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by三六九龄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6

午间江载雪来找他,笑嘻嘻地说道:“可是今日开始临摹字帖了?”
沈持苦哈哈地看着他:“嗯。”
“开头是苦些,”江载雪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以后会习惯,今日我来烧饭吧。”
平常看着沈持做饭颠勺的时候一脸享受,他心中痒痒,早想尝试一回了。
毕竟沈持下午还要临摹两个时辰的字帖,着实不便逞强,期待地说道:“好啊。”
就是这轻飘飘的两个字,让他等啊等,一直到快要上课的时候才吃到一顿糊锅的饭菜,闻着全是烧焦的味儿,尝一口齁咸……“水水,呸,呸……”
沈持几欲当场飞升。他漱干净口,肚子空空双目无神地踩着上课的点赶往教室,接着临摹。
这个下午他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累极饿极,放学走出书院的时候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撞上……他爹?
沈持虚弱地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挡在他身前的汉子真的是沈煌,声音沙哑:“爹?”
沈煌:“今日清闲,就来接你了。”他狐疑地看着沈持:被夫子打手板了?
沈持连连否认:“没有没有,写字累得。”
沈煌吹起口哨唤来他的马,伸手要抱沈持,吓得他本能地后退:“爹别碰我的胳膊。”
预感今晚右臂会痛得他睡不着觉。
沈煌直皱眉。

沈持的声音愈发走弱:“爹,你身上有吃的吗?”
沈煌摸出油纸包:“给。”里面有两个芝麻烧饼。沈持坐在马背上,用左手取出一个吃了才稍稍恢复些神采。
第二日照旧要写千余字。下午的时候班上一片低低的哀嚎声,都叫手臂痛。沈持悄悄打了个哈欠——昨夜比他想的好一点,右手臂只疼了半夜。
下半夜他沉沉睡着,算是为今天续了半口气。
课堂上一片沙沙的写字声。
“竖子。”冷不丁斜左方的同窗冯高大骂一声:“何九鸣你是不是就要跟我过不去?”
何九鸣是坐在沈持右侧的同窗,他腾地一下站起来吼道:“夫子他骂人。”
震得沈持手里的毛笔一颤,“人”字写成了没P好的“卜”字……他不慌不忙地换了一行,继续全神贯注地写字。
不就是顽童闹学堂嘛,多大点事,不值得他给个眼神。
“是他甩毛笔甩了我一身墨。”冯高告状。
周渔走过来看了看他青衿上的一串墨点,把二人带出教室。余下的人此刻也不写字了,都放下笔,尖叫的尖叫,打闹的打闹……一个赛一个的兴奋。
只有沈持等一两个充耳不闻,还在专注临摹的学生。
外舍丙班的吵闹很快招来徐夫子,他手拿戒尺,进门就控制住打闹的两名蒙童,站在讲台上“啪啪”打手板,让人听得心惊肉跳。
接下里一个挨着一个上台领“打手板”,轮到沈持的时候,他看到这孩子端正坐着,旁若无人地在写字,他愣怔一瞬,没有惊扰这孩子,拎下一位同学上去挨打。
这么一闹,到了放学时分,许多同学没有临摹完今日的字,被留下来。
沈持倒是写足了字数,到点放学。从教室出来的时候,才得知今日没有挨手板的还有另外一位同窗——裴惟。
裴惟跟他同岁,看穿戴家境殷实,举止文雅,不过他话极少,平时总是别人问一句他才回一句,且总是脸红。
沈持以为他社恐,虽然二人一道往书院外走,但他不敢搭话。
想不到裴惟先开口了:“沈兄的手臂还好吗?”
沈持愣了一愣:“今日更痛了。”
“我也是。”裴惟说道。说完他又脸红了。
沈持:“……”他撇开视线:“啊,回去用热水敷一敷或能缓解一些疼痛。”
裴惟连连点头。
沈持和他告辞,溜达着走到城门口。出城没走两步,他爹沈煌骑着马从后面追上来:“阿池。”
昨日他听说儿子上学很累,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每日抽出时间来接沈持,不叫儿子步行回家。
“爹,”沈持微愕:“这么早收工了?”
