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文女配夺回气运后/锦鲤文后,女配重生了by临天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2
马车很快离开。
礼亲王也出去了,晋王匆匆地叫住了他:“礼王叔,您是要进宫吗?”
还不等礼亲王回答,他笑着说道:“我随您一同去,我也好些日子没有向皇上请过安了。”
说话间,他不经意地回首看了一眼,伎子们由人领了下去,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纤细窈窕的背影上。
见礼亲王挑眉看他,晋王忙笑道:“礼王叔,那位是归娘子,琵琶的技艺在京城伎子中,堪称一绝,我觉着丝毫不输曾经的丘大家。”
“你要纳妾?”
礼亲王狐疑地看他。
“王叔您说笑了。侄儿只是随口一夸。”他干笑了两声,“哎,云儿如今病成这样,侄儿哪有心思纳妾。礼王叔,能不能求您帮侄儿一个忙。忱儿他打小听您的话……”
礼亲王一听就知道他是想让顾家丫头给谢启云看病。不行不行,那丫头的主意正的很,他要是在她面前倚老卖老说上几句,她肯定又要拍桌子吓唬他了。
“哎哟。”
礼亲王大叫着打断了他的话:“我这老腰哟,站了一会儿就痛得受不住。愣那儿干嘛,过来扶你家王爷。”
侍卫赶紧过来扶着他,听他絮絮叨叨地念着一会儿回去得让人来揉揉腰什么,晋王的面色冷了一瞬,又若无其事地跟上。
天熹楼里难得的空荡,客人们全都疏散了,水龙局的官兵也走了,小二和帮工在打扫着火后的狼藉。
到了黄昏时,晋王府来了一个管事,去找了掌柜。
不一会儿,掌柜亲自领了他去后头的跨院。
这个跨院是专为伎子们休息准备的,就算是想住在这儿也是可以的。
像是归娘子,逢双会来天熹楼,这个小跨院就作为她临时休息用。
掌柜他们来的时候,归娘子刚刚放下手中的琵琶,听到叩门声,她起身开门。
“归娘。”掌柜客气地介绍道,“这位晋王府的郑管事。”
“郑管事。”
归娘子欠了欠身,态度谦逊。
“归娘子。我们王爷下个月五十大寿,王爷说想请归娘子来我们王府弹奏。”
郑管事语气还算客气,态度上带着一股子倨傲,丝毫没有去她愿不愿意,毕竟一个贱籍的伎子,没有说“不行”资格。
归娘子含笑,清亮的眸中仿佛含着一汪清水:“是。”
“归娘子是哪儿人的?”郑管事问道。
“雍州。”
“雍州哪儿?”
归娘子眸光闪动,迟疑地看向了掌柜的。
掌柜替她出头,问道:“不知郑管事问这话,是何意?”
郑管事想着自家王爷的叮嘱,和气道:“我家王爷请了刚刚致仕的雍州总兵齐大人,归娘子来自雍州,想必是会说雍州话的吧?”
这是想让归娘去陪客?他们天熹楼又不是青楼楚馆!掌柜的眉头皱了皱,天熹楼是镇国公府大姑娘名下的,他倒也不会太畏惧这些权贵们,拒绝道:“归娘不陪客。若王爷请人不止是为了席间弹奏,不如就此作罢。”
你!郑管事有些着恼。
他转念一想,王爷寿宴年年都会召些歌伎乐伎,王妃都会办妥,哪里需要王爷亲自吩咐,还特意让他打听归娘子是哪里人,又叮嘱自己不可怠慢。瞧瞧这话,王爷肯定是瞧上人了,指不定要纳回去呢。
伎子惯爱争抢,若是一时得了宠,告自己一状说自己对她不恭敬就太不值了。
于是,他面上和气地说道:“只是想问问归娘子,雍州有什么风俗,若娘子得闲,让王府的嬷嬷来讨教一些。哎,掌柜的你不知道呀,齐总兵对我家王爷有知遇之恩,王爷不想怠慢了。”
把话说明白了就行。掌柜释然几分,看向归娘子。
归娘子温言道:“黑水堡城。”
当年的种种犹如一场噩梦,归娘子的记性极好,所以,她记得自己被那些人抓走后发生的一切,更记得他们把她从山崖上推了下去。
她以为自己死定了,结果,不知道昏迷了多久,她被一场暴雨浇醒。
她全身上下都痛,痛得甚至想死了算了,但是她不能死,她得找到弟弟,他们要一起去京城告御状的。殷家不是马匪,爹娘不能背着马匪的罪名去死。
她慢慢往下爬,指甲断了,手上全是血,她终于爬下了山崖,但也精疲力尽,再醒来,又过了好几天,她被人卖进青楼。
归娘子笼在袖中的双手,十指紧绷如弦。
她想活。
她和弟弟说好的,两个人都要活下来,只有活着,他们才能报仇,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她活下来了。
弟弟也一定会活下来的。
郑管事: “娘子还有什么亲人吗?”
