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毕竟成贵人身份不高,不能亲自抚养七阿哥才是,如今出了意外,才叫她能养小阿哥。
太皇太后摆摆手,成贵人抱着七阿哥恭敬退下。
接着就是良贵人抱着八阿哥上前,八阿哥才刚满月,小脸白里透红,显然养得不错。
良贵人刚出月子,被照顾得不错,比成贵人的脸色要好多了。
太皇太后接过襁褓,发现八阿哥也是不哭不闹,特别乖巧,就递给了一旁的皇太后。
皇太后抱孩子不如太皇太后熟练,低头看着八阿哥不由笑笑道:“小阿哥长得好,瞧着跟良贵人有几分相似。”
太皇太后点头,这几个小阿哥多多少少都更像生母,八阿哥是最像的。
唯独作为女儿的四格格比起像郭珍珠,她的眉眼却更像皇帝。
太皇太后看着皇太后抱了几个孩子,似乎也是更喜欢四格格,对小阿哥们没有特别偏爱的,心里头不免有点着急。
毕竟她今天让后宫嫔妃把孩子们都带过来,就是给皇太后相看一二,看看更喜欢哪个小阿哥就留在慈宁宫,承欢膝下。
可惜皇太后对这事不怎么上心,还有点可有可无
的样子。
皇帝拖了好久,太皇太后却是等不及了,毕竟小孩子长得快,再拖下去,小阿哥都要长大了,记事了,只怕会闹着要生母,就不好长久留在慈宁宫。
皇太后抱了一会,似乎要把八阿哥还回去的时候,八阿哥忽然伸出小手,抓住了皇太后的手指头。
良贵人已经伸手要接过襁褓,见八阿哥抓住了皇太后,顿时面露惶恐。
太皇太后见了,神色一松,说道:“看来八阿哥挺喜欢你的,我刚才抱着的时候他都没伸手。”
她嘴角带着浅笑,良贵人心里却是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预感。
幸好皇太后并没有接话,只笑了笑,轻声哄着八阿哥放开手。
八阿哥抓了好一会,似是困了,这才睡过去,手慢慢松开了。
良贵人这才接过襁褓,退回了原本的位置落座,心里却是扑通乱跳。
太皇太后接着又问了孩子们的情况,吃睡如何,身上的布料够不够用,平日都玩点什么之类的。
她们闲聊了一会,发现六阿哥确实睡得沉,丝毫没有被惊醒的样子。
太皇太后不由稀奇,多看了两眼。
好在太皇太后没打算留饭,不然郭珍珠真有点吃不下咽。
实在是太皇太后这样子,就像是相看孩子一样,看中谁就留下来,偏偏她们这些后宫嫔妃哪个都不敢拒绝。
幸好太皇太后暂时没有决定好的意思,只留下皇帝,估计是商量一番。
郭珍珠等人就带着孩子退下,离开慈宁宫各自回去了。
等她们一走,太皇太后才跟皇帝开口道:“我之前跟皇上说的提议,皇上也拖得有点久了。如今眼看五阿哥都要周岁了,其他几个小阿哥很快也要长大。”
皇帝一听,就知道太皇太后要旧事重提,只沉吟道:“老祖宗的意思,是还要抱养五阿哥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还得找个理由拒绝了。
太皇太后一看皇帝的神色,哪里知道他不乐意,于是摇头道:“五阿哥如今年岁大了,已经能认人,强行留下他在慈宁宫,只怕要哭闹不止,那就不美了。”
皇帝听得诧异道:“那老祖宗的意思是?”
听见这话,太皇太后就笑笑道:“原本今天叫孩子们过来,一来看看孩子们养得如何,毕竟慈宁宫很久也没这么热闹了。二来也想看看跟哪个孩子更有眼缘,总归要合得来才好。”
皇帝听着连连点头道:“老祖宗说得在理,这是感觉跟哪个孩子更有缘分了?”
太皇太后笑而不语,只看向一旁的皇太后。
回去后的宜妃跟着郭珍珠到了永寿宫后,简直是坐立不安。
她坐一会就起来走上好几圈,然后被郭珍珠叫着坐下,没过多久,宜妃又起身开始走来走去。
僖嫔留在永寿宫等着两人,见宜妃如此不由纳闷道:“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太皇太后真看上五阿哥,强行要把他留在慈宁宫了?”
郭珍珠听后摇头道:“太皇太后没表示,妹妹这才更担心了。”
闻言,僖嫔倒是能理解。要太皇太后直接表态,说出是谁,这心倒是能落地了。
但是太皇太后没直接说,那谁都有可能,不就叫宜妃更坐立不安了吗?
