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留子招魂暴富by再战江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3
颜承并不觉得自己要的价格很高,就如同他所说的一样:“这种大生意可能这辈子只卖一次了,真正让丑国发现之后绝对会制止,因为害怕华夏穷到卖洲际导弹!
洲际导弹完全就可以威慑,丑国本土了,想想古巴举全国之力购买上几枚洲际导弹,就认准丑国本土,丑国有很多人晚上都睡不着觉。”
所以这独门的生意,而且是只做一次的生意不多要点钱,那就是太吃亏了。
阿曼达内心很开心,只要东锋3中程导弹顺利的安装在莎特。
保佑国内20年甚至30年的和平,那他这辈子就可以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了,就这一份功劳,就可以躺一辈子了。
“谢谢,颜承。”
阿曼达决定这辈子他和颜承,都是最好的朋友,钱什么的都不重要,花钱无所谓。
签订合同之后,现金支付只有31个亿,而且为了不引人注意,阿曼达想到了好办法,他直接将脚盆鸡家的股票全权交给华夏。
30多个亿的外汇现金,这么多的外汇,正好可以补足缺口。
而在脚盆鸡家股票,目前估值也得在50多亿以上,倒是也不吃亏,但是这真金白银不拿在手中就觉得很亏。
但是不得不说利用股市,直接套现,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至少不会引人注意。
阿曼达甚至提议道:“这股票都是跟我的好朋友颜承一起操作,三年之内全部都套现成功,收益至少要翻倍。你们要相信股神的能力!”
老领导等人很意动,觉得阿曼达这小子很上道,看看人家办事办的多么到位,甚至还给自家省了不少钱。
‘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人,阿曼达也是很精明的!’
还是最后问了颜承,慢慢套现,最少年底之前就已经能套现出来20亿,慢慢来不着急。
甚至还可以把这些钱用来购买脚盆鸡家家企业的股份,掌握脚盆鸡家的一些核心技术,直接把脚盆鸡家的企业变成华夏控股的企业。
还有更多的骚操作呢,具体的事情可以交给具体的人操作。
国家里面能人辈出,如果是国家掏钱去炒股,可能会引起人注意,现在真的是不引人注意呀!
这件事情也给军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军火生意原来可以这么做啊!’
‘专人定制军火,价格不便宜,但是适合。’
‘皮实抗造怎么可以适应少爷兵,那得专门定制,坦克里放空调这一个事情很有搞头啊。’
任何生意只要卷进去了一个华夏人,这门生意最后赚钱的只能是华夏人。
主要是能卷,特别能卷。
~~~~~
后续的事情,颜承和阿曼达两个人都没有参与到其中,算是一种保护。
只知道阿曼达的笑容就没有断过了,反正后续的事情,年轻人也没有级别去参与了。
阿曼达跟着颜承到处逛,开心的不得了,因为他的零用钱从下个月开始翻倍了,有钱他都不知道怎么去花了。
长汽工厂,生产的大型收割机等已经投入到了市场中,备受欢迎。
大型收割机非常适应广阔的平原,当一切机械化,就显得特别的专业了。
在大型收割机的基础上,改良小型收割机适用不同的地形。
还有各种拖拉机,也是目前农村需要的就像机器,拖拉机皮实抗造,在村子里既可以旋地讲地,还可以抽水浇地……
拖拉机简直就是农民买梦寐以求的全能机器,一家买不了个拖拉机,可以一个家族买一辆拖拉机一起使用。
甚至是一个村子,购买上三辆拖拉机,大家按照顺序使用。
有了拖拉机之后,种地再也没有像以前那么苦了,普通人干上一星期的活,机器可能半天就干完了。
这就是机械带来的升级,长汽工厂,本来是想生产汽车,后来李厂长一想什么挣钱干什么,百姓需要什么就制作什么。
三崩子同样也已经量产了,小型三崩子,大型三崩子,也已经出售了。
一经出售这种能拉货能拉人,价格低廉又烧油,承载能力超强,又皮实抗造的三崩子。
别说农村喜欢三崩子,连农贸市场的很多小商小贩都看好三蹦子。
不是汽车却可以当成汽车用,比汽车都能拉货。
尤其是大型三崩子,更是堪比小货车,却比小货车更加的便宜。
在苏红联盟的专家加盟到了长汽工厂之后,关于农机各种设备,又可以可以自行设计,又可以快速制造,又可以实地的去考察应用的情况。
反正长汽工厂别看生产的都是这种觉得不上档次的机器,其实人家可挣钱了。