沈煌把他抱到马上:“先送你回家,我再出去巡视一圈。”沈持得知他专门来接自己放学,很是过意不去:“没事的爹,我在书院坐了一天,放学回家走走路就当锻炼身体了。”
这时马一颠簸,他的右手臂骤然一痛,沈持禁不住皱紧眉头。
临摹是个体力活,他大约真的是走不动路的。
就这么每日千余字,一连写了十日,手臂痛得抬不起来一点点的时候,书院放假了。青瓦书院是上一月学修两天,遇到节日,比如中秋、元日等,另算。
总算能喘口气。
然而隔日回到课堂上,周渔却隆重宣布:“孩子们,接下来的十天每天要临摹一千五百字了,加油。”
千五百字。
简直是五雷轰顶,吓得蒙童们直想哭。沈持下意识想打电话投诉,双减,双减不知道吗。
可一想这是古代啊,加上周渔搬出祖师爷张载“读书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的大格局:“练好字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夫子都这么说了,1500字又算什么,豁出去干就完了。
这日沈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完字,正要等着周渔一会儿回班交给他过目时,同窗冯高斜着瞟过来一眼:“就显得你能。”
他仗着自己开蒙写字早,光顾着说话了,才写了一半,今日又要被夫子扣下来了。
沈持冷冷地回怼过去一眼,暂时没有开口,安静地等着他作大妖。
“哇啊,”另一个何九鸣的也跟着风凉道:“哎哟,沈兄不会也是个神童吧?”
同班的冯高开蒙的早,悟性也好,从前出风头的总是他,同窗们不走心地叫他“神童”。
“裴惟也写完了,”别的好事的同窗也开始东张西望找的茬儿,浓眉压眼叫冯高的尖声说道:“他也是个神童?咱班一下子出仨神童,你说神童是不是太不值钱了些……哈哈哈。”
阴阳怪气的。
裴惟被他话里话外挤兑,脸红得要滴血,一声不吭。
他们大约觉得裴惟没趣儿,掉头围着沈持起哄,煽动的妖风越来越大。沈持端坐岿然不动,只要他们不动手,他就不与他们斗嘴。
他不理会他们,找茬儿的更来气,长的瘦小脸色苍白的何九鸣刚入学就被起了外号叫“何瘦白”的竟动手推搡起他来。这个不能忍。
沈持抽出镇尺,“啪”的一声又稳又准地敲在了朝他伸过来的手上,“咔嚓”——
“啊——”何瘦白像被剁了一刀的年猪那般,抱着手滚在地上凄厉地哭喊:“手……断了……”
吓呆了一众同窗:他他他太狠了吧。
沈持面不改色,只淡淡扫了一眼围着他的几个蒙童:“子行矣。”
滚吧,快滚。
“他什么意思?”
众蒙童齐齐摇头。
冯高此刻西子捧心般幽幽地道:“沈持叫咱们滚。”
夫子周渔闪现在门外。
众蒙童一见到夫子急忙跌跌撞撞地滚回各自的座位,好听话。等他们坐下来一反思才觉出不对,怒气冲冲向周渔告状:“沈持骂人。”
竟然叫他们滚。
“也不是叫你们滚,”一向胆小寡言的裴惟竟破天荒主动开口说话:“‘子行矣’出自《庄子》的《曹商舔痔》篇,‘子’是尊称,‘行’有走之意,沈兄只是让你们走开……”
舔痔,一听就不是好篇。
“哼,”何九鸣冷笑道:“你与沈持交好,自然为他说话,别以为我学问浅不知道老庄,他惯会用文雅之词骂人。”
看来庄子毒舌嘴炮王的形象自古便深入童心。
沈持这时候飘过来个眼神:没错,我就是叫你们滚,嘿嘿。
他上辈子好读《庄子》,论嘴炮,也学了祖师爷的半分皮毛。
周渔没理他们,瞧了一眼从地上迅速爬起来逃到座位上的何瘦白:“何九鸣,你的手断了吗?”
“夫子,我的手背被沈持拿镇尺打肿了……”何瘦白抓紧告状。
“胳臂没断啊?”周渔睨沈持一眼:“还是下手太轻。”
何瘦白心中凉凉:完了,夫子不会站在他这边,这顿打要白受了。
周渔训斥完他,把沈持和裴惟叫起来:“你二人站起来把‘子行矣’的典故讲一讲。”
这回裴惟没有腼腆,率先开口背诵一段《曹商舔痔》的文言,说道:“就是曹商从秦王处得到了几辆马车,回去在庄子面前炫耀。”
周渔点点头:“接下来的沈持来说。”
“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①”沈持没感情地背了一段庄子:“子行矣!”