“父母早逝,弟弟夭折。”她目含春水,摇摇头,“我颠沛流离,没有亲人了。”
“是我说多言了。”郑管事殷勤地递过一个荷包,“这是定金。”
荷包里是一张银票,足足有一百两。
“王爷说了,还要劳烦娘子教教王府嬷嬷一些习俗,这也得耽搁娘子不少时间,这些是娘子应得的。”
归娘子含笑接过。
办完了差事,郑管事客气的说道:“那我先告辞了,归娘子当天可别忘记,王府会派马车来接你。”
归娘子起身相送。
掌柜领着他出去后,归娘子立刻关紧了门,眼中含着的盈盈笑意,在顷刻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她回了屋,在美人榻上坐下,抬手放下了周围的帘子。
层层叠叠的纱帘把她笼罩了起来,归娘子双手抱膝,蜷成了一团,仿佛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有些许的安全感。
她把下巴枕在了膝盖上,动作不小心拉扯到了面纱。
绯色的面纱滑落在美人榻上。
归娘子绸缎般的乌发垂落在肩上,脸型生得极美,朱唇不点艳,肤白若凝脂,容色倾城……如果忽略了她左脸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疤痕的话。
烧伤的疤痕从脸颊一直蔓延到下巴,坑坑洼洼的皮肉灰白,而右半边的芙蓉面,娇艳欲滴。
伤疤的牵扯让她的笑容很不自然,但她根本不在意。
她轻轻抚过脸颊上的疤痕,柔软的指腹触碰着脸颊,已经不会痛,那种痛早就刻在了心里。
若不是还怀着一丝信念,她根本不可能在那个地方活下去。
归娘子双手掩着面,泪水从指缝里滑了下来。
她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才逃出来,回到了黑水堡城。
那个时候,整座城池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在路上,她听说,马匪在占了黑水堡城后,屠了城。
满城的鲜血,在地上和墙上画出了一个个奇怪的纹路,哪怕已经过去有些时日,血早已干涸,也似乎还能够闻到空气中的血腥味。
让人毛骨悚然。
走在这个她从小长大的黑水堡城,她感觉到的是一种浑身刺骨的冷,仿若每走一步,力气也会跟着一点一点的流逝。
她沿着那条干涸的血路回了家。
归娘子的眼神恍惚了一下,呢喃自语道:“爹,娘。”
她一路走来,没有看到尸体,唯独家里,还是和他们逃走的时候一模一样,爹爹娘亲已经腐烂成白骨的尸体倒在暗道口,他们俩用后背堵着暗道,不让人发现,也死在了这里。
她拉着他们白骨的手,和他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
当时明明是春季,她却冻到不行,就连置身在冰天雪地中,也没有这样的冷过。
那是一种刺入骨髓的冷,像是有一把冰刀,在慢吞吞地切割着她的血肉和魂魄。
她打算离开的时候,外头响起了陌生的脚步声,她本能地躲了起来,就躲在了爹娘身后的那个暗道里。也是那一天,她听到了,让她终身难以忘记的事。
黑水堡满城人命。
殷家上下一百余口,全是祭品。
她还听到他们说,她是阵眼。
那个人的声音,她认得,是弟弟带回来的游击将军。
那个下令屠杀殷家满门的游击将军。
他是来这里找她的画像的,还带走了那副爹爹曾亲手为她画的画像。
等他们走后,她用火烧了自己的半边脸。
归娘子仰面倒在美人榻上,泪水浸湿了她的脸颊。
她从怀里摸出了半块玉佩,紧紧地捏在了手心。
归娘子动了动唇角,眼底是浓重的恨意:“我终于找到你了!
恰在这时,有人在外头敲响了门。
“归娘。你在吗?”
归娘子拿掌心抚去颊边的泪,若无其事地答应道:“我在。”
指尖勾起面纱,戴好后,她从美人榻上起来,若无其事地去开了门。外头站着的是听怜,她住在和她相邻的厢房,笑盈盈地说道:“张婆子过来叫我们去一趟前头。”
“怎么了?”