每天火车站都有大批的货运火车拉着一箱又一箱的三崩子和农机到各个城市。
还有不少的考察的商人特意过来考察,就觉得看着不起眼儿,看着不高大上,其实就是这种生意才闷头转大钱。
李厂长又在和外地过来考察的商人喝酒,又是南方一个姓陈的老板,广州陈,可不是说说的那边姓陈的人是真多呀。
年轻的陈老板更加有想法,生产农机样数最多的厂家就是长汽工厂,陈老板不理解这生产农机的工厂,为什么要取一个汽车的名字,不过都不重要。
南方人骨子里边就有闯荡的想法,再等上20年之后,可能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找到南方人经商的痕迹。
‘非洲市场对农机的需求量大,且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非洲农业以小型农场为主,需要中小马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农机装备。
华夏农机产品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满足非洲市场的需求。
农机企业选择非洲作为海外营销的主阵地,避开与欧美品牌在大型农机市场的竞争,集中优势资源开发非洲市场。’
陈老板就是盯准了这片市场,国家虽然有援助计划,但是他是商人,他就是想赚钱。
非洲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穷困潦倒,趁着非洲这片大陆土地肥沃,各种矿产非常丰富,是一片宝地。
反正陈老板就觉得有搞头,他想搞一次试试,装点货卖到非洲去了。
生活用品,茶叶瓷器等等这些商品,都有商人再做生意了。
陈老板就觉得自己可以去卖机器是一回事,甚至可以包大量的土地,种地都能发家致富。
到时候种的粮食转手卖掉,全世界缺粮食的地方多了,想买粮食的人也多了。
陈老板没有将自己脑海中的计划告知任何人,但是他就是有这么个想法,他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能卖则卖,卖不出去他就自己用。
李厂长当听到自己厂里生产的农机,还能卖到非洲更开心:“祝陈老板马到成功,发大财!”
陈老板就喜欢听这种话:“李厂长,年纪这么大了,还创业成功,晚辈还是要跟您这种前辈学呀。”
李厂长很得意,大半年的时间,自从他手握很多苏红联盟农机专家,虽然每月发出去的工资很多。
但是自从产品量产之后,一销而空,国内的老百姓也需要大量的农机。
而且是价格不算太贵的农机,一家人工作一两年能攒出来钱购买的农机。
国内的市场都是一片蓝海,现在又搭上了,卖到国外,李厂长觉得自己美滋滋啊。
“嗨~都是老板的功劳,我仅仅只是一个厂长而已。”
李厂长嘴上谦虚,脸上却是一副都是我自己的本事的表情。
陈老板但笑不语,能不能发财还不知道呢,人家已经是厂长,旱涝保收,可比他一个小创业者牛气多了。
颜承作为幕后老板,特意来巡查长汽工厂,长汽工厂一条流水线已经超负荷运转了。
目前是三班倒,工人又招了一批年轻人,每天干活勤快。
主要是长汽工厂给交五险,以后也能拿到退休工资了,虽然比不上公务员,但是至少老了之后有个保障。
待遇要比一些小厂子强太多了,工资到位,加班费给到位,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正规的工厂就是好,至少待遇是正常的,甚至相提并论下,有一些国企的待遇都比不上长汽工厂。
颜承就觉得暴遣天物了,这么贵的流水线,生产农机了。他梦想中的是生产汽车,然后跟别的汽车一起比……
‘算了算了,不生气了,怎么用不是用,只要这流水线用起来就不算亏本。’
颜承捂着的心脏离开了,而阿曼达却非常的有兴趣,像这种工厂在莎特都没有,应该说不具备这样的工业链。
“别走呀,让我再看一看。”
阿曼达左看看右瞧瞧,一副十分好奇的样子,就现在这个工厂跟他在丑国某一些工厂里所见到的情况已经相差无几了。
光是每天能够不间断的生产,电力能够稳定的供应,已经很牛了。
这说明华夏的基建设施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稳定。稳定的基建设施就是很多商人投资的要求之一。
转悠了一会儿,阿曼达看见了很多外国人长相的人,说着绕口的俄语,时不时的蹦几句东北话。
阿曼达:‘?!’
