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最前面最大的船舱是属于皇帝的,他虽然出远门了,但是政事不可能全部都放下,折子还会从京城转送过来这边让他过目。
这房间既是卧室,还带着一间书房,就专门让皇帝能够处理政事。
旁边就是郭珍珠的船舱,比皇帝的要小一圈,只有卧室,却也还算宽敞明亮。
僖嫔的船舱则是更里头一点,就要更窄小了。好在她们一般都在甲板上活动,只睡觉的时候才进船舱,倒也不至于不习惯。
虽然林嬷嬷没跟着,琉璃也得处理铺面的事,玲珑被郭珍珠留在宫里,跟着出来的是于嬷嬷和立春、立夏两个宫女了。
立春和立夏年纪小,上船的时候也特别激动。
于嬷嬷会跟着来,原本郭珍珠是不赞成的,毕竟她年纪不算小,坐船怕是不大适应。
但是于嬷嬷却坚持过来,说道:“老奴就懂点药理,跟着来也能给主子帮把手。”
如果郭珍珠坐船不适应,御医能把脉,但是也不好给郭珍珠揉压按摩等等,让她更舒适一点,这事于嬷嬷就能代劳了。
毕竟男女有别,于嬷嬷在还是要更稳妥一些。
郭珍珠原本还犹豫,林嬷嬷却极为赞同。只有自家娘娘一个出门,带着立春和立夏两个年纪小的宫女,她怎么都不能全然放心。
哪怕皇帝必然会带着御医和宫人一起过去,却不如郭珍珠身边人来得熟悉和自在了。
另外于嬷嬷懂药理,有些御医办不来的小毛病小偏方更熟悉,有她在更稳妥了。
郭珍珠拗不过,只好带着于嬷嬷一起出门。
宫人的船舱在第二层,比第一层要窄小得多。
她们会轮流守着郭珍珠,在第一层的船舱角落支起小床来守夜。
郭珍珠倒是没料到,于嬷嬷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
并不是她上船后不适应,郭珍珠原本还有点担心,原身毕竟也是没坐过船,会不会晕船就不好说了。
没想到她这身体跟现代的时候一样,压根不晕船。不管船只怎么颠簸都没事,依旧吃好睡好。
但是僖嫔就不行了,船只一开,她就开始晕,最后都站不住了,只能躺在船舱里头。
郭珍珠就带着于嬷嬷过去看僖嫔,叹息道:“你怎的晕船这般厉害,如今哪里特别难受了?”
僖嫔恍恍惚惚道:“我也没想到自己刚上船就开始晕,感觉天旋地转的,人都站不住了。”
御医已经过来把脉了,也只说僖嫔是晕船。
如今对晕船实在没什么好法子解决,只能用药,也就是当初道保用的那种药。
这药味道苦涩不说,还带着点臭味,郭珍珠远远闻着就有点受不了,僖嫔也是受不住,拼命摇头拒绝。
郭珍珠心想,难为当初道保为了克服晕船,居然用了那么多这种药丸,也是够拼的。
僖嫔压根不想用,宁愿躺着了。
见状,郭珍珠无奈道:“你一直躺着,岂不是要错过外边的湖光山色美景了?”
僖嫔也不想错过,偏偏她是真的起不来。
好在于嬷嬷看过后,也有偏方在手,去御医那边要了点药草,捣鼓后煮了点汤药喂给僖嫔,又给僖嫔按压了手腕上的几个穴位。
僖嫔闻了闻,这汤药只有淡淡的药材味道,并不难闻,她这才愿意喝了。
喝过后,被于嬷嬷按了按穴位,她感觉没那么头晕了,却还是起不来。
于嬷嬷就说道:“僖嫔娘娘不要着急,这汤药每天早晚喝一杯,配合着穴位按上一刻钟。几天后娘娘的身子骨慢慢适应了,就会渐渐好起来。”
药效没那么快,僖嫔却也能接受,只好再躺上个几天了。
郭珍珠见立春熟练地帮忙捣碎药草,立夏则是帮着煮药,不由挑眉道:“于嬷嬷这是打算收她们两个当徒弟吗?”
