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不说宜妃,郭珍珠也有点奇怪。
只是她想着可能这几年,两人年纪大一些了,身子骨大不如前,在大牢里又惊又吓的就受不住去了。
郭珍珠却不知道,皇帝有意隐瞒了此事。
皇帝派人探查后审问陆家二人,他们吓破胆了,自然什么都说了。
这也让皇帝知道,陆小公子被再三提拔,陆家并不清楚借的谁的力,想着此事真真假假也好,能糊弄不少人。
于是他们派人暗地里散布传言,说跟钮钴禄家有些香火情,又说远房亲戚的姻亲在军中办事,更含糊说是顺贵妃念旧情提拔陆家小儿子。
顺贵妃这都改嫁了,还念着前头夫君的弟弟,帮着提拔一二,这消息就耐人寻味了。
幸好听说的人也明白此事不能在外头张扬,很多人闭口不敢谈,最多就私下隐晦提一下,索性没有宣扬得人尽皆知。
不然陆家二人就不是死在大牢,而是死得更惨烈一些,陆小公子也未必能幸免于难。
虽说幸免,但是他这流放三千里,能不能走到流放的地方也是未知之数。
不过是皇帝想着陆家人要是死绝了,凭着郭珍珠的聪慧必然能猜出点来,这就不美了。
索性他遮掩一二,让罪魁祸首的二人立刻闭上嘴巴,只有死人才能彻底守住秘密。
帮着宣扬此事的人也被皇帝收拾干净了,陆小公子被单独流放在北边最荒芜之地。
哪怕他真能走到流放之地,想要说出这个秘密,根本无人能听见。

郭珍珠隐隐觉得有一点儿不对,却没有多想,更不知道皇帝直接把这事摆平了。
原本收到风声想蠢蠢欲动的御史,发现一点痕迹都没留下,立刻就把写好的折子烧了,当做从来没发生过这事一样。
开玩笑,他们最多也就抨击一下此事不妥。尤其对方说顺贵妃竟然扶持陆家,这种事当然不能开先河。
要是后宫嫔妃插手官员升迁,尤其还是最敏感的军营当中,那是绝不允许的。
只是御史们才刚动,就发现此事别说风声,连人证都没了。不是死了就被流放了,剩下不少人还失踪了。
什么失踪,那是被灭口了!
御史又不傻,知道此事绝不会是顺贵妃做的。因为比起他们,皇帝更不允许后宫嫔妃插手军中驻地之事。
既然是子虚乌有之事,那么御史就没必要再提起来了。
蛛丝马迹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皇帝是不想提了,他们再提,这是不要脑袋了吗?
没脑子跟着蹦跶的御史基本上都被逐渐扔出朝堂了,如今剩下来的起码还有点眼力劲。
要说皇帝会不会包庇顺贵妃,那是绝不可能的。
就连赫舍里一族都吃了挂落,皇帝显然是小事上十分包容,大事上是绝不允许有丁点差错,他就不是个恋爱脑皇帝。
他喜欢也不会纵容,就连小太子都因为给索额图求情都被皇帝训斥了两句,更不要提其他了。
于是这件事就此打住,御史们都安分了下来。
皇帝得知后,心里颇为满意,果然朝堂里就该留下聪明人。
如果郭珍珠得知此事,一定要吐槽皇帝:不聪明的都死了,留下的不就是还算聪明的吗?
不过皇帝和郭珍珠都放下了,道保却放不下,还十分内疚。
他特意写信来,想跟郭珍珠道歉。毕竟妹妹尽心尽力帮自己想办法融入驻地,谁知道因此遭来了别人对郭珍珠的阴谋诡计。
如果不是道保非要办这个布库比试,郭珍珠也就不会遇到陆家人了,指不定还勾起了以前不好的往事。
道保写的信先交给皇帝,是皇帝带过来永寿宫的。
信压根没封口,显然道保也清楚,哪怕是亲兄妹互相写信,必然也得检查。
他也很坦然,反正信里也没写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皇帝顺道带过来,一脸嫌弃。
郭珍珠还奇怪,拿着信笺看完后,也闭上眼定定神。
无他,实在是道保那一□□爬一样的字太难辨认了。
看得她眼睛都疼了,难怪皇帝会给道保请了个先生读书识字,估计是为了带着道保练字。
确实道保这一手字不练,皇帝每次看他写的折子就要眼疼。
郭珍珠睁开眼歉意道:“真是为难皇上了,大哥打小不爱读书,只是臣妾也没怎么见过他写字。”
毕竟住在一个屋檐下,根本不需要写信,道保又不用出远门,就更没机会写了,于是郭珍珠还真没怎么见过道保写的字。
如今见了,她才知道道保这字有多糟糕。
但是当初郭珍珠让三官保帮着盯一下道保的折子,看见他这一手字应该会提醒道保练字才是,怎么从来没提过呢?