阿曼达紧跟颜承:“颜,你到底在做什么?我怎么看到这么多苏红联盟的人?”
颜承摸摸下巴,他也没想到这一眼望过去,这些苏红联盟的专家怎么这么多?
他记得当时不就是10个还是50个人?怎么现在一眼望过去150人都打不住了吧。
‘这真是拿自己的钱不当钱呀,光给这些人发工资得发多少钱啊。’
‘还是有一些人就想混一个月的,实习工资就滚蛋呀?’
‘柴洛夫斯基光赚人头费,一个月就是15,000美金,如果有正式员工更多,甚至费用还要提高。’
‘柴洛夫斯基算是发财了呀!’
就像颜承想的一样,柴洛夫斯基现在真的是靠着这些人头就过得挺美滋滋。
每月固定到手细水长流的人头费,还有经常往返于华夏,然后购买生活物资进行出售,外贸生意也做的是风生水起呀。
而且为了方便,也为了不那么浪费时间,柴洛夫斯基直接和TD外贸公司合作,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
直接从外贸公司的名单当中购买商品,你赚我赚大家都赚钱。
柴洛夫斯基目前也在苏红联盟成立了外贸公司,对外披上了一层正规的壳子。
不过内心有大目标,柴洛夫斯基就觉得比起颜承在脚盆鸡家的操作,自己都是小打小闹,不值得一提。
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伊万诺夫娜等人从原来的战战兢兢,到现在的坦然接受,甚至有一些人已经想把家人接过来了。
反正本来北三省就有俄罗斯族,直接加入俄罗斯族成为少数民族吧。
有这种想法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是打工人,大家只想挣钱,不想考虑其他的事情。
比如伊万诺夫娜就不想动,每月回去四天时间,所在的工厂甚至都要倒闭了,大多数的工人都各自寻觅活路。
伊万诺夫娜的消失就更加的隐蔽了,只不过家里没大人,只有孩子在,脱不了被一些宵小之辈盯上了。
柴洛夫斯基和手下还有后续服务,只要交钱,还可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绝对让伊万诺夫娜在外面打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伊万诺夫娜已经转正,工资提高了一倍,公平时的待遇什么的也非常好,只需要应对烦人的上司李厂长各种无理的要求。
虽然有时候很想拿铁棍敲一敲,李厂长的脑袋是不是一坨浆糊?怎么什么要求都敢提?
但是没关系,看到李厂长发工资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子了。
待遇好,工资高,每天吃的饭都特别的美味。
伊万诺夫娜是汽车工程师,连续在农机还有三崩子上提出来了很多可行性很高的建议,绩效涨了,工资都翻倍。
打工人就喜欢涨工资,其他的苏红专家眼红了,他们也想多挣钱。
安东和学长格瓦尔两个人博士毕业,都是机电一体化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融合了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电气与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复杂需求。
两个人很有本事,但是他们真的不是专门应对农机还有汽车工程师。
他们绞尽脑汁混在其中,每天夜晚读书学习吃小灶,就这样愣是没有被发现情况。
他们发现工厂的一条流水线已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再去购买一条流水线,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两个人就想,如果他们能够设计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自动化流水线,是不是也能得到奖金呢?
