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by煮红尘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6
可以说,要不是她在家中无怨无悔默默地付出,李彩云又怎么能上班上的那么安心。
到了做饭时间,李景安不闹人,周可柔就在屋里看着自己弟弟,要是他闹人,张桂芳就要背着他做饭。
李彩云下班回来了,到家她也没闲着,拿上扁担水桶去挑水。
傍晚六点多钟,李保田才从公社回来。
“孙会计咋样了?”
李保田一进屋,张桂芳立即询问起孙会计身体状况。
“没啥大事,已经回家了。”
孙会计已经七十多岁,若是搁在后世,他早就退休了。放在这年代,七十多岁的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呢!
其实孙会计也可以申请退休,只是退休他拿不到多少工资。
最主要的是他退下来也没事干,一把年纪干不了体力活,还不如在现有的岗位上赚点工资呢!
张桂芳得知孙会计身体没事不由舒了口气,李彩云把话接了过去:“爸,周勇没在家,我用不用提点东西去孙家看看孙会计?”
李保田思索数秒:“去看看吧,孙会计毕竟一把年纪了…”
要是周勇在家,这些事情不需要李彩云操心。
张桂芳自言自语:“去孙家拿两瓶罐头,再拿两袋果子就行…”
李彩云应了一声,李保田还没吃饭呢,张桂芳给自己老伴留了饭菜。
李保田在外屋地锅台前吃的饭,李彩云忙利索家务,三个孩子在西屋写作业,她提着罐头果子去了孙家。
“大嫂,你这是干啥去?”
去孙家的路上,李彩云遇到了周玲。
“我去孙家。你溜门子去了?”
周玲叹口气:“大嫂,别提了,我去我二哥家了…”
如今崔淑芬周解放单过呢,周刚周强周涛哥仨每个月要给他们两口子二块钱生活费。
看似不多,但对于他们三家来讲却是生活负担。
李彩云听着周玲讲述关于周家鸡毛蒜皮的事情,越听她越是蹙眉。
第223章 周勇遭遇车祸…
周刚这个月因为孩子生病还没给自己父母生活费呢,崔淑芬就不高兴了,去自己儿子家要钱。
母子因为两块钱吵的不可开交,周刚家孩子就把周玲找去了。
李彩云蹙着眉:“周刚家日子不至于过的两块钱都拿不出来吧?”
如今槐西村贫困人家少之又少,一般人家多少都有一点积蓄,甚至劳动力多的人家存款高达几千块。
主要是采摘山货能卖钱,狩猎也能卖钱,集体劳动还有工分,家里再有个上班的人,只要能吃辛苦,日子都不会过的太差。
周玲叹口气:“大嫂,我二哥家七个孩子,两个劳动力,三个学生,一年他们两口子赚钱,只够年吃年用…”
其实要不是村中集资盖房子,周刚家日子过得也不至于如此紧巴!
李彩云无奈摇摇头:“我倒是把这些问题给忽略了。”
“大嫂,不说这些事情了。你去孙家吧,我也得回家了…”
姑嫂分开,李彩云去了孙家,她在孙家坐一会就回了家。
李彩云到家时,周可欣李景初作业都写完了,只有李景恩趴在蜡烛下写作业呢!
“快点写作业吧,还往外面看啥?”
周可欣李景初周可柔都在李家大门口玩呢,李景恩哪有心情写作业。
他时不时抬头看看大门口,气的李彩云恨不得打他一顿。
磨磨蹭蹭十多分钟,李景恩可算写完作业了,书本也不整理,如垃圾似的塞入书包。
“狗剩,你给我回来。”
李景恩笑嘻嘻望着自己母亲,他见李彩云脸色不好看,这小子急忙把书本从书包里掏出来整理整理重新放进去。
等他出去以后,李彩云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李彩云拿起鸡毛掸子扫扫炕,脱了鞋她上炕铺被褥。
忙好她去了东屋,李保田跟张桂芳在炕上哄着李景安,两口子在唠嗑。
李彩云抱起自己儿子,李景恩笑嘻嘻抱住她脖子。
李保田笑着说:“你看吧,你咋哄他都白扯,看见彩云瞧把他激动的…”
白天张桂芳带着李景安,晚上李彩云带孩子睡觉。
张桂芳笑吟吟说道:“小白眼狼,姥姥白疼你了。”
李景安一听,扭头看看自己姥姥,这小子尖叫着在李彩云怀里又蹦又跳。
李保田被逗笑了,他把李景安抱入怀里。
“臭小子,你喊什么喊?”