郭珍珠不由把疑问一说,皇帝摆摆手,李德全很快送来一个锦盒,里头是一个折子。
她狐疑地接过折子,才听皇帝说道:“这是三官保前几天写的请安折子。”
说是请安折子,其实也是三官保对皇帝的告罪信。
毕竟道保起了个头要办布库的比试,最后还混进了别的人,动了手脚,他们却一无所知。
哪怕道保只挂了个名头,实际上传信和裁判都是皇帝安排的,作为臣子的三官保也不得不写折子来反省一二。
郭珍珠只觉得三官保是越发严谨了,再看折子上的字迹忍不住再次闭眼。
很好,他们不愧是父子,一手字几乎一模一样的狗爬。
不同的是,三官保写的字比道保好那么一点点。
那么问题来了,道保跟着曲先生学了一段时间,这字是不是练过,稍微有一点进步了?
那么没进步之前,这一手字究竟多惨烈?
郭珍珠对皇帝充满了同情,想想科举上来的大臣一个个那字都必然不错,不然哪里会考中。
唯独破格提拔的三官保和道保,这手字就太惨了。
郭珍珠忍不住提议道:“皇上,要不也给阿玛请个先生,看着他练练字。”
皇帝微微点头道:“朕正有此意。”
他笑着点了点两个折子说道:“三官保和道保不愧是父子,这手字几乎一模一样,看得朕都要头疼。”
“道保年轻,还有改进的地方,人也老实听话,曲先生写信来说道保还算勤快,得空都愿意读书练字。”
三官保却不一样,首先他官位不低,然后岁数也不算小了。
这请的先生要请的年纪比他小的,只怕要管不住。
请的人要是慑于三官保的品级,帮着糊弄,那请这个先生就没什么意义了。
曲先生是合适,但是跟着道保去了驻地,到京城来教三官保就太远了,写信的话也不太妥当。
不说在信里可能教不清楚,从驻地给户部的官员频密写信,被人知道后只怕认为是坏了规矩,或者私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消息在交流。
这不行那不行的,郭珍珠最后认为,三官保都那么大的人了,给他送一本字帖练习就好了。
至于监督三官保练字的人,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吗?
那就是郭络罗夫人了!
皇帝听后不由一愣,笑着问道:“爱妃就不怕郭络罗夫人心疼三官保,说是盯着他练字,其实没怎么多管了?”
郭珍珠听后却摇头道:“额娘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尤其是臣妾托她办的事,额娘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想想几个兄长小时候顽皮,都是额娘亲自教训,她收拾阿玛……啊不,帮着盯着阿玛练字还是可以的。”
皇帝听着就点头道:“既然爱妃觉得合适,那就让郭络罗夫人来盯着三官保。”
只是这练字的字帖用什么,就得想一想了。
郭珍珠还没琢磨好,皇帝已经让李德全送来了。
她定睛一看,感觉有点熟悉,忍不住问道:“皇上,这是大阿哥用的字帖吗?”
闻言,皇帝居然摇头了。
郭珍珠想着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果然皇帝说道:“这不是大阿哥的字帖,是给三阿哥准备的。”
这话叫郭珍珠都无语了,三官保的字帖连大阿哥的都用不上,直接用三阿哥的吗?
皇帝沉吟片刻却道:“三阿哥的可能也不大合适,用四阿哥的也行。”
郭珍珠恍恍惚惚问道:“皇上,四阿哥已经开始练字了?”
四阿哥才丁点大,这就要开始学习生涯了吗?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说道:“四阿哥手小,不太能握住毛笔,时间长了对手也不好。每天只能上午练字一刻钟,下午再练一刻钟。”
他自己虽然卷,但是也重视儿子的身体,不至于为了让儿子尽快开始学习,就让他们早早握笔,以后手只怕要变形,这就本末倒置了。
“四阿哥很聪明,在苏麻喇姑那边上课,听一遍就能全部记住。学习很快,汉文和蒙语一起学,都不见一点混淆。”
“朕想着让他继续跟着苏麻喇姑学习实在太可惜了,不如去尚书房那边旁听。”
郭珍珠眨眨眼,四阿哥这就要跳过幼儿园,直接上小学了吗?
