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by三六九龄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6

兰翠一惊:“若她想回去呢?”
沈持:“告诉她,可以绕道鹤州,我必全力护送她回左氏土司。”等左文嫱到来,他们就跟左氏土司搭上线了。
“就算她想,可她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兰翠摇摇头:“只怕根本出不了鸭池城。”
沈持郑重地说道:“兰将军,要是她愿意来鹤州,我来想办法。”
兰翠点了下头:“我让探子想办法先找到她。”又嘻嘻笑道:“沈大人的脑子就是比别人好使,搁我,我哪里会想到还有这么个人或许能为我们所用呢。”他太出其不意了,旁人抓拍脑袋也想不到。
“有劳兰将军了。”沈持作了个揖说道。
兰翠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不过三四天,就给沈持带来了好消息——在大理国的探子找到了左文嫱,并转达了他的话,又带回来句话,她想回归左氏土司,正设法从鸭池城跑出来,若有可能,请他们接应一下,若能活着回去,日后必定报答恩情。
沈持立刻去黔州府找知府俞驯:“俞大人,劳烦你挑一家近来去鸭池城做生意的商行,给二王子妃左文嫱送些财物,若还有余力的,帮她一帮。”
俞驯说他亲自去办这事儿。
史玉皎听说之后跟沈持说道:“光靠行商只怕不行。”于是她遣了几个兵士悄悄潜入大理国,等着助左文嫱出城。
在等左文嫱音信的同时,沈持收到了沈知秋的来信,看完来信他皱眉说道:“岑稚糊涂。”
庄王萧承钧此番夺嫡之心太张扬了,就算原本有五六成的把握,只怕很快要被他自个儿给作没了。
庄王这人,没有帝王的城府,沈持判断他是成不了事儿的。
又一想到自家堂兄弟不被名利所诱,这样谨慎,沈持心中感慨良多,提笔给沈知秋回信,这是他第一次与堂兄弟间信件来往,想了许久才下笔,一气写了很厚的一封信,信中提及诸多写科举文章的技巧,他想着,但愿对他们有用处吧。
写完搁下笔,已是四更天时分,天快大亮了。
沈持在书房的长凳上和衣而卧,沉沉睡去,好梦做到一半时,门外“咚”地一声将他惊醒,是兰翠的声音:“沈大人。”
听到敲门声,赵蟾桂飞快去开门迎客。
沈持则用清水漱了口又拿巾帕抹了把脸,从书房出来后,只见兰翠领着一个披斗篷的女子站在院中,那女子的背上还背着一个看样子还在睡觉的孩子,他讶然道:“兰将军,这是?”
女子屈膝一礼,隐约可见掩住的一张蓬头垢面的脸:“妾身左文嫱,见过沈大人。”
她语调生涩而怯,一说话,背上的女娃儿被惊醒,琉璃般的黑眸直直看着沈持,忽然“哇”地大哭起来。
左文嫱难堪地说道:“她饿了。”她们母女在鸭池城饥一顿饱一顿的,昨日好不容易逃出来,哪里敢停留,直接奔鹤州来了,几乎一天一夜未饮水进食。
“赵大哥,”沈持说道:“先带她们母子去住下,吃了早点再说。”
看母女两个惊魂未定的模样,先安顿下来再说别的吧。
母女二人被带下去之后,兰翠手上转着她的短剑,说道:“她跑来鹤州,大理段氏很快会发现,沈大人早些想想应对之策啊,我向大人交差了,告辞。”
“告辞。”沈持将她送到门外。
他回屋略吃了些早点,到前院的衙门里看了半日公文,午后小憩醒来,好巧,段世子遣段仲秀追来了,见面客套地说,大理与中原遥相观望,既然都不碍着对方,没必要闹太僵,咱们和和气气,各自为政不好吗?
沈持只淡笑不接话茬。
段仲秀不兜圈子了,他开口索要左文嫱母女二人,还故意羞辱沈持说,如果你沈大人缺女人,他可以送一马车豆蔻佳人来任君恣意享用,何必执著一残花败柳……
沈持对着段仲秀笑了笑:“各自为政啊,不好。至于佳人嘛,让段世子留着自己享用吧。”
“沈大人,左氏毕竟是段世子府里的女人,您看?”段仲秀心虚地说道:“能不能让在下把她带回去?”