“好像是官府来登记伎子。”听怜也是莫名,“不会是官府的教坊司缺人吧?”
听怜眉眼极艳,嗓音娇柔:“教坊司也不是什么好去处,像我们如今这般爱上哪儿唱,就上哪儿唱,才是最好过的。”
她拿出了一方干净的帕子和一个指节大小的小瓷瓶。
摇晃了一下小瓷瓶后,把里头的药倒在帕子上。
“诺。”听怜递上帕子,娇声道,“捂着眼睛,一会儿就不红了。”
她没问她为什么哭。
“去的晚了,惹了官兵着恼就不好了。”
归娘子捂着帕子,她拉着她走,在前头为她引路。
走过还有些狼藉的小花园,官兵在天熹楼的正堂等着。
归娘子放下帕子,双眸已经没有一点血丝和哭过的痕迹。
“飞鱼服。”听怜小小声地她耳边道,“是锦衣卫?!”
她娇柔的嗓音中含着些许轻颤:“……怎么把锦衣卫也招来了,坐在条案前的那个,好像是内监。”
堂堂王爷,要抓她, 易如反掌。
在天熹楼唱曲的伎子有二三十人,陆陆续续地全都来了, 站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正堂里候着, 茫然四顾,连胭脂也盖不去她们面上的惶惶。
听怜紧张地捏着帕子,她听说,锦衣卫都是捉拿凶神恶煞的犯人的,为什么会来盘问她们这些伎子?
归娘温言道:“没事的。我们又没有犯事。”
“官爷,人都在这儿了。”
掌柜在一旁说道, 总共二十八人,是天熹楼里所有的伎子。
他特意提了一句道:“她们只唱曲,不卖身,不陪客。”
锦衣卫百户生得横脸凶面, 他环顾了一圈, 示意手下人一个个单独把她们叫过去。
归娘子安静地等待着。
不知怎么的,她顿感一阵恶寒。还不到黄昏,怎就这么冷呢?
见她掌心冰冷, 听怜以为她也在害怕,便去悄悄地问了前头的姐妹。稍微说了两句后,她扭头对归娘子道:“莹莹姐说不用怕。这些天, 官府查了不少伎子, 从青楼楚馆,到半边帘,都有锦衣卫的人一一去盘查。”
归娘子冷的不行, 闻言笑了笑,偏头轻声道:“好像是在寻人。”
她注意到,锦衣卫把人一个个叫过去后,对照着一副画像再一一询问,一边问,条案后头的内监会一边记录下来。
“你说的对耶。”
“不许说话!”
锦衣卫凶神恶煞地喝斥了一句,听怜忙站好,拉住了归娘子冰冷的手。
没多久就轮到听怜,听怜过去的时候,还有些紧张,出来后,她对着归娘子笑了笑,示意不用不用担心。
归娘子整了整衣袖,也走了过去。
站在距离他们三步远的地方停下,盈盈福身。
锦衣卫先是打量了她一会儿,冷言道:“拿掉面纱。”
归娘子抬手取下面纱,露出脸上狰狞的疤痕,连锦衣卫也有些不忍直视。
若是没有这伤疤,她的容颜堪称倾城绝色,而如今……可惜了。
锦衣卫对照着一下手上的画像,画中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他例行公事地问道:
“名字。”
“归幼娘。”
“年岁。”
“太元八年九月生。”
“哪儿人。”
归娘子从不在意告诉任何人,她是哪儿人。
她知道自己这个阵眼至关重要,这些年来,她以伎子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一方面也是想以身为饵,把当年的人勾出来。
“雍州,黑……”
归娘子嘴唇微颤,更冷了,她止不住的打着哆嗦,身体不自觉地摇晃着,眼前一阵阵发黑。
问话的锦衣卫只见她突然呆住了,也不回话,而下一刻,竟面朝下倒了下去,一动不动。
锦衣卫惊了一跳,立刻上前,探了探鼻息,转头禀道:“还活着,不会是旧疾犯了吧?”