郭珍珠好说歹说让宜妃重新坐下,笑着安慰道:“妹妹别担心,看五阿哥一不见四格格就闹。太皇太后要是把五阿哥抱过去,只怕也得把四格格要过去才行,不然镇不住五阿哥的。”
把五阿哥抱养去慈宁宫就算了,再把四格格一并带走,那皇帝肯定不会答应。
宜妃听后,这才稍微放松了一点:“姐姐说的对,是我想岔了。”
郭珍珠还以为太皇太后要跟皇帝和皇太后商议很久,没那么早决定到底选哪个小阿哥抱养到慈宁宫。
谁知道还没天黑,慈宁宫就派了苏麻喇姑去延禧宫,要把良贵人的八阿哥抱到皇太后膝下抚养。
郭珍珠满脸震惊,没想到最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会选了八阿哥!
别说她,就连宜妃和僖嫔都惊住了。
没去慈宁宫的僖嫔一脸疑惑道:“太皇太后怎的挑了八阿哥?”
但是她转念一想,又觉得选八阿哥也是合情合理。
一来良贵人的身份不高,是辛者库出身,八阿哥自然也被她的身份带累,比其他小阿哥都要矮一截。
二来皇帝对良贵人没多宠爱,对八阿哥也不是特别喜欢。太皇太后发话,皇帝自然不会拒绝。
三来良贵人按照身份是不能亲自抚养八阿哥,只能交给一宫之主,也就是惠妃来抚养长大。
惠妃已经有大阿哥了,又有八阿哥在她身边长大,两兄弟的关系自然比其他的要好。
刚进尚书房读书,小太子和大阿哥之间就开始较劲起来。
等八阿哥长大后,必然会成为大阿哥身边最亲近的同盟。
太皇太后的双眼老练,看得出惠妃的蠢蠢欲动,自然不大想给大阿哥添一个助力,以后也跟小太子不对付。
僖嫔低声一说,郭珍珠也十分赞同。
还有一点,因为僖嫔没在慈宁宫,所以不知道八阿哥在襁褓里忽然抓住了皇太后的手指头。
太皇太后抱着八阿哥的时候,他没动,皇太后抱着,他却动了。
在皇太后看来,这可能是缘分,也是八阿哥对她不一样的亲近,所以才会选了八阿哥。
宜妃听后也点头附和道:“确实,八阿哥谁都没抓,唯独抓了太后娘娘的手指头。我看太后娘娘笑得很高兴,她之前看其他几个小阿哥的时候只客气微笑。”
可见皇太后确实喜欢八阿哥,太皇太后一直都想让皇太后养个孩子,以后她不在了,也有个伴,能承欢膝下。
若非七阿哥天生腿脚残疾的话,太皇太后想必也会考虑他,如今就只有八阿哥这个孩子最为合适了。
既然皇太后喜欢,太皇太后自然为她尽快定下此事。
生怕又出变卦,这次她直接问过皇帝后,得了皇帝的同意,立刻派苏麻喇姑把八阿哥接过来,一刻都等不了!
不然拖着拖着,快到手的小阿哥很可能又要飞了!
苏麻喇姑风风火火去延禧宫接八阿哥,听到消息的惠妃人都要傻了。
良贵人只是抱着八阿哥去慈宁宫一趟,怎么好好的小阿哥忽然就要被抱去给皇太后养了?
惠妃记得皇帝之前提过,太皇太后属意的是五阿哥,只是后来不了了之。
她以为太皇太后改变主意了,居然还能换人吗?
惠妃勉强回过神来道:“苏麻喇姑,之前太皇太后不是说要抱养的是五阿哥,怎的忽然就换成八阿哥了?”
“这事太突然,毕竟八阿哥刚满月还太小了,是不是等周岁的时候再送去慈宁宫?”
当初皇帝就是用这个借口,让五阿哥留在宜妃身边到周岁。
惠妃想着,她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拖字诀?
