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by煮红尘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6
养殖场管理员如今是赵春花,领导来了以后,由她带领大家进行参观。
其实养殖场没什么好参观的,看了一圈,县领导既然来了,自然要指点指点工作。
从养殖场出来,步行半个小时的样子,他们来到砖厂视察工作与学习。
一百来号人,砖厂原本就不算有多大,他们的到来严重影响工人工作。
见此县领导也不好多待,表扬大家一番,随后带着人回了村。
李保田又带着大家去学校看看,又带他们去大队参观。
一圈转下来,一个个饥肠辘辘,大队院中放席,摆了十三张桌,每桌就四个菜。
张书记望着桌上一盘盘素材,他眼睛瞪得老大。
徐建民频频擦汗,把周勇拉到一旁:“师弟,你在搞什么呢?县领导好不容易来一次,就给领导吃这个?”
周勇倒是想杀猪宰羊了,问题槐西村大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
再说公社就给报销一百块钱伙食费,他们这伙人还想吃什么?
按照周勇的意思,就两菜一饭,李保田与孙会计都觉得不妥,最后定下四道菜。
这四道菜有,土豆炖豆角,酱茄子,家常凉菜,凉拌蕨菜。
徐建民听完自己师弟的话,气得跺跺脚:“你小子疯了?怎么敢这样招待县领导?”
第172章 胡闹,这不是挪用公款吗?
没有什么是周勇不敢做的,他又不指望升官,得罪领导大不了把他撸了。
徐建民郁结,看着自己师弟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看我回头咋批评你!”
周勇留意着其他人:“师哥,让县领导看到槐西村真实的一面难道我也有错?”
徐建民僵住,他竟然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你呀你,等着张书记找你谈话吧!”
谈话就谈话,周勇还真不怕这事儿。
徐建民坐了回去,他俯身在张书记耳旁说了几句,周勇就见张书记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他是浑然不在意,还呲牙,气得张书记差点掀桌。
县领导看着桌上的饭菜是什么心情?
觉得槐西村真的很穷,穷到没有像样饭菜招待他们这些人,其他人心声与县领导差不多。
喝酒的心情县领导都没有了,甚至有些人原本想厚着脸皮带走一些山货都没好意思开口要。
一顿饭草草结束,县领导两点多钟带着所有人回去了。
槐西村的村干部十分热情,把他们送到村口。
“以后估计县领导都不会来我们村视察工作了…”
这话是李保田说的,听得周勇笑了笑。
孙会计点点头:“县领导离开时脸色十分凝重,可能他自己都没预料会是到这种情况…”
周勇眼中染上几分笑意:“若不是这种情况,我敢说用不了多久,上头就会派个人任职砖厂厂长…”
他的话让李保田与孙会计心中一惊,二人突然才明白周勇这样安排的用意。
若是被领导看到槐西村真正的经济实力,他们任何人都别想有安生日子过。
这个领导的亲戚到槐西村如郭向前似的镀金,那个领导侄子外甥来此捞政绩等等问题…
最主要他们是最基层村干部,在领导面前没有话语权,只能乖乖听从安排。
第二天周勇很有自知之明去了公社,张书记抬起手指着他,半天愣是没说出一句话。
周勇笑着按下张书记的手:“张书记,你别激动,有话我们坐下慢慢说。”
昨天从槐西村回公社的路上,县领导狠狠批评了张书记一番。
问他、这就是你上报的先进村模范村?
张书记汗流浃背,结结巴巴不知该如何解释,好在有徐建民在,及时站出来为张书记解围。
总之张书记昨晚都没睡好觉,认为周勇李保田是在县领导面前给他上眼药。
张书记冷哼一声坐到椅子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怒视周勇,在等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周勇露出一个浅笑,他先跟张书记赔礼道歉,又胡编乱造一通。
在周勇口中的槐西村,家家户户虽然能吃饱饭,但并未达到每家每户富裕的有多少多少余钱的地步。
而且从去年开始,山货药材猎物明显与往年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槐西村村民收入自然就大打折扣。
这些客观性的问题张书记并不了解情况,他看到的槐西村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周勇一席话让张书记暴躁情绪一扫而空,可他心中终究不舒服。
“要是按照你的说辞,大队为何还要开砖厂?留下这笔钱做点其他事情不好吗?”
