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综同人)强者是怎样炼成的by老肝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7

“我并不觉得一千个爱丽丝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危害,我只会为我们的城市里出现一个爱丽丝而感到安全。嘿,爱丽丝,听见了吗?欢迎你来西部居住!”
当然,有接受爱丽丝的,也有不接受她的。
“一千个相同基因的女人,天哪,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假如她们之中的一个杀了人,警方该锁定哪一个呢?”
“我听说她摧毁了‘本体沉睡基地’……我承认,保护伞的高层该死,但并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她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做出剥夺他人性命的决定,这会让我们感到恐慌。”
“她拥有控制人的超能力,或许,她不该与大众生活在一起。”
阿萨思切换电台看“唐老鸭”,一堆爱丽丝齐刷刷转头看向她。
她握着遥控器,说道:“别看这种没营养的东西,如果人类给不了你想要的,就争取你能得到的。”
爱丽丝看向她的姐妹们:“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栖身之所。”
“不是有现成的吗?”阿萨思道,“把浣熊市变成你的怎么样?你有念动力,而莱戈拉斯种下的植物恰好可以靠念动力控制,你可以把这里变成你的。”
爱丽丝:“如果我占据一座城,他们随时会向我开战。”
阿萨思咧开嘴:“或许,人类巴不得把这座城送给你。”
“他们带走了保护伞的资料,迟早会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头龙。有这么一个‘天敌’在,他们不会让你无家可归。”
哪有什么大局观,一切只是制衡而已。

第231章
不出阿萨思所料, 当保护伞的资料落入联邦手里,“世界上有龙”的情报将不再是秘密。
一头能吞核弹的龙与一千个拥有超能力的爱丽丝相比,谁的危害更大?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龙。
爱丽丝再强也跳不出人类的范畴, 总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也逃不出热武的狂轰滥炸。可龙不一样,祂来历不明、行踪不定,连人类最强的武器都能当饭吃, 还有什么扛不住?
龙不是人,人类制定的规则和律法完全困不住祂, 祂对人类的国度也没有归属感。
不像爱丽丝,她金发碧眼,天然是美国公民,还是不可多得的超能力者。如果联邦能接纳她, 给予她与克隆体公民的待遇与庇护,那么美利坚不是白得一支超能力战队吗?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他们做不到拉拢一头龙,至少得保住爱丽丝!
于是, 有联邦出手干预,电视和报纸上的舆论风向都变了。从讨伐到赞美, 从忧虑到邀请, 只一夜功夫就逆转了风评, 让第二天买报纸的人都以为踏入了平行世界。
变脸十分得迅速且离谱。
很快, 联邦的人进入浣熊市, 与爱丽丝进行交流与协商。与此同时,阿萨思与莱戈拉斯已经坐上了一艘轮船, 离开北美的地界。
根据吉尔和艾达传回来的信息,保护伞建在日本东京的总部虽然已被推翻, 但还有一个冷库沉在地底废墟之中,那里应该有她想要的病毒原液。
鉴于日本将保护伞的废墟列为了禁区,平时没什么人敢靠近,他们过去的速度大可以慢一些。
……是可以慢点,她正好重新学一遍日语。
犹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门语言是在环太平洋总部·香港区,教她的人是森真子。大抵是她在学语言这块“天赋异禀”,学得奇快,很快就能上口。但由于日常不用,这么多年过去也早忘了。
巧的是,莱戈拉斯熟悉这门语言,当即成了她的教学者。教了没多久两人就开始对账,结果一对才发现这两门语言似乎是“通用语”。
莱戈拉斯:“我遇到的神明、魔龙和外星人,基本都说日语。”
阿萨思:“怎么可能,明明都说英语。”
陷入沉思,从头梳理,发现亮点。
阿萨思:“所以,凡是与勇者、恶龙、魔法相关的世界,以日语为主;而凡是与实验室、怪兽、外星侵略相关的世界,以英语为主。”
莱戈拉斯点头:“差不多是这样了。”
两人聊到饭点,在轮船上吃了顿海鲜,再回房间休息。不用睡觉的阿萨思日常卷,难得失眠的精灵透过窗眺望大海,看着远方的海域有海豚跃出水面。
“阿萨思,你不睡觉不要紧吗?”