沈持简单简单两个字:“不能。”话不投机懒得费口舌,说完,命赵蟾桂送客,把段仲秀轰了出去。
他现在硬气的很呢。
又几日后,皇帝萧敏批复了他的奏疏——在工部堪到岩金矿后,向那边派遣驻兵千余人。此次抽调的是长沙府的府兵,由彰武将军燕正行率领,算着他们行军的脚程,大抵十天半月抵达金沙水。
太好了。
沈持又给皇帝上了一本奏折,详细述说了彝族左氏土司与左文嫱的事,他向朝廷请示,想于近日出使左氏土司一趟,将左文嫱护送回她的娘家。
当然,意在说动左氏土司归顺朝廷。写完之后,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城。
不几日后,皇帝批复,允了他的请求。
这阵子左文嫱母女二人在这里衣食无忧,很快养得水灵灵的,举手投足间尽显身份矜贵,但她归心似箭,眉间笼着一层化不开的愁绪,每每见着沈持,都要打听何日送她回娘家。
“赵大哥,”沈持终于下定决心,对赵蟾桂说道:“你收拾下东西,咱们过几日去一趟金沙水那边的左氏土司。” 他想要见见执掌彝族左氏部落的土司左靖。
“大人,”上次沈持遇刺后,他如惊弓之鸟:“去哪里做什么?”毕竟出了鹤州城就是大理国的地盘了。
好好的在鹤州城呆着他们还想方设法来杀他呢,别说自个送到人家门上了。那还能让他活着回来吗。
沈持:“咱们扮作行商,等燕将军路过时跟在将士们后面,不会有多大危险的。”
赵蟾桂:“大人,你要不要跟史将军说一声?”嗯,夫人肯定不让他去的,太冒险了。
“不要告诉她,”沈持说道:“免得她为我操心。”
赵蟾桂瑟瑟发抖:“大人,那回来夫人要是很生气抽你鞭子怎么办。”他听说过史玉皎拿鞭子抽副将周胜的事,一鞭子下去揭下一层皮肉来……
沈持一咬牙:“那……那我去跟她道个别。”

第161章
隔日休沐, 清晨,一声鸡鸣啼散满天星,他起床沐浴更衣, 而后骑马去安仁县军营找史玉皎。
从鹤州城到安仁县的路走熟了,半个多时辰便可抵达, 在城外们便看到旌旗猎猎,闻听角声满天秋色里, 是戍军早起在操练,嚯, 这战斗值爆表的气势。
沈持在心里赞了声:媳妇儿威武。
他进城后先寻家早点铺子吃了饭, 喝过清茶, 等校场的练兵之声停息后才递了帖子去叫人通报。
片刻后,兰翠一袭戎装出来接他:“沈大人来了?将军正在练鞭子呢, 沈大人去看看吗?”
都怪赵蟾桂乌鸦嘴, 来之前跟他说什么鞭子,沈持此刻有点腿软, 微微僵笑道:“我去书房等她。”
路上, 他又问:“史将军怎么忽然练起鞭子来?要抽谁吗?”他记得她先前不是练长矛就是练射箭来着。
“大人还不知道?”兰翠说道:“侯府要送史小郎君来军中历练, 家中惯用鞭子管教他的,将军大概是为了吓唬震住他才练的吧。”
沈持:哦,好。
虚惊一场。
他坐在她的书房等了不大一会儿,史玉皎来了, 她只用一根簪子挽了个髻, 鬓发微汗, 常年在多雨的黔地少见日光,她的肌肤冷而白,耍了一通鞭子后微微泛着桃红, 气血很足的模样。
“你先把鞭子收起来,”沈持看着那条虎尾纹革制竹节软鞭还是有点头皮发麻:“我有话想跟你说。”
史玉皎把鞭子往桌上一放:“说吧,什么事?”
“我这两日想去一趟金沙水,”沈持看着她的眼睛说道:“去左氏土司那里看看,大约得个把月才能回来。”
史玉皎坐下喝了口茶,她瞧着墙壁上挂的地图说道:“从鹤州到那儿四五百里地,翻山越岭,危险重重,非去不可吗?”