李景安咯咯笑了起来,哈喇子顺着嘴角流淌了下来。
张桂芳掏出裤兜里手绢,给李景安擦擦哈喇子。
七点钟李彩云带着李景安回了西屋,张桂芳洗洗脚,与李保田早早躺下。
李景安八点多钟才睡,等他睡着,李彩云看会书,有了困意她熄灭蜡烛进入梦乡。
凌晨轰隆隆几声——
一阵电闪雷鸣,惊得李彩云猛地坐了起来。
她来到窗户前,掀起窗帘一角往外看看,见要下雨,她放下窗帘躺了回去。
顷刻间——
雨水从天而降,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发出清脆的响声。
渐渐雨声加大,睡在被窝里的李彩云闭着眼睛微微蹙眉翻个身,莫名感觉胸口闷的她喘不过气。
她坐了起来,本想打开窗户透透气,由于潲雨,李彩云下了地。
她来到外屋门口,拉开门栓,开门透气。
张桂芳起夜听见了开门声,她打着手电筒从东屋走了出来。
“彩云?“
李彩云披着衣服看向自己母亲,张桂芳看清自己女儿的脸,不由瞪了她一眼。
“你这丫头大半夜不睡觉,站在外屋门口吓唬人干啥?”
说着这句话张桂芳来到了李彩云身旁。
“妈,雷声惊醒了我,也不知我是不是吓着了,心口闷的难受…”
张桂芳听完李彩云自言自语的话:“打雷有啥害怕的?”
她话是这样说,随后嘀嘀咕咕站在门口给李彩云叫魂。
“妈,我又不是小孩。”
张桂芳瞪了一眼李彩云:“你就是七老八十,在妈眼中你永远都是个孩子…”
李彩云笑了,她挽住自己母亲胳膊,把头靠在张桂芳肩膀上。
张桂芳瞅了一眼外面:“彩云,雨下的这么大,中午你就别回来了…”
雨天的路泥泞不堪,自行车没法骑,就得走着去上班。
李彩云瞧着越下越大的雨势,她轻声应了一声,张桂芳打个哈欠。
“妈,你困就回屋吧,我一个人待一会。”
张桂芳应了一声,与李彩云又说了几句话,她才扭身回屋。
天渐渐放亮,后半夜没怎么睡的李彩云早早就起来了。
她从西屋出来时,李保田已经去挑水了,张桂芳拿着掏灰耙蹲在灶坑门前在掏灰。
李彩云洗把脸刷刷牙,洗漱过后她拿起饭盆顶着雨去了仓房。
先把煮粥所需的小米子用水泡上,醒好的面揉揉进行二次醒发。
忙好这些事情,李彩云如每天一样,拿着抹布开始收拾东西屋卫生。
五个孩子不到五点钟都醒了,等他们起来,李彩云再把南北炕被褥叠好放在被垛上。
“狗剩,赶紧进屋。”
外面下着雨呢,李景恩在雨中来回穿梭,身上都被雨水淋潮了。
李景恩笑嘻嘻跑进屋,张桂芳面带微笑压低声音:“你妈看见该说你了。”
他挠挠头,乐呵呵乖乖去了东屋,等早饭做好,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饭。
李家人的日常生活简单而重复,充满了琐碎和平凡。
这些日复一日的小事,虽然看似单调乏味,却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吃过饭李彩云打着雨伞去上班,等她走后好一会,周可欣姐弟三人才去学校。
李保田磨磨蹭蹭八点钟才去大队,张桂芳带着两个孩子在家。
步行一个多小时李彩云到了砖厂,工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吹牛打屁。
这种天气砖厂干不了活,可他们却不能旷工,因此大家来上班,就是为了熬时间混工资。
李彩云收拾收拾办公室,无事可做的她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中午她在砖厂食堂吃得饭,下午雨势减小。
到了下班时间李彩云与大家一起离开的砖厂,一帮大老爷们嘻嘻哈哈走在前面,她慢慢悠悠跟在他们身后。
进了村,大家各回各家,李彩云不紧不慢朝李家所在的方向走去。
“嫂子,你等等我。”
李彩云听见这句话顿住脚步,刘娟打着一把雨伞来到她跟前。
“娟子,你这是干啥去了?”
