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如今倒好,满屋子的人,让宜嫔轻松多了,再也不用独自一个人操心郭珍珠了。
在这热热闹闹中,郭珍珠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她就出月子了。
她痛痛快快洗了热水澡后,还泡了一会澡,感觉浑身都轻了不少。
等郭珍珠起来梳妆打扮好,却见外头李德全带人浩浩荡荡过来宣旨。
郭珍珠见状,连忙带着宫人跪下接旨。
李德全展开圣旨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顺嫔贤良淑德,聪慧伶俐,为朕多次分忧。朕心甚慰,今晋顺嫔为顺妃,钦此!”
闻言,郭珍珠愣了一下,才在李德全的提醒下伸手接下圣旨:“臣妾谢主隆恩。”
林嬷嬷扶着郭珍珠起来,李德全就笑眯眯道:“奴才恭喜顺妃娘娘,大喜啊!”
郭珍珠笑笑,示意林嬷嬷给李德全塞了个大荷包。
李德全接过荷包,笑着道:“那奴才就沾沾娘娘的喜气了。”
郭珍珠只觉得李德全是真会说话,不由低声问道:“李伴伴等下还要去别的宫殿吗?”
言下之意,皇帝肯定不会只晋封她一个人,等下李德全还要去哪里宣旨?
李德全会意,压低声音答道:“皇上有旨,晋佟贵妃为皇贵妃,温妃为贵妃,惠嫔、荣嫔和宜嫔为妃。”
得到答案,郭珍珠笑笑道:“那就不耽误李伴伴继续去宣旨了。”
李德全行礼后,这才带着宫人去不远的翊坤宫宣旨了。
林嬷嬷领着其他宫人对着郭珍珠行礼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郭珍珠笑着抬手道:“好了,都起来吧,等会林嬷嬷给每个人都发个荷包。”
她升职了,跟着自己的人都该给奖金才是!
林嬷嬷领着众人道谢后,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喜气。
毕竟跟着的主子争气,两三年的功夫就从贵人晋封为妃子,这简直不是一般的快,足见郭珍珠究竟有多受宠了。
跟着受宠的主子,他们不说喝香吃辣的,在外头都有脸面,办事都要方便顺利得多了!
郭珍珠等人晋为四妃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皇宫。
至于空出来的嫔位,皇帝似乎暂时还没想好,并没有晋人上来,暂时空置着,这让不知道以为自己有机会的贵人捏着手帕郁闷坏了。
至于晋封大典会在年底,这会儿属于妃子的年俸和福利倒是先提上来了。
郭珍珠从贵人年薪的一百两,到嫔位的两百两,如今再变成妃子的三百两。
每年的年俸都在增加,确实不常见。
但是在铺面的一成利对比之下,这点年俸就实在不够看,连零头都没有。
虽说郭珍珠给了家里一部分,但是剩下在手里的还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因为海商进来做买卖的关系,铺面的生意就更好了,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工坊那边实在做不完,又扩大了生产,才算是勉强增加了一点订单的速度。
不然太慢的话,海商就要在港口停留太久。
之前的船只不离开,港口的容纳量是有限的,新的商船就进不来。
听说港口那边的船只都快打起架来,两艘船差不多时间靠岸,但是港口只有一个位置。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两艘船能不打起来吗?
他们都想抢这个位置,最后小一点的船只得逞了,大点的速度慢一些没能先进去,气得都想把那艘小船撞开。
户部每天点算税收算得手软,却也心花怒放,早朝的时候就跟皇帝建议多开几个港口,放海商进来做买卖。
早朝上反对的人没了,毕竟之前那几个被扔出去的大臣就是前车之鉴,谁都不想重蹈覆辙,成为那个被皇帝扔出去的人。
而且看户部尚书每天春风满面的样子就知道,海商送来的税收到底有多少,叫他满面红光,一把年纪走路都带风了。
大臣又不是傻子,知道国库如今缓和过来了,还因为海商受益,就没理由跟皇帝对着干了,于是纷纷支持户部尚书的建议。
这时候皇帝却没有同意多开港口,只说货物不够,开了海商来得是多了,但是也无太多货能做买卖。
到时候海商彼此进货不了,只能停留在港口,时间长了肯定还是会出乱子的。
为了安全起见,皇帝暂时不打算开太多港口。
这就出乎大臣的意料之外,还以为皇帝着急充盈国库,肯定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加上都没有大臣反对了,皇帝怎么还反着来呢,不是该顺着户部尚书的话开港口吗?