于嬷嬷笑着点头道:“果真什么都瞒不住主子,徒弟算不上,只手把手教一点。老奴年纪不小了,只懂点药理,还记下不少偏方,就这么带进黄土里去实在太可惜了一点。”
“恰好老奴见这两个宫女聪明伶俐,也勤快好学,就带着试试。要是她们能学会了,以后老奴不在,也能帮上主子的忙。”
郭珍珠听得叹气道:“于嬷嬷说什么呢,嬷嬷必然是长寿之人。不过嬷嬷一个人都忙活也累,正好让这两个丫头给你打下手分担一二也不错。”
于嬷嬷原本还忐忑,立春和立夏跟着来是伺候顺妃的,如今倒是成了她的药童一样,自己担心顺妃会不高兴。
如今看来,顺妃一点都不介意,还觉得两人
能给于嬷嬷帮忙挺不错的。
皇帝倒是察觉到郭珍珠身边两个宫女跟着于嬷嬷打下手给僖嫔做汤药,索性让李德全带着一个宫女跟着郭珍珠,免得她身边都没个人伺候了。
郭珍珠见了,笑笑道:“反正都在船上,臣妾也不需要多少人伺候。”
其实船上的宫人不少,她去哪里需要什么,一个眼神一个抬手,对方就会过来听吩咐,身边少两个宫女跟着也没什么不妥。
皇帝听后无奈道:“还是得有人跟着你才是,不然真需要什么,没人立刻送来怎么行?”
见他坚持,郭珍珠只好应下。
李德全忽然上前提醒道:“皇上,快要到了。”
郭珍珠一愣,到哪里了?
皇帝这会儿已经忙得差不多了,起身带着郭珍珠上了甲板,过了一会指着前边说道:“快到堤坝了,带爱妃来看看。”
郭珍珠心下疑惑,堤坝有什么好看的,不都差不多吗?
等船队靠近了,郭珍珠才发现这是一座减水坝。这堤坝能够分流洪水,减少洪水的冲击。
他们靠得近了,流水飞溅而下,气势如虹。
看来皇帝南巡并非为了玩儿,而是来巡查黄河新建的这个堤坝?
皇帝看着似乎很满意,起了兴致,还让李德全送来文房四宝和桌子,当场就要写诗夸赞堤坝。
郭珍珠不是很懂文人的情怀,只能脸上保持微笑,在旁边看着皇帝挥洒墨水,潇潇洒洒就写下一首诗。
写完诗后,皇帝似乎尽兴了,这才跟郭珍珠解释了起来:“这是朕命靳辅建造的减水坝,这样的堤坝足足有二十座,叫这些年来黄河决堤和两岸被淹没的事大大减少。”
“之前几年朕太忙了,都没来得及亲眼来看看这堤坝,比朕预料中更好。”
郭珍珠这下能明白皇帝的激动了,毕竟黄河之前一下雨就频繁决堤,两岸损失惨重。
治理黄河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也是皇帝选了靳辅这位大人上来治河之后,这黄河泛滥之事就少了很多,皇帝能不高兴吗?