周勇一脸的苦涩:“张书记,开砖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收入,而且我也跟您汇报过,所用工人都是穷困户家庭成员…”
张书记语塞,这件事情周勇跟他汇报过。
当时他还夸奖了周勇一番,说他做得对,给贫困户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张书记看看周勇,拿起大茶缸想喝口水,结果茶缸里一点水都没有,气得他放下了茶缸。
见此周勇急忙起身去拿暖水壶,张书记看看他,脸色略有缓和。
张书记喝口水:“周勇,你小子让我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你说说这笔账怎么算?”
丢人现眼?
周勇笑了笑:“张书记,您想这笔账怎么算?”
张书记脸上露出笑意:“你小子能捣鼓我知道,要不这样吧,你给公社想点赚钱的营生?”
周勇立马摇头:“张书记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呢吧?我一个村干部哪有那种本事?”
张书记脸上表情逐渐严肃了起来,他与周勇打开天窗说亮话。
在红旗公社任职期间,张书记没有过人的政绩,他任期将满,上级领导丝毫没有提拔他的意思。
这种情况张书记若是能连任书记一职都是好的,就怕他保不住现在职位。
所以张书记想连任红旗公社书记一职,前提是要有很好的借口才行。
周勇听完张书记的话,他陷入了思考。
张书记与一般官员相对比,他为人已经算十分清正廉明了,若是他被调走,对于槐西村来说并非是好事儿。
可想留下张书记,就得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这件事情有些让周勇头疼。
办公室陷入诡异的安静,过了十多分钟,周勇目光看向张书记。
“想到办法了?”
还别说,周勇真的想到办法了。
“张书记,发展红旗公社如何?”
张书记不明所以:“怎么个发展法?”
红旗公社经济落后,想发展起来就要有工业。
周勇的建议是红旗公社开办各种厂子,一来能解决百姓就业问题,二来经济用不几年就能腾飞。
张书记望着周勇,一个没忍住又瞪他一眼:“你说的事情我想到了,问题公社没有钱…”
周勇却低声笑了笑:“张书记,公社没钱,供销社,副食商店,菜社不都有钱吗?您完全可以跟财政所知会一声,账目晚个一季度也没事,利用这个时间差工厂开起来,余下的事情不都好解决了…”
张书记愣怔住,仿佛成了一塑雕像。
其他单位可能没钱,但供销社和副食商店以及菜社,向来都是日进斗金的单位。
张书记是红旗公社一把手,他想操作这事儿就十分简单。
“胡闹,这不是挪用公款吗?”
周勇深呼吸一口气:“张书记,要是您挪用公款是胡作非为,我周勇不会给你想点子,可您若是利用公款把工厂开起来,不仅能为您自己带来利益,更能为百姓带来福祉…
而且这件事情,您可以跟您县领朋友说一声,先通个气,省得被人以后拿来做文章…”
张书记是有后台的人,这一点周勇心中清楚。
一个有后台的人,要是连这点事情要是搞不定,那张书记这些年的班就白上了。
第173章 人生世事无常
张书记一脸思索之色从兜里摸出来一根烟,他目光略带几分呆滞把香烟放在鼻子下缓缓闻了闻。
周勇见张书记陷入了思考,他抬起手腕看看时间。
过了一会,张书记依旧保持一个神态,周勇要去看看曹彪三人,所以他提出了离开。
张书记坐在椅子上都没起身,也没开口说话,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周勇可以走。
离开前周勇深深看了一眼张书记,转身之际他嘴角微微上扬。
张书记在工作方面墨守成规一辈子,六十岁才想努力往上爬。
周勇离开张书记办公室没有立即就走,他去徐建民办公桌打一转。
徐建民在与别人谈工作呢,周勇瞅瞅,打声招呼离开。
来到红旗公社派出所门前,周勇径直走了进去。
曹彪原本在办公,见周勇来了,他把工作交给同事。
“七哥?大壮呢?”
曹彪勾肩搭背搂住了周勇肩膀:“老七大壮都在审讯室呢,早上有伙人在菜社闹了起来…”
周勇与曹彪说着话来到外面,两人寻个阴凉处说话。
“工作顺心吗?”