郭珍珠封妃后,皇帝第一次过来。
因为她坐月子的缘故,皇帝也许久没见过郭珍珠了。
郭珍珠比之前要丰腴一些,没那么瘦,气色看着不错,皇帝就放心多了:“你坐月子这一个月,外头就热闹极了,尤其是港口那边,带动了不少商贩,还有二道贩子。”
闻言,郭珍珠不由失笑。果然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挣钱的地方就会吸引人。
海商在港口停留,总要吃喝,就需要补充,给了商贩机会。
除了货物之外,享受的东西一点都没少。比如饭菜、瓜果蔬菜、淡水、酒水、替换的衣服和被褥等等。
毕竟商船上就简单的配置,在漂洋过海到达后,几乎所剩无几了,怎么都需要补充一二。
船舶司会管,却不可能帮着买,索性让这些商贩带着样品进来。
到时候海商看中哪些,商贩点算之后交给船舶司查验,没问题后就送到船上,可谓服务周到了。
海商也很喜欢这样的服务,只管买和给钱,后续一点都不需要操心。
船舶司不但会查验这些东西有没夹杂违禁的东西之外,还会帮忙看这些东西的质量如何。
要是特别差的,数量不对或者货不对板的,船舶司就会打回去,不会叫海商吃亏。
有些海商来晚了,订单都排满了买不到,这时候就有二道贩子出没,价钱贵一点却能买到货,海商带回去加价卖,一样有赚头,也不介意跟二道贩子做买卖了。
当然这是海商看来,商贩的价钱其实一点都不便宜,二道贩子就更不便宜了,不过船舶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卖给自己人贵了,那不行。卖给海商贵了,那可以。
但是贵得太离谱的,船舶司还是会拦着的。
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海商以后还会来,卖得太过分,这不是赶客吗?
商贩也很有分寸,价钱虽然高,但是不会太离谱,东西也不会太差,又不会夹杂乱七八糟的东西在里头,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皇帝多日没见郭珍珠,几乎可以说是打开了话匣子,把外头的事都说了说。
郭珍珠坐月子久了,除了听僖嫔和宜妃聊天和给自己念念游记,只知道一点宫里的事,外头的事就只能靠皇帝来。
皇帝也很给力,过来后就给郭珍珠说了不少,她是听得津津有味。
商贩很聪明也挣钱,海商过得舒服也很满意,算的是双赢了。
另外海商进货还要交税,哪怕跟二道商贩做买卖也得交,充盈了国库,皇帝也得益,算是一石三鸟。
这么多的好处,大臣们又不瞎,自然不再反对,皇帝最近过得也舒心多了。
皇帝忽然皱了皱眉头说道:“只是有大臣写折子给朕,说养一家子十分困难,俸禄又不高,想跟国库借钱周转……”
“朕要是不借,实在有些不近人情。若是借了,那么这笔钱是不大可能再要回来。如果提高大臣们的俸禄,一时之间又太多了,国库只怕要支撑不过来。”
郭珍珠听得一怔,皇帝这是准备要当冤大头了吗?
大臣来借钱,肯定不会还了,逼着还就说只有命一条,钱是没有的,皇帝能怎么办?
都说借钱的才是大爷,债主反而是孙子了。
皇帝未必是真的心软,却必定是个好面子的人。大臣说过不下去了,想借钱过日子,听着叫人心酸。
他治理之下,大臣们居然日子要过不下去了,实在有点丢脸。
被人知道,还以为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够称职。
自己过得好,臣子却过不下去。
作为理科生的郭珍珠的历史学得马马虎虎的,却记得皇帝好像还是把钱借出去了。回头年纪大了,国库撑不住了,他又让儿子去找大臣催债,自己却不乐意出面。
儿子就惨了,这种得罪人的事还得上门去催,收效甚微。
毕竟皇帝这态度十分暧昧,虽说让儿子上门去催债,却也没有逼着大臣必须还钱的意思。
那大臣当然拖着不还,一个个还装出可怜巴巴的样子。
没皇帝支持,儿子能怎么办,除了再三上门去,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至于还钱的大臣更是寥寥无几,这儿子是实惨。
杜绝这件事的前提,就是要掐灭皇帝借钱给大臣的源头。
郭珍珠眨眨眼问道:“皇上,这俸禄是祖宗定下来的,怎能随意更改?”