可惜皇帝用过了,惠妃此时再用,太皇太后早就不乐意继续等。
苏麻喇姑在来之前就听太皇太后吩咐过,对惠妃行礼后说道:“惠妃娘娘,这是太皇太后和皇上决定好的,还请娘娘不要为难奴婢。”
她不是做主的人,做主的是太皇太后和皇帝。惠妃要是不愿意,可以跟着去慈宁宫找太皇太后和皇帝要说法,看他们二人会不会改变主意。
惠妃哪里敢啊,苏麻喇姑都过来了,必然是皇帝已经点头,人才会来接八阿哥。
她看了旁边脸色惨白的良贵人一眼,知道良贵人六神无主,估计也没什么好主意。
惠妃轻轻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照顾良贵人这么久,让她平安生下八阿哥,还以为八阿哥在自己身边长大,能成为大阿哥的助力。
如今太皇太后横插一脚,惠妃这段时间是白忙活一
她能怎么办,只能吩咐宫人去收拾八阿哥的东西,连带奶娘一起打包给苏麻喇姑带回去慈宁宫。
只良贵人舍不得八阿哥,抱着襁褓一直不撒手。
惠妃劝了几句,低声说道:“八阿哥在慈宁宫的日子怎么都比在你身边要好,你如今好好的,以后也能去慈宁宫看看八阿哥。”
要是良贵人不识趣,惹恼了太皇太后和皇帝,以后她想去见八阿哥就难了,甚至可能自身难保。
听见这话,良贵人眼圈一红,到底还是松开手,让奶娘接过襁褓里的八阿哥,眼睁睁看着苏麻喇姑一行人带着小阿哥离开了。
慈宁宫那边早就准备好给小阿哥的东西,从被褥到衣服,甚至还有好几箱柔软的布料,只等给小阿哥做新衣服。
接到八阿哥,太皇太后看着襁褓里的小阿哥并不哭闹,心里颇为满意。
八阿哥被一路抱来慈宁宫,没能睡着,打着小哈欠。
皇太后抱着他,轻轻哼着蒙语的歌谣,有一下没一下拍着襁褓,八阿哥在她的轻哼中很快睡着了。
奶娘在旁边小声恭维道:“八阿哥不爱睡,总要哄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睡着,奴婢倒是第一次见八阿哥这么快就被哄睡了。”
这话被女官翻译给皇太后,后者一听,面上颇为高兴。
八阿哥被抱去慈宁宫的事转眼就传遍了后宫,宜妃总算是彻彻底底放下心来。
太皇太后只想让皇太后抱养一个小阿哥,既然选了八阿哥,就不会再要别的小阿哥过去了。
那五阿哥就能留在自己身边,宜妃以后就不用再担心的。
郭珍珠却发现,听见这消息后,后宫嫔妃对良贵人不是同情,而是羡慕。
毕竟这样一来,八阿哥就有了靠山,等于良贵人也比之前底气要足一点了。
良贵人还能时常去慈宁宫探望八阿哥,一来二去的,不就跟皇太后的关系亲近起来了吗?
加上皇帝一有空就去慈宁宫给两位长辈请安,良贵人也经常去的话就可能遇上。
良贵人虽然性子软又有点木讷,但是她长得美啊!
跟皇帝多偶遇几次,说不准皇帝会重新对良贵人感兴趣了呢!
这样一来,良贵人指不定又能怀上了!
光是想想,不少后宫嫔妃对良贵人都开始羡慕嫉妒恨了起来!
宜妃更关心的是惠妃的态度,之前惠妃抢着把良贵人要过来,如今八阿哥被抱走了,惠妃的想法不就落空了,对良贵人的态度是不是就变了?
消息灵通的僖嫔却摇头道:“哪里,惠妃娘娘对良贵人更好了,又是送新衣裙又是送首饰,把良贵人打扮得十分漂亮。我跟尚衣局的绣娘熟悉,说惠妃娘娘让她们用上金银线给衣裙做的刺绣。”
原本良贵人就是个大美人,被精心打扮后就更美了。
宜妃听后不由咂舌道:“惠妃还真舍得下本钱。”
僖嫔点头附和道:“估计惠妃娘娘跟其他人想的一样,觉得良贵人经常出入慈宁宫,能时常遇到皇上。她打扮得美,指不定就能入了皇上的眼,重新受宠的话,惠妃娘娘也能沾光了。”
说完,她又忍不住笑了:“惠妃娘娘想得挺好的,可惜她一腔心思都要落空了,皇上压根没发现良贵人精心打扮过。”
“皇上只觉得良贵人跟太后娘娘说不上话,以后八阿哥必然要跟着先学蒙语,那良贵人往后跟八阿哥也要说不上话了。”
“所以皇上就做主,给良贵人送去了一个会蒙语的宫女,让她好好跟着学。什么时候良贵人学会了,什么时候她再去慈宁宫看八阿哥。”
郭珍珠听得目瞪口呆:皇帝,不愧是你!