虽然治理黄河多年,花费也不少,却怎么都比黄河这些年淹没的农田和村庄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了。
郭珍珠笑笑道:“恭喜皇上,能得靳大人如此能臣,也是皇上慧眼识珠了。”
皇帝哈哈笑着,十分高兴,正巧李德全来请示晚上要不要在附近靠岸。
难得来了热闹的城镇,皇帝自然不打算在船上睡,打算上岸走走。
僖嫔也终于被扶着下船了,有种久违的脚踏实地感觉,虽然腿还有点软,不过下来走了几步,她就感觉头一点都不晕了。
郭珍珠让人扶着僖嫔走,免得她真摔着了,自己跟在皇帝身边,被护卫包围着在市集上走动。
侍卫乔装打扮过,只留了两个在他们身边,其他都假装是普通人在他们身边走动保护。
郭珍珠看着周围很热闹,皇帝对市集上的东西也感觉挺有意思的,还停在一个小摊跟前。
小摊是一对母子摆的,看见皇帝和郭珍珠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已经换掉了宫里的衣物,却依旧是极为难得的上好布料。
摊主知道对面一行人身份尊贵,连忙招呼几人道:“贵客,这是民妇今天早上摘的菱角,很甜,可以来尝尝。”
李德全先尝了一个没什么问题,这才递给皇帝,皇帝吃过后点头道:“这菱角清甜可口,很是新鲜。”
他递给一旁的郭珍珠,又叮嘱道:“菱角寒凉,你吃一点就好。”
郭珍珠应下,吃了一个菱角,确实跟皇帝说的一样新鲜又清甜。
妇人很高兴,笑着道:“这是自家田里种的,种了很多,就拿出来卖了。贵客要是喜欢,可以买一些回去吃。”
旁边的孩子看着才六七岁的样子,已经熟练拿出秤,准备给几个客人称一点回去了。
皇帝看着摊子上一小堆的菱角问道:“你只剩下这么多了?”
妇人被问得一愣,连忙摇头道:“家里还有一些,这菱角放着容易干,卖相就不好了,所以只取了一部分过来。剩下的在水缸里泡着,要的时候再捞上来。”
皇帝听后点点头道:“菱角很好,都买下来吧。”
妇人一听这客人竟然要把菱角全部包了,顿时吓了一大跳:“贵客,民妇家里这次收的菱角挺多的。”
至少三十斤,买那么多回去能吃完吗?
皇帝不在意道:“不多,我这带的人多,分着就能吃完了。”
妇人见他不像是开玩笑,旁边已经有个下人要跟着她回去取菱角。
想着菱角不贵,她还特地减了价钱,比零着卖要更便宜一点,来感谢这位贵客一次买下了,他们母子就能提早收摊回去休息了。
侍卫却没有理会妇人减免的价钱,直接多给了一点,拿着三十斤的菱角直接走了。
妇人追出去,人已经走得几乎看不见,顿时懵了。
郭珍珠也诧异皇帝一次买这么多菱角,不由疑惑,皇帝那么喜欢吃这个菱角吗?
虽然菱角是好吃又新鲜,却也没好吃到这个地步吧?
毕竟当皇帝的,有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郭珍珠就见皇帝拿着侍卫取回来的菱角摆弄着,嘴里喃喃道:“这菱角长得不错,又大又甜,带回去在丰泽园的池塘里种,指不定就能长出来了。”
他还有一些惋惜道:“菱角清明前后种下比较合适,如今有些晚了,也不知道回去后能不能种起来。”
郭珍珠无语:敢情皇帝买那么多菱角回去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种吗?

不过他们刚出发,回京还早,这些菱角要带回去都干了不能种。
皇帝还是把菱角分了分,打算等回去的时候再采买菱角回去种的。
逛完市集,郭珍珠还以为他们会包下一个客栈或者院子之类的住下。
毕竟这附近并没有行宫,驿站也在比较远的地方。
等郭珍珠跟着皇帝到了一个园林院子跟前,得知这才是他们这几天落脚的地方。
这园林就是院门都十分气派,一进去后能看见亭台楼阁,以及大片竹园和湖光之色,院子大得一眼都看不到头。
李德全在旁边给郭珍珠解释道:“娘娘,这是江南一位富商得知皇上要南巡,特意让人收拾出的别院给皇上落脚。”
郭珍珠不由咂舌,这居然只是别院吗?
僖嫔不由好奇道:“这富商带着家眷住在如此大的别院里头吗?这么一座别院,得建多少年啊?”