刘娟不是从大队方向而来,李彩云就问了一嘴。
“孙会计不是生病了吗?我才从孙家出来…”
两人说着话往前走,李保田出现在她们面前。
“彩云,快点跟爸去县城,周勇遭遇车祸…”
李彩云不等听完李保田的话,她脸色都变了。
父女二人连家都没回,急匆匆前往县城,都没顾上跟刘娟打招呼。
晚上八点多钟李彩云与李保田到了县医院,周勇一条腿打着石膏,鼻青脸肿躺在病床上输液呢!
“爸,你们怎么来了?”
周勇看见他们父女露出颇为惊讶的神态。
李彩云来到病床前,她看着重伤的周勇红了眼眶。
“别哭,我没事,就是左腿骨折了…”
今早省城下的毛毛细雨,周勇乘坐早班车往回来,快进庆木县了,司机疲惫不堪把车开进了壕沟里。
死了三个人,重伤十多人,轻伤二十多人。
周勇很不幸,他在翻车时被人砸的腿骨骨折,面部几经撞击,弄的鼻青脸肿。
事情是上午十点多钟发生的,其他伤患都通知了家属,唯独周勇没有那么做。
他寻思自己在医院待几天,想等出院直接回家再把事情告诉他们。
然而在核对伤患以及死者身份时,公安局同志得知了周勇身份信息,医院这边把电话打去了红旗公社。
由红旗公社派人前往槐西村,告知了李保田此事。
李彩云擦擦眼窝,李保田上前关心关心自己女婿。
“伤了腿可得要注意,不能不当回事…”
周勇点点头,李保田惊魂未定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
去送信的人也没说周勇伤的啥样,就说他遭遇了车祸,人在县医院呢,让家属赶紧前往医院。
父女二人在来的路上可谓是忐忑不安,李彩云在马车上三番五次落泪。
周勇看着他们父女,觉得医院工作人员与公社送信人员太不靠谱,传话传的都能吓死人。
李彩云拉起周勇的手:“除了左腿跟脸,没在伤到其他部位吧?”
她的意思是周勇身上可有其他的伤,但是她言语没有表达好,这话听起来带了一丝丝暧昧,然而她自己还没察觉到。
周勇瞅了一眼游神天外的李保田,他清清嗓子,眼中露出笑意:“重要部位没伤到。”
李彩云一愣,细细品味他的话,明白他话中想表达的意思,气得她白了周勇一眼。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贫嘴?”
周勇拉着李彩云的手,让她坐到病床边:“放心吧,我没事。”
李彩云却有些不放心,起身掀开他被子查看。
周勇身上不少淤青,但都不碍事。
李彩云为他盖上被子,周勇笑了笑:“我都说没事了,你就是不信。”
“你向来报喜不报忧,还是我自己看看才能放心…”
周勇轻笑,缓过劲的李保田问问他吃没吃饭。
“爸,我吃过了。你跟小云都没吃饭吧?你们快去吃饭…”
他们父女前脚刚去吃饭,后脚马三李洪军孙庆来了。
周勇看着他们仨:“你们怎么来了?”
刘娟得知周勇遭遇车祸一事,她小跑回家把事情告诉了马三。
马三二话不说拿上家里全部的钱,急匆匆前往公社。
路上他遇到了孙庆李洪军,二人得知周勇的事情,各自回家拿上钱,三人到公社雇了一辆拉脚马车来了县城。
其实他们到有一会了,不知周勇住在那个病房,又是打听又是询问,才找到周勇。
四人正说话呢,曹彪一身警服气喘吁吁的来了。
曹彪白天出任务去了,傍晚回来听同事提起车祸一事。
当时他也没在意,忙好手头上的事情,他要下班回家前,无意之间在办公桌上看见车祸伤员名单,其中就有周勇的名字。
他看见这个名字就有了不好的预感,拿起名单看了一下个人登记信息,曹彪放下名单就往医院赶。
“你不是说去省城要待几天吗?怎么这么快就返回来了?”