本来现在所生产农机的生产流水线是从福特流水线改造而成,生产汽车是这个流水线,但是生产农机时的流水线可能就需要改一改。
关键是安东和学长格瓦尔已经彻底的琢磨透了福特生产线,完全有能力设计出来新的流水线。
后来又来了一批新人中,有不少都是高学历的有本事的人,大家都当做不认识,混口饭吃不寒碜。
甚至他们觉得李厂长早就已经发现了,大家身份的不一般,平时也不会过多询问,只要按时按质地完成工作就行。
但是完成工作归完成工作,想要提成,那就得拿出真本事来了。
自行设计流水线,生产流水线设备,这又是一个新的买卖,这个世界上能卖成套流水线的工厂都是少数。
因为需要一整套的工业生产链,没有一整套的基础,根本就无法生产。甚至无法实现这个设备。
安东和学长格瓦尔就发现华夏,很多设备别看旧,但是它有用,工业生态链发展得十分完整健康。
就好像是一个很瘦弱的人,别看瘦,但是该有的骨骼筋骨肉皮都有,是正常的人。
厂长办公室,安东尼和学长格瓦尔两个人拿出报告书,敲门听到里面说请进,推门而入就发现坐在主位上的年轻人,和一脸谄媚笑容的李厂长。
谁让李厂长被骂了,明明这个企业用不了那么多的专家,为什么要养着呢?
李厂长:留着呗。万一有用呢?(传统老人抠抠搜搜的节俭性格,留着呗,不知道啥时候有用。)
第72章
颜承在看报表, 工厂的发展情况,发展的十分良好,订单已经排到半年之后,甚至还有扩展到国外的订单。
从需要补贴, 到现在自给自足, 甚至已经开始运转起来赚钱了。
将近一年的时间, 终于看到回头钱了, 颜承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厂长管理整个工厂, 几千甚至是上万人的工厂,井井有条, 是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10个人的地方都可能分出八个派别, 更别提上万人的工厂, 厂长没有管理能力, 早就乱起来了。
工厂工资有一部分的支出是美金,月月增多,长汽工厂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专家,哪怕是生产三崩子, 各种农机也用不了这么多专家。
因为生产链不多呀,再多的专家有再多的研究成果,生产链流水线不够, 无法做成机器,无法出售,都是无用的。
李厂长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这些都是人才呀, 什么研究生,博士生,他觉得收了吧, 万一用得着呢?
‘可以存着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要用的时候直接就可以用!’
其实有一些苏红联盟的‘打工人’自己也知道隐藏不了太长时间,不过李厂长都是一副看破不说破的样子。
李厂长并不是很讨厌苏红联盟的人,当年老大哥是真给东西了!
看完大半年的报告,颜承的想法就是:不能再放任无限制的招人了,要不然挣的钱也给别人发工资了。
李厂长也答应了,心里有点遗憾,苏红联盟那边有太多的好东西,主要是人才,还有很多技术,不过他也知道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某些专家,现在还不可能放出来。
安东和学长格瓦尔的到来,看到幕后老板竟然出现了,倒是有一些惊讶。
柴洛夫斯基特别崇拜颜承,崇拜对方赚钱的能力,做梦都想见一次颜承,求求暴富的秘诀。
人有名,树有影,幕后老板百亿富翁的身份,福布斯排行榜上有名的年轻富豪,就已经非常令人尊敬。
安东和学长格瓦尔带着他们想要做的‘设备自动化流水线’,之所以会提出计划书,就是因为想赚钱!说到底还是觉得不保准,想抓住一笔钱在自己手中。
而且半年的时间也算是了解此处了,如果说是一点都不了解李厂长,也不可能掏出自己真实的本事。
颜承喝口茶水:“我不懂俄语,李厂长,你就问问他们有什么事吧。”
李厂长点头,转头将目光投向安东和格瓦尔,熟练的用俄语说:“你们俩有什么事儿啊。老板在这里别整事儿啊,在想招人已经不行了,老板也已经放话了,
将近200个专家,这个工厂确实是招不了太多人了,要是当工人,那就挣不到专家的工资。”
李厂长拒绝再拉关系,本来他自己应该拒绝,但是他不好意思开口,现在老板发话了,也算是有一个挡箭牌。
李厂长的话,让安东和格瓦尔两个人心中一颤,他们两个人觉得可能到时候还会裁人,如果真裁人,他们该何去何从?