皇帝皱眉道:“不过四阿哥去尚书房上课的话,就得搬出承乾宫去南安所住着。皇贵妃不太放心,毕竟四阿哥还是太小了。”
虽说四阿哥很聪明,但是年纪小,还不能好好照顾自己。
平日照顾他的嬷嬷和宫女能跟着去南三所,皇帝觉得没什么,只是想照顾一下佟皇贵妃的想法。
郭珍珠还想着佟皇贵妃会阻拦,皇帝应该会改变主意。
谁知道下一刻皇帝就说道:“朕想着四阿哥搬过去南三所,跟大阿哥的年纪差了几岁。大阿哥自己都照顾不好,别说照顾弟弟了。四阿哥一个人孤零零的,朕琢磨着让三阿哥一并搬过去。”
郭珍珠:好家伙,这提前上小学的除了四阿哥还有莫名其妙被归进去的三阿哥吗?
三阿哥的用处,居然就是陪着四阿哥上学,不那么孤单了?
三阿哥:QAQ
郭珍珠犹豫道:“四阿哥还好,臣妾见他跟其他兄弟都相处得不错,人也懂事沉稳。只是三阿哥比较怕生,胆子小还会哭闹,去尚书房怕是要坐不住的。”
她就差说三阿哥要在尚书房一哭,太傅能怎么办,总不能停课去哄小阿哥吧,那还怎么上课?
皇帝笑笑道:“没事,让两个小阿哥在最后边坐着,不打扰大阿哥和太子上课就行。要是三阿哥闹腾,让守着的太监抱着他去外边就好。”
“三阿哥之前就是暂时抱去慈宁宫住着,时间长了也不好,还打扰老祖宗休息。”
毕竟三阿哥被荣妃宠坏了,一有什么事就爱哭闹,宫人就得哄着。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慈宁宫再大也有点受不住三阿哥这时不时哭闹。
就是年纪更小的八阿哥都没三阿哥哭得多,别提是更安静的三格格了。
太皇太后没说什么,皇帝得知后,早就想把三阿哥扔出慈宁宫了。
只是皇帝之前不知道该把三阿哥安排去哪里,送回去荣妃那边,指不定纠正得稍微好一点的三阿哥又要退步回去,那就白教了。
不送回去留在慈宁宫也不行,后宫就没有单独给小阿哥住的地方,就只有上学后住的南三所了。
南三所是一排院子,嬷嬷和宫女太监跟着去照顾小阿哥,也是绰绰有余。
如果只有三阿哥一个去尚书房,皇帝也是不放心,就怕他闹得厉害。
有个四阿哥在,怎么都能叫三阿哥收敛一点。
思及此,皇帝就立刻拍板,让三阿哥和四阿哥一起搬去南三所,两人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还能一起去尚书房旁听。
皇帝办事从来都雷厉风行的,他这边跟郭珍珠提了一下,另一边就已经把两个小阿哥安置好了。
三阿哥有点茫然自己忽然换了个地方住,却很快适应了。
毕竟他从钟粹宫搬到慈宁宫,如今再换到南三所来,换了几次地方,可能第一次有点不习惯,第二回 就熟悉多了。
而且宫人还把三阿哥平日贴身用的东西带过来了,熟悉的小枕头、被褥和衣物,还有特地给小阿哥定做的文房四宝。
因为小阿哥的手特别小,大的毛笔根本抓不住,内务府就给小阿哥专门做了小很多的。
材质完全一样,只是更轻,让小阿哥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拿得住。
郭珍珠当时看到内务府的账本上这项支出:其实大可不必!
如今她才明白,皇帝早就打算让三阿哥和四阿哥搬到南三所还旁听尚书房的课。
收拾南三所总要内务府的人过去,那边立刻就猜出皇帝的意图来,于是立刻给小阿哥打造了一套小一圈的文房四宝。
只能说内务府不愧是人精聚集的地方,总是能提前预判主子们的心思。
尤其皇帝都做得那么明显了,内务府也不算是胡乱猜测圣意,反而因为办事利索又迅速,还得了皇帝的一句夸赞。
为此,内务府总管高兴坏了,还特地给五阿哥和六阿哥也准备好了小的文房四宝。
郭珍珠:真的也不用那么积极准备的!