她面上带了些许忧色。
“这趟路工部的官吏已往返数次,”沈持说道:“黔州府前往大理国经商的人,多半也走这条路,不要紧的。”
“我算着彰武将军行军路过之时跟上他们,小心些。”
史玉皎又伸手摸着她的软鞭不说话。
劈、扫、扎、抽、划、架、刺……沈持心虚地暗暗数着软鞭用起来的招式:其实也不是非得去,要是媳妇儿不让,那他再生别的法子。
“三娘……”还没等他往下说完,就听见兰翠在外头说道:“将军,大人,史小郎君到了。”
沈持连忙说道:“我去接他进来。”
他走出来,老远就看见史玉展松松垮垮地倚在军营外头的门槛上,十岁的小郎君个头还小,脸蛋圆胖,眉眼俊是俊,就是那欠欠的纨绔神情让人一看就火冒三丈,体内涌出一股暴力,下意识地想要抡起胳臂。
“这位大人是我姐夫吗?”他还没变声,嗓音尚且带着稚嫩。
先前在京城打过一回照面,史玉展看着沈持面熟,年岁也对得上,于是有此一问。
“在下沈持沈归玉,”沈持说道:“你是玉展吧?你姐姐说你同京城的大人们一道过来,他们也到了吗?”
“他们走得太慢,”史玉展嫌弃地说道:“我把他们甩后面了。”那群磨磨蹭蹭的文官,慢死了。
沈持:“……”
把人领回史玉皎的书房,见了面,她倒是没问什么,只叫兰翠带他去安顿、歇息。
他下去后,史玉皎摇头叹气:“实话同你说吧,我看他成不了事儿。”听家里人说他《孙子兵法》都念不通,功夫也只练得三脚猫,不成器。
沈持安慰她说:“他还小,你不要着急。”
嘴上这么说,他看着史玉展那小子,心里也替她着急。
“不说他了,”史玉皎又回到他的事情上来:“同左文嫱一道去见左靖,有了这层关系趁热打铁倒是不错,你去吧。”
沈持不由得要在心里夸一句“夫人开明”:“我办完事尽可能早些回来。”
史玉皎“嗯”了声:“哪日走?”
沈持:“下月初黔州府漆器郎家往大理国送一批货,我们跟随他们入境。”说完他又补充道:“去驻守金矿的彰武将军差不多也是那几日经由鹤州进入大理国。”
今儿是七月二十九,还有几日。
史玉皎没再说什么:“也好,新上任的鹤州知府等人这一两日该到了,你也好把手头的事情移交给他们。”
“是这么回事。”沈持在她营中呆了大半日,午后有兵部的公文送来,大概是说之后她的兵马都要移驻鹤州城布防云云,她忙去了,他只得回去一边整理公文等候鹤州新任官吏的到来,一边慢慢收拾行囊,等下月初启程去往金沙水一带的左氏土司。
看地图,那一带好像是后世的云南丽水一带,根据当朝几个不同版本的地图来看,从鹤州府出来后进入大理国的楚雄郡,穿过去是迪庆郡,再西面就是金沙水一带,左氏土司盘踞的地盘,大理段氏未置郡,乘坐马车大概要四五天的时间。
路上或许还有山头马车拉着人无法通行,要徒步翻越呢。
他对赵蟾桂说道:“叫左氏母女多带些吃食。”万一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别饿着那小女娃儿。
“还有,多带衣物,”沈持又交待:“虽说初秋余热未散但山里头的气候多变,别在路上冻着了。”
赵蟾桂一一记下。
两日后,一干官吏抵达鹤州。新任鹤州知府杜不寒三十多岁,翰林出身,生得清瘦俊雅,多年来一直在国子监任职,是位非常有风骨的儒官。他到任后不欺沈持年少且资历浅,真挚地说道:“能与沈大人共事治理西南边疆,是本官的荣幸。”
沈持还礼道:“杜大人过谦了。”
这次来鹤州府赴任的除了知府杜不寒外,还有同知崔栖,执掌治下的捕盗、河工、水利等的,正五品,通判曹准,管钱谷、户口、赋役的,还有鹤州辖下的四个县的县令,县丞,教谕、书吏……一共有十多名官吏,都来同他见礼寒暄,热络地说了一阵子话。
沈持见到了少时的同窗岑稚,头一眼,熟悉,又恍惚觉得陌生:“岑大人。”
岑稚的个子没长起来,二十二三了还是又矮又瘦,没有年少的圆润饱满,反倒是一脸的枯相,叫人看着顿生疏离。
“归玉兄,”岑稚满脸堆笑,热络地与他叙旧,说起当年他们在青瓦书院念书的往事:“来之前我在京城见到了孟夫子,他挺好的。”
“是吗?“沈持:“我许久没有他们的音信了。”
岑稚又说起别的话。
往往沈持听了半天,只说一句“是吗。”,平平淡淡的语气,叫人听不出是亲还是疏来。
岑稚心里苦:明明他也是读过万卷书的,可不知为什么在沈持面前,他一张嘴就歇菜,说不出一句有用的话来。
见了面又好像没见面一样,扑了个空。
这几日,沈持将鹤州府的逐项事宜一一交给杜不寒:“先前这里没有父母官,事情都报到本官和盛大人、韩大人这里来了,现如今杜大人来了,终能交给正主儿了。”
杜不寒笑道:“沈大人这么急,是怕在下巴不得赶紧把鹤州府的大权抓到手上吗?”