如果找个工作和苏红联盟的工资差不多,那为什么还要出国打工呢?
本来还想谈点条件的两个人,突然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资本。
“这是我们两个人写的计划书,我们是想为工厂再次设计一款自动化流水线设备,福特公司的流水线是制造汽车的流水线,并不是特别适合三崩子,还有农机生产线,
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自动化流水线,让工厂的工作更加的流畅,时间利用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效率。”
安东比起学长更加擅长说话,这话说出来,全部都是一副为了工厂好的事情。
李厂长听到这话只点头,心想:我就说吧,这里面绝对是有很多人不是‘农机专家’。
“放心放心,只要是真有用,老板很大气,绝对不会小气。奖金肯定给的多!你们一定要在老板面前好好的表现。
有能力的教授,老板可以花50万美金年薪挖人,只是年薪没有算奖金。奖金绝对要比年薪高!”
李厂长特别能吹牛,但是说的也有依据,NB传呼机的大卖,在国内已经出售超过100万部,一台传呼机赚100块钱,就已经赚了一个亿了!
可想而知,TD.NB通讯公司的奖金,在今年年底肯定是爆了!
作为半导体的研究所,核心中的核心奖金肯定少不了。
李厂长只不过是把即将发生的事情现在说出来,别人会说他说牛,但是等事情真正发生了之后,别人只会觉得他说的对。
安东和学长格瓦尔两个人战战兢兢,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些消息,又觉得他们来的很及时,赶紧回去和大家商量问题。
李厂长看不懂这一份计划书,不过在北三省这边有很多懂俄语的翻译人才,工厂当中也有几个专业的翻译人才。
平时就是负责和和苏红联盟的工人们沟通交流。
李厂长就觉得自己太牛了,早早的就已经准备下了人才看看老板现在要人翻译这一份计划书,立刻就员工负责做事。
李厂长还偷偷的告诉王姐:“王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刻你可别给我掉链子,一定要翻译的好!这可是幕后大老板呀。”
被叫王姐的翻译人才已经是个老太太,十分淡定的戴上了老花镜:“两个小时,肯定可以完成。”
而且所有的计划书全部用手写,主要是俄语别看着字数,很多翻译成汉字之后,其实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很多段话。
然而如何用词语如何精准的翻译意思,就要看翻译人才的功力了。
现在的翻译不考级,而是分等级:初级翻译人才,中级翻译人才,高级翻译人才,特级翻译人才。
已经退休的王姐就是特级翻译人才,退休的王姐本来该享受天伦之乐,人算不如天算,儿子一家人,女儿一家人都失业了。
王姐家是一个大家庭,还有五六个孙子辈的孩子,已经成年人可以不管,孙子孙女总得要管吧。
刚享受没有两年的退休生活,王姐直接有精神抖擞的直接上岗。
仅仅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李厂长就带着王姐出现在颜承面前,王姐是一个头发都梳得十分精巧的老太太,高挑的身材,精神头足足的。
王姐名叫王慧兰,在俄语上面的翻译,整个北三省都有名的翻译人才。
颜承看着手写的翻译计划书,就连一些专业名词都翻译的十分到位,真是个人才啊。
“很不错,翻译的很好。计划书也不错,可以试一试,既然都是人才,那就利用起来吧。
做什么流水线,直接做源头工厂,南方有很多厂子需要机器才能够制造商品。
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都要让给国外的企业?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做源头既能赚钱又能解决问题。
钱不能白花,哪怕是苏红联盟的人该用就得用。
还有以后你也要费心了,不知道有没有更多的翻译人才,比如其他语言的翻译人才,多多招揽,企业中的员工提倡学习,提高学历。”
颜承点点头,他有点看好李厂长了,不愧是国企厂长,准备的就是齐全。
老板的表扬,让李厂长挺直了腰板,他就说吧,他找到的人才怎么会都没有用。
王姐也特别的自信。在俄语翻译这方面,她在北三省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好的,老板。还是老板你聪明啊,这商机抓的到位!”