她没想到的是,四格格也想要一套这样的文房四宝。
郭珍珠还纳闷道:“你是见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都有文房四宝,所以也想要吗?”
四格格却摇头道:“额娘,我想练字。上回我看四哥练字就挺有意思的,但是太大的毛笔我又抓不住。”
看来她尝试过,还是觉得小一点的毛笔更好拿。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四格格居然觉得练字很有意思吗?
她想到把字帖送去给三官保后,皇帝说三官保含泪进宫来谢恩。
郭珍珠当时听后就觉得,三官保这是感觉天塌了想哭,不是感动得落泪的吧?
如今看四格格却上赶着要练字,把郭珍珠整不会了。
郭络罗一家子都是学渣和咸鱼,突然出现四格格这样的积极学习的学霸。
郭珍珠一时觉得女儿聪慧而十分骄傲,一时又觉得女儿该在小时候多玩,度过快乐的童年。
再大点才开始学习也不迟,没必要这么早就卷起来了,错过了很多小孩子这年纪才能玩儿的事。
但是吧,对四格格来说,读书练字就像是玩具一样而已,没郭珍珠想得那么复杂。
四格格觉得学习有趣,所以想学,也没想过努力学会后要做什么。
郭珍珠还是让内务府给四格格打了一套小的文房四宝,另外也给三格格做了一套。
三格格要大一点,文房四宝可以小一点点就行,不用小太多。
四格格都有了,没道理三格格却没有。
荣妃估计没想到,郭珍珠就顺道让内务府做一套了。
反正给四格格做一套是做,多做一套也没什么。
等内务府送过去之后,郭珍珠才后知后觉想到,皇帝好像没让三格格练字?
但是她这文房四宝送都送了,三格格就不能不练了
郭珍珠:她真不是故意的!
慈宁宫幼儿园就少了三阿哥和四阿哥,四格格看来不太适应,下学回来都没以前那么高兴了。
郭珍珠刚开始还问道:“是课不如以前有趣了吗?”
四格格听后摇头道:“四哥不在,三姐姐学得慢。”
郭珍珠是听出来了,四格格少了个学习搭子,所以才不高兴的。
五阿哥和六阿哥太小了,只能跟读一下,混个耳熟。
宣妃学得早,却不如四格格,更别说三格格了。
隔了几天,四格格忽然问郭珍珠道:“额娘,我能去尚书房旁听吗?”
闻言,郭珍珠吓了一大跳道:“这事没有先例,估计得问一下皇上的意思。”
她想着确实没有破例让格格去尚书房听课的,皇帝应该会婉拒四格格。
等皇帝来了永寿宫,四格格就主动提起这事来。
皇帝还挺惊讶的,问道:“四格格怎么忽然想去尚书房了?慈宁宫那边上课没意思吗?”
四格格摇头道:“苏麻喇姑说课很有意思,就是太浅显了一点,正适合三姐姐、五弟和六弟。”
要说得太深了,其他小朋友就跟不上了。
皇帝好笑道:“苏麻喇姑可能说得浅,但是尚书房那边说得就太深了,你过去后未必能听懂。”
见四格格眼巴巴看过来,皇帝还是心软道:“这样吧,你先过去听两天。要是实在听不懂,那就重新回去慈宁宫上课,如何?”
四格格立刻笑了,高高兴兴应下,嘴里还甜甜叫着“皇阿玛真好”,把皇帝哄得也很高兴。
郭珍珠的想法跟皇帝差不多,四格格可能好奇尚书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加上学习搭子四阿哥也过去上课了,于是才想去听一听。
等四格格真的过去了,听着没意思,估计就会主动回到慈宁宫了。
郭珍珠打算给道保写回信,安慰一下这位心里受伤的大哥。她写了几天,才算是写好了。
宜妃凑过来一看,笑笑道:“姐姐这安慰大哥的话怎么跟哄孩子一样?不过大哥见姐姐给他写信,想必很快就能振作起来。”
郭珍珠笑着道:“希望如此了,毕竟这事跟大哥原本就没什么关系。总不能叫大哥内疚,以后办事就束手束脚的。”
要是叫道保留下心理阴影,那就不美了!
郭珍珠按照规矩,先把信笺送去给皇帝过目,再请皇帝的人送去给驻地的道保。
只是她忙了几天,忽然才想起来:“对了,四格格还在尚书房旁听吗?还是回去慈宁宫上课了?”
