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两人年纪小,玩这个也合适,还能顺道锻炼一下反应能力,又能拉近两兄弟的关系。
郭珍珠听后欲言又止:皇帝你觉得大阿哥和小太子玩这个,真的能拉近关系吗?
不过她到底没说什么,吩咐内务府做了一对小一圈的羽毛球拍,回头交给皇帝,送去给大阿哥和小太子了。
大阿哥收到礼物还挺高兴的,又是皇帝让人送来的,只是一听说要跟小太子一起玩,他就不大乐意了。
还是惠妃劝了,大阿哥才不情不愿拿着球拍去找小太子一起玩儿。
别说大阿哥,小太子也不大高兴,觉得自己玩就好,为何非要跟大阿哥一起玩儿这个!
不过听闻是顺贵妃弄出来的,又是皇帝特地让人送来,小太子只好让大阿哥进来,在东宫的空地,两人就一起打球。
就跟郭珍珠想的那样,两人很难玩起来。
大阿哥力气大,每次拍球都狠狠打过去,这叫人根本接不住。
虽说有专门捡球的人,但是打一次捡一次,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小太子嫌弃道:“你力气小一点,这球根本就接不住。”
大阿哥听后咧嘴一笑道:“明明是你力气小才接不住,怎么还怪起我来了?”
两人互相嫌弃,勉强玩了几下就没法继续下去,彼此冷哼一声,大阿哥就带着球拍走了。
皇帝听说后只能叹气,让内务府另外又做的球拍送去慈宁宫。
其他孩子还小,就三格格也能玩这个,有宫女陪着玩就挺好的。
三格格就没什么玩具,一是荣妃不大上心,二是女孩子的玩具原本就少。
她们年纪小的时候可以玩玩拨浪鼓之类的,大点就开始玩布头,再大点就该学一点女红了。
之前三格格饿晕了,在慈宁宫养了一段时间,吃穿还不错,脸色就好了起来。
不过御医建议三格格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气血好,身子骨就能更好了。
索性皇帝也让人给三格格送了一对,是一大一小的球拍。
慈宁宫里,年纪小的宫女就能陪着三格格玩儿这个。
三格格还挺喜欢的,拍子很轻,玩起来不复杂。
宫女陪着玩自然不会跟郭珍珠那样尽是刁钻的角度,也不会跟大阿哥那样拼命用力扣球,而是力度很轻,让三格格能接得住。
太皇太后被苏麻喇姑扶着去走廊坐着,看院子里正玩儿的三格格露出高兴的笑容来,不由感慨道:“皇上还是记挂三格格的,有好东西就给她送来了。三格格住在慈宁宫一段时日了,我瞧着她今儿笑得最多。”
苏麻喇姑附和道:“三格格年纪原本就不大,以前在钟粹宫被忽视得多。如今在这里吃穿都好,又有主子看顾,周围人伺候得有尽心,自然就开始显露出一点孩子气来了。”
太皇太后听着,忍不住皱眉道:“荣妃确实不怎么会养孩子,三阿哥好好的,周岁了还不会走路。如今好了,送到慈宁宫来,之前还说走得磕磕碰碰的,如今都会跑了。”
正说着,就有嬷嬷追着在跑的三阿哥,生怕他摔着了。
三阿哥还欢欢喜喜跑向三格格,嘴里喊道:“姐姐,我要,一起。”
三格格见了,不敢再挥舞球拍,免得误伤三阿哥,上前搂着他道:“三弟要玩这个吗?可能太大了一点。”
三阿哥接过球拍,小手有点拿不住,挥舞了两下似乎就不太感兴趣了,塞回到三格格手里。
他扭头看见太皇太后,嘴里含含糊糊喊着:“玛嬷。”
然后三阿哥迈着小腿又跑了过来,苏麻喇姑怕他撞到太皇太后,连忙在侧边护着,把人搂了一下才松手。