“不瞒杜大人,本官下月初要去一趟大理国,”沈持压低声音说道:“没几天了,怎能不急。”
杜不寒听了肃然起敬:“大人此去深入虎穴,要万分当心啊。”
八月初一清晨,漆器世家的家主带着伙计和两车漆器来到鹤州接沈持一行人,到了旁晚时分,彰武将军燕正行部也到了。
八月初二,新凉扫去残暑,有快哉风吹拂。
沈持带着赵蟾桂、左文嫱母女,还有户部的两名官吏,盛诚明、韩绍一道,跟着漆器世家的家主郎愿,报了行商的名头进入大理国,而彰武将军燕正行部也化整为零,有人扮作商行的伙计,有人充为前往大万山铜矿的矿工……想法子分散开来潜入大理国,前往金沙水之后再合拢。
听说今日沈持要护送左文嫱母女回左氏土司,兰翠悄悄对史玉皎说道:“虽说沈大人是实诚君子,但万一她是个不安分的,路上……沈大人也未必把持得住,将军你要想好了。”
史玉皎笑道:“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他这次出使左氏土司,是给圣上写了奏折的,去办公差的,哪有那份闲心。”
兰翠:“……”定是沈持甜言蜜语迷了将军的眼。
“玉展呢?”史玉皎问他:“叫他来我好好跟他说说话。”
兰翠叫人去找史玉展,稍等了片刻,一名小兵卒拿着一张纸条送了过来:“史将军,兰副将,史小郎君留了这个。”
史玉皎接过来一看,那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姐姐,我跟三姐夫出一趟远门。
偷偷跑去找沈持了!
兰翠:“他几时走的?我这就去追。”
史玉皎平静地说道:“别追他,随他,他的性子,不吃几次亏改不了。”
“可是将军……”兰翠的脸色都白了:“他才十岁,万一有个闪失,你可要怎么给老夫人交待。”
史玉皎:“家里既然要送过来,必是铁了心要磨砺他的,”她拍了拍兰翠的手:“没事的。”
她心道:有沈持呢。
要是史玉展跟旁人跑了她或许会慌,但是他,那没事了。
离开鹤州府刚进入大理国的楚雄郡后遇到了山路,马车行在其中,左侧是危峰,往下看是深谷,往前看山中小径幽深陡峭,又险又窄,满目苍翠环绕,好在并不是无人涉足之地,有隐隐的脚印,说明这些路并不偏僻,细看白云折山茶花浸其间,清香映人心目。
“姐夫。”快走出这段山路时,身后有人唤他,沈持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后面一看:“玉展?”他怎么来了。
“我姐那儿没意思,”史玉展跑过来吸溜着鼻子钻进他的马车:“我跟你们去玩吧。”
沈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头脑里无数想要打孩子的念头蹦跳不止。
史玉展见他面色严肃,立刻换了说辞:“姐夫,我骗你的,是我姐牵挂你,让我跟着你来的。”
沈持不大相信:“……真的?”
“这还能有假?”史玉展说道:“不信等回来你问他。”
沈持:“……”
“算了,我赶你回去你也未必肯回,”他说道:“路上你要跟紧我,不得肆意乱跑啊。”
史玉展挑挑眉头,很乖地说:“好,听姐夫的。”
沈持拿了水让他喝。
一路颠颠簸簸,到了黄昏落日时分,前面横亘了一座小山丘,要走着翻过去。
他们从马车里下来,开始翻山。走到半山腰,都喘着大气,忍不住坐在山路上的石头上歇息。而彰武将军燕正行部随行的几人,为了不叫人多留意他们起疑心,没有休息,继续往前走。
史玉展看见左文嫱身上背着个小女娃儿,挪屁股过去搭话:“小女郎,你叫什么名字?几岁?”