嘴炮祖师爷面对曹商的炫耀是这么怼回去的:我听说秦王有病召集大夫,治的病越脏得的马车越多,你这是舔痔疮去了啊?快滚吧你。
这……不用他拿白话解释了吧。
全班听完又忘了先前的龃龉,哄堂大笑。
周渔满意地说道:“练字。”
冯高还在耍小性子:“夫子,沈持成日和内舍的学生厮混,定是受了他们的教,不然怎么知道《庄子》,来日考内舍时,算不算作弊?”
沈持:“……”
青瓦书院分班考,还要考《庄子》?
周夫子一板一眼地说道:“考内舍时不考老庄。”
冯高悻悻低下头,心中全是火气,却又无处发作。
就这样又练了二十来天,在沈持快要写吐的时候,轮到休息日了。
沈持回到家中躺了两天,没错,是除了吃饭不下床的那种躺,足足两日才缓过来。
结果返校后,周夫子再次给加码,“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摹写两千字。”是的,一日要临摹两千个字。
有一蒙童听到这一宣布后,哇哇大哭,边哭边喊“不念了不念了。”,第二天就看不到他来上课了。
退学了。
对于学生的流失,周渔只说了一句话作为解释“一开始这样写,他日写多,才能运笔如飞,永不走样②”。
沈持:这高强度魔鬼式的训练能形成肌肉记忆,吧?
余下的孩子也真的要傻了,但又没有勇气退学不念,一个个的只能挑战极限。课堂上静得落针可闻。
沈持不得不感慨,还是古代的教育狠啊,人家绝不给你磨叽躺平发育的机会,全是往死里干的。
饶是他上辈子学过毛笔字,周渔一教他便能写道有模有样,也褪去一层皮才把这最后十天的字写完。
他瘦得形销骨立,眼窝凹陷,瘦得脸蛋上都快没肉了。
一日回家把他娘亲给心疼得直抹眼泪儿:“不是说书院还额外给加一顿饭吃吗?怎么就瘦成这样了。”
沈持弯着眼眸笑笑:“娘,学习字的时候都这么累的,没事,很快就养回来了。”
这阵子习字过于疲累,他每日晌午只弄了最简单的饭吃,没分出心思在美食上,所以瘦了些。
朱氏还在哭。
沈持进屋提笔写了几行字,拿出来让她看:“娘你瞧瞧,才两个月我已经能写这样好的字了呢。”
各个字的大小一样,横平竖直,看着着实舒服养眼。这效果连他自己都非常满意。
朱氏瞧完之后才不哭了,她小声说道:“娘不认字,但是看着阿池的字比阿秋的好看多了。”
说这话的时候,外面凉风起,已是九月底的深秋时光了。
再次回到书院之后,每日不再高强度临摹字帖,而是加快了三千百的背诵,沈持已经“认识”三千百上所有的字了——重新把繁体字和简体字对了对账。
这阵子书院的课程还算轻松。他想着好久没给自己做顿好吃的了,于是这日早起进城去早市上买了一条鲜活的鮰鱼,打算晌午做个红烧鮰鱼。
中午放学后,沈持正在聚精会神地红烧鮰鱼,江载雪来了,他嗅了一口喷香的红烧鱼,说道:“沈兄,我阿娘让我带话给你,说她阮行阮大夫这两日回禄县,让我告诉你一声。”
名满秦州府的小儿王阮行回到禄县了。

第19章
下定决心便付诸行动,当日下午蒙童们打瞌睡的时间,沈持在聚精会神地练字,周渔看着奇怪:这小子平日里比别人瞌睡的时间都长,今日怎么精神抖擞像换了个人一样?
一直用“你没事吧”的眼神瞅了他好几遍,或许在确认沈持有没有被掉包。
之前和他结下点小梁子的冯高和何九鸣也用“我虽然不理解,但我不喜欢你这样努力,可能会超过我抢我风头。”的眼神看了他好几遍,既不屑又防备。
沈持才懒得搭理他们。
黄昏时是沈煌来接他,出城骑在高头大马上时,沈持把阮行回到禄县的事告诉了沈煌:“爹,江夫人说的小儿王阮大夫这后日就回到禄县了。”
沈煌“嗯”了声,一抽马鞭跑得飞快,不必多说,他的迫切全在骏马飞奔是四蹄之中了。
朱氏得知后一脸希冀,她抚着沈月的头:“是真的吗?”