三阿哥还以为苏麻喇姑跟自己玩儿,窝在她怀里笑了起来:“姑姑。”
苏麻喇姑实在不敢当这个称呼,纠正了他好几次,可惜三阿哥似乎只会这么喊。
太皇太后也发话,三阿哥还小呢,而且苏麻喇姑在她身边多年,还照顾过皇帝,算得上是半个长辈,三阿哥这么喊也没什么。
苏麻喇姑拿出帕子给三阿哥擦了擦额头的汗,低头见三阿哥对着桌上的点心流口水。
太皇太后笑着把点心盘子推了过来道:“吃吧,都是好克化的点心,三阿哥也能吃。”
苏麻喇姑把三阿哥抱到旁边的小凳上,给他擦干净双手。
三阿哥的小手拿着点心,犹豫了一下问道:“玛嬷,姑姑,姐姐,吃。”
太皇太后乐了:“这孩子还懂得谦让,真是好孩子。你自个吃吧,叫三格格过来一起吃。”
三格格过来洗了手,跟三阿哥排排坐,一起吃点心。
皇太后带着八阿哥过来的时候,正看见孩子们和气融融的样子,不由笑道:“孩子们吃得真香。”
太皇太后笑着道:“小厨房的点心管够,你要想吃,让人多送点过来。”
苏麻喇姑已经去吩咐小厨房了,又让人搬来椅子,叫皇太后抱着八阿哥坐下。
太皇太后低头逗弄着八阿哥,一边问道:“八阿哥瞧着不爱哭,我仿佛就没听见他哭过。”
慈宁宫再大,孩子一哭,那哭声穿透得厉害,怎么都能听见。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睡得不怎么沉,一直都没听见八阿哥的哭声。
反倒是三阿哥刚送到慈宁宫来的时候,还哭了两场,嗓门又挺大的,哭得太皇太后都有点头疼。
皇太后笑着点头道:“是啊,八阿哥不爱哭,也不闹人,还不怕生,好养得很。”
她第一次养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养,奶娘都从内务府找了两个,原本想着八阿哥要喜欢哪个就留下来。
谁知道八阿哥压根不挑,哪个奶娘抱着都行,皇太后索性把两人都留下来照顾八阿哥。
太皇太后欣慰道:“八阿哥不闹你就好,想着是跟你有缘,愿意亲近你。”
外头这会儿有宫女来禀报,说是良贵人来了。
闻言,太皇太后挑眉道:“今儿惠妃没来吗?”
之前良贵人过来慈宁宫,惠妃都会陪着一起来,说是来拜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顺道看看八阿哥。
太皇太后是看出来了,惠妃想让良贵人去笼络皇帝没成功,如今八阿哥被抱到慈宁宫来,良贵人过来就勤快了。
惠妃又起了心思,想着跟良贵人到慈宁宫来,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能多亲近。
可惜太皇太后没有搭理惠妃的心思,不怎么会出来见她。
惠妃倒是能经常看见抱着八阿哥的皇太后,问题是她不会蒙语,跟皇太后是鸡同鸭讲,完全靠女官和良贵人帮着翻译,这聊天就不方便了。
尤其良贵人跟皇太后问起八阿哥最近吃水的事,蒙语说得顺溜,惠妃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在旁边当个背景板,既不好插嘴,甚至都不知道两人说的什么。
一来二去的,惠妃虽然觉得无趣,还是硬着头皮跟着良贵人过来。
今儿倒是稀奇,惠妃是想通了,终于不来了吗?
苏麻喇姑出去找人打听了一下,回来禀报道:“主子,惠妃去永寿宫了。”
她不由纳闷,惠妃这时候跑到永寿宫来做什么?