周勇要去省城的头一天见的曹彪刘大壮邢老七三人,当时他们还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意思等他回来,他们聚在一起喝点。
去之前周勇没想到事情会办的这么顺利,就说三五天的时间,结果他到省城当天就把事情办完了,所以今天他乘坐早班车往回来。
五人正说话呢,李保田李彩云父女回来了。
马三李洪军孙庆都没吃饭呢,曹彪把他们带回了家。
“爸,等他们回来,你们雇辆马车回去吧,省得我妈在家着急…”
李保田应了一声:“好。你需要啥,明天我给你带来…”
“爸,不用麻烦了,缺啥少啥现买,我用不几天就出院回家了…”
家里五个孩子呢,大队琐碎事情也不少,李保田哪有时间总来县城。
再说周勇只是骨折,等他腿上石膏干了,他在打几天消炎针就能出院回家了。
李保田看了一眼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的周勇:“虽然只是骨折,但也要好好修养,若是落下病根,以后阴天下雨腿就难受…”
周勇笑了笑,李保田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关心他话。
十点多钟马三孙庆李洪军跟曹彪来了医院。
“你们都回去吧,我这里用不上你们。”
一个个都要留下来照顾周勇,搞得他像是瘫痪在病床上了似的!
李洪军皱眉:“彩云自己照顾不了你,我留下他们回去吧!”
周勇摇头,不等他开口,曹彪说:“你们都回去,我留下照顾周勇。”
在周勇的坚持下,李保田马三李洪军孙庆回去了,曹彪也不用留在医院。
他们一走,病房安静了下来,李彩云给周勇盖盖被子。
“你困就睡吧,我想解手喊你。”
李彩云一点也不困:“腿疼吗?”
周勇看了一眼自己悬着半空用绳子吊起的左腿:“还好。”
李彩云看看他:“脸疼吗?”
“还好。”
面部撞的鼻青脸肿能不疼吗?
只是周勇是男人,他不好意思喊疼。
李彩云撇撇嘴,弯腰从病床下拿出洗脸盆与毛巾。
“我去打些水回来给你擦擦脸。”
周勇点点头,李彩云离开了病房。
这一夜周勇腿疼的几乎都没合眼,早上他刚眯楞着,曹彪两口子与邢老七刘大壮来了。
周勇强打精神跟他们说说话,送走他们四人,医生例行查房。
他腿上石膏还没干透呢,所以周勇要继续在病床上躺着。
上午周勇睡了一觉,十一点赵春花提着午饭来了。
“嫂子,都跟你说了不用给我们送饭,你怎么还是送来了?”
赵春花放下饭盒,她笑着说:“我要是不给你们送饭,老曹回家得骂死我…”
曹彪工作忙没时间在医院照顾周勇,赵春花要是不给他们两口子做点饭送来,按照曹彪的性子,回家指定会急眼。
李彩云笑吟吟把话接了过去:“嫂子,曹大哥还敢骂你呢?”
赵春花打开饭盒,笑眯眯说道:“他可没少骂我,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这话李彩云才不信呢,赵春花有多彪悍,大家都清楚。
曹彪要是把她惹急眼了,她是真下死手打自己男人。
也就是赵春花这种性子能镇得住曹彪,错一个女人,估计得被曹彪欺负死。
周勇听着她们聊天内容笑了笑,赵春花把饭菜一一摆在床头柜上。
“你们快吃饭吧!”
赵春花给他们两口子做的红烧排骨,酱炖豆腐。
“嫂子,县里排骨多少钱一斤?”
“一块三。公社排骨多少钱一斤?”