林嬷嬷连忙答道:“主子,四格格还在尚书房听课呢。”
这可叫郭珍珠十分惊讶,还以为听了两天,四格格早就觉得尚书房太沉闷不乐意去了,谁知道还每天过去。
等四格格下学的时候,郭珍珠赶紧问了起来:“去尚书房怎么样?太傅说课,你能听懂吗?”
听罢,四格格点了点小脑袋:“能听懂,太傅很会说故事。”
郭珍珠一愣,就听跟着的女官一解释,才知道太傅这是在上课的时候时常引经据典。
对四格格来说,这不就是说故事了吗?
其实刚开始,郭珍珠还担心太傅不乐意让四格格去尚书房旁听。
哪怕有皇帝的允许,却从来没有格格去尚书房的,不符合规矩。
太傅要一个劲反对,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好在这位太傅还挺开明的,只担心四格格年纪小可能坐不住,在尚书房上课的时候闹腾影响其他人就不好了。
只是听皇帝说四格格跟着苏麻喇姑学习了一段时间,能坐一天,听课也很认真,太傅这才勉为其难收下了四格格这么个特殊的旁听学生。
尤其四格格、四阿哥和三阿哥都是旁听,不需要太傅担心他们的功课,那太傅就更无所谓了。
太傅就按照平日说课,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其他小点的阿哥和格格不吵不闹就足够了。
还真跟皇帝说的那样,四格格一点都不闹,四阿哥也听得很认真,唯独年纪大点的三阿哥扭来扭去有点坐不住。
虽然三阿哥没出声,最后却趴着睡过去了。
太傅只余光看了两眼就没理会,毕竟皇帝只让三阿哥来旁听,不打扰其他人就行了,听不听倒是没要求。
四阿哥和四格格倒是一直听到最后,两人板着小脸都很认真。
等下课的时候,大阿哥见三阿哥睡着了,还捏着他的鼻子把人弄醒。
三阿哥不乐意了,扁着嘴要哭,被大阿哥捏着嘴巴,疼得泪花都出来了。
小太子没好气瞪了大阿哥一眼,拦下他继续捉弄三阿哥的手,开始问起四阿哥和四格格第一次来尚书房习不习惯,适不适应的话。
大阿哥也给小太子翻了一个白眼,只觉得他是装模作样,一副故意关心弟弟妹妹的样子。
周围都是宫人,到时候禀报皇帝,皇帝肯定要夸小太子是个好兄长了。
最近皇帝和小太子的关系有点紧张,小太子比平日更装模作样,叫大阿哥十分看不惯。
四阿哥听后老老实实答道:“太子二哥,弟弟能听懂。”
大阿哥一听就不高兴了:“你才丁点大,刚来就听懂了吗?别是嘴上说听懂,其实就是不懂装懂。”
四格格看了大阿哥一眼,奇怪道:“大哥,听懂就是懂了,为什么要装?”
这话噎了大阿哥一下,还真接不上话来。
他总不能说,平时自己也试过没听懂但是装作懂了的样子吧!
小太子嗤笑一声,明显是猜出大阿哥有点心虚了,转头答道:“四妹妹说得对,四弟这么说自然是听懂了。”
太傅听见这话也忍不住过来问了两句,不但四阿哥能迅速回答上来,就连四格格也是脱口而出。
他摸着胡子十分惊喜,看来四阿哥和四格格果然十分聪慧,难怪皇帝会让两人来旁听了。
四格格还仰着小脸笑道:“太傅说得很好,我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就午时了。”
这话听得太傅简直心花怒放,要别人夸赞,他还觉得对方是巴结讨好自己。
但是才几岁大的小格格都夸他说得好,那太傅就是真的厉害啊!
太傅十分惋惜自己家里都是孙子,要是有个跟四格格一样长得好看还嘴甜的孙女就好了。
难怪皇帝愿意破格让四格格来听课,四格格嘴甜一开口,谁能拒绝她呢!
傅去皇帝面前把四格格夸了又夸,顺带还夸了聪慧的四阿哥。
皇帝听着也很高兴,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呢!
尤其太傅还不是夸在表面上,又转述了自己的提问,虽然还算浅显,但是第一天上课的四阿哥和四格格显然听得很认真,所以立刻能答上来。
小小年纪就能坐得住,还认真听课,最关键是听过后都记住了!