郭珍珠只好进去擦了汗,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出来见惠妃。
惠妃被请进来落座,宫女送上热茶和点心,她却有点坐立不安。
当初听说郭珍珠又被皇帝晋封,这次成为了顺贵妃,惠妃都惊着了。
毕竟郭珍珠从贵人到贵妃,前后也就两年的功夫,这实在太惊人了。
足见皇帝有多喜欢她,甚至把宫务都彻底交给了郭珍珠。
惠妃手里头的宫务不算多,却不怎么想交还回去。
只是郭珍珠如果来要,她也不敢强留,肯定也得还回去的。
谁知道惠妃左等右等,压根没等到郭珍珠派人来,说要收回宫务。
难不成郭珍珠这是等她主动上门交还吗?
这下叫惠妃坐不住了,她想来想去,决定亲自来永寿宫一趟,打探一下郭珍珠的口风。
如果郭珍珠真是这么想的,那惠妃就赶紧把宫务还回去,免得日思夜想的,这阵子都要寝食难安了。
惠妃犹豫了一下,没直接说来意,而是说道:“我刚远远见贵妃娘娘和宜妃玩的新东西,是这两天宫里的新物件吧,听闻是贵妃娘娘让内务府做出来的。”
郭珍珠笑着点头道:“是,就是平日玩玩,活动一下。皇上看了不错,还让人给大阿哥送过去了。”
惠妃自然是见到了,还劝过大阿哥去跟小太子一起玩儿,可惜大阿哥刚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还说跟小太子玩不来。
小太子嫌弃大阿哥力气大,大阿哥也嫌弃小太子事情多,两人互相嫌弃,索性各玩各的。
大阿哥身边的太监陪着他玩儿,基本上就是捡球的份了。
于是大阿哥玩了几次,也感觉没什么意思,球拍就放下了,如今都不知道放在哪个犄角,再也想不起来。
惠妃连忙笑着道:“大阿哥拿过来给我看过,确实是不错的东西,只是他这几天努力用功看书,就没怎么玩儿了。”
郭珍珠一听就忍不住想笑,这摆明是大阿哥不喜欢玩,直接就放下了。
惠妃还不好意思直接说,于是就解释大阿哥最近用功看书,没时间玩儿。
这话说别人就算了,换做不爱读书的大阿哥,真的一听就是糊弄人的话。
郭珍珠不爱跟人寒暄,直接问道:“惠妃今儿特地过来,应该不是跟我讨论这新玩意儿吧?有话不妨直说就是了。”
她喝了一口茶,刚才活动了一下,出了一身汗,正渴着呢!
惠妃见郭珍珠从容镇定反问的样子,心里更加忐忑了,只好小心翼翼问道:“我想着皇上之前发话,宫务如今都是贵妃娘娘来操持。之前我们拿着宫务,也是因为温贵妃娘娘身子骨不大好,又不擅长打理此事。”
郭珍珠一听,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惠妃觉得宫务从温贵妃那边到了她的手上。
温贵妃是不擅长处理宫务,才会把事情分出去。
如今宫务除了郭珍珠和惠妃,也就在宜妃和僖嫔手上。
宜妃是郭珍珠的亲妹妹,僖嫔跟郭珍珠的关系也很好,惠妃就显得格格不入,不是“自己人”。
所以惠妃担心郭珍珠不开口要,可能是等着她主动来还,这才会突然上门来。
郭珍珠有点好笑,只好说道:“你要能继续帮忙拿着也行,不想处理了,交回来也可以,就看你怎么想了。”
她是觉得惠妃要觉得太累,不想继续帮忙处理宫务,那就还回来呗。
要是惠妃觉得还能处理,不怎么累人,那就继续拿着。
可是这话到了惠妃耳中,就像是郭珍珠对她的拷问:宫务是她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的?
郭珍珠奇怪惠妃比之前的神色更紧张,回想了一下,她也没说什么特别的话吧?
