是想逃,是不是想要回乡?
道保这么想着,斟酌着道:“等你回乡了,自然就知道族叔的消息。”
他又另外安慰那个瘦得皮包骨的人:“你媳妇指不定还等着你回去,没改嫁呢,你撑着点儿。哪怕要死,也得死在家乡才是。”
刚开始那人摇头道:“你新来的,被抓壮丁没多久吧?郑家军说对面水师恨死了他们,恨不得全都杀光,更不可能留下咱们。几个兄弟想逃,被抓住后如今不见踪影,可能都杀了。”
他叹着气,把道保弄懵了。那几个想逃的人几次闹腾,施琅就把他们单独关起来,怎么传着传着,就成了这几个人想逃被杀了?
那真是太冤枉了!
道保连忙说道:“没有,那几人单独关着呢,没被杀掉。”
他担心对方不相信,又将错就错,当自己就是新来的俘虏,补充道:“我被送过来的路上看见了,还奇怪怎么有人单独关着,是不是大官来着。听你这么一说,应该就是那几个人。”
对方不由诧异道:“真的?那几个人没死吗?会不会是你看错了,毕竟你都不认识。”
道保想了想,形容了一下那几个人。毕竟另外关着的时候,他正好看见,对几人有点印象。
他记得不多,不过也足够了,对方连连惊叹道:“没错,就是他们。那几人真的没死,可是郑家军说我们被抓后必然要被杀头祭天。我还没成婚就算了,他们几个兄弟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有的孩子也不大。被抓过来几年了,要不是想着家里也不会苟活着。”
“想着都要死了,还不如逃出去试试。实在逃不了,也不想被人砍头,没能落个全尸。”
道保这才终于明白,那些俘虏怎么有的寻死有的拼命逃走,原来都是郑家军造谣,让俘虏们害怕才如此。
想清楚后,道保对这人十分感激,要不是对方主动搭话,无意中透露此事,估计他们还要一直被蒙在鼓里。
夜深后,对方终于停下话头,累得靠着墙壁就睡过去了。
道保趁此机会偷溜了出来,天亮的时候找到施琅,告知此事。
要防止俘虏们再闹腾,只要告诉他们能回家,这就行了。
不说抓住的俘虏,就是岸上很多都是被抓来的壮丁,跟俘虏们的想法一样。
只要一直喊他们不杀人,要送这些壮丁回家,这场战事想必就不会一直就如此僵持着了。
施琅是真没想到,道保不过是帮同僚替了个班,竟然就被俘虏误会成自己人,叫道保终于知道内里的缘由。
他上下看着道保,一时又觉得难怪俘虏误会。
道保之前因为晕船,克服许久,却也吐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瘦了一大圈。
跟着水师训练又晒得皮肤黝黑,这又黑又瘦的样子,跟那些被抓壮丁的俘虏看着区别不大。
也难怪俘虏要误会,谁能想到水师的副千户竟然黑瘦成这样,跟很久没正经吃过一顿饱饭一样!
要换个人,那些俘虏可能不会认错自己人,就压根不会叫道保知道真相。
只能说道保的运气是真的好,如果他过来不够努力,还是一副白净公子哥儿的样子,压根不可能被俘虏误认。
偏偏道保足够努力,克服晕船让自己瘦了一大圈,兢兢业业跟着水师训练又把自己晒得黑乎乎的。
得到真相后,道保一说,施琅就知道怎么办了,挑了几个嗓门大的将士对着岸边反复喊了好几遍。
不杀俘虏,不掳掠,还送他们回乡。
几句话下来,对方要是不相信,就把抓住的壮丁轮流送到甲板上。
对岸一看,总有他们认识的壮丁,于是一个两个都知道俘虏是真的不会被杀。
这些人也就不怕了,愿意投降,甚至说出郑家军的粮仓和武器库的位置。
俘虏也不会再寻死或者找机会逃,变得安分起来。
于是僵持的战事终于有了突破,让施琅和水师大获全胜。
施琅理所当然要为道保表功,要不是他,这场战事还要僵持很久。
皇帝看后也不由感慨,是不是郭络罗氏一族的人运气都比较好?
看看郭珍珠,再看看道保,简直有如神助一样。
论功行赏的时候,皇帝自然不会吝啬。
台岛设为台府,屯兵戍守,施琅成为第一任的府尹,并有诸多金银赏赐。
道保不但有攻台的战功,还立下大功,缩短了僵持的战事,让战事大胜,被皇帝提拔为正二品的副都统。
这下子,郭珍珠的家里人是风光无限。
她阿玛三官保被提拔为从二品的工部侍郎,如今长兄也被提拔为正二品的副都统,道保甚至比三官保的品级还高。
之前占了道保的佐领之位的人还沾沾自喜,如今却是笑不出来了。
他们还以为占了多大的便宜,后来听说道保去江南当巡盐御史的跑腿,心里不是不羡慕,却得知道保只是小吏,并不如佐领算是个小官。
后来道保还被皇帝送去福建加入水师,直接上了战场,那就更惨了,不如京城这般安稳。
但是危险伴随着机遇,还真让道保立下大功,一下子从一个无名小卒的白身,直接成了正二品的大官,谁听说了能不羡慕呢?