“龙的睡眠周期跟大部分动物不一样。”阿萨思道,“平时醒着就行,到了进化的时候自会‘长眠’,我睡过最长的一觉有一百年吧?在来到这个世界前,我已经沉睡了三年。”
她可不缺觉:“你呢?快零点了还不睡吗?”
莱戈拉斯:“只是有些烦躁……总感觉去了东京会发生一些事,让我感到不安。”
阿萨思:“管它发生什么,只要不是丧尸出笼就行。”
她宁可打十个达克赛德也不想再砍丧尸了!割麦子还有收获,杀强敌能增经验,砍丧尸能得到什么?一个遭罪的鼻子,一天抑郁的心情?
约莫过了半小时,看海的精灵枕着月光睡着了,呼吸绵长。
阿萨思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啃书本,只是翻页的声音放轻了。一时间,轮船的房间里只剩下海洋的白噪音,平和且宁静。
在海上漂了两周,轮船抵达了东京港,阿萨思的语言也学得差不多了。
她又把银发染成了棕色,戴上老土眼镜,携莱戈拉斯在寸土寸金的银座一带租了个拎包入住的平层,当天花出去一大笔钱。
莱戈拉斯:“你的蝙蝠朋友给你准备了多少日元?”
阿萨思:“你该问保护伞在‘东京模拟城市’的银行里放了多少日元。”拍肩,“放心,花不完。只是衣食住行的话,够用几百年吧?”
精灵:……
来到了新地方就该适应新环境,只是东京的人口密度比北美大城稠密太多,从楼上望下去都是人,让她歇了逛的心思,只想在建筑物的顶端蹦跶。
直到,她看到一家猪排饭餐馆正在做“大胃王挑战”,不带犹豫一秒,她逮着莱戈拉斯就去吃。
有酱有肉又有饭,让她一瞬梦回机甲大学的食堂,那里的大厨每天给她花式投喂,连菜带饭都不重样,不像北美那样——吃,只是为了活着。蛋白质、果蔬、鸡肉一通搅拌,能咽下去就行。
在这里,吃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堪堪坐下,老板立刻端来两大桶猪排饭,整整两大桶!
规矩是吃完免单,吃不完付全款。就在莱戈拉斯面露难色时,阿萨思已经把头埋进饭桶,大口炫饭。
见状,精灵一笑,端来个盘子舀了自己能吃的分量,剩下的全留给了阿萨思。
老板笑盈盈地等着全款,殊不知越等脸色越难看。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俩干饭的主力是个女孩,而她的胃口简直大得离谱。
那可是两桶饭,两桶!她全吃完了,一粒米不剩,而她的肚子竟然没有凸起?等等,她的胃是连着黑洞吗?她吃哪儿去了?
在人类敬佩又惊惧的目光中,阿萨思扬长而去,吹着风没入夜色,一路畅行无阻地来到了保护伞禁区。
难怪吉尔告诉她可以晚点到,原来算到了人类非常健忘。这才过去了几周,之前戒备森严的禁区就只剩下几道发黄的警戒线了,没人守着。
阿萨思入到最底部,找到冷库,强势拆开了它,取走里头的全部病毒。当晚,所有原液都进了她的肚子。
许是量变引起了质变,接近黎明时分,阿萨思感到一阵倦意袭来。不知病毒开拓了她哪个方面的基因,让她意识到进化的到来。
“我的蜕皮期到了,莱戈拉斯,或许要沉睡很久。”
简单交代了两句,为防小伙伴饿死街头,她还给他留了一大笔钱:“我会在东京港的海域深眠,如果你哪天感觉不到我了,那我一定是前往了下一个世界。”
莱戈拉斯:“蜕皮期也会被召唤吗?”