闻言,李德全答道:“这别院听闻陆陆续续建了将近十年,最近才建好,富商尚未入住。”
郭珍珠眨眨眼,这富商不会是提前建造的别院,就为了皇帝南巡的时候来落脚的吧?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之前战事繁多,皇帝腾不出时间来,只要战事一熄,必然会南下巡视。
富商提前建好别院,皇帝落脚一住,这地方自己不住,就可以供起来了。
以后偶尔让人进来参观一下,再收个门票,让人给大价钱还能提供点吃食,富商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没几年功夫,估计富商把建造别院的钱都能赚回来!
当然富商肯定不敢真卖门票,被皇帝知道只怕脑袋要保不住。
不过他这园林的名声传出去了,对自己也有助力。把园子封起来,过几年皇帝再南下的时候指不定还来住。
皇帝南下住他的园子,传出去自己多有面子!
只能说机会真是给有准备的人,看这富商不就提前准备好了?
不然皇帝南巡落脚的地方,就未必会在这里了。
皇帝自然住在最大的院子,里面包括了一个宽敞的寝室,面对着湖景的书房,甚至还有一层藏书阁。
藏书阁里搜罗了众多书册,涵盖了各个方面。
郭珍珠一看就知道富商真是做足了准备,连皇帝的喜好都把握
得不错。
除了藏书阁外,后边甚至还有一座戏楼。
皇帝如果想看戏的话,直接在院子里就能看了。戏楼后边连着两道门,戏班子能从后边进来,不会惊扰到前边的皇帝。
加上两道门都有侍卫把守,那就更为安全了。
郭珍珠是听说皇帝的院子里竟然有戏楼,忍不住厚着脸皮跟过来参观。
她看着戏楼一层,底下是空的,放了水缸。
这也是古人的智慧,如今没有扩音器,戏班子唱戏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非常大,总需要扩音。
这水缸就是最好的扩音器,它们摆在戏台底下四个角落,声音就能因此传播远一点,足够隔着一段距离的人能听得清楚。
戏楼的楼顶上也有镂空,却要狭窄很多,中间还有滑轮。
僖嫔也厚脸皮跟着郭珍珠来的,见郭珍珠抬头看着戏楼的楼顶那些缝隙,不由纳闷道:“这楼怎么会有缝隙,下雨的时候怎么办?”
虽说戏楼的楼顶是两层的,一层镂空,另一层才是实的。
应该就是怕下雨的时候,上边下雨,下边也要下雨,那就无法表演了。
所以最上边是遮雨用的,底下这一层却是机关。
郭珍珠指着楼顶的镂空给僖嫔解释道:“这缝隙里的滑轮应该是带着绳子,唱戏的角儿想要翻起来,或者飞起来的时候,上边的人就能抓着绳子,叫底下人能够飞得稳妥。”
这应该就是古人版的威亚了,直接手动的,却很安全,又能控制方向。
僖嫔听后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么用的,难怪楼顶会留下缝隙来。”
皇帝在旁边听见了,不由讶异道:“朕之前听管家提了提,没想到爱妃只看了一眼就猜出来了。”
这屋顶忽然留了缝隙,富商留下的管家自然要跟皇帝解释清楚才是。
别是叫皇帝误会了,这戏楼有问题才留下缝隙来,又或者机关是别的用处云云。
皇帝还觉得这戏楼的机关颇为有趣,不等管家多说,其实也能猜出来了。
只是他没想到,郭珍珠压根没见到管家,就看了一眼却已经知道了楼顶滑轮的用处,不由笑笑道:“回头让戏班子来唱戏的时候,你们就能亲眼看看这滑轮究竟怎么用了。”
郭珍珠其实也挺感兴趣的,古人的威亚用起来究竟是什么样子。
僖嫔笑着赞同道:“那敢情好,臣妾就厚着脸皮跟着皇上大饱眼福了。”
院子周围还有一片紫竹,风过的时候会传来沙沙的轻响,还带着淡淡的竹子香气。
如今只是初夏,却能在竹园里感觉到微微的凉意。
皇帝怕热,富商连这一点竟然都注意到了。
郭珍珠有点怀疑,究竟是谁对皇帝如此熟悉?