这么好的学生哪里找,太傅都迫不及待想让四阿哥和四格格真正成为他的学生,而不是旁听了。
不过太傅还是刹住嘴了,明白两个孩子实在太小了,暂时还拿不动笔写功课。
再等几年,反正也不会太久,太傅还是等得及的。
皇帝回头跟郭珍珠一说,她才知道自家女儿这么厉害,去的第一天就收复了太傅的心。
然后让太傅上课都比以前有激情了,每次去上课的时候红光满面的,走路都带风,心情极好。
于是四格格去尚书房旁听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五阿哥和六阿哥见不着四格格还有点闹腾。
不过他们二人到底还是被苏麻喇姑和四格格联手哄住了,只让五阿哥和六阿哥认真听课,再大一点就能跟着去尚书房上课了。
两个孩子倒是听进去了,努力听课,比以前要认真,想着厉害点儿就能跟着四格格去上课。
郭珍珠摸着六阿哥的脑袋,很想说他起码得四五岁的时候才能去旁听。
她生出一个聪慧的四格格已经难得了,如今看着六阿哥就是普通孩子,心里却没什么落差。
毕竟像四格格这么早熟聪慧的孩子太少见了,六阿哥才是最常见的孩子。
孩子聪慧是好,普通一点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她的孩子。
只是六阿哥想跟四格格一样那么早进尚书房,郭珍珠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就是六阿哥很快学会走路,然后就会跑了,每天一下学就跑后边小花园玩儿,弄得一身泥。
郭珍珠每次看见这个小泥猴就觉得头疼,小厨房一到下午就会烧好两桶热水,给六阿哥洗澡用。
毕竟他滚的浑身都是泥,不洗压根不能见人。
郭珍珠试图劝过说过六阿哥,可惜他听着点头,转头还是敢,她也就放弃了。
六阿哥也就每天洗澡而已,不算什么大事,反正给他洗的是宫人,不用郭珍珠多操心。
在她跟六阿哥斗智斗勇的时候,皇帝倒是给郭珍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牛痘的试验成功了。

这比郭珍珠预料中还快,得知家里几个兄弟四处打听,愣是又另外找到了三个人。
加上皇帝派人找到的两个人,加起来足足六个人了。
皇帝把他们带去一个隐秘的宅子,让里头已经出过痘的大夫试着用牛痘给没出过痘的人种上。
试验的人用的都是罪大恶极的死囚,同一天种下,然后分别让他们去另外一个有天花物品的房间,测试一下种痘后是否能成效,还要多长时间的。
每天出去两个人,很快就摸清楚了规律。
出痘很快,却不会伴随高热这种危险,非常平稳安全。
出痘结束后七天之内去隔壁房间的基本没能成效,七天之后去的大部分人有效果,并不会再次出痘,只有少数会再出,显然没种成功,等十四天之后就最为安全了。
皇帝得知试验结果后非常欢喜,这样一来就能攻克掉天花,消除威胁了!
他首先要在宫内给尚未出痘的孩子种上,接着是皇家宗室,再是朝廷重臣以及他们的孩子。
郭珍珠倒是觉得皇帝相当以身作则,没叫其他人先试,而是让自家孩子试了。
第一个接种的人选,自然是最年长又不曾出过天花的大阿哥了。
惠妃显然不大乐意自家孩子成为第一个种新牛痘的人,虽然皇帝说没有危险,她却还是很担心。
于是惠妃又是请痘疹娘娘,又亲自去护国寺上香点灯祈福,还撒了一大堆的香油钱,祈求大阿哥安全。
大阿哥原本不紧张的,还因为要种痘,皇帝免了他最近的功课,种痘后好几天还不用去尚书房上课,他不知道多高兴。
然而惠妃这一番做派,还反复叮嘱大阿哥要小心,闹得大阿哥也开始紧张害怕起来。
这叫皇帝得知后,狠狠训斥了惠妃一顿,叫她把大阿哥给吓着了。
明明是挺好的事,愣是被惠妃闹得好像皇帝要害了大阿哥一样。
皇帝特地把大阿哥种痘的地方设在湖中的独立宫殿里头,就不会有外人打扰了。
而且过去需要坐船,就能限制外人靠近,毕竟种痘后七天还得小心照顾才行,却是外人下手最好的机会。
岸上有御林军把手,岛上只有皇帝指派的几个心腹太监和一个熟悉种痘的御医在,守得密不透风。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好像住进了  我为囤货狂b  转生成奇美拉  中世纪女领主  闺蜜成敌蜜?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