百户不悦:“弄醒她。”
听怜本来在外头等她的,见她倒下,脸色也跟着发白,生怕锦衣卫会因为她突然晕倒而觉得被冒犯。
听怜一咬牙,随便找了个借口喊道:“官爷,她、她有些发烧,病好几天了。”声音瑟瑟发抖,还是把话都说出来了,“官爷,能不能让奴家先带她下去……”
“你说病就病!?锦衣卫办事容得到你们来胡搅蛮缠。”
百户冷哼,满脸的横肉让他看起来格外凶狠,照他看来,这些伎子就爱装腔作势,莫不是想学着西子捧心,勾引谁呢。
听怜吓得发抖,硬撑着没有让开:“官、官爷,她真病了……奴家和她熟,您要问什么问奴家就成。”
“一个伎子还想谈条件?拖下去,打……”
百户指着归娘子道,倒要看看是真病还是假病。
病了也得起来,把话说完了再死。
“你不要命了!”另一个锦衣卫扯了他一把,低声道,“盛大人说的话你都忘了?”
百户打了个哆嗦。
蓦地想起,盛江千叮万嘱地交代过,在登记这些伎子的时候,万不可出言不逊,动手动脚,行为无状,更不能喊打喊杀伤了任何人。
盛江长年跟在那一位的身边,手段极为狠辣,素来不留情面,在锦衣卫中,连指挥使都得避他锋芒。
而且,他上月刚刚晋为了副指挥使,就等着指挥使年底卸任后,取而代之。
虽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伎子们青眼有加,可若是阳奉阴违,自己肯定死定了。
百户硬生生地收回了脚,怒容满溢的脸上拉扯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声音粗嘎地呵呵笑了两声,尽可能的温柔道:“这样呀,那你带她下去吧~”尾音还特意往上扬了扬。
“多谢大人。”
听怜还以为会受一番罪,没想到锦衣卫竟然会这么好说话,她赶忙福身谢了又谢,姣美的脸上是真诚的笑意。
听怜快步过去扶着她,她手掌冰冷,唇嘴发白,身体还在不住地颤抖,仿佛是一身单衣置身于冰天雪地中。
掌柜找了个大力婆子来,把归娘子抱了下去。
“刚刚她说是哪里人?”记录的内监问道。
“雍州?”百户没听清,看其他人,“是雍州没错。赫还是黑来着? ”
有人说黑,也有人说海,谁也没听清她后半句说了什么。
“等她醒了再问问。”
她和画像上的人,眼睛还挺像的,但脸就……有那样一大块伤疤在,委实不清楚长得像还是不像。
一会儿再问问。
内监点点头,叫了一声:“下一个。”
又一个伎子走了过去,一如之前一样的一一询问。
听怜让大力婆子把她抱到太阳底下坐下,唤道:“归娘,归娘。”
归娘子的意识很清晰,她能听到听怜的呼唤声。
她想回应,又说不出话。
她的四肢像是被铁链牢牢绑缚,动弹不得,胸口也如同压了重物,连喘气都难。
有一股莫名的寒意侵入五脏六腑,哪怕是待在大太阳底下,她也依旧全身冰冷,像个会喘气的死人。
这种感觉,其实归娘子并不陌生,就跟当年,她回到黑水堡城时一模一样。
在那里,她就有如身处阴间地府。从□□,到肺腑,再到骨髓,全都被冻住,似是有无数的小鬼在挤压着她。待的越久就越难受。
后来,她躲在暗室里,躺了足足三天才能动弹。
十二岁的她,家破人亡,无依无靠。
十四岁的她,对命运无能为力。她听到有人称呼那位游击将军为“王爷”,他位高权重,她只能放弃去京城告御状的念头。
她躲躲藏藏,为了活下去,自毁容貌,沦为贱籍,落入风尘。
娘亲教她的琴棋书画,成为了取悦别人的手段。
她走遍大江南北,寻过道观,进过寺庙。
拜访真人,高僧,求问过所有她能打听到的得道高人……也有人告诉她,她的生辰八字极为特殊,因而会对一些邪术格外敏锐。
“掌柜的,大夫来了没?她的手好冷……”
耳畔是听怜绵绵的嗓音,带着焦急。她莫名地放下了心,手指微不可觉的放松。如今不是在暗室里,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了。
快了!熬到现在,她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锦衣卫还在问话。
他们也不敢有太大的动静,掌柜问过锦衣卫后,才派了个婆子出去叫大夫。可大夫一听说锦衣卫在,说什么也不肯来。婆子好说歹说,求了他先等在街对面。
锦衣卫一一问过话,很快就走了,又去了下一家。