参观完后,郭珍珠和僖嫔也累了,回去属于自己的院子休息。
郭珍珠的院子就在皇帝隔壁,要小上一圈,却还是比宫里的寝殿要宽敞得多。
寝室外有长廊,也能看见不远处的湖景。湖里种着荷,暂时只有碧绿的荷叶,尚未到荷花盛开的时候。
不然在长廊里放一张软塌,搁一张茶几,上边放上一壶茶和一盘点心,一边赏景一边喝着茶吃点心,郭珍珠光是想想就感觉惬意极了。
这院子里也有一间书房,里头布置了文房四宝。有上等的端砚,一等一的紫毫毛笔,还有顶尖的宣纸,就连旁边的竹筒用的都是上好的紫竹所制。
可以说每一处细节都十分周全,用的都是极好的东西,足见这富商是多么有钱了。
立春和立夏已经收拾好寝室,铺好床,熏了一点郭珍珠喜欢的安神香。
在熟悉的香气里,郭珍珠沐浴后就躺下了,难得不在船上,她睡得极为踏实。
一觉醒来已经快午时了,郭珍珠吓了一跳。
她一动,外头的于嬷嬷就带着立春和立夏进来了,另外还有两个在院子里伺候的丫鬟。
郭珍珠问道:“嬷嬷怎的不早些叫醒我?这都大中午了,皇上可是派人来叫我了?”
于嬷嬷听后笑着答道:“皇上是派人来问过,见主子还睡得香甜,就说最近在船上摇晃,主子难得睡得踏实,让老奴等人不要吵醒主子。”
于是郭珍珠没人叫醒,一睡就睡到这时候了。
她无奈一笑,不过踏踏实实睡了一夜,确实感觉浑身都轻松舒服了不少。
郭珍珠起身洗漱的时候,僖嫔就过来了,笑着道:“娘娘总算起来了,我可等得心急,外头皇上已经把戏班子叫过来,就等娘娘起来后开场了。”
郭珍珠一听就笑了:“我就说你怎么眼巴巴跑过来,原来是等着看戏呢!那我得赶紧的,收拾一下就过去吧。”
于嬷嬷却拉着郭珍珠道:“主子,先吃了早饭再过去也不迟。”
因着郭珍珠起晚了,厨房那边送来的肉粥正在炉子上温着,正好入口。
另外还有各种小菜,她起来后,厨房那边就赶紧做好送过来,还热腾腾的。
郭珍珠吃了半碗粥,夹了几筷子菜,就把筷子放下了。
僖嫔看得一愣道:“娘娘是不喜欢吃这些,要不让厨房再新做几样菜送过来?”