曹彪笑呵呵点点头:“顺心,就是案子少了点…”
红旗公社人口有限,与县城无法相比,所以犯罪率低,因此想升职或者成为在编人员都有一定的难度。
周勇听完他的话笑了:“你们刚借调过来不过数月,干好份内工作就行…”
曹彪听着周勇的话,他狠狠吸口烟:“话是那么说不假,但你也知道,我们不是在编人员,一样的玩命破案,假设因公殉职家属也得不到多少死亡抚恤金…”
有些客观性的问题必须要面对,不说不代表事情不存在。
周勇瞅了一眼惆怅不已的曹彪:“好好干,等来年看看情况再说。”
曹彪呲牙乐了:“艹,我就在等你这句话呢!”
周勇眼中都是笑意,曹彪意图这样明显,他在看不出来就是个棒槌。
但有些事情需要靠天赋与努力,若不然周勇把他们推上高位,他们在那位置上也待不了多久。
不过曹彪三人通过破案证明了他们的工作能力,现在他们缺少的是机会。
只要给他们机会,不用周勇扶持,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一个个都能爬上去。
曹彪扔掉手中烟蒂:“你等一会,我去看看老七跟大壮忙没忙完,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顿饭…”
周勇应了一声,曹彪笑嘻嘻进入派出所。
到了下班时间,四人去了红旗公社唯一的国营饭馆。
曹彪去点的菜,邢老七哈气连天在与周勇说话,闷葫芦刘大壮仿佛是个陪衬。
“酱大骨头,溜肥肠,尖椒干豆腐,猪头肉可以吧?”
周勇挑眉:“你这是准备大放血?”
曹彪笑嘻嘻坐下:“屁的大放血,我自己也馋了…”
他们仨天天吃食堂,把曹彪吃的嘴巴里都能淡出鸟了,今天趁此机会他要解解馋。
曹彪的话逗笑了大家,邢老七揉把脸:“大队长,你这嘴馋的毛病改一改吧!”
“改?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一个个都笑了。
菜上了桌,四人也没喝酒,主要是曹彪三人下午上班。
吃过饭周勇骑着自行车回了槐西村,他先去大队转一圈,随后去了砖厂。
李彩云已经在砖厂后勤部上班了,今天中午她没回家,而是在食堂吃得饭。
“食堂饭菜做的真难吃。”
李彩云之前没好意思说食堂饭菜难吃,工作一段时间她受不了了。
不是她嘴刁,是有所工友都说食堂的菜难吃。
周勇自然清楚这件事情,奈何食堂大厨就这厨艺,除非换个人做饭。
“回头我再找个人做饭。”
平常周勇不在食堂吃饭,所以菜的味道如何,他也没放在心上。吃饱不饿就行呗,一个伙食饭与家里饭菜自然不能相比。
但如今不一样了,李彩云怀着孕上班本就辛苦,留在食堂吃饭节省下的时间能休息休息,为了自己媳妇,他都得换个做饭师傅。
李彩云瞅瞅他,微微蹙眉:“换做饭的人,那大厨不就失去工作了吗?”
吐槽归吐槽,李彩云是心地善良之人,要是因为她几句话让大厨失去工作,她会良心不安。
周勇看眼自己小媳妇:“别担心,事情我会处理好。”
有份工作不容易,特别在这年代,不到万不得已,周勇不会开除任何一个人。
毕竟他也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人,懂得普通老百姓活的有多不易。
但有些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面对这种人,周勇向来不会心慈手软。
李彩云听他这样一说安心了,周勇喝口水出去巡视一圈工作。
“张老三,你过来躺。”
张三小跑来到周勇面前:“大队长,有啥吩咐?”
周勇看眼满手泥的张三:“你媳妇厨艺咋样?”
“厨艺?做饭是吧?还可以,大队长你问这干啥?”