“我四岁了,”小女娃儿怯生生地说道:“我以前叫段湘,我娘说以后叫左当归。”
史玉展噗地一声笑了:“当归是一味药,苦死了。”说完他还学着喝药的样子嘶哈两声。小女娃儿“哇”地一声哭得震天响:“你胡说,胡说……”
沈持想去管教他,可奈何腿肚子抽筋,头晕眼花只能靠在石块上休息:“玉展,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欺负小女郎。”
史玉展跑回他身边。
众人歇了会儿又继续赶路。
左文嫱起身后趔趄了下,左当归差点儿从她背上摔下来,母女二人直喘气。
沈持于心不忍:“要不在歇会儿吧?”
眼看着天要黑了,左文嫱说道:“沈郎君,咱们须得走过这段路,前头才有村镇。”无论如何都不能停下来。
说完艰难地挪着腿往前走。
史玉展往前走了几步,又折回来往下一蹲:“苦当归,我来背你吧。”
左文嫱摇摇头:“史小郎君你才几岁,怎能背得动他。”
史玉展一昂头:“苦当归,再不走就回不去你姥姥家了。”
左当归瞧着她娘。
“那就多谢史小郎君了,”左文嫱歉疚地说道:“你要是走不动了,千万把她放下来。”
沈持:“……”你小子就逞能吧,待会儿有你叫唤的。
史玉展背上小女娃儿,步履轻巧地往前头走去,遇到不好走的路施展轻功一跳就过去,一众大人看了都傻眼,挑大拇指说道:“到底是武将家的小子,功夫极好。”
沈持:“……”他要功夫好,史家的长辈也不会天天追着他打。
紧赶慢赶,总算没被彰武将军燕正行他们落下,到了天黑时分,总算到了占据楚雄郡一隅的白族杨氏土司部落,这是左文嫱的外公家,虽然说是亲戚,但她不敢贸然前去,生怕她与段世子的过节会给杨氏添麻烦,只能依旧扮作行商去住当地的客栈,远远看一眼宣抚司署——部落土司所住的宅院,对着住在里面外祖父母在心里头说一声,您二老要安康长寿啊。
“段夫人你哭什么呢?”史玉展问她。
左文嫱拭了拭眼泪:“没什么,走累了。”
“我娘肯定是想家了呀,”左当归指着那座土司居住的院子说道:“她跟我说过,我外祖父家里就长这样。”
“我也想要住这样的宅子。”她奶声奶气地说道。
“哼,等我以后带兵把他们都给扫荡了,”史玉展气吞山河地说道:“把这宅子赠给你。”
一座宅子而已嘛,也值得她这么眼馋。
沈持伸手拍了拍他的肩:“你兵书上的字认全了吗?会排兵布阵吗?知道怎么带兵吗?”一连串灵魂发问。
史玉展不服气地哼了声:“早晚会的。”
左当归听得似懂非懂:“这里是大理段氏的江山地盘,你为何要荡平?”
史玉展叉腰:“大理段氏失政,普天之下,任谁有手段的都可以窥其江山,我如何不能?”
“史小郎君好志向,”同行的人听了他这番话后,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又问他:“你可听过霍嫖姚的生平?”
霍嫖姚是汉朝的冠军侯霍去病。
“当然,”史玉展说道:“我最喜欢听京城里的说书人说霍大将军了。”
户部员外郎盛诚明向他招招手:“等下住进客栈,你来往房中,我给你说霍大将军的故事。”
秋云起兮草木黄兮,沈持看着他脸上的桀骜之气,不知为何,忽然对他改了观,觉得这小子或许是个可造之才。

第162章
在当地简陋的二层木楼客栈宿下后, 简单吃了顿饭,一行二三十人各自回到房中关好门窗,而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大蒜——此地多虫蛇, 这个张骞从西域严选回来的物种比雄黄分驱蛇的效果好太多,切碎了撒在地上, 浓浓的蒜味很快弥散开来,谈不上多好闻, 但也妨碍歇息。
这里没有人打更,约摸是二更末, 沈持正要躺下睡会儿, 忽然窗棂哗啦一声, 伴随着一阵小凉风,史玉展从窗户跳了进来:“姐夫, 我和你睡吧。”
沈持:“……”这孩子, 吓他一跳。
来之前,史玉展在先是在户部员外郎盛诚明房中听人家讲了半天霍去病大将军的故事, 越听越上瘾, 奈何盛大人哈欠连连, 说得上一句和下一句对不上账,他只好回房去睡觉。
但是躺在床上总惦记没听完的故事,睡不着,一骨碌爬起来, 想了想, 咦, 怎么忘了自家姐夫也是饱学之士,盛大人会讲的沈持也会啊,于是跳了窗进来。
屋子里只有一张床, 沈持往里面挪了挪:“自己不敢睡?”