“那您看看咱们工厂还扩建吗?”
李厂长搓着手问道,他现在就觉得他早晚得干成十万员工的大厂长,他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嗯,继续扩建。如果有人问流水线的事情,如果试验成功之后,我们可以往外卖流水线。
先卖国内市场,等研究出来更多的先进设备之后,最先进的留在国内市场,然后更新换代的产品可以卖到国外。
这个世界非常大,不仅仅是只有那几个说话的国家,全世界10%的国家发出来了99%的声音,却不知道全球一共有200多个国家呢。
只要和华夏建交的国家,我们的商品都可以卖过去!”
颜承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原则,紧跟国家脚步,跟着政策走,绝对不会出错。
每年的国家年终报表甚至是未来计划,颜承为什么要研读这些文件。
这就是整个国家未来的走向,某些行业受国家的扶持肯定就会崛起啊。
拧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走,那纯粹是头铁了,不撞南墙不回头。
颜承:早晚建造一个风景地,就是叫‘南墙’的墙,肯定很火热,不知道每年会有多少人过来撞南墙。
宣传语他都已经想好了:‘撞了南墙,过关强强!人生再无难事了~’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就是个天才,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天才的想法呢?算了算了,不要再多搞了,也要给其他人一点活路的机会。自己只有一个人,可不能够把全世界的钱都挣到自己口袋里。
既然不能把所有全世界的钱挣到自己口袋里,那不如带着自己的同胞出去,把外国的钱赚到大家的口袋里!嘿嘿~通通都卷起来。”
颜承摸着下巴,当巨能卷的民族,勤劳又能干,只要赚钱华夏人能把外国人卷哭了。
不过这种事情得继续琢磨琢磨,得好好的想一想。
查看过了长汽工厂的情况,颜承觉得还可以,主要是要把那一些苏红联盟的专家们利用起来。
自己又不是慈善家,员工拿工资就得干活呀。为自己创造比工资要大的价值。要不然自己养着这些人干什么?
颜承的想法,已经通过态度传达给了很多苏红联盟的打工人。
本来过了大半年的舒服日子的这些苏红联盟的打工人,小日子过得真的是非常舒服。
第一工资高,而且是美金结算,无论是在华夏还是在苏红联盟黑市都能够换到充足的金钱。
第二华夏的生活用品便宜,给家里人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第三吃得好睡得好待遇好,工厂里的工作也挺舒服的。
甚至有很多苏红联盟的打工人都想要不要把自己的亲人什么的都拉过来。
谁还没几个亲人啊,没亲人还没有朋友吗?占便宜的事情谁嫌多。
但是当安东和格瓦尔带回来的消息:不会再招收苏红联盟的‘专家’,而且目前苏红联盟的专家太过臃肿。
伊万诺夫娜直接生气了,决定去争论一番:“可恶,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工人,我们可是……”
弗拉基米尔抽着烟,安静的打断对方的说话:“可是什么?我们不就是跨境过来打工的人吗,对方给我们的工资不高吗?待遇不好吗?
你们看哪家正常的工厂有这么多的专家,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情。择优而取,谁能留下来就看本事了。”
弗拉基米尔毕竟是年纪大,工厂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做慈善。
在场的人都不是年轻人,大家都是中老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当然知道生活的困难,也能够理解幕后老板的做法。
大家都沉默了,甚至有人都已经幻想,当没有这份工作的时候,他们就该何去何从?
真正去其他工厂工作,在北三省也有不少的工厂招聘苏红联盟的专家,然而,要论待遇最好的工厂,还得是长汽工厂。
伊万诺夫娜不能忍,她的孩子们还小,她不能没有这份工作,之所以如此愤怒,就是因为失去这份工作,完全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伊万诺夫娜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个工厂是生产农机的工厂,生产汽车的工厂,拿出来自己汽车工程师的能力,自己应该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