京城繁华,以卖艺为生的伎子不少,他们一连盘问了三天,总算把京城的酒馆茶馆全都走遍了,登记造册后,百户拿去呈给了盛江。
盛江正在含璋宫候着,他拿过册子后,便打发走了百户,往内室看了一眼。
“盛江。”
一个阴柔的嗓音响起,盛江连忙整了整衣襟走了进去。
沈旭问道:“你告诉皇上,顾家可有怠慢过顾琰。”
盛江小心抬眼,下一瞬倒吸了一口冷气。
皇帝消瘦的厉害,脸颊深深地凹了进去,面色腊黄,他靠在一个大迎枕上,有一种垂垂老矣的病态。如今这样,哪怕是那些不知情的人,也会觉得认为皇上是真的病了。
礼亲王就在一旁站着,冷着脸,仿佛对皇帝问这些话很是生气。
“皇上,并无。”
盛江拱手道:“顾家对顾……”他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能硬着头皮叫了名字,“对顾琰态度恭顺,为其备有夫子,日日上课,衣食住行,样样妥当。也没有让下人怠慢过。”
皇帝:“算顾家识相。”
礼亲王冷声道:“皇上,老臣都说了,您不信。”
皇帝这疑心病是越来越重了。
“哼,顾家这些人,惯爱做些表面功夫。”皇帝指着他道,没有了往日的掩饰,心里的厌恶表露无疑,“把你们全都哄住了,若非还有朕,怕是咱们这大启江山早就易主了。”
“是是。”礼亲王顺着他的话说道,“那顾琰的事,皇上决定好了没?”
“呵呵,这就是顾家所谓的忠心!”皇帝越说越气,“替朕照顾皇子,是顾家的荣幸,竟然还敢跟朕要一个王爵。”
礼亲王:“皇上不应?”
“也好。毕竟不过是个奸生子,当不起用一个王爵作酬,太贵了。以老臣之见,就让季家把顾琰带走,带回江南,从此眼不见为净,想必顾家也是愿意的。不是皇子,咱们就不用付出王爵。对外嘛,就说顾琰暴毙,反正您儿子多,也不差这一个……”
皇帝拿着榻边的药碗丢了出去。
他没有多大的力气,药碗砰的一声砸落在榻前,黑漆漆的药汁溅了起来。
沈旭掸了掸衣袖,嫌恶地看着地上沾着的药汁。
礼亲王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你总得给老臣一个准话,再拖下去,顾家以为我们不要了,丢给季家,难道你再去和季家换?让人‘起死回生’?”
“给!”
“一个王爵而已,岂能和朕的琰儿相提并论。”
礼亲王不紧不慢地说道:“老臣以为太重。”
皇帝不理他:“阿旭,你让人拟旨。”
“还有,阿旭啊,朕只相信你,你亲自去,宣了旨,就把琰儿从顾家接回宫来,让朕瞧瞧。不能让礼亲王把琰儿送走。你答应朕,一定要把琰儿接回来! ”
“是。”
沈旭含笑应声,示意盛江下去叫人拟旨。
皇帝放心了,他说了又说,叮嘱了又叮嘱,仿佛从顾家回到皇宫这一段不足半个时辰的路,有着莫大的艰难险阻一样。
等到圣旨拟好,皇帝终于把该叮嘱的都叮嘱完了。
“阿旭,你快去。朕等你回来。”
沈旭欠了欠身,拿着圣旨出去了。
“沈督主,你先去镇国公府宣旨,本王一会儿也过去。”
说完,礼亲王又对着皇帝说道:“皇上,你接归接,接回来要怎么养,必须得听老臣……”
马车已经备好,就在含璋宫前。
沈旭上了马车,默默地斜了一眼睡得四仰八叉的沈猫,也坐了下来,展开了宽大的衣袖。
沈猫注意到他的气息,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他,往他身边挪了挪,枕在他的手臂上。
沈旭冷漠无情地抽开自己的手,把圣旨往小案几上一扔给它当枕头。
马车开动了。
盛江跪坐在马车的角落里,说道:“督主,这是方才下头人递上来的。 ”
他把名册呈了上去。
沈旭面无表情地翻开了一本,一行行仔细地看着。
这些日子以来,锦衣卫几乎把京城的风尘之地,全都翻了个遍。
那些在京兆府登记过的官妓还好找,几乎都在烟花街的几个花楼里。主要还是私院和半边帘这样私妓,一个不漏地全都查上一遍,哪怕是锦衣卫也是颇花了些时间。
然后还有戏班子,杂耍班子什么的,最后,才轮到了在酒楼茶馆卖唱的伎子们。
除了盛江,没有人知道沈旭在查谁,也正是因为盛江知道,他查得可谓是战战兢兢。
每一份册子全都会送到沈旭的手里,沈旭也都会一一看过。
如今的登记整理好的花名册,全部加起来有十几本。
盛江恭敬地立在一旁。
“都齐了?”