“嗯,”史玉展脱去外衫往床上一躺:“姐夫,你困不困,给我讲讲霍大将军的漠北之战吧?”
沈持本来已经有六七分睡意了,听到“漠北之战”这四个铁血无比的字,瞬间脑子清明,他娓娓道来:“那一年是汉武帝的元狩四年,年仅二十一岁的霍大将军与舅舅卫青深入漠北……”
“甥舅二人与匈奴在沙漠战至日薄西山,忽然天色顿变,飞沙走石,卫大将军敏锐地觉察到战机已来,他当机立断,命大军倾巢而出,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队……”
“霍大将军从右翼发起进攻,他亲率骑兵先行出发,不带辎重快速直追敌军,匈奴人根本没料到他来得这么快,被他狂追狠打,一路横扫,斩将夺旗,入如无人之境……”
“姐夫,停,”沈持正讲到最令人振奋处,史玉展倏地捂着他的嘴巴:“有动静。”
极轻微的沙沙,沙沙。
沈持:“……”难道大蒜驱蛇失灵了。
史玉展的耳朵循着响动,听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不对,不是蛇,姐夫……好像是有人背负兵器夜行擦过衣裳的声音。”
而且是许多人。这可比蛇麻烦多了。
沈持猝然从床上下来打开窗户,把头探出去一听,果然有“沙沙沙”的声音,且越来越清晰。
和某一次他去史玉皎军营听到操练中模拟急行军的声音相似……不好,他心中涌起一股很不好的预感。
或许他们的行踪被段氏发觉,他们带兵追来剿杀他。
这时候彰武将军燕正行“吱呀”一声拉开门出来:“沈大人。”他的眼神中有着和沈持一样的担忧:“咱们?”
据他判断,段氏的人离这里还有二三里地,时间紧迫。
“去挨屋叫醒他们,”沈持说道:“赶紧走。”
一行二三十人仓促地收拾好包裹,都问沈持:“咱们去哪里?”这大半夜的又能去哪里。
沈持望一眼不远处白族杨氏的宣抚司署,说道:“去找杨氏土司。”
燕正行面色微变:“可……万一杨氏擒了咱们送给大理段氏怎么办?”
其余人也都有这样的担忧。
沈持说道:“我朝与大理段氏过招这么久,各土司不可能不首鼠两端观望局势,当年大理段氏上表称臣,杨氏土司也是我朝的臣民,他们居住的宣抚司署还是我朝命名的,今夜我等过去,他即便不会开门相迎,也断然不会为难我等。”情急之中,不得不去碰碰运气。
众人听他说得有理,只好硬着头皮往杨氏土司的宣抚司署走去。走到半路,左文嫱说道:“沈大人,诸位,白族的土司叫杨夔,你们绑了妾身去叫门,他们一定会开的。”
沈持微愕:“这是为何?”他还不知道杨氏与左氏是亲家。
左文嫱说道:“杨夔是妾身的外祖父,只是妾身与他多年未见,不知他是否还死忠大理段氏,故而先前未曾言明。”
也不敢贸然上门。
“要是妾身前往敲门,他们纵然认妾身,或许不会接纳你们,”她又说道:“眼下顾不得许多,你们绑了妾身吧,妾身的外祖母林氏尚健在,她断然不会坐视不理的。”
外祖父杨夔说不好,但她年幼时常来看望外祖母杨氏,她一定不会不要这个外孙女的。
“段夫人,”沈持想了一想说道:“咱们见机行事吧。”
然而走到半路史玉展却不见了踪迹,赵蟾桂急得跺脚:“大人,史小郎君太不懂事了。”
沈持:“他会自己找回来的。”那孩子不是个拎不清的莽夫,他自有他的主意。
他们打着风灯赶着马车来到杨氏土司的宣抚司署门前,早有夜里值班的侍卫拿着兵器过来:“你们是谁?赶紧走,别在这儿停留。”
沈持拿出印信说道:“在下朝廷户部右侍郎沈持,路过此地,特来拜见杨土司。”
“哼。”那人拿刀指着他:“什么是狼是狗的,不见,滚。”
“哼!”
这时候,宣抚司署的屋檐顶上落下一声不满的冷哼,众人抬头看去,只见一半大的小子立在上面,拖着长音威胁他们:“你不去通报,那小爷我去了哦。”
是史玉展,不知他从哪里攀进了宣抚司署。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再嫁花娉婷b  我的学长是吸  西方女巫,但  甜妹在哨向世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