郭珍珠心想,皇帝真是拿捏住了良贵人的软肋。
良贵人会听惠妃的话打扮得漂漂亮亮,经常跑去慈宁宫,除了偶遇皇帝之外,最大的可能是多看看八阿哥,然后跟皇太后拉近关系。
如今皇帝直接来个绝杀,让良贵人不好好学会蒙语就不能去慈宁宫见八阿哥,这跟杀了良贵人有什么区别?
良贵人不拼命学才怪,估计没多久,又一个蒙语天才就要出世了,虽然是被逼出来的!
宜妃对良贵人是一脸同情道:“蒙语可不好学,也不知道皇上要良贵人学到什么地步。”
要能跟皇太后轻松交流,那真是最快都要好几个月的功夫。
那么久不能见孩子,良贵人怕是要疯了吧?
僖嫔笑笑道:“你可别小看良贵人,尤其为母则刚,指不定一个月下来她就学得差不多了,能跟太后娘娘简单聊起来。”
“只是这里头最要疯的人,难道不是惠妃吗?”
郭珍珠深以为然,惠妃折腾了小一年,把良贵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好歹让良贵人平安生下孩子,还是个小阿哥,却被慈宁宫直接抱走去养了。
这就算了,惠妃还想拼一把,让良贵人打扮好去慈宁宫偶遇皇帝。
偶遇是偶遇上了,偏偏皇帝不按理出牌,送了个宫女给良贵人让她学蒙语,不然就不能出来。
惠妃估计都想抓着良贵人疯狂摇一摇:醒醒,女子的花期很短的,她不赶紧仗着自己还年轻美貌的时候笼络皇帝的心,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可惜良贵人一颗心全在八阿哥身上,哪里还搭理惠妃。
惠妃又不能把皇帝赏赐的宫女打发走,只能眼睁睁看着良贵人窝在延禧宫里努力学习蒙语了!
郭珍珠忍不住摇头,这事到头来,最惨的竟然是惠妃,完全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她倒不是很在意惠妃的心情,只是担心皇帝会不会也给四格格送个会蒙语的宫女来教导。
好在皇帝没那么丧心病狂,让丁点大的四格格也早早开始学习。
不过郭珍珠见那天四格格和五阿哥都很喜欢吃苹果,回来后还意犹未尽,不由打听了一下如今的苹果是怎么样的。
这事倒是不难打听,她得知如今的苹果没有大规模种植,甚至都没有果园,而是山上的野果,天生天养的时候都惊呆了。
难怪这果子产量那么少,全看天来长,能不少吗?
没有人工干预,没有施肥捉虫,果子自然长不了多少。
不过也因为天生天养的缘故,更为难得,土地好,能活下来的品种十分优秀,果子的甜度就相当高了。
如果能把这些优胜劣汰后留下来的果树让人好好养,划拉成一个果园来,那以后的果子产出就能更多更好了。
郭珍珠跟皇帝一提,皇帝倒是稀奇道:“你想要买一座山来圈种这些果树吗?倒也不是不行,让三官保找人帮你办就好了。”
果子种在山东那边,派人去那边买山种果树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皇帝没料到郭珍珠那么喜欢这种果子。
郭珍珠笑着道:“臣妾那天见四格格和五阿哥都挺喜欢的,只不过这是贡品来着,臣妾就想先问问皇上的意思,能不能自个种一种。”
“臣妾也不确定把山圈起来后,让人精心种的话,这果树还能不能长得更好一点。果子多了,以后送进宫里来的要多,孩子们也能经常吃到了。”
如今的水果类别实在太少了,西瓜、山楂、桃子和梨子等在周边都能种植,其余的大多是靠各地和周边小国的上贡了。
贡品里除了这种野果子一样的苹果,另外还有岭南的荔枝、龙眼和柚子,以及小国上贡的哈密瓜等等。
哈密瓜的上贡还颇为波折,毕竟这小国离得远,如今交通又不便利,过来京城,哪怕快马加鞭也得一两个月的功夫。
哈密瓜不容易保存,想尽办法送过来就坏了。
后来还是这小国的国王想了个法子,连根带藤和哈密瓜一起放进箱子里,里头还放了点泥土,然后一并送到京城来。
哈密瓜还没摘,所以能一直保持新鲜。到了京城,哈密瓜确
实没坏,却也熟过头,并不能吃了。
这小国王压根没放弃,第二年把还没熟的哈密瓜连藤带土又送过来。
这次确实没有熟过头,但是因为在木桶里没有光照的缘故,哈密瓜一点都不甜,依旧失败。
皇帝听说这小国的国王使出浑身解数连续好几年送这哈密瓜过来,每年都失败,还打算继续尝试,实在是够用心的,但是没有必要。
可是人家那么努力,皇帝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委婉说下一年不用送了,就差说他不爱吃,别送了!