周勇瞧了一眼张三:“明天让你媳妇来厂里食堂试试手,要是厨艺过关,就让她在厨房工作…”
张三不可置信望着周勇,渐渐脸上爬满惊喜之色。
他说话都结巴了:“大、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让我媳妇好好表现…”
周勇笑着让他去忙,张三回到自己工作岗位,卖力搅拌泥浆。
到了下班时间,除了值班工人,其他人都一个个回了家。
周勇与李彩云各自骑着自行车一前一后抵达李家门口,不等进院,就见院中站着几个人。
“大舅来了?”
李彩云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己大舅。
两口子骑着自行车进了院,除了李彩云大舅在场之外,张家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
进了屋他们才从张桂芳口中得知,李彩云老舅死了。
“妈,这怎么可能?”
张桂芳红着眼睛,哭过痕迹十分明显,李彩云大舅把话接了过去。
昨天傍晚张家兄弟还在一起聊天了,不想第二天自己弟弟因突发心脏病离世。
“心脏病?我老舅有心脏病?”
李彩云大舅一脸茫然:“村里大夫是这样说的。”
人已故,多说有益,现在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李彩云老舅的身后事,再有就是她老舅家几个孩子安置的问题。
这种事情李彩云周勇靠边站,需要张家兄妹商量着来。
最后张家兄妹决定,他们一家收留一个孩子,为自己弟妹减轻生活负担。
周勇注视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人生世事无常。
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想想他都感到脊背发凉。
事情定好,张桂芳跟着张家人走了,去料理自己弟弟身后事。
五天后,张桂芳双眸红肿不堪带着她侄女张静萍回了家。
对于张静萍的到来,开始李家几口人都很不适应,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渐渐大家才接受她。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年底,砖厂入冬就停工了,养殖场依旧在正常运转。
自从砖厂放假以后,李彩云整日在家养胎,偶尔教自己表妹识字。
这天张静萍从副食商店打酱油回来,李彩云在东屋炕上坐着纳鞋底,三个孩子跟着张桂芳出去溜门子了。
“姐,有件事情我想跟你说,但又怕你生气。”
李彩云纳鞋底的动作一顿,笑吟吟目光看向张静萍:“什么事情怕我生气?”
张静萍在槐西村生活有四个多月,她平常虽然不怎么出门,可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去副食商店买吃的,因此她倒认识不少人。
在李彩云逼问下,张静萍吞吞吐吐把事情陈述了一遍。
她去副食商店打酱油时,恰巧看见周勇与刘娟在说话。
原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事情到了张静萍口中,就感觉周勇与刘娟有一腿似的!
李彩云都听笑了:“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呢?娟子是我朋友,马三是你姐夫哥们,他们之间怎么可能有问题?”
再说周勇为人李彩云清楚,他就不是那种不三不四的男人,若不然他们也不会过到今天。
张静萍叹口气:“姐,我可听说了,多少大姑娘都把姐夫当做是择偶标准,就你心大,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李彩云扶了扶高耸的肚子,她笑着说:“那说明你姐夫够优秀。”
张静萍撇撇嘴:“是呀,就是因为姐夫优秀,所以我才替姐担心。万一姐夫跟其他女人牵扯不清,姐到时候你可咋办…”
李彩云脸上笑容逐渐消失,虽然她觉得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心中依旧忍不住会胡思乱想。
又过了几天,时间来到腊月二十七。
李家腊月二十就置办过一回年货,冻梨花生糖块被几个孩子吃的差不多了。
因此周勇决定今天再去置办一些年货,李保田没啥事,想跟去凑个热闹。
三个孩子见此闹着也要跟去,周勇应承下来,张桂芳怕他们两个男人照顾不过来仨孩子,她也准备去公社。
李彩云吃着饭:“我也去。”
他们若都去公社,家里就剩下一个张静萍,李保田就让她也跟去溜达溜达,省得一个人在家无聊。
今天公社十分热闹,供销社更是人满为患。
李家几口人在人群中穿梭,周勇护着李彩云一左一右。
来到卖布匹柜台前,周勇停下脚步,准备给家人添置新衣服,却被张桂芳拦住。
平常周勇只要出差就会给他们买衣料,如今家里存放不少衣服料子,再买就是一种浪费。
周勇觉得自己老丈母娘说的在理,并且衣料每年都会上新,没有必要囤积衣料。
张桂芳几人欲要离开卖布匹柜台前,张静萍伸手摸着一块的确良布料:“姐,你摸摸这衣服料子,摸起来好舒服。”
李彩云摸了摸,她笑了笑:“是很舒服。”
张静萍点点头,依依不舍放下手中布料。
张桂芳把自己侄女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她就笑着说:“小萍,你要喜欢这种衣料,姑就给你扯一块布回家做件上衣…”
张静萍急忙摇摇头:“姑,我只是那么说,我们快走吧!”