这话叫郭珍珠摇头道:“得了,你眼巴巴看着我,我刚起来也没什么胃口,只吃一点就够了。”
她漱口后,就带着僖嫔去了戏楼那边。
李德全就在院门口等着,见郭珍珠和僖嫔来了,不由笑眯眯道:“娘娘里边请,戏班子已经收拾好,可以准备开场了。皇上正在书房里处理政事,这会儿也看完了,正看书练字。”
郭珍珠心想,皇帝这强迫症真厉害,哪怕出来玩儿,还是不忘每天看书练字,就连政事都没落下。
她和僖嫔进书房给皇帝请安,皇帝桌上厚厚的一叠折子,旁边箱子里还放满了。
足见这些都是皇帝一早起来看完的,实在够勤奋。
皇帝看着似乎一点都不累,看着两人笑道:“顺妃总算起来了,正好戏班子也准备好了,一起过去瞧瞧。”
皇帝穿着宽松的衣袍,手里拿着扇子,就像是哪家富贵公子一样。
郭珍珠和僖嫔也穿着颜色鲜艳的锦缎衣裙,出去的时候于嬷嬷递来两块面纱给她们二人戴上。
戏楼对面放着几张椅子,皇帝在中间落座,郭珍珠和僖嫔就挨着皇帝坐下。
李德全很快送来戏折子,皇帝扫了一眼就塞到郭珍珠手里。
郭珍珠笑着接过,低头看了看戏折子,上面有不少戏名。
排在前面的有《大闹天宫》、《邯郸记》、《万寿无疆》和《安天会》。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不用说必然是从《西游记》上改编的。
《万寿无疆》这个戏,看名字就知道是来哄皇帝高兴,估计内容就是各种夸夸夸。
僖嫔凑过来小声问道:“这《邯郸记》是说什么的?”
光看名字,实在看不出来。
郭珍珠想了想说道:“它还有个名字,叫《黄粱一梦》。”
这么一说,僖嫔就大概知道这出戏说的什么了。
郭珍珠记得说的就是个书生在邯郸的客栈里头做梦,梦见自己娶了个富家千金,也就是白富美了。
然后白富美资助他读书,叫他后来高中状元。之后这人得罪了权臣,被贬去修河道,但是修得很好,被皇帝嘉奖提拔。
权臣一招不成,恰逢邻国带军来犯边境,又推荐他去边疆对敌,没想到被他力揽狂挽,大胜归来。
皇帝一高兴,就提拔他取代了那位权臣,还赏了不少美人给他,他一高兴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客栈里头。
郭珍珠低声给僖嫔大概说了下这个故事,僖嫔的表情逐渐空白:“这故事实在是……后来呢?这人醒来后就努力读书,也高中状元了?”
这话叫郭珍珠摇头道:“没有,他醒来后觉得人生如梦,认为这梦是在点化他,就堕入空门了。”
僖嫔的表情更空白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郭珍珠也不太理解这个剧,不过还挺多人喜
欢的,毕竟这黄粱一梦却算是被神仙点化,在梦里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这人生跟开挂了一样,先有贵人助力,又能扶摇直上,多少人不想功成名就,还娶了富裕又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美娇娘?
皇帝听见两人低声说的话,也笑着道:“没想到爱妃对这个故事这么了解,看来你并不是很喜欢这戏?”
郭珍珠笑着摇头道:“臣妾也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这书生既然有些才华,就该努力一下,考中后成为臣子,也能为皇上分忧,为百姓做事,而不是因为一场梦,什么都经历过了,于是就皈依佛门。”
梦里经历的,跟本人真正经历的总归是不一样的。他就这么放弃有另外一种可能的人生,实在可惜了。
可能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过上开挂的人生,那么在梦里经历过后,普通平凡的人生就没什么意思。
皇帝微微点头道:“朕跟爱妃的想法一样,这人梦一场后,认为醒来后再也过不上梦里的人生,索性就放弃了。”
还没努力就觉得无法超越梦里的人生,于是就放弃了,这点皇帝也不怎么能看上。
他年纪很小的时候仓促登基,后来遇到了很多难事。不少人都认为那时候的皇帝无法做到,自己却没沮丧颓废,而是一道道坎跨过去了。
如果一开始他就打算放弃,那么就很难成为如今的自己了。
郭珍珠又笑着道:“这出戏很多人爱看,想必才会加进来。毕竟不少人也没做过这样好的梦,看着这出戏也挺有意思的。”