郭珍珠尝过一次,这哈密瓜保存完整,看着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甜。
估计出了地方还没熟,日照不够,但是熟了再带过来又会坏,最后只能选择不坏,也就不甜不好吃了。
一点都不甜,好意思叫哈密瓜吗?
不过郭珍珠也才知道,哈密瓜这个名字竟然是皇帝起的,人家原本并不叫这个。
听说这小国王为了让皇帝吃到真正香甜的哈密瓜,还打算在京城不远的地方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带来的哈密瓜种子种下,也是够拼的了。
郭珍珠想着如今运输太难,要吃点水果不容易,只能自己创造条件了。
皇帝既然答应了,她就让人给家里递话,请三官保派人去山东寻个合适的山头,包山来种果树了。
得知是自家外孙女四格格喜欢吃的果子,三官保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但是派谁去,他都不大放心。
郭珍珠又给了一大笔钱,三官保原本不想收,毕竟家里上回给道保的那笔钱还没用完。
只是琉璃转告了郭珍珠的话,那笔钱是给大哥的,不好随意动用,包山种果树也得花费不少。
要请人,人工得给,还得沤肥,又要轮流巡山,免得被野兽或者偷溜进来的人把果树给糟蹋了。
反正郭珍珠如今不缺钱,不管是铺面的分成还是酒庄的收益,买几座山是绰绰有余了,三官保压根不用替她省钱。
重要的是看上什么地方,如果钱不够,那岂不是遗憾了吗?
千里迢迢跑去山东,最后看上了却没没钱买下山头来,那不就白跑一趟了?
三官保想想也是,反正这事是为了让四格格吃上香甜的果子,于是他决定派最小的儿子塔布库去山东看看。
这一来一回最快至少也得一个月,如果买下山头,还得盯着请人,再挑选合适的果树来种下,少说两三个月就要过去了。
哪怕塔布库只是个不怎么起眼的佐领,也不可能请那么长的假。
他只能辞掉佐领这个职务,叫别人替了自己才行。
上峰见塔布库请辞还吓了一跳,后来问清楚后,得知他要亲自去山东跑一趟,为宫里的顺妃办事,于是就打算保留他的职务,差事让其他人分摊着办,等塔布库回来就好。
塔布库却怪不好意思的,自己离开两三个月,事情都交给其他同僚帮着做,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坚持请辞。
上峰看他这般转不过弯来的样子,也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
皇帝得知此事后,还跟郭珍珠提了起来:“没想到你家兄长如此实诚,因为去山东一趟不好办差,就坚决请辞了佐领的职务,交给别人了。”
郭珍珠也是吃了一惊,她也没想到三官保会派五哥去山东,又让他因此不得不辞去了原本的佐领职务。
虽然佐领的职务不大,到底也算是个小主管,他竟然说辞就辞了,还是因为自己,郭珍珠心里难免愧疚。
“臣妾也没想到阿玛会让五哥亲自去山东,其实另外派管家过去也行。”
皇帝倒是能明白三官保的心思,交给别人不放心,还是自己人更好一点。
加上郭珍珠给了一大笔钱,交给外人,三官保就更不放心了。
虽说如果派管家去,管家的卖身契还在三官保手里,不可能会卷着这笔钱逃走,却很可能跟外人联手,买下不怎么样的山头,果树也一般,以后种出来的果子只怕也不算特别好。
中间省下来的钱,可能被管家贪墨去了。
更有可能管家被人蒙骗,买下不好的山头。
毕竟这地方是为外孙女买下的,管家作为外人怎么都没有自家人更上心。
反正三官保思来想后就是放心不下,宁愿让亲儿子特地跑一趟了。
皇帝见郭珍珠内疚的样子,笑笑道:“爱妃不用担心,正好内务府那边缺了个司库。等塔布库回来,补上就是了。”
闻言,郭珍珠一愣,皇帝这是给塔布库开后门啊!
虽然司库就是内务府一个七品的小官,却是掌管着库房。官职不大,权力却不小。
尤其塔布库之前只是个佐领,这佐领是连品级都排不上的小职务。司库好歹是七品官,塔布库这是妥妥的升官了啊!