“会。”
精灵叹了一声,温和一笑:“那么,晚安,阿萨思。”
期待你醒来的那天,我也能送上一句早安。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射向地面,阿萨思的身影已消失在东京港。
莱戈拉斯望向翻滚的海浪,在轮船的启航声中伫立久久,直到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才离去。
既然龙进入了蜕皮期,那么他要做的事就多了。首先他得代替阿萨思向她新交的朋友“道别”,再去寻找一棵年岁过千的古树,折一根树干做法杖,用来镶嵌空间宝石……而在漫长的等待中,他得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融入人类的世界。
2003年4月,浣熊市的重建开始,爱丽丝及其克隆体获得了公民和永居的资格,她们与自然人一样拥有同等权利,可以进入各行各业工作,但不被允许擅自出国。
同年11月,灾后重建的浣熊市崇焕生机,但来此定居的人员十分稀少,电影剧组和游客倒是非常多。是以,浣熊市新上任的市长·查尔斯博士改变了策略,决定将浣熊市开发成影视基地,并建起了一所表演类大学。
2004年5月,“人形怪”马特被移交给联邦实验室,科学家借着植物解毒剂的功效中和他体内的病毒,并开始对他进行修复手术。
大手术前后进行了三次,耗时半年,马特总算恢复了人样,但依旧是众人眼里的“怪物”。
只是,马特心态极好,左右恢复不了,他干脆当个怪物。于是他另辟蹊径,找准“怪物”赛道混迹于各个剧组。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不仅赚够了钱,还获得了大奖提名。
2006年8月,吉尔与爱丽丝秘密前往东京,与精灵会面。在得知巨龙仍在海域中沉睡时,她们呆了几天便离开。
9月,因爱丽丝擅自离国,联邦与其爆发了矛盾。在得知“资产不得擅自离开美国”的说辞后,大量爱丽丝克隆体连夜离开,分散到世界各地。
2010年初,新西兰诞生了第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婴儿,她能让身边的玩具飞起来,其母亲正是爱丽丝的克隆体之一。
而在未来的20年中,身具超能力的孩子逐渐增加,从几个变成了十几个。
有科学家称,“爱丽丝基因”将在一百年内扩散至全球,届时,超能力者将随处可见,而他们与普通人之间迟早爆发战争。
2015年6月,巨龙的气息突然消失,遍寻不见。
同年,莱戈拉斯结束了漫画工作,与旧友道别后也消失在东京港。
有目击者说,他看到知名漫画家身穿斗篷,手握法杖走向了大海,并隐没在波涛汹涌中。
他认为,“绿叶老师”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只属于他画笔下的中土,现在,他只是像画中的精灵一样去寻找他的巨龙朋友了。
接着,该男子大喊着羁绊和友情,被警方带走,只因他是知名漫画家失踪案的唯一目击者。
后来,警方扩大了搜寻尸体的范围,只是一无所获。但在海域深处,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疑似某种生物栖息过的深坑,鳞片压痕明显,让人心惊。

第232章
进入休渔期的前一日, 仁科家的老旧渔船行驶到一片较远的海域,撒下了返程前的最后一网。
无奈船身不固,海上的风浪又大, 将这一叶船吹得东倒西歪,险些挂不住网。
浪头打在甲板上,飞溅起白沫与水花。一名老妇伸出枯瘦的手抓住绳索,迎着大浪的险恶冲后头呐喊:“理佳, 收网!”
网很沉,像是逮住了一批大鱼。
名为“理佳”的女孩大声应着, 奋力地启动收网机,将渔网一点点收起来。
也不知网住了什么鱼,下方传来一阵强劲的拉力,一下子卡停了收网机, 还将整艘渔船往下拉去。
一艘陈旧的渔船哪经得起这般颠簸,当即就要四分五裂、完成解体,吓得理佳大叫着扑向老妇,惊恐地喊道:“奶奶, 船要翻了!”
可不知为何,水下的拉力忽然消失了。
也许是海神的眷顾, 抑或是死神的怜悯, 大浪改了方向, 将快要侧翻的渔船拨正, 连带着渔网的重量也轻了起来。
天空一眨眼放了晴, 原先吹起的险风恶浪逐渐变得风平浪静,大海不再为难人, 而是托起一股力让她们把渔网往上收。
“奶奶,网好像变轻了……”
“有鱼, 但不是很多。”老妇笃定道,旋即笑眯了眼,“有鱼就好,我们可是捕到鱼了呢!这是一桩大好事,按现在的鱼价,能在集市上卖出不错的价钱。”
说来也怪,最近一个月起,千叶的海域鲜少能捞上鱼来,得去较远的海域才能有所收获。限于条件,一大批旧渔船被淘汰,新渔船远航,谁知他们所获也不多。
日本周边的海域像是受到了诅咒,几乎没有鱼群敢在附近停留。马上就是休渔期了,这就导致了鱼价的不断上涨,让不少讨生活的人过得苦不堪言。
所幸,她们捕到鱼了,能小得一笔钱!