沈持笃定地点点头:“江夫人的儿子江载雪也在书院念书,我们认识多日了,可信的。”
“对对对,你先前跟娘提过江公子,”朱氏欣喜地道:“莫不是天意,让我的阿月能开口说话。”
沈持再一次宽慰爹娘:“阿月还小,说不定是晚开口呢。”他不记得是哪位庸医上来就断定沈月是哑巴的,要是再让他碰见,非给那人一些教训不可。
朱氏把沈月抱过来:“过两日娘带你去看大夫。”
沈月看了眼沈持:是江夫人说的小儿王吗?
“是他,阿月,”沈持心里也没底,但他还得给足沈月希望:“阮大夫一定能让阿月开口说话的。”
沈月高兴地伸开双臂抱住了他。她渐渐懂事了,也知道伯母和婶娘背地里叫她小哑巴,还笑话她爹娘,她不想当一辈子没法开口说话的哑巴。
她想像哥哥们一样能开口说话,这样就不用比划了。堂姐沈莹欺负她的时候还能告状呢。
半夜沈煌出去一趟,黎明时分才回来,蹑手蹑脚去洗漱,却听见朱氏没有睡着,在翻来覆去的,轻声问:“醒着?”朱氏坐起来跟他说:“既然阮大夫回来了,后天一早我带阿月进城去吧?”
沈煌重新躺下:“嗯,后天我告两个时辰的假,和你一道去看阮大夫。”闺女的事是大事。
“耽误你的公差不好吧?”朱氏惴惴不安地说道:“万一县丞大人怪罪,罚你的俸禄该怎么办。”
沈持要念书,沈月要看病,哪一样都指着沈煌挣银子呢,怎敢有分毫耽延。
“不要紧,就是我以后可能回来的更晚了,”沈煌翻了个身跟她交待:“王头儿不想夜里巡夜,让我顶上,每年的一两银子也由我拿。”
“王头儿”是另一名壮班的衙役,本是和他轮换班巡逻的,不过岁数有些大了,夜班吃不消,想找沈煌替他值。
这样他一年能挣到七两银子。
朱氏心疼他:“你日夜巡逻哪里受得了。我看还是不要了吧。”
沈煌:“没事的,我顶的下来。”
家中正是用钱的时候,能多挣一两银子是一两,何况县中一般没什么事情,他时不时能找个草垛靠上去眯一会儿。
说着已经鼾声起,睡着了。
朱氏却想着儿子上学事,又忐忑女儿治病,一直到破晓都没再睡着。
夜里刮了一阵大风,隔日早晴,深秋的树叶被阳光照射得斑斓,空中弥漫着澄澈的气息。
一家人一道出门,沈持去书院念书,沈煌夫妇则带着沈月去找阮行瞧病。
到县城分开时,沈煌交待沈持:“今日爹不能来接你放学,得自己走回去喽。”又从兜里摸出几个铜板放到他手里:“书院斜对面有个卖烧饼夹肉的,放学先买一个填填肚子。”
他听人说念书耗费脑子,得吃点儿有油水的东西才能念好书。
一家四口分道扬镳。
沈持早早来到教室。
像清镇上的私塾,夫子授课是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反正只要不脱离四书五经的范围,都可以授课。
但是青瓦书院不一样,从一入学,每日的教授的东西都是固定的,用小楷写了张贴在教室后墙的劝学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下面,——是课程表,也是授课内容。方便夫子轮换授课的时候卡在哪里衔接不上。因为入学已过两月,一日学的新课程比一日多,课程表上写得密密麻麻的,沈持默默看了遍今日要学的内容。
上辈子他考过高考,但是并没有接触过科举,对他来说,跟别的同学一样,都是头一遭,并没有什么资本可以得意的,何况老祖宗之中多少天赋异禀者,让后人赞叹佩服,他可不敢自满自大,轻视夫子教的东西——主打一个勤奋、听话。
习惯了繁体字之后,他背书很容易,总是班里头一批蒙童能流利地背出来的,夫子对他很满意,他对书院也很满意。
唯有冯高和何九鸣越发和他不对付,总是暗戳戳说他风凉话,却每每都被沈持一句话驳回去,除非他想放水,一般也讨不到便宜。
放学时微雨,出书院门时遇到江载雪:“沈兄,沈夫人和令妹多半还在阮大夫家中,你去找她们吗?”