惠妃连忙答道:“之前我就是帮忙的,如今娘娘处理宫务无需别人帮把手,我这边的宫务自然要还回来的。”
郭珍珠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惠妃不想要继续帮忙处理,那还回来就是了。
惠妃已经吩咐人把她那边处置好的名录和账本都送过来,算得上是交接了。
郭珍珠让两个女官帮着收下再清点起来,惠妃也就告辞离开了。
宜妃和僖嫔躲在屏风后边,如今才探头出来。
郭珍珠好笑道:“你们两个为何要躲到屏风后边去,出来跟惠妃打照面也没什么。”
宜妃摇头道:“惠妃一看就是有事要跟姐姐单独说,要咱们在,她只怕就说不出口了。”
僖嫔也说道:“惠妃刚才那样子害怕得很,看来是担心自己不交还宫务,娘娘后边就要找她的麻烦。惠妃走的时候慌慌张张的,简直跟落荒而逃一样。”
郭珍珠一脑门问号,她刚才说什么了,怎么把惠妃吓成这样了吗?
“我就是觉得惠妃要不想帮忙就把宫务还回来,也没说别
的,怎么就吓着她了?”
僖嫔好笑着摇头道:“娘娘忽然说让惠妃自个选择,她怎么敢选,还以为娘娘是故意这么说的,当然忙不迭赶紧把宫务还回来了。”
郭珍珠无语,就说惠妃刚才怎么比刚进门的时候还紧张,她这也太会脑补了,还把自己吓得够呛,至于吗?
“惠妃这也想得太多了一点,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
宜妃好笑道:“就是啊,姐姐只是实话实说,惠妃这跟惊弓之鸟一样。不知情的在外边见了,还以为姐姐欺负惠妃了呢!”
僖嫔笑笑道:“还不是娘娘跟在皇上身边久了,沾了皇上的积威,气势逼人。”
宜妃接话道:“莫不是惠妃心虚了,这才会被姐姐吓着的?”
她默默看向另一边正在清点的两个女官,惠妃不会真做什么手脚了吧?
郭珍珠听得失笑道:“惠妃又不傻,真在宫务上动什么手脚,就不会那么干脆送回来了。”
“毕竟外头不是谣传,我这火眼金睛的,只要看一眼,对方就能完形毕露,怎么遮掩都不行了?”
听见这话,宜妃和僖嫔都笑了起来。
宜妃说道:“还别说,我听见的时候觉得这谣言还挺对的,那些账本可不就是姐姐看了两眼就发现端倪了吗?”
僖嫔点头附和道:“确实如此,虽说谣言稍微夸大了一点,说的也是实话。”
郭珍珠没好气道:“只是那些做账的人以为没人会看,所以才胡乱做,仔细一看就能看出端倪来了。以前没人发现,也是因为他们故意把账本做得又多又细,叫人见了就头疼,一点都不想多看。”
只能说对方太会钻空子,而不是她太厉害了。
宜妃眨眨眼道:“姐姐就谦虚了,不然这么多年来,怎么别人就发现那些账本有问题呢?多得姐姐,不然咱们不知道在御膳房多花的全是冤枉钱。”
想想她们要是在御膳房另外点单,那价钱就没便宜的。
如今采办被彻底清理掉,那价码就便宜多了。
哪怕是手头不是特别宽裕的贵人和常在,以前一年到头都不敢点一回,如今也敢点上几回,吃点好的。
要另外买点什么,内务府的采办也不敢漫天要价了。
僖嫔也说道:“是啊,娘娘还让采办设了监督,也不怕采办胡乱报价采买了。听闻这些采办在宫外还会去固定的地方采买,不是对方的东西好,而是对方舍得给钱打点。”
郭珍珠点头,这采办所谓的打点,不就是吃回扣吗?
对方让利越多,采办赚得不少,自然愿意把采买的单子给出去。
那样商人也赚了,还有了宫里都来采办的好名声,算是免费的大宣传,客人更是络绎不绝。
虽说让利了,却能得了名声,赚得更多,谁能不乐意呢!