理佳和奶奶高兴地收网,期待地看着网缓慢上升。不料升着升着,祖孙俩的笑容渐渐淡去,眼神陷入了凝滞,表情也变得惊悚。
原因无他,渔网的底部没有任何鱼,只有一个银发覆身、不着寸缕的女孩。她自高高挂起的渔网中垂首,非人的竖瞳注视着一老一小,没吓唬她们,只安静地等待两人回神。
好一会儿,理佳率先叫了起来:“奶奶,这是美人鱼吗?”
阿萨思:……
到底是老人家靠谱:“别胡说,是落难的外国人,快去给她找件衣服穿。”她抖着手卸下渔网,小声道,“得报警,诶,她听得懂我们的话吗?”
“听得懂。”
标准的发音,冷质感,很有辨识度。老妇一转头,才发现女孩已经出了网,正抱着双臂站在船头,嗅着海风的气息。
“你……”
“我叫阿萨思。”
仁科家的渔船回来了,一如既往地没有捕到鱼。不过,这次她们带回了一名发色奇怪的女孩,长得很漂亮,像是个外国人。
据说,那名女孩是个潜泳爱好者,不小心被仁科家的渔网兜了上来。她的背包、证件和财物搁在海边的一个山洞里,需要亲自去取。
这说法经不起推敲,听着也漏洞百出,怎么也不像真话。
然而,当阿萨思披上“外国人”的皮,对警方说着流利的英语,一切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似乎在亚洲人眼里,所有“外国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深海潜泳、山洞冒险,这些词搁在亚洲人身上比较小众,可按在外国人身上就很大众。
只能说,“刻板印象”让不合理变得合理,阿萨思如愿坐上了警车前往海边,去莫须有的山洞寻找遗失物。
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阿萨思冷不丁问道:“今天是几月几号?”
警员顺口答:“5月31日……诶,你的日语很棒!”
阿萨思没有客气:“因为你们的英语不怎么样,所以我只能说日语。”活见鬼,她几乎听不懂日式英语在说什么,一句话下来完全是一个发音。
“……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在短暂的交流中,阿萨思得知眼下是1998年,而她身处日本岛。很明显,她在蜕皮期进入了新世界,根据套路,她第一个抵达的地方往往有事发生。
所以,这次灾变的源头是在日本岛吗?
能有什么,也是实验室和大怪兽?
正思索间,千叶县的海边到了。许是近来收获不佳,海边都没什么人和渔船,只剩一堆礁石和海崖,连盘桓捕鱼的海鸥都少了很多。
阿萨思取物可不挑地方,她让警员在原地等待,跑向礁石坐落处隐没了身形,很快又冒出头,背上了一只套着塑料薄膜的登山包。
显然,这就是她说的“山洞”和背包。当她掏出护照、在留资格证明和JLPT证书时,警员松了一口气,对她的态度比之前更好了些。
可在看到证书上棕发戴眼镜的“平凡脸”时,他们惊讶地说不出话,反复地将照片与眼前的大美人作对比,根本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人。
“请问你的头发和眼睛是……”
阿萨思神态自若:“看不出来吗?化了妆,正常人怎么可能有银发和竖瞳呢?”
“……”
“以后请不要再做潜泳这么危险的事了,您要是在千叶县出事,麻烦就大了。”
日语很长,敬语不少,他们还喜欢动不动就鞠躬,这相处得委实让阿萨思不适。
她拒绝了他们为她提供住处的好意,直言会自己解决食宿。如果可以,她打算住在那户“仁科”家中,她们有一栋独立的房子,似乎只住了两人,她可以交食宿费……
“仁科啊?”警员像是想起了什么,“我记得那一家的夫妇因为意外去世了,似乎是十年前的事。”
另一位警员道:“是啊,只剩下仁科奶奶陪着那个孩子了。”
阿萨思单手撑着脸,只听不语。
借着背包做掩饰,阿萨思从松果里倒出一堆日元。
谢天谢地,年份编号从1996到2002都有,她留下能用的,收回用不了的,当晚就拿钱砸开了仁科家的门。
她需要一个固定地点融入新环境,人口简单的仁科家无疑是首选。她笃定祖孙俩不会拒绝,毕竟她们的渔船、衣服都过于破旧,迫于生计的人不可能推拒站着赚钱的好事。
果然,她在仁科家住了下来。
只是给出了30万日元(约2300美金),她们就愿意成为“寄宿家庭”,帮她解决琐事,给她提供住所,还包了她的三餐。
而她住了几天才知道,理佳正是上大学的年纪,可家里穷得连学费都凑不齐,只剩下一点饭钱和每月微薄的补助金过活。要不是她爽快地给出了一笔钱,祖孙俩还不知道该怎么凑。
“奶奶想靠捕鱼赚一些钱,没想到一个月来什么也没捕到。”理佳小声道,“东京港和千叶海是不是受到了诅咒,怎么一条鱼也没有?”