皇帝的指尖点了点戏折子问道:“爱妃打算看什么,大闹天宫?这西游记那么长,戏倒是少了一点。等回宫后,朕让南府多写几出戏,回头宫里看戏也能热闹热闹。”
南府是在内务府的管理底下,因为在南边圈了一块地方专门管理宫廷戏曲演出的人,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除了宫里调教的太监表演之外,也会收罗民间艺人,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为皇帝唱戏。
郭珍珠听说皇帝还会自己写戏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她脸上的表情太明显了,皇帝笑着问道:“你这是想问什么,脸上都写着想问朕了,不妨说说。”
郭珍珠也不扭捏,直接就问了。
皇帝听后点头道:“朕是写过,不过没写完整折戏,只写了一部分,再给他们改了改。”
郭珍珠没想到皇帝每天那么忙,居然还能抽出时间来写戏和改戏,看来他是真的很喜欢听戏了。
她点了《大闹天宫》,皇帝就让李德全去知会戏班子,可以开场了。
戏班子早就做好准备了,皇帝点哪一场,装扮好的角儿就能立刻上场来。
这会儿热热闹闹开场,郭珍珠看着大圣的角儿身上不知道贴了什么毛,瞧着就像真的猴儿一样。
虽说如今化妆术的限制很多,不过他们总有法子弄得像模像样,就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开始弄才能这么快装扮好。
郭珍珠对戏曲没什么认识,只觉得打的很热闹。
皇帝更喜欢传统的昆腔和弋腔,戏班子明显是知道他的偏好,唱的也是这个腔调。
他的指尖更是点着大腿,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显然对这场戏的台词了然于心。
僖嫔看得激动坏了,一个劲喊“好”。
郭珍珠的心思都没在听戏上,而是看猴儿身上带着威亚灵巧地飞来飞去,还轻轻松松翻了许多个跟斗。
这威亚太明显就很出戏,郭珍珠仔细看了好一会才发现他们用的不是绳索,而是丝线。
一根线无法支撑,所以用了很多线绑成一束。丝线不显眼,又挂在角儿的后腰两侧,前面活动就不受限制。
加上这些角儿用了巧劲,用丝线借力来飞腾和翻跟斗,并不会把所有的体重压在丝线上。
不然再多的丝线,估计都要承受不住而断掉的。
郭珍珠研究了好一会,不知不觉这场戏就结束了。
僖嫔还有点意犹未尽,皇帝见郭珍珠兴趣缺缺的样子,还以为对这场戏不大满意,于是问道:“你要喜欢看那些机关在动,可以明儿点一出《宝塔庄严》。”
皇帝是看出来了,比起这场戏,郭珍珠更喜欢看唱戏时候那些角儿摆弄的机关。
郭珍珠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臣妾不大会赏戏,倒是叫皇上扫兴了。不过这《宝塔庄严》是什么,跟这场戏一样热闹?”
皇帝点头道:“也是从《西游记》里改的一场戏,里面有一幕‘地涌金莲’,就是从地下冒出五朵莲花,每朵花上坐着一尊菩萨。”
“其实是地板下边的机关,有人在底下摇动转轴,让底下的五朵莲花慢慢升起来。”
“还有一幕是唐僧师徒经过通天河的时候,唐僧掉下河里,也是地板能移动开,角儿掉到地下室去。”
但是在台上看着,就像是唐僧真的掉进河里去一样,活动的地板在人进去后,很快就合上,几乎看不出痕迹来。
郭珍珠听得津津有味,只恨不得到明天,看看唐僧怎么掉下去,另外五朵金莲又是怎么升上来的。
见她满脸期待,皇帝就吩咐下去,让戏班子今天准备一下,明儿再来表演。
他还让李德全去赏赐了一番,对今天这场戏还算满意。
今天的膳食是园林里的厨子特意做的一桌江南菜,偏甜,郭珍珠吃着还行,僖嫔就不大习惯了。
皇帝依旧看不出喜欢还是不喜欢,每道菜夹的次数都不多。
用过饭后,皇帝又回去书房处理刚送来的一批折子。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好像住进了  我为囤货狂b  转生成奇美拉  中世纪女领主  闺蜜成敌蜜?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