唯独是采办的胃口大,要喂饱不容易,也就是大商人愿意也给得起了。
但是这价格也抬高了许多,只看采办吃进去多少,商人亏的都填进单价里头,不就让宫里的物价疯狂上涨了吗?
那物价单子看得郭珍珠都想摇头,更别提是皇帝了。
想想皇帝要是个在宫里养尊处优,从来不出去溜达的人,只怕也是不清楚宫外的物价如何,完全被内务府采办的奴才拿捏了。
这些采办说外头是多少,皇帝就只会以为是这么多,并没有多想。
哪怕皇帝心里起疑,觉得这价格太离谱了一点,采办也能振振有词来狡辩:给皇帝提供的都是最好最上等的食材,宫外其他人吃的都是最差的。
皇帝一听,顿时又觉得合理了。
他吃的东西最好,价钱当然也就是最贵的,完全没毛病,然后就给忽悠住了!
幸好如今的皇帝是个相当接地气的,还喜欢种田和出去浪,也就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宜妃好奇道:“如今这采办变了,不能随意抬高物价。原本合作的商人不能去了,还把原本的价钱压低很多,会有人愿意吗?”
原本采办那价钱抬得多高,挣得也多,商人自然愿意配合。
如今采办按照规矩来办事,他们不敢伸手,这价钱还得实在,商人会不会觉得挣的少了,就不乐意了?
郭珍珠笑笑道:“多的是价钱公道的商人,他们见宫里的采办规矩了,反而更乐意合作。”
对上宜妃疑惑的目光,郭珍珠解释道:“以前要是合作了,采办狮子张大口要多少好处,商人除了给也没别的办法了。如今采办规矩了,就不会再随意涨价或者索要好处,正经做买卖的商人自然愿意合作了。”
尤其这样一来,还会是个良性循环。商人这做买卖的都变得规矩多了,宫里的采办才会青睐。
不说别的,如今能被采办看中,自然是价钱公道,东西又好才行。
有这一层关系在,哪家商人不乐意呢,分明是宫里对他们夸赞啊!
这样一来,买卖不更好才怪!还是口碑名声极好的那一种,商人恨不能压低价钱卖给采办呢!
宜妃这么一听,顿时笑道:“这样一来,倒是叫内务府省钱多了,也算是给皇上省钱了。”
僖嫔也笑着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如今这采办没那么多油水了,还要随时有人监督,过得战战兢兢的。其它油水多的地方,也一个个规矩多了,不敢胡乱伸手。”
毕竟如今掌管宫务的人换成郭珍珠了,看着账本转头发现什么问题,他们就要立刻脑袋落地,谁还敢伸手啊!
以前还能带着点侥幸,偷偷摸摸一阵子换上不少的银钱。哪怕后头被发现,也过了不短的舒服日子。
看看这一回,内务府那些采办不就过了小十年的好日子才被发现吗?
如今可能刚伸手一次就被发现了,钱没挣多少就得遭殃,谁还敢呢!
只能说,让人规矩不能靠良心靠自觉。他们犯错被发现,哭喊着求饶,也不是知道错了,而是被抓住了想要逃过去而已。
光靠惩罚也不够,还得靠短时间内叫他们人财两空,才算得上是极大的警醒了。
宜妃低头看着惠妃送来的账本又道:“惠妃忽然把差事扔给姐姐,岂不是给姐姐添麻烦了?要是姐姐累了,可以分一点给我。”
郭珍珠摆摆手道:“惠妃送来这些估计都是整理好的,稍微看看就好。如今皇上还从苏麻喇姑那边请来两个女官帮把手,我比之前轻松多了。”
毕竟苏麻喇姑亲自调教的两个女官是真的好用,既识字又干活利索。
看账本更是熟悉,虽然不如郭珍珠那么快,却也比其他人要快得多了。
尤其她们用算盘相当熟练,速度惊人,就连宜妃看了都惊得不行。
这话,宜妃连忙说道:“确实,两位女官比我要厉害多了。”
郭珍珠握着她的手笑道:“要不是妹妹这阵子帮我照顾四格格和六阿哥,我哪能安心处理这些琐碎的宫务?”