阮行每次回乡,找他看病的人都排好几里地,不等上大半天的功夫是看不上病的。
江家与阮家一墙之隔,沈持立刻跟着他走。
到了阮行家中,果然,朱氏抱着沈月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前头还排了两个病号。大约是等得太久的缘故,母女二人的嘴上起了干皮。
“阿娘,阿月。”沈持轻声叫她们。
沈月看见哥哥伸出手臂让他抱,这时候正正好前头的病号出来,沈持便抱着沈月进去找阮行。
阮行觑一眼沈月:“这女娃儿生的什么毛病?”朱氏低声说道:“不会说话。”阮行用手搭了脉搏,又仔仔细细望闻问一番,末了说了句:“老夫把握不大。”他虽然有“小儿王” 的称呼,但是见过的病例寥寥无几,治得差强人意,面对沈月,他是没有把握的。
沈持:“先生死马当活马医吧,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会说先生什么的。”
阮行看着他说的在理:“咱们先说好了,我用毕生所学给小女公子治病,治好了我不要这名声,治不好,你们沈家也不能怨我。”
“且要三年的时间。”他预估能治的话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调理好了,不过为了减少麻烦,降低沈家的期望,他说了个更长的时间。
沈持:“如此,拜托先生了。”
阮行看沈家还算明理大气,心道:得好好钻研如何诊治小儿哑病。
好几年积压的郁积一下子有了希望,朱氏别提多高兴了。只有沈月看着长长的一排银针,吓得哇哇直哭。
沈持也跟着头皮发麻,但他还是壮着胆子说道:“阮大夫,你先给我扎几针吧?”
“混说什么?”朱氏说道:“没毛病不能扎针。”
沈持咯咯笑道:“娘我写字写得手臂痛得抬不起来呢。”前一阵子玩命写字落下了后遗症。阮行看他人小鬼大,笑道:“小郎君把胳臂露出来。”
“来吧。”沈持大大方方伸出手臂,两条手臂粗细不一,一只显然是有些肿胀的,阮行下了针,轻松捻几下:“会疼半炷香的功夫。”之后就消肿不疼了。
沈持痛得一个激灵差点喊叫,额头上立马涌出汗珠。
沈月看他紧锁眉头,吓得大哭,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沈持只好强颜欢笑:“哥哥不疼,真的不疼。”
他没有龇牙咧嘴地表现得很痛吧:“阿月像哥哥一样勇敢点儿好不好?”
沈月好哄,点了点头,阮行趁机在她的百会穴上下了第一针,她只觉的像被蚂蚁咬了下,还没反应过来刺痛感消失了。
她这才不怎么怕了。阮行紧跟着在她的涌泉穴扎下第二针,她咧了下嘴没哭。
“疼吗?”沈持问她:“阿月?”
沈月摇摇头,这时候阮行已经在她的大脊椎上行了第三针,她撅着嘴,表示像被猫咪轻挠了下,有一点点痛。
沈持很有兄长做派地说道:“阿月要勇敢。”
说完这话,沈持行针完毕,阮行过来给他拔出银针:“小郎君抬下胳臂试试我的医术怎样。”
沈持举起胳臂抡了下。
啊……先前的酸胀麻痛消去大半,好轻巧。
他给阮行深深鞠了一躬:“多谢阮大夫,好多了。”
朱氏也过来谢过阮行,话还没说完呢,沈月忽地一呕,哇地从喉咙中吐出口血来。吓得她惊叫:“阮大夫……”
阮行似乎早有预料:“她说话的关窍堵得厉害,要逐一打通,是要吃些苦头的。”
大人虽然很心疼,但也没办法。
果然接下来行针也没那么好过了,一阵扎下去痛得沈月直抽搐,哭得沈持都不忍心听,到后来大夫和病人都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终于结束了。
沈月还在哇哇地哭着,阮行笑道:“沈郎君听听,小女娃儿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哭的更大声了。”沈持直白地说道。
“嗯,老夫逐渐给她打开声道气门,”阮行抹去脸上的汗水刷刷写下一副药方:“再辅喝几副药,三个月之后看看吧。”
沈家对他千恩万谢,付了诊金,到天晚才回到家中。吃过饭,沈煌下差回来了。
沈月依旧哭得厉害,但沈煌从来没听过的女儿的哭声,竟觉得比仙乐还要悦耳:“阿月一定会开口说话的……”
沈山听到沈月的哭声,过来看了看:“老二,这次给阿月看病花去多少诊金?”