皇帝一怔,忽然笑了起来:“你这话不错,朕倒是一时没想到。”
大臣之前反对皇帝开放海禁,跟海商做买卖,理由就是这海禁是先帝定下的,改了就是不孝。
那这大臣的俸禄还是满人进关的时候,祖宗定下来的,怎么他们还想要改呢?
这样就堵住了大臣的嘴,无法提高俸禄了。
在郭珍珠看来,这不就是魔法打败魔法,用大臣的法子对付回去吗?
郭珍珠又说道:“而且大臣们说日子过不下去这事,实在不好考证。有些大臣确实过不下去,有些却未必,只是日子不如之前风光而已。”
“皇上要是都答应了,可能有些不怎么缺钱的大臣也会跟着借。不然别人都借了,自己没借,不就显得自家特别富裕,不需要借钱过日子吗?”
“如果被皇上注意到了,自个居然偷偷发财,那钱从哪里来的,不就得有人悄悄打探了?”
如此一来,还不如跟风一起借钱,那就能混在所有人当中,不显得突兀了。
皇帝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不过要是这样,那么跟国库借钱的大臣人数就会越来越多,指不定整个朝堂的大臣未免跟别人不一样,多多少少都借一点。
哪怕每人只借一点,积少成多加起来却不是一个少数目。
国库如今确实比之前好多了,却也没好到能让这么多人同时借钱的地步。
郭珍珠看出皇帝压根没想到这个可能,一来皇帝自己就不曾缺钱,借钱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二来皇帝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太突出会树大招风,所以无法跟大臣共情,也就不会预判到大臣的行动了。
皇帝皱眉沉吟,想到那几个大臣在折子里写得凄凄惨惨的,好像下一刻就吃不上饭一样,叫他忍不住想要答应。
幸好皇帝今天来永寿宫走了一趟,听了郭珍珠的话,才感觉他如果答应了,后边的事情估计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轻轻叹气,努力为自己挽尊道:“兴许大臣当中,有那么一两个确实日子拮据。”
郭珍珠很想伸手晃一晃皇帝:你醒醒,能给皇帝直接写折子的都是几品官,他们哪怕缺钱,能缺到家里没米揭不开锅的地步吗?
大臣就是在皇帝跟前卖惨,说得自己有多可怜,让皇帝动了恻隐之心,万一就答应了呢!
偏偏皇帝还真的心软了,想要答应给大臣借钱,开了这个头,那就是后患无穷了,成了本朝最大的冤大头!
郭珍珠:皇帝,你可千万别借啊!
可惜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不然他反过来跟大臣们哭穷,看大臣们敢不敢跟皇帝对着哭!
对付不要脸的人,只能比他们更不要脸,豁出去了!
皇帝显然做不到,郭珍珠斟酌着说道:“皇上,大臣家里究竟是否缺钱,缺到什么地步,不如直接派人去查探。”
皇帝放不下面子,其实也有办法,就是让大臣们主动先退了。
要皇帝放话,家里实在日子过不下去的,他心生怜惜,却也不能谁喊穷就接济谁,其他没被接济
的人只怕心里不服气。
索性皇帝派人上门去查探一番,如果大臣家里真的日子过不下去了,那皇帝二话不说就给大臣借钱。
皇帝愿意退让,只叫人上门看看,要是真的就愿意借钱,但是大臣敢吗?
大臣家里敢让皇帝的人进去查看,要搜出点什么不该有的东西怎么办?
如果他们嚷嚷着穷,皇帝的人上门发现家里的摆件一个比一个精致,库房里的好东西也不少,可能还有点来历不明的金银,大臣能报出东西的来处吗?
如果有大臣胆子大,把好东西都藏好了让人上门来,那查探的人得四处看看,有经验的到处敲敲,看有没隐藏的暗格暗室之类的。
要是找出府邸图纸里没有的暗室,里头是用来做什么,大臣浑身是嘴能说得明白吗?