话她是这样说,目光终究舍不得摸过的布匹上离开。
张桂芳什么都没再说,为张静萍扯了一块衣料。
从供销社挤出来,大家去买鞭炮春联。
东西置办齐全,李家几口人往回走。
到了家,烧炉子的烧炉子,归拢东西的归拢东西,做饭的做饭。
砰的一声——
屋里屋外的人被吓了一跳,三个孩子不知怎么点燃了炮竹。
紧接着一阵噼哩叭啦的声音响起,好在没炸伤三个孩子。
周勇欲要上前关心孩子,不想张静萍见自己新买的衣料上落满炮竹屑,她慌慌张张推倒站在炕沿边不知所措的周可欣,拿起张桂芳为她新买的衣料哭了起来。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真讨人厌?干嘛毁了我的衣服料子?真膈应人…”
他们三姐弟不是故意在屋里燃放炮竹的,本来一个个就被吓够呛,张静萍又把周可欣狠狠推倒,孩子瞬间哭了起来。
周勇面色破冷,他上前抱起自己女儿,摸摸周可欣的头顶:“不怕不怕,爸爸在呢!”
周可欣哭着:“爸,我们不是故意在屋里放炮的…”
这话周勇相信,因为他们即便在调皮,也没胆子在屋里放炮。
周勇安慰着自己女儿,不忘朝吓傻的李景初李景恩摆摆手。
他把三个孩子抱在怀里,扭身离开了东屋。
等他一走,东屋气氛变得十分诡异。
李彩云瞅了一眼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张静萍,扭身也离开了东屋。
李保田什么都没说,毕竟是张桂芳侄女,虽然寄养在他家,但身为姑父说多了不好。
很快屋里就剩下她们姑侄二人,张桂芳从张静萍手中拿过衣料看了看。
布料上炸出来几个小窟窿眼,虽然可惜人,但孩子不是故意的。
“你这丫头真是的,衣料只是烧出来几个小窟窿眼,至于你于此吗?哭哭啼啼骂骂咧咧的没完没了…”
张静萍泪眼朦胧望着张桂芳:“姑,明明是他们毁了我的衣服料子,我凭啥不能说不能骂?”
张桂芳一直觉得自己侄女是个懂事的孩子,直到此刻她才明白,那不过都是假象。
其实这事儿即便张静萍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不管是周勇还是李彩云,都会给她再买一块衣料。
现在倒好,她不仅推倒了周可欣,又骂骂咧咧没完没了,间接性让大家对她心生不喜。
张桂芳听完自己侄女的话,她被气够呛:“你这丫头怎么好懒不分呢?”
张静萍抱着衣料流眼泪,张桂芳一看,话到嘴边她咽了回去,拿起鸡毛掸子扫扫炕,随后又拿起笤帚扫扫地。
吃晚饭时,饭桌上的气氛十分压抑,李保田瞥了一眼双眼通红的张静萍,心中都叹气了。
三个孩子也不跟张静萍说话,甚至都没用正眼看过她。
见此张桂芳强颜欢笑,给大家挨个夹菜。
李彩云心疼自己母亲,更不喜欢饭桌上的压抑氛围:“妈,我自己来,你吃吧!”