阿萨思:……
这不能怪鱼,更不能怪海,有龙进化的地方没有动物敢靠近,她大抵是一个月前来到这个世界的,海中的鱼大概是被她吓跑了。
而从6月1号起,沿海将进入休渔期,直到9月才放开禁制。想来这一波“提前休渔”,会带来下半年的丰收吧?
阿萨思:“没什么诅咒,鱼会回来的。”
她结束了这个话题,不想一遍遍回忆一觉睡醒就被一张渔网兜住龙头的画面,简直有毒,她第一次被人“捕”上去。
她把话题转到了理佳身上:“你上了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龙生漫长,她打算接触一下东亚的教育。
“啊,我吗?”理佳露出不好意思的笑,“东京福祉大学,护理专业。我很会照顾人,打算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听说薪水很高,不过在毕业前,我会从事义工攒一些资历……”
理佳是个心思单纯的女孩,虽然父母早亡、家庭贫困,但她被奶奶养得极好,心态开朗乐观。
她会耐心地解答阿萨思的大部分问题,至于自己也不懂的那一块,她不会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而是回复需要向专业人员问询。
比如,阿萨思因身怀巨款、没有工作的意向而打算求学时,对于入学的各项条件,理佳了如指掌:“除了护照、证书,你还需要提交学业成绩单、推荐信和入学申请表,你有这些吗?”
阿萨思:……
蝙蝠显然没想到这层,她的行李中涉及“日本”的可用物并不齐全,只能靠她自己想办法。
“没有。”阿萨思道,“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吗?”
理佳:“不知道,这得询问知道的人吧?”同时,她也是疑惑的,“可是,你不是来求学的吗?怎么会没准备这些?”
阿萨思:“……可能被海鸥叼走了吧。”
就这样,她在仁科家住了下来。短期内非必要不出门,只是让出门的理佳帮忙带回一些传单或报纸,她时常窝在客厅中阅读,看看98年的亚洲什么有,什么没有,争取不出错。
只是,在她浏览到报纸上的金融板块时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要是没记错,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在这几个月,如果时机抓得巧,她的物资还能翻一翻……
但,先不想这些——仁科家的房是独栋,院子里有一片不错的地,却种了几棵不开花不结果的树,浪费。
她想重新打理这块地,种点蔬菜,这岛上的果蔬价格高昂,真不如自给自足。

理佳的奶奶名为“惠子”, 是位年过六十,干瘦却健康的老人。
纵然承受过失去伴侣、子女的打击,她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为当时年幼的理佳撑起了一片天。
一艘老旧渔船,一手捕鱼技术,看海吃饭,凭运气回来。她磕磕绊绊地拉扯着理佳长大, 护她周全,送她上学, 为她规划未来——短短几十年,她的经历成了她的阅历,丰富了她的智慧,也增益了她识人的眼光。
是以, 当阿萨思提出“想给院子做个修改”时,她没有拒绝,很爽快地同意了。
阿萨思:“你不怕我改砸了吗?”