李彩云拿起筷子递给周勇:“排骨一块一。”
赵春花叹口气:“公社离县城不算多远,一斤排骨相差两毛钱…”
两毛钱能买十盒火柴,足够一家人做饭使用半年。
李彩云把话接了过去:“嫂子,你有没发现,今年物价大幅度都在上涨了…”
去年一根蜡烛三分钱,今年一根蜡烛涨到四分钱…
赵春花早就发现了,因此她还跟曹彪说过,在县城居住消费太高。
听完李彩云的话她才知道,不是只有县城物价在上涨,公社物价也有所上涨,不过就是没有县城物价涨多的而已。
周勇安静吃着饭,听着她们二人聊天,他心说:现在物价才哪儿到哪儿,再过几年,物价一年比一年高。
等进入九十年代,物价那是蹭蹭往上涨…
李彩云与赵春花聊聊物价上的事情,她们又聊起村里发生的事儿。
女人聚在一起就是家长里短,不过由于李彩云上班的缘故,所以赵春花在她口中没得到什么八卦信息。
等他们两口子吃饭完,赵春花坐一会提着饭盒回去了。
周勇下午睡了一觉,李彩云也眯愣了一会,三点多钟刘大壮与邢老七来了。
虽然他们在辖区派出所上班,可工作一点也不清闲。
周勇从他们神态上就能看出来,刘大壮与邢老七脸上都是疲惫之色。
“你俩这是有多长时间没好好睡一觉了?”
邢老七把话接了过去:“别提了,我得有半个月没好好睡一觉了…”
由于今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县城各个黑市人满为患,导致治安特别的差,经常出现打架斗殴事情。
周勇微微皱眉:“那你们岂不是很忙?”
邢老七点头:“就说今天上午吧,抓回来几个在黑市打仗的人,忙到下午我们才吃上饭…”
周勇与邢老七在聊天,刘大壮坐着居然睡着了。
见此周勇喊醒了刘大壮,让他去另一张病床上睡觉。
刘大壮是真困了,躺下没一会就鼾声如雷。
李彩云看看时间,她跟周勇打个招呼,起身去了副食商店。
她买了两斤苹果,又买了一些香蕉与麻花果子之类的食物。
李彩云提着东西回来时,刘大壮与邢老七已经走了。
“同志,麻烦让一让路。”
李彩云靠边站,一位病人由医生护士送入周勇所在的病房。
安顿好病人,医生护士一起离去,李彩云看看对方,来到周勇病床前凳子上坐下。
新住进来的患者年过五旬,头上缠着纱布,半张脸淤青不堪。
“他这是咋弄的?”
周勇摇摇头,意思他也不清楚。
很快几个医生护士折返回病房为患者腿部打石膏。
闹闹吵吵一个多小时医生护士才离去,李彩云瞅了一眼对方吊起来的腿:“他腿跟你一样,估计也是骨折了…”
周勇点点头,李彩云坐下,病房这时进来两男三女。
五人进来就吵吵闹闹,先是看看病人的情况,又在病房内争执了起来。
李彩云微微蹙眉,忍无可忍,她说:“这里是病房,你们说话小点声。”
五人看了看李彩云,说话声音压低了,可他们依旧在争执不休。
“死丫头,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知你是个丧门星,果然打我的话来了,居然联合外人欺负自家人,你这是想造反…”
面对上了年纪女人的指责与咒骂,对面二十出头女子面上无悲无喜。
有个男人也许是听不下去了:“妈,你容玉莲解释解释。”
年纪五十出头的女人眼睛一瞪,尖酸刻薄的开口:“这有什么好解释的?显然是这丫头吃里爬外,要不然红莲能遭受这种委屈?”
周勇蹙眉,虽然不知一家人发生了何事,却觉得男人是个妈宝男。
这时二十出头的女人哭得死去活来:“我不活了…”
吵吵闹闹依然在继续,听得周勇与李彩云一脸懵逼。
又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子冷眼旁观,周勇李彩云把一切都看在眼中。
没一会病床上的人悠悠睁开了眼睛,老泪纵横直呼家门不幸。
年过五旬的女人嘴角上扬,一只手伸入兜里,把兜里的信掏了出来。
“老头子,你看看这是什么?”
刚醒来的病人看过信中内容如遭雷击,老人不可思议颤颤巍巍坐了起来,不等他在看一遍信件内容,递给他信的人不容分说把信撕得粉碎。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点脑子,有点心的人都应该清楚,事情有些复杂化了。
周勇与李彩云对视一眼,由于不认不识,他们两口子只能静观其变。
很快,住院的老人与前来看病的妇人争吵了起来,渐渐李彩云与周勇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男三女被住院的老人驱赶离去,李彩云与周勇再次对视一眼。
“叔叔,你还好吧?”