张桂芳哪有心情吃饭,她眼眶一红,不是心思低下了头。
今天这事儿都是张静萍不懂事闹出来的,张桂芳是她亲姑姑,对自己侄女打不得骂不得,让她里外为难。
周勇口中嚼着饭菜把自己丈母娘神态尽收眼底,虽然他十分恼怒张静萍,看在张桂芳面子上,又不得不选择妥协。毕竟这事儿说到底也是周可欣三姐弟有错在先。
想到这里,周勇给自己丈母娘夹菜放入碗中,张桂芳缓缓抬头,眼中露出了歉意之色。
李保田没话找话,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只有张静萍一脸不是心思在饭桌上一言不发。
张桂芳看看自己侄女,又是给夹菜又是主动跟她说话,可张静萍表现的却是爱搭不理。
李彩云瞅了瞅,笑呵呵与自己表妹说话,张静萍脸色才渐渐缓解了过来。
这一页翻过去了,可三个孩子渐渐疏远了张静萍。
以前他们围着张静萍姨长姨短,现在一个个都不搭理她。
事情过去两天,被孩子冷落的张静萍一大清早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在张静萍看来,孩子之所以会冷落她,就是大人教导的。
天地良心,这件事情没有人教导他们姐弟三人。
小孩子不就这样吗?
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张静萍如此对周可欣,人家姐弟凭啥还对你好?
“你闹够了没有?明天就过年了,你要去哪儿?”
张静萍眼中含泪:“姑,你别惦记我,反正我冻不死也饿不死…”
张桂芳都快没脾气了,周勇忍无可忍:“妈,既然她想走,你就让她走吧,别耽误了人家前程…”
当初张静萍要是有地方去,至于寄养在张桂芳家吗?
周勇的话让张静萍僵住,她本是想为自己找个面子,结果事情没按照她所想的发展。
“周勇,你说什么呢?”
李彩云瞪了一眼周勇,意思他别添乱。
周勇已经把张静萍小心思看穿了,他似笑非笑再次开口:“想留下生活就消停点,想走我们不留你。”
他就这一句话,随后离开了东屋,张桂芳是被张静萍举动气糊涂了,稍微冷静在想想自己女婿的话,她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张桂芳臭骂自己侄女一通,张静萍彻底老实了下来。
傍晚张静萍跟李彩云周勇道了歉,意思事情都是她不对,希望大家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李彩云原谅了张静萍,毕竟表姐妹,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闹掰。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家里气氛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一大清早,三个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屋里屋外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桂芳张静萍开始准备丰盛饭菜,李彩云帮着打下手。
周勇李保田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外面,孩子们帮忙涂浆糊,李保田指挥,周勇往墙上沾春联。
春联上写的是一些祝福的话语,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平安健康。
“灯笼挂歪了,往西北挪点。”
周勇踩着梯子在挂灯笼,李保田在下面指挥。
“爸,这回呢?”
“再往右边挪一挪…”
周勇举着灯笼挪了挪,李保田吆喝道:“可以了。”
灯笼一个个挂在屋檐下,三个孩子高兴的又蹦又跳。
“吃饭了。”
他们刚忙好,家里早饭也做好了。
吃过早饭除了三个孩子之外,其他人都忙了起来。
李保田负责劈柴火,周勇负责挑水,李彩云负责同时看着两个灶坑烧火,张静萍剁饺馅子,张桂芳在拾掇全天准备要做的菜。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年夜饭自然也逐渐丰盛了起来。
鸡鸭鱼肉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除了这些菜,今年周勇还买了十斤牛肉与十斤羊肉…
吱嘎一声——
外屋门被拉开,李洪军给自己三叔家送来一条大鲤鱼。
鱼少说得有五六斤重,看得张桂芳喜笑颜开。
“大哥,你这鱼在哪里买的?我们去菜社也没看见这么大的鱼呀?”
一般人家不会买这么大的鱼,因此菜社所卖的鱼顶天二三斤的重量。
李洪军笑着说:“我大舅哥钓的鱼,给我送来三条,个顶个都这么大…”
三条鱼他自家留一条,另外两条,一条送去了李保山家,一条送给了李保田。
这时周勇挑水回来了,看见大鲤鱼他问一嘴哪里买的。
得知事情经过,周勇说:“来年咱们村自己建个鱼塘,看看能不能养出这么大的鱼…”
李洪军笑着接话:“除了鱼也可以饲养一些螃蟹和大虾,那玩意可是新鲜物,据说价格特别贵…”
海鲜类产品,红旗公社都没卖的,想买只能去县城,而且种类也不多。
今年李洪军陪周勇去省城办事,有幸吃过一回螃蟹和大虾,那味道让他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