郭珍珠连忙笑着说道:“多谢皇上,五哥知道后一定很高兴。”
她倒是没有扭捏拒绝,毕竟在皇帝看来,内务府一个七品小官而已,他还没放在眼内。
在郭珍珠看来,司库的权力再大,上面还有上峰在,却没到一言堂的地步,正适合塔布库。
要换个更大的官职,她必然要推辞的。
郭珍珠很清楚家里几个兄弟的能耐,除了道保的运气不错,又是长子之外,其他几个兄长还不如道保。
估计塔布库成了七品司库,其实仕途也就走到头了,很可能一直就只能是司库了。
思及此,郭珍珠又何必推辞?
皇帝见她高高兴兴道谢,没有扭扭捏捏推脱,更没有心里想要但是表面客客气气推辞,他的心情也不错。
他就是喜欢郭珍珠这份坦然,尤其她很聪明,也很明白塔布库的能耐到哪里,不会觉得兄长应该在更高的位置,而是觉得司库正合适,才会高兴地应下来。
等塔布库把山头物色好,盯着果农把上好的果树伺候得不错,回京的时候才得知自己升职了,顿时高兴得不行。
其他人对塔布库更是羡慕坏了,有个受宠的妹妹就是不一样,辞了佐领的工作,还能叫皇帝另外提拔到内务府当上七品官。
三官保作为郭珍珠的阿玛,被皇帝提拔,这在朝堂里颇为常见。
毕竟宠妃的阿玛官职太低,对外实在说不过去。皇帝的面子也不好看,索性也没有没眼力劲的御史跳出来指责皇帝,大伙儿都默认了。
前朝不少宠妃的阿玛还封爵了,只是没什么实权,名头好听而已。三官保这个就不错了,虽然没有爵位,起码是实职。
如果皇帝把人破格提拔塔布库为品级极高的大官,那就不一样了。
如今只是个七品小官,说高也不高,说权力大也没那么大,恰恰好的小官职,御史们根本没必要蹦出来跟皇帝掰头。
他们都怀疑皇帝是故意的,把塔布库放在这么个小官的位置上,让御史们去冲锋压根不值得,索性这事就能迅速定下来。
塔布库还挺会来事的,回来的时候带了十棵最好的苹果树,说要献给皇帝。
这树结果后,皇帝在京城就随时能用上这果子,不必等山东那边运过来了,能够更加新鲜。
如果送别的,皇帝未必会收。但是塔布库特意一棵棵挑的果树,皇帝就笑纳了,特意种在了丰泽园。
这里地方够大,皇帝去看自己种的水稻之外,还能看看周边种的果树。
地方足够大,果树种得稀疏,有太监专门伺候。塔布库甚至召集好几个厉害的老农帮忙伺候果树,他们谁伺候得好,就把他们口述的经验写下来,连着果树一并献给皇帝。
皇帝后来对郭珍珠说道:“朕见道保如此循规蹈矩的,还以为爱妃几个兄长当中,大多都是这样的性子,塔布库倒是不错。”
郭珍珠心想,皇帝说什么循规蹈矩,其实想委婉说道保太的性子太木讷不会变通,以为她其他几个兄长也是这样,没想到塔布库倒是会来事,还知道出去一趟带礼物回来给皇帝。
而且这礼物确实送到皇帝的心坎里了,皇帝喜欢种田,水稻
就被他种的很好。
除了水稻,他还种过西瓜和葡萄,甚至还种过竹子,可谓是种田大户,对种田是爱得深切。
因为如今农民种地还是靠天吃饭,索性皇帝就让各地官员记录当地的天气,定时汇报给钦天监,钦天监就得再汇总统计为册《晴明风雨录》,上交给皇帝过目。
显然皇帝是卷王,钦天监就别想偷懒了。
皇帝在京城各个方位还设立气象观测的固定位置,钦天监必须轮流派人过去驻守记录,一点都不能马虎,要是漏记了,那就要被重罚了。
之前皇帝也不是没想过让人把苹果树弄过来种,只是特意去找再送过来就有点劳民伤财了。
加上之前几年太忙碌,皇帝就暂时放下了这心思。如今塔布库去山东办事,顺道带回来的果树,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精挑细选过,还附送了如何种植的老农经验,不必皇帝多费心,让底下人按照册子上说的去伺候果树。
来的还是好几年的果树,只要在这片土地适应后,伺候得好,两到三年就能结果。
塔布库特意选的比较年轻的果树,就能更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或许能提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