僖嫔得知的时候,也忍不住羡慕起来:“你大哥真厉害,原本想着他晕船,参加水师要吃苦头,没想到最后能立下大功。”
宜嫔也感慨道:“大哥真的不容易,听说他克服了晕船,还感化了俘虏,叫俘虏们主动说出敌人的粮仓在哪里,减少了不知道多少伤亡。”
郭珍珠也对道保刮目相看,他对自己更是够狠的。
但是道保因为太黑太瘦被误会成俘虏的事,让郭珍珠一时哭笑不得,对道保这个立大功的光辉形象忍不住打了点折扣。
实在太好笑了,郭珍珠还不能说出来,免得坏了宜嫔心里这个长兄的好印象。
也不知道后来那个俘虏回乡的时候要遇到道保,得知这人并不是被抓壮丁,之前是清军水师的副千户,会不会以为水师都不让将士吃饱饭的?
副千户都瘦成这样,其他将士还好吗?
郭珍珠感觉水师的风评估计严重被害,皇帝的名声也是,让人以为皇帝只叫水师去打仗,却连吃的都不多给一点,人要拼命打仗还没饭吃,比壮丁还惨。
只能祈祷那俘虏没再遇到道保,不然这事就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皇帝得知道保瘦了一大圈,还特意允许他回家来跟父母团聚,再休养一段时间才去盛京上任。
郭珍珠才知道,道保虽然官职上带了个副字。在不设驻防将军的地方,副都统就是这地方的最高长官。
在盛京在地方,就没有驻防将军。所以道保过去后,就是最大的一把手了。
而且盛京离京城不算远,回家探望亲人也方便,算是皇帝给道保选的好地方。
不然驻防远的有宁古塔,还有更远的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那一片的八旗驻防之地,就实在太远了。
在交通不方便的现在,来去太难,就很难再见上面。
尤其太偏远的地方,吃住也不好,不如在盛京这般繁华,足见皇帝对道保的满意和用心了。
郭珍珠也很高兴,长兄凭着自己的努力,仕途能更上一层楼。
尤其道保也更擅长军营这样
的地方,巡盐御史那样跟盐商勾心斗角的,他并不合适。
驻防军营里人际关系也要简单不少,道保就不用苦恼究竟怎么跟人相处融洽了。
只军防庶务这方面也是副都统管着的,郭珍珠并不知道长兄擅不擅长这方面。
道保当然是不擅长的,不过幸好跟着巡盐御史好一段时间,又有曹家帮着指点,他哪怕只学了点皮毛,在驻防庶务上也足够用了。
他不由感激皇帝给自己机会,去江南见识了一番,不然如今要去驻防之地接管庶务,只怕要手忙脚乱了。
道保回到京城,三官保很是欣慰,拍着长子的肩膀感慨孩子出息了。
郭络罗夫人看着长子又黑又瘦,整个人都要瘦得几乎认不出来,顿时心疼得哭了起来。
道保的夫人看着自家夫君黑瘦的模样也是心疼,卷起袖子就去厨房吩咐多做点好吃的,给道保补一补。
道保倒没觉得什么,笑着道:“儿子叫额娘和阿玛担心了,也就刚开始吃点苦头,后来就挺好的。如今瘦了,却壮实得很,身子骨也比之前强壮。”
他卷起袖子想让人看看自己的胳膊,被三官保拦下了:“好了,孩子平安回来,还立下大功,夫人可别再哭了。”
郭络罗夫人这才收了眼泪,招呼长子进去,好好沐浴一番,然后换上新衣服,再一家子一起用饭庆祝。
几个弟弟也赶回来了,他们看见长兄黑瘦的样子亦是大吃一惊。
原本想着长兄立下大功,极为风光,外头不知道不知道多少人夸道保的英雄事迹,叫他们十分骄傲。
如今看来道保却吃尽了苦头,没那么容易,几个弟弟不由关心了起来。
道保连说没事,第二天三官保还是厚着脸皮去找皇帝,请了个御医过府给道保把脉看看。
皇帝倒是关心,派高太监跟着御医去给道保诊脉,回来再禀报。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好像住进了  我为囤货狂b  转生成奇美拉  中世纪女领主  闺蜜成敌蜜?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