老人半边脸淤青,哭的鼻子一把泪一把。
李彩云本就是心地善良之人,她最看不得这种不公的事情,因此忍不住询问了起来。
老人哭得不能自已,看得周勇微微皱眉。
“我这是做了什么孽?怎么就摊上了这些儿女?”
经过老人的陈述,周勇与李彩云才知道,刚才探望老人的两男三女,其中一人是老人的老伴,余下那四人有两个是他亲生子女,剩下那两人是他继子继女。
“叔叔,你别哭了,有话慢慢说。”
住院的老人看向劝解他的李彩云,哭得是老泪纵横,打开话匣子,把自己苦楚讲述了出来。
第226章 庆木县引以为傲的标杆
老人的亲生女儿与继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果姐俩都喜欢邻居家与她们一起长大的小哥哥。
不知情的他与小哥哥父母聊了聊,小哥哥父母中意继女,他虽然为自己亲生女儿感到惋惜,可还是为继女与小哥哥订下婚约。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小哥哥喜欢的人竟然是他亲生女儿,小哥哥父母明知此事,却把事情隐瞒了下来,并未明确告知自己儿子订婚对象是谁。
直到今天订婚,小哥哥才知自己订婚对象是继女,因此他死活不去现场,小哥哥父母没办法就把实情跟他们两口子说了。
老人的老伴以为这一切都是老人女儿搞的鬼,她娘家几个哥哥气不过,把自己妹夫一顿毒打…
他被打的送入医院,可他老伴依旧不依不饶,在家中翻找出他亲生女儿与小哥哥往来情书,有少许信件当中提到了继女。
其实内容没有什么,可看在他老伴眼中就是他亲生女儿不要脸破坏她女儿的婚事…
周勇听的津津有味,心说:好抓马的狗血桥段。
李彩云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她才回过神。
“叔叔,我冒昧的问一句,听你老伴话里话外的意思,你们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李彩云记得他老伴说过这样一句话;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知你是个丧门星。
说起这个问题,老人脸上皆是尴尬之色,因为他现在的老伴是他已故妻子的妹妹,也就是说他跟自己小姨子成为了夫妻。
李彩云愣怔住,周勇瞥了一眼自己小媳妇那一脸懵的表情,嘴角忍不住上扬。
为了不让彼此尴尬,周勇主动岔开话题:“叔叔,你在那个单位上班?”
“我在电业局工作…”
周勇一听来了精神,与他聊了起来。
通过再次聊天,周勇得知他姓元,名叫元大成,在电业局后勤部任职主任一职。
“元叔,向你咨询的个事儿,假设我家想通电,我自己购买电线可不可以?”
元大成微微皱眉,他思索数秒:“正常来说可以,不过要打申请。你应该清楚,电力资源紧张,所以申请能不能通过,需要看你居住的附近有没有变压器…”
周勇通过在省城的朋友了解到,只要不用电业局提供的电线,槐西村通电费用能降到三万八九的样子。
而且他朋友的姑父就在电线厂工作,周勇若想采购电线,可以绕过电业局让红旗公社供电所给开采购电线证明。
周勇听完元大成的话:“元叔,若是村里通电,能不能绕开电业局?”
村里通电?
元大成扭头看了一眼周勇:“据我所知,目前只有红旗公社管辖的槐西村有通电意向,难道你是槐西村人?”
周勇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元大成听后笑着自言自语:“难怪你打听通电的事情,原来你就是周勇呀?你的大名我是如雷贯耳…”
随着槐西村的发展与壮大,周勇早已在县城成为小有名气的人。
提到槐西村,没有多少人知道村长是谁,却都知道生产队大队长周勇的大名。
他任职十年生产队大队长,在此期间,他把一个出行难的贫困村,一手打造成全县首屈一指富裕村庄。
周勇谦虚回应元大成的夸赞:“元叔,你的赞誉我实不敢当。槐西村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非我一人之功…”
元大成笑着夸赞道:“你太谦虚了。我听说槐西村现在不仅药材种植规模庞大,养殖业也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你们还在推进水产业和教育事业,新农村建设的也如火如荼,还有砖厂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一项成就都足以成为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槐西村的发展不仅在百姓中广为传颂,更成为庆木县引以为傲的标杆。
县长和县委书记在多次大会上对其赞不绝口,对周勇的贡献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果周勇有意,他便能直接踏入政府部门上班,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