郭珍珠估计大臣不可能真的干干净净的,两袖清风什么的就是个笑话了。
只是为了借点钱,为了这点钱配上身家性命,大臣们肯定会想着不值得,立刻退缩了。
皇帝听得微微一笑道:“爱妃你这主意极妙,倒是叫你刚出月子就为朕操心,叫朕内疚得很。”
看得出郭珍珠是真的担心皇帝吃亏,所以才会拦着皇帝不借钱给大臣。
这事要传出去,大臣们知道后,必然要对郭珍珠不利,她却还是义无反顾开口,显然比起其他,郭珍珠更在乎皇帝了。
皇帝承了这个情,自然不会叫郭珍珠吃亏。他看了李德全一眼,然后对郭珍珠说道:“随朕去看看四格格和六阿哥。”
郭珍珠只以为皇帝想念孩子们,没多想什么,就领着皇帝去后头看一双儿女了。
留下的李德全等皇帝和郭珍珠进去后,这才起身扫了一眼周围。
在场的宫人立刻浑身绷紧,安静等着李德全开口。
李德全眯起眼看着他们道:“刚才顺妃娘娘说的话,你们心里也明白,一个字都给咱家烂在肚子里。”
“要是咱家在外头听见一个字,都是你们的错,你们就别想继续在永寿宫伺候了,毕竟只有死人才能守住秘密。”
这话说得吓人,永寿宫的宫人却明白厉害,立刻忙不迭应下,就差指天发誓绝不会透露一个字了。
李德全敲打一番不够,还说道:“咱家会派人盯着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好自为之!”
他当然不能只相信宫人的自觉,必然会派人盯着,免得走漏风声。
在里头的郭珍珠一无所知,带着皇帝进去,四格格已经醒来了,看见郭珍珠特别高兴,自己爬下床榻就走了过来。
皇帝见了不由惊讶道:“四格格走得真稳当,都不需要别人扶着走了。”
郭珍珠搂着已经走过来的四格格笑道:“是啊,四格格早早就学着走路了,刚开始还需要人扶着,如今她已经能自个走了。”
四格格仰头看见皇帝也奶声奶气喊道:“阿玛。”
皇帝应了一声,知道四格格如今只能说两个字,“皇阿玛”喊不出,只能喊“阿玛”,却更像是平常人家的父女一样。
他伸手摸了摸四格格的脑袋道:“四格格好像长高了一点,她长得真快。”
郭珍珠笑着回道:“小孩子都是一天一个样,长得极快。几天不见就长了一截,转眼就要长大成人了。”
郭珍珠牵着四格格,和皇帝去隔壁房间看六阿哥。
两个孩子一人一个房间,有一个奶娘和两个宫女一起伺候。
他们进去的时候,六阿哥正揉着眼睛刚醒来,看见郭珍珠和四格格就双眼一亮,“嗯啊”叫唤起来。
四格格走过去,拉着六阿哥的小手,叫着“呼呼”,六阿哥就不喊了。
皇帝听着惊讶道:“之前你说四格格给六阿哥起了小名,朕还以为是巧合,看来六阿哥也知道四格格给自己起的名字了。”
“两姐弟看着感情真好,十分亲近。”
郭珍珠听后,笑着点头道:“四格格很喜欢六阿哥,当然也喜欢五阿哥,经常一块玩儿。”
她还有点纳闷道:“平日宜妃妹妹早早就带着五阿哥过来找四格格玩儿了,今天倒是晚了,可能起来迟了吧。”
皇帝只看了看六阿哥,没跟四格格一样称赞又摸头,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是截然不同。
郭珍珠也能明白,皇帝的祖训就是抱女不抱儿,好像抱了之后,就让儿子变得软弱无能一样。
当然他们可能更偏向富养女儿,严养儿子,这样儿子才能变得更出色,而不会被宠坏。
皇帝看四格格和六阿哥玩起来了,他也得回去御书房着手处理刚才跟郭珍珠提的事了。
郭珍珠恭送皇帝离开,见外头还没动静,就吩咐琉璃去翊坤宫走一趟,看看宜妃和五阿哥怎么一直没过来。
但是她有点等不及了,索性说道:“算了,反正天儿没那么冷了,正好我出去走走,亲自去翊坤宫看看。”
皇帝离开后,回头看了李德全一眼,后者会意道:“皇上,奴才已经敲打好永寿宫的人,另外派人盯着这些宫人,不会在外边乱说话。”
闻言,皇帝微微点头道:“你办事,朕放心。”
说完,他走了几步,忽然想起走路利索的四格格,回头又问道:“对了,三阿哥会走了吗?”