闻言,宜妃这才抿唇笑了起来。
僖嫔看两姐妹开始腻歪起来,忍不住插嘴道:“我还以为惠妃娘娘今儿过来,是要巴结娘娘的呢!”
郭珍珠不由纳闷道:“巴结什么?”
怎么的,惠妃还想在后宫拉帮结派吗?
僖嫔小声说道:“最近良贵人的蒙语好起来了,经常去慈宁宫见八阿哥,也就顺道要拜见太后娘娘,惠妃娘娘就厚着脸皮跟良贵人一起过去了。”
“可是娘娘也知道,惠妃娘娘压根不会蒙语,听不懂也不会说。太后娘娘和良贵人只用蒙语说话,惠妃娘娘在旁边多尴尬啊,她还一直坐在边上,下回还跟着去。”
郭珍珠光是想想,也觉得惠妃这跟着良贵人过去怪尴尬的。
尤其惠妃又不会蒙语,压根听不懂,搭不上话。良贵人见着八阿哥,肯定一颗心全在儿子身上,都顾不上惠妃了。
皇太后跟惠妃又说不了什么,只让女官在旁边翻译,寒暄几句就算完事了。
加上皇太后刚养八阿哥呢,多的是话跟良贵人彼此交流,两人说得都要停不下来,哪里还记得惠妃是谁啊!
惠妃主打的就是她不尴尬,别人尴尬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厚着脸皮一直跟着良贵人去慈宁宫就是了。
僖嫔摇头道:“我想着惠妃娘娘估计是冲着太皇太后去的,可惜太皇太后不见她,只能去太后娘娘那边。”
然后就尴尬了,毕竟惠妃是真的不会蒙语,但是又想跟慈宁宫的两位拉近关系,就只能多去几次,混个熟脸了。
僖嫔又说道:“惠妃娘娘今儿没去慈宁宫,反而来了这边,我还以为她终于放弃了,改变主意了呢!”
“惠妃放弃什么了?”皇帝冷不丁开口,把僖嫔吓了一跳。
郭珍珠早就习惯皇帝神出鬼没了,笑着搭腔道:“刚才惠妃过来了,我才得知惠妃这阵子都跟着良贵人去慈宁宫。”
皇帝坐在郭珍珠身边,听见这话就点头道:“这事朕也听说了,老祖宗还跟朕提过,只觉得惠妃过去又听不懂蒙语,叫皇额娘有点尴尬。”
毕竟皇太后又不能真把惠妃冷落在旁边,但是搭话又说不上两句。
惠妃还经常过去,闹得皇太后绞尽脑汁琢磨要跟惠妃说点什么,怪苦恼的样子。
皇帝皱眉道:“皇额娘照顾八阿哥已经够辛苦了,良贵人过去还能跟皇额娘说说话,惠妃过去就是添乱的。”
郭珍珠不好接话,只能说道:“皇上,惠妃今儿来,就是把之前温贵妃交给她的部分宫务还回来了。”
闻言,皇帝点点头道:“温贵妃之前是忙不过来,才把宫务分了。如今你这边要是不吃力,把惠妃那部分接回来也没什么。”
“不过这么一来,惠妃就闲下来了,只怕要经常去慈宁宫叨扰皇额娘。”
郭珍珠一听,只感觉皇帝这是又想放大招了。
果不其然,皇帝沉吟一会说道:“正好教导良贵人蒙语的宫女还在延禧宫,让惠妃跟着学蒙语,以后她再想去慈宁宫,也不会叫皇额娘尴尬了。”
郭珍珠:皇帝,不愧是你!