“一共三两多银子。”沈煌说道。
沈山坐着沉默良久,从口袋里拿出一锭银子塞到他手里:“原本留着给孙子们上学的,眼下阿月治病要紧,拿着吧。”
他从未偏袒过二儿子,这算是第一次吧。

第20章
沈煌的喉头微微发酸:“不用了,爹。”被大房和三房知道了又要生事。沈山叹了口气,硬塞到他手里,而后掀眼皮看了他一眼:“你莫要太拼命。”他得知这段时日沈煌为了多拿一两银子的俸禄,总是顶替别人巡夜,多少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揪心不已。
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沈持那边也在算着,一次看诊就花费三两多的诊金,按照阮行说的三个月之后再找他,如此一年看诊三四次的话,至少要预备下十几两银子。
眼下沈山出了十两,今年的诊金有了,那么明年呢……总不能还指着他爷,沈持发起愁来。
他甚至想让次年的夏天快点到来,这样他就能重操旧业,卖更多的蝈蝈,或拓展业务到邻县的庙会去卖,以求赚更多的银子。
当夜一直辗转到很晚才睡着。
第二天又有微雨,沈持没来得及去早市买食材,晌午只好煮白米饭充饥。他点着火把米饭蒸上,江载雪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内舍甲班的同窗。
“江兄,这是岑稚兄。”
沈持不失礼貌地打量一眼岑稚。
十二三岁的少年,面黄肌瘦这个词十分契合他,像饥荒年景的人,或是久病初愈。
沈持不好头一次见面就好奇地问人家为什么这么瘦。但是一交谈竟发现,岑稚谈吐不凡,满腹才华,看起来后年开春的县试是他的囊中之物,他必是会考中的。
“江兄,岑兄,今日没做菜。”沈持说道。
江载雪揭开锅看看:“我带了两块霉豆腐来,就着填一填肚子罢了。”
说了片刻话之后,沈持盛出三碗饭。
岑稚谢过他,大口吃了,尽管很是克制,但仍旧掩饰不住的饿极了的状态。江载雪悄声跟沈持说:“岑稚他娘去年没了,他爹又娶了一房,总是苛待他,晨起连哺食都不给他吃饱的,唉……”
晚上回去也只有一碗生下来的稀粥。甚至扬言不让岑稚念书,断了给他的束脩银子,好在他娘临死的时候交给几两碎银子,这才勉强凑齐了今年的学费,就等着后年府试后考中童生,多少能糊口。
沈持看着岑稚豆芽菜一般的身段,陷入沉思。他道:“江兄,以后你带岑兄来吃饭吧,我不在意多煮一碗饭。”
江载雪:“那多麻烦你。”沈持说道:“没什么。”
反正书院的大米不要钱,烧火的柴禾是捡的,不过随手的事。
三人吃到一半,院长孟度来了。他瞧着岑稚陷入沉思,想当初这里是青瓦书院的食堂,请了厨师烧饭,每顿饭只收两文钱,为的是能让穷学生吃饱饭开设的,谁知后来开支过大,书院支撑不下去,于是荒废。
“可惜。”他自言自语。
沈持放下筷子,听到这两个字不由得也跟了句:“是可惜。”
“可惜什么?”孟度叫住他问。
沈持说道:“我说这厨房放在这儿挺可惜的。”这么宽敞的一个院子,光用来给学生们热饭太可惜了。
他这两日把食堂前后看了一遍又一遍,打不少的主意。
孟度愣怔后笑了笑:“你和我想的一样。”他轻声叹气:“书院的束脩已是最低,着实无力开办食堂。
沈持有个大胆的想法,说道:“先生,若是咱们对外经营一部分呢?”
“什么是对外经营一部分,”孟度问道:“我不懂,你说来听听。”
他知道这小子脑筋活泛。
沈持点点头:“林子放养鸡,种菜,林子东头有小溪,春秋有水的时候做浮网养鱼虾,光学田里的食材不难供应同学们一份晌午饭,”他难得说许多话,这一气说了,重要的更是在后头:“开个食堂对外卖小吃……”
“对外卖小吃。”孟度眯缝着一双俊目:“你说咱们书院的食堂对外卖小吃?”
“咱们东南的院墙临街,”沈持又说:“何不开个门脸卖些吃食?”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再嫁花娉婷b  我的学长是吸  西方女巫,但  甜妹在哨向世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