这话叫李德全尴尬地低头答道:“之前荣妃娘娘试着让三阿哥走路,只是三阿哥一直没练习过,被人扶着走又不乐意,没走两步就摔了一跤,膝盖摔破了皮。”
不用李德全继续说,皇帝也能猜出来。三阿哥这一摔,又把荣妃摔破胆了,生怕三阿哥哪里磕着碰着,于是三阿哥这学走路的事又再次中断。
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吩咐道:“你去钟粹宫走一趟,跟荣妃说一声。她要是不能让三阿哥这个月学会走路,那朕就把三阿哥送去给别人教他走路了。”
李德全一听,就明白皇帝对荣妃是极为不满意了。
比三阿哥年纪小一点的四格格走路都那么稳当,三阿哥居然还不会走,这让皇帝很是恼火。
如果荣妃真的不能让三阿哥在一个月内学会走路,皇帝就得给三阿哥换个额娘了。
皇帝的儿子绝不能小小年纪连走路都学不会,传出去不就是个大笑话了吗?
总不能过几年去尚书房的时候,三阿哥还不能自己走,要人抱着去上课吧?
这对皇帝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李德全立刻去钟粹宫,转述了皇帝的话。
荣妃原本以为自己被封妃了,也是因为在皇帝身边多年,是宫里的老人了。
皇帝对她还是有一份旧情在,才会晋封自己为荣妃。
荣妃正高兴着,冷不丁李德全来传皇帝的口谕,她只以为是皇帝有吩咐,却没料到竟然是这样的吩咐!
一个月内让三阿哥学会走路,不然就要给他换额娘,这不是要剐了荣妃的心吗?
她吓得花容失色,整个人都摇摇欲坠:“皇上、皇上怎能如此对我?”
李德全见了,也只能低头说道:“奴才只转述皇上的吩咐,还请娘娘尽快开始教导三阿哥。”
说完,他就恭敬退下了,留下荣妃一脸不可置信地站在原地。
片刻后,荣妃才回过神来,喃喃道:“皇上这是怎么了?之前三阿哥不会走路,他也只是有点不高兴,今儿怎的忽然下了死命令?”
身边有消息灵通的宫女小声说道:“主子,听闻皇上刚从永寿宫出来。”
荣妃皱眉道:“又是顺妃?不对啊,她跟我无仇无怨的,没必要扯到三阿哥身上来。”
另外一个宫女则是低声提醒道:“主子,兴许是因为皇上见着四格格会走路了,才会突然想起三阿哥来。”
这倒是实话,荣妃听说四格格已经不用人扶着
,能自个走路了,走得还挺稳当的样子。
估计皇帝亲眼见了,觉得四格格比三阿哥还要小一点已经会走了,三阿哥还不会走就让皇帝忽然不高兴起来,才会给荣妃最后的时限。
荣妃在皇帝身边多年,也熟悉皇帝的性子。皇帝对儿子尤为严格,对女儿就要宽容许多。
所以连四格格都能做到的事,三阿哥做不到,就让皇帝十分不痛快。
荣妃叹气道:“看来我得狠下心来,让三阿哥尽快学会走路,不然我这心肝儿就要被人抱去养了。”
旁边的宫女连忙安慰道:“主子,兴许皇上这说的只是气话,满宫里谁能抱养三阿哥?”
这宫女说得也是实在话,后宫能抱养小阿哥的嫔妃确实不多。
能养小阿哥的只能是嫔位以上,有孩子的当然没必要养别人的孩子了。
佟皇贵妃已经抱养了四阿哥,不可能再抱养其他嫔妃的孩子。
温贵妃虽然暂时没有孩子,不过她还年轻,身子骨也比佟皇贵妃要好,没必要那么早就抱养其他嫔妃的孩子。
四妃都有孩子,作为荣妃的孩子三阿哥,嫔位哪怕有资格养小阿哥也不可能养妃子的孩子。
这么看来,压根就没有人选。
荣妃的神色刚松动了一点,身边的玉嬷嬷却轻声提醒道:“主子莫忘了,之前皇上要抱养宜嫔娘娘的五阿哥去慈宁宫,后来皇上发话,让五阿哥周岁后再看看。”
“依老奴看来,皇上这是想反悔了,舍不得五阿哥。但是皇上又不能直接出尔反尔,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那边也得有个交代。”
荣妃听着顿时变了脸色,这交代不用说,很可能是换个小阿哥抱去慈宁宫。
反正太皇太后提出这件事,只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皇太后却很年轻,又没有孩子傍身,就想让皇太后膝下有个孩子颐养天年。
这个孩子是谁,只要年纪不大还身子康健的小阿哥,那就足够了。
所以皇帝要是舍不得五阿哥,正好三阿哥这边荣妃迟迟没养好,三阿哥年纪并不大,还没到记事的年纪,被抱去慈宁宫也合适。
荣妃一想到三阿哥被抱过去,以后想见就没那么容易了,脸色就更差了:“快,去把三阿哥叫醒,让人铺上厚厚的地毯,这就让三阿哥开始学走路!”