皇帝反正觉得后宫嫔妃太闲了,只怕要找事,还不如先给她们找事情做。
后宫嫔妃都忙起来了,自然一个个就没空闹腾了。
皇帝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决定了就会立刻办,马上就吩咐李德全去延禧宫告知惠妃。
惠妃前脚才回到延禧宫,后脚李德全就来了,告诉她这个消息。
听见的时候,惠妃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
她只是想跟慈宁宫的两位打好交道,尤其是太皇太后,怎么皇帝却会错意,要自己去学蒙语?
良贵人去学,是因为八阿哥如今养在皇太后身边。以后八阿哥长大点,肯定先学蒙语。
为了跟儿子能交流,良贵人才会那么努力学,两个月就学得有模有样了。
但是惠妃为什么啊,她又没个儿子在皇太后身边,以后用到蒙语的机会也不多,最多也就跟皇太后聊天而已!
就为了这个,让她这年纪开始学蒙语吗?
惠妃满心都是拒绝,面上却只能答应下来。
毕竟皇帝吩咐下来的事,她又怎么敢拒绝?
良贵人回到延禧宫的时候得知此事,还笑着对惠妃道:“以后都学会蒙语,我就能跟娘娘一起去慈宁宫陪太后娘娘说话了。”
惠妃是一点都不想学,却也只能挤出一点笑容答应着,接了良贵人那边的宫女过来,开始苦哈哈学习蒙语。
皇帝却想到还在禁足的荣妃,听说她想念三阿哥,整天茶饭不思,人都瘦了。
每天荣妃就两眼无神躺在榻上,嘴里念叨着三阿哥,叫伺候的人怪害怕的。
皇帝听说后,只觉得荣妃禁足后无所事事,又不能出来,关久了确实叫她开始胡思乱想的,自然就茶饭不思了。
索性他吩咐李德全,让良贵人那个宫女去荣妃那边,一并教导荣妃蒙语。
荣妃什么时候学会了,什么时候就解开禁足。
如此一来,荣妃就有事做了,不会整天除了念叨三阿哥之外就无事可做,日子也过得充实起来。
只要学会了,荣妃就能出来,不就更有动力去学蒙语了吗?
皇帝: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郭珍珠:荣妃这还能出来吗?
惠妃:她居然不是唯一的倒霉鬼,还得加上一个更倒霉的荣妃,顿时心理平衡了!
荣妃: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突然要学蒙语?
她原本就是装出十分挂念三阿哥的样子,让身边伺候的人再稍微夸大其词,引起皇帝的注意。
说不准皇帝怜惜自己,也就改变主意,很快把荣妃放出来了。
如今她确实引来皇帝的关注,也打算尽快给荣妃解开禁足,却给了这么一个条件……
荣妃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之前她在钟粹宫,吃喝不愁,除了不能出去,跟平日没什么区别。
只要老老实实呆上一阵子,到时间荣妃自然就能出去了。
如今荣妃睁眼起来就得开始学习蒙语,学不好就不能出去。
她不能不学,偏偏学得还慢,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荣妃万分后悔之前自己耍了心眼,还不如老实等到解开禁足的一天呢,怎么非要引起皇帝的注意!
她如今巴不得皇帝把自己彻底忘了,也就不会再过问学习蒙语的进度了。
可惜事与愿违,皇帝既然吩咐下去了,自然隔一段时间就要问一问荣妃学得如何。
得知荣妃的进度远远不如良贵人,甚至还不如惠妃,皇帝就皱紧眉头。
郭珍珠还以为皇帝心软,想着荣妃学不来,是不是就放低要求。
谁知道皇帝只交代下去,增加荣妃学习的时辰。
郭珍珠:皇帝觉得荣妃学不会,是因为学的时间不够长吗?
皇帝可能认为一个时辰学不会,那就增加到两个时辰,还不会那就再加下去。
这下子荣妃真是从早上睡醒睁眼开始,一直学习到天黑,快睡觉的时候才能休息了。
如此厉害的学习强度,愣是让荣妃居然学得快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