惠子奶奶一笑,注视着庭院, 叹息:“仁科家不能一成不变,得走出变故带来的阴影。”又意味深长道, “我想, 你做的选择总是对的, 毕竟, 你是从深海来的人。”
看破不说破, 这是人老成精后的生存智慧。
她不会多问一句“你到底是谁”、“你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来客对仁科家伸出援手, 对理佳无害,那就是座上宾。
惠子:“法律没有禁止我们在自己的庭院里种植果蔬, 只是,如果树枝蔓延到邻居的院子里或是妨碍了道路,就会引起纠纷。”
所以,仁科家的庭院只种了些观赏性的树,每个季度按时修剪,如是十来年了。
阿萨思点头,表示明了:“你懂得很多。”
她对任何人都是平辈称呼,惠子早已见怪不怪。左右她有“外国人”的头衔,哪怕表现得再“无礼”也会被人谅解。
“过誉了,我只是读过几年书。”
惠子告诉她,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家就实行义务教育,她成长于日本战败后,接受了足年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再加上喜欢看书,自然而然会“懂不少”。
“书可以温养一个人受伤的灵魂。”惠子道,“我就是这样治好了自己……”
接着,她话锋一转:“听理佳说,你最近在为入学的事烦恼,是吗?”
阿萨思看向她:“你有办法?”
倒也不是非得入学,只是比起一身班味,还是做个学生清新点。身份无害,又有事干,还能学些东西,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吗?
“是有一个办法。”惠子对本地的习俗很了解,“千叶县有不少神社,每个神社都需要招侍奉的巫女,而成为巫女不需要学业成绩证明。”
“只要你未婚,有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再提供健康证明,有很大的可能进入神社学习。而以‘巫女’的身份入学,一般能跳过学业单和推荐信的步骤。”
到底是养大理佳的一把手,在择校这块,惠子对里头的门道很清楚。
阿萨思:“巫女、神社?听上去是地方性的宗教事物,这对‘外国人’也开放吗?”
据她所知,在人类社会中,不少知识和习俗的教学以血统、人种、地域或家族为划分标准,并不是人人都能学,而是有一定门槛的。
巫女,听着就不像是大众化的职业。
惠子:“现在不同以往,年轻人不像过去的人一样崇敬鬼神,而神社也需要一些‘噱头’吸引游客,比如有个外国来的巫女。”
“其实学校也不会排斥接收你,毕竟你的身份特殊。只是,不通过神社这条线,你的每一份证明都得公事公办。”
阿萨思:“巫女……为什么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
惠子:“因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啊,总是会发生一些离奇的案件,也会出一些可怕的怪谈。所以,民间供着神社,学校招揽巫女,成了一种不公开的规矩。”
阿萨思:“怪谈是什么?”
离奇的案件她懂,这个是哥谭特产,她见多了。不过怪谈是什么,怎么会被冠上“可怕”的形容词,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谁知,当事情涉及怪谈时,原本健谈的惠子也变得讳莫如深,这像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不方便被说出来。
“如果你进入学校,你就会听学生提起。有些事,只有孩子们才能口无遮拦。”
她仰头看天:“时候不早了,理佳快回来了,我去准备饭食,院子的事还请你多费心。”
她鞠了一躬,匆匆进入厨房。阿萨思细细咀嚼了一会儿她透露的信息,也没多问,暂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庭院上。
据她了解,日本岛本就不大,即使是独栋的、带院子的房屋,其占地面积也不会太大。
而仁科家虽在千叶,但比较接近郊区的木更津市,持家住宅已经比繁华市区的房屋大上不少,可也无法与肯特农场相比。
一栋两层房屋,占地近120平,庭院只80平。刨除走路的通道、种树的地方,实际可用的菜地只有60平。
土壤的质量还行,能种。就是这天不知怎的,她住了一周,七天里有三天阴、一天雨,剩下四天太阳只出一半,这还是六月呢,咋一股12月的阴冷味?
或许是地理原因?
阿萨思没有多想,在理佳回来前跟惠子招呼了一声,去了这个社区的集市。
这算是她来到日本后的第一次正式上街,只戴了眼镜,没有染发,纯粹是想了解一下当地物价和风土人情,结果发现——整条街上就她的站姿最“嚣张”,与一众习惯点头哈腰的人格格不入。
阿萨思:……
然后,她发现周围的人总是偷感很重地一次次看向她,时不时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传来,议论着她的来历和住处。每当她转过眼,他们会立刻别过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或许这就是日本与美国的不同吧?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重回70:老婆  分开的意义b  满级机械大佬  在赛博世界建  菟丝花不想修  夫君死遁后追  仙门优雅杀猪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