如论如何,她是绝不能叫三阿哥被皇帝找借口送去慈宁宫的!
这边荣妃下定决心要让三阿哥在一个月内学会走路,另一边的郭珍珠并不知道皇帝因着见到四格格走路稳当,就对荣妃发难了。
郭珍珠这会儿带着林嬷嬷刚到翊坤宫,宜妃见她来了,顿时明白今天自己没带着五阿哥过去,郭珍珠这是担心了,才亲自过来看看。
“我一早起来,见五阿哥蔫蔫的,没什么精神头,还有点闹腾。我一直哄着,却忘了时间。也忘了派人跟姐姐说一声,倒是叫姐姐担心了。”
听罢,郭珍珠摆摆手道:“既是五阿哥不舒服,你顾着他也是应该的。我就是看妹妹平日老早就带五阿哥过去跟四格格一起玩儿,今儿来晚了,这才过来瞧瞧。”
她凑近看宜妃怀里的五阿哥,小脸红扑扑的,皱着小眉头,哪怕被哄睡了,手脚还动个不停,显然睡得不够踏实。
郭珍珠放轻声音问道:“御医过来是怎么说的?五阿哥没事吧?”
宜妃摇头道:“御医也没瞧出来,只说五阿哥有点烦躁,可能是地龙还没关烧得太热了,有点燥热的样子。”
原本开春了该关地龙,只是五阿哥年纪太小,开春还是有点冷,宜妃见郭珍珠也没关,索性就再开几天,反正烧着也不碍事。
哪里想到,五阿哥突然就不舒服了呢!
“于是说五阿哥太小也不好用药,只能食疗。只是这个季节哪里有新鲜的梨子,也就能吃点波斯菜和白菜,也能降降火。”
郭珍珠想了想,波斯菜就是菠菜了,在这时候还挺常见,开春正是吃菠菜的好时候。
“既是如此,让人做点波斯菜给五阿哥吃一点?”
五阿哥如今已经开始吃点辅食了,原本宫里养孩子都是只吃奶到五岁,三四岁的时候才开始吃点别的。
宜妃是见郭珍珠在四格格几个月的时候就让她开始吃辅食,四格格吃得津津有味,孩子养得也好。
郭珍珠给宜妃说,孩子吃得多了,身子骨才壮实。
反正宜妃相信郭珍珠说得都是对的,也在五阿哥五六个月的时候开始给他吃辅食。
郭珍珠的方法是辅食从少到多,从细到粗,刚开始把食物磨得细细的,每一种连续尝试几天,看孩子能吃,肠胃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能逐渐增加一点。
一点点循序渐进,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宜妃之前看五阿哥适应得挺好的,身子骨好像都壮实了一点,就十分高兴,按照郭珍珠的意思继续增加辅食了。
辅食多了点,五阿哥吃奶就少了一点,不过看着五阿哥适应得挺好。
宜嫔疑惑道:“也不知道为何,这两天五阿哥不太爱吃辅食了。我亲自喂,他还能吃半碗,别人喂他,可能就吃两口。”
“难不成他不爱吃这个?但是之前吃过,五阿哥吃着挺香的。”
五阿哥还小,又不会说话,御医更是瞧不出什么来,宜妃只能靠猜了。
她怀里的五阿哥醒来了,却又开始闹腾起来,烦躁得动着小手小脚,宜妃险些没把孩子抱住。
宜妃脸色越发愁了,郭珍珠只好建议道:“是不是五阿哥在殿内呆得闷了,才有点闹腾?不如给五阿哥多穿点,咱们去御花园走走?”
听罢,宜妃只好点头,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
菠菜还得在小厨房那边蒸一会,再碾碎了,放凉一点才能让五阿哥用。
正好这个时间,她们去御花园走两圈,五阿哥看看外边的花儿,说不定就会安静一点儿。
郭珍珠见宜妃抱着五阿哥久了,胳膊估计累了,有点抱不动,于是就把五阿哥接了过来:“我来抱就好,妹妹把披风穿上,这会儿虽然开春了,却还有些凉意。”
平嬷嬷已经拿着披风过来给宜妃,宜妃却不好意思道:“姐姐,五阿哥如今壮实了,沉甸甸的,还是我来抱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