沈旭头也不抬地问道,盛江精神一振,连忙道:“……齐了。”
沈旭啪地合上册子,一个眼神挑过去,他打了个激灵,连忙补充道:“齐了九成以上,只有一些零星的私娼馆,还在查。”
沈旭的指尖轻轻叩在茶几上,他思吟道:“你回去一趟,把所有的花名册都带上,在镇国公府等本座。”
沈旭歪在迎枕上, 又一次翻开手上的册子,一页一页地翻着。
伴随着他的动作,长袖垂落, 袖上的珠光纹路,在阳光中有若波光荡漾。
锦衣卫查得很仔细, 名册中记录了每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户籍,年岁,等等一切信息。
大启九州,光是这一册中,来自雍州的就有一百二十人。
但是,户籍和年岁, 都是可以伪造的,做不了准。
就像沈旭自己,他的户籍就是假的,是当年从黑水堡城逃出来后, 他拿了一个死人的路引, 取而代之。名字和生辰年岁全是假的。
逃亡十年了,能活到现在,姐姐必然也会隐姓埋名。
他不知道姐姐现在会是“雍州人”, 还是“兖州人”,又或者青州,徐州……
不过, 姐姐左侧唇边有一颗美人痣, 右侧手肘有一块梅花胎记。
他先是快速翻了一遍,没有人在特征上记过这样一笔,又一页一页的慢慢看。
香炉冉冉升起的白烟散发着淡雅的气息。
“咪呜。”
猫睡醒了, 见他没理自己,屁颠屁颠地凑过去,嗲嗲地用前肤扒在他的肩膀上,蹭来蹭去,亲热的不行。
“脏死了,”
沈旭抬手从衣袖上捏下一根猫毛,手指在它皮毛上擦了擦。
“你不是爱去文渊殿吗?怎么不去了?”
“咪呜。”
“听不懂。”
“咪呜咪呜。”
沈旭不耐烦:“别吵。”
猫叫了一路,等到镇国公府的时候,盛江已经等着了。
他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手中抱着十余本大小完全相同的花名册。
有小内侍上去叩了门,得知来人是谁,府里赶紧把人迎了进来,又有婆子去后头禀报顾知灼。
沈旭把烦人的猫先丢了出去,他下了马车后,目不斜视地吩咐道:“你去拿一下圣旨。”
盛江钻进马车,明黄色的圣旨就放在案几上,上头还沾着猫毛。
他嘀咕着道:“这猫睡觉还会流口水?”
口水把圣旨糊得有些湿嗒嗒,难怪主子不愿意沾手。
算了,反正圣旨也不是给他的。一看沈旭已经走远,盛江随手一揣,追了上去。
下人把沈旭迎到了正堂,坐了没一会儿,顾知灼便出来了。
“督主。”
她提起裙裾,跨过门槛,福身见了礼,含笑道:“您怎么来了?”
沈旭使了个眼色,盛江把圣旨呈了上去。
顾知灼眯了眯眼睛,她嫌弃地看着圣旨上的猫毛和口水,不太想接:“这是什么?”
“圣旨。”
顾知灼:“……”
她当然认得这是圣旨!
他是来宣旨的?祖母和三叔父知道吗,都没来,怕是不知道。
一般来说,宣旨怎么都得全家都到场吧?门房也没说啊。
做事好随便呀。
盛江的手都快举酸了,圣旨到面前了都不接的,这位顾大姑娘绝对是头一人。
沈旭大发善心地解释了一句:“你想要的。礼亲王替你拿下来了。”
顾知灼凤眸一亮:“您早说呢!”
礼亲王还真够意思,说好了三天就三天。
“督主,”顾知灼的眼尾一挑,捏着边边角角把圣旨提了起来,又抖了抖上头的猫毛,狐疑道,“您这圣旨该不会是从猫窝里拿出来的吧?”
“对不对,沈猫?”
“喵呜。”
沈旭不耐烦:“不爱要,就扔了。”
“要,怎么能不要呢,我好不容易讨来的。”顾知灼笑吟吟地说道,“您是没瞧见,礼亲王抠门的很。讨这个爵位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