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by三六九龄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6
“遇到科考的月份,蹭个噱头,”沈持说道:“在小吃前面冠以‘状元’二字,想来会有销路的。”
所得银子正好补贴采买食材,用来为书院的学生烧饭。
孟度频频点头,显然听到心里去了。可是他没有同意,却说道:“只是厨子不好找。”好的厨子开价昂贵。
“先生要不要考虑考虑学生我?”沈持半开玩笑,似在试探孟度的态度:“我做饭很拿手的,咱们早起卖包子,黄昏卖卤肉,怎样?”
“学生不要工钱,管吃就行。”这样他也能省下一笔吃饭的钱。
“君子远庖厨。”孟度不轻不重地说道:“你是来念书的,要是在咱们学院光顾着烧饭了,以后传出去,谁还敢把学生往我这里送。”
坚决地灭了沈持自荐当大厨的念头。
怎么说服孟度让自己来掌勺,把书院的食堂开起来,成了大问题。
次日晌午孟度伸长脖子来嗅他做的蘸水,沈持再一次大声说道:“夫子,咱们的厨房占这么大地方,可惜了。”
孟度摆出混不吝的语调:“这地方还是闲着的好。”一句话堵住了沈持接下来要说的话。
沈持:“……”
嘿,孟夫子是有点固执在身上的。
看来得花费些心思。
接下来一连十日,他换着花样做晌午饭,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最精致的味道,道道美味馋得好多人想跟他搭伙吃饭。
一个小胖子每日都带肉、蛋和蔬菜来入伙:“我娘做的饭实在是太咸了,以致于我每天都要喝很多很多的水,他们都笑话我懒人屎尿多,其实我……”小胖子委屈地解释着。
沈持:“可以是可以,只是我每日大概做不过来了,以后要收工钱了,你愿意吗?”
小胖子涨红着脸:“我娘每天给我三个铜板了零花钱,我都给你。”
“我同你开玩笑的。”沈持说道。
借了小胖子的光,和他们搭伙吃饭的岑稚每日多少能吃到点儿油水,少年人的脸上很快有了光泽。
沈持也有食材腌了几样小咸菜,送给经常来食堂烧饭的夫子们尝尝。年轻的夫子周渔品尝过一次后说道:“这咸菜可比外头卖的好吃多了。”有了它下饭,他每日清晨能多喝一碗白粥。
他们搭伙吃饭引起了上舍乙班两位已考取童生的学生的注意,他们前年考院试的时候饿昏在考号里,因此与秀才失之交臂,打那之后,太知道吃好的重要性了。
尝过一次沈持做的菜后念念不忘,说什么“余味绕舌三日,半夜做梦还在砸吧嘴呢。”,他俩挑头同孟度说道:“不如咱们凑钱让沈持出力做饭,岂不是美事哉。”
孟度又搬出“你们是来念书的不是来吃饭的”的话拒绝了提议。
让一个来念书的学生做饭太不像话了。
学院年轻的夫子周渔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长身体的时候想吃点好的怎么了。”嫌孟度过分古板。
“再说了,读书人不吃饭啊,”他翻着白眼絮叨:“我那天还看见孟夫子你在炖肉吃呢。”
“苏学士走哪儿吃哪儿,”他喋喋不休:“走到杭州自个创制了东坡肉,你就说他是不是读书人吧。”
“难道不是因为杭州菜太难吃?”孟度不温不火地说道:“苏学士万不得已才自个儿下厨的。”
周渔恰是杭州人氏,听不得故乡被诋毁,气得和孟度文雅地骂起来,用词高深到除了他俩,别人也不怎么听得懂。
就这样两人见面就斗文,三天后孟度有些动摇,因为他比不上周渔年轻吵架时声音大嗓子还不哑:“咱们后院的地荒芜着是不好看。”
他突然觉得也不是不能种上菜。
不过这会儿已近初冬时分,没菜可种了。
断人美食路太可恨,周渔还要跟他继续吵架,孟度实在是招架不住:“好好好,你的学生你要替他说话也是应该,这样吧周夫子,你跟他说,要是明年的分班考他能考进内舍班,我就任他折腾,要是做不到,就别揽这活儿。”
周渔这才勉强满意,转头把他的话转告于沈持。
沈持:好吧。
食堂的事缓一缓,先考进内舍班是正经事。
不过过了两日,沈持不经意一扫,发现灶台前那块地给整平了,好像有人要种植什么东西似的,他颇有兴趣地看了好几眼。
“我买了一捆小葱,”孟度似是不大好意思地说道:“放在这里做菜怕蔫巴了,想着栽在土里,做饭的时候直接掐就是。”
沈持:“……”搓搓小手,那么明年开春,他可以从野地里寻找几棵紫苏栽到这里来了对吧。
心中那个欢腾啊,这就意味着他日后的鱼虾等饭能吃得有滋有味了。为了吃鱼他得先学会养鱼是不是……
不过没玉村的孩童都用竹篮子捞鱼捉虾,要是林子北边的小溪里做个漂浮网,扔进去一批小鱼苗,很快就有鱼吃了吧。
沈持在脑子里想了很多的好事,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但是一点儿都不能表现出来,毕竟能不能顺利成事,还得另说呢。
第21章
他先前绞尽脑汁构想重开书院食堂的事情,跟孟度摊开之后才发觉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这分班考下来,最早也要等到明年秋天了吧。
也好,到时候时令蔬菜不要采买,小林子里挖现成的就行。
深秋之后一日比一日寒。
立冬前的一天放假回家,沈持跟朱氏说道:“娘,我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
朱氏停下手里纳鞋底的活计:“什么事啊阿池?”
“阿娘,”沈持仰着最近又稍稍养回来的白润的脸蛋,说道:“我爹每日放学都去接我怪累的,我想以后住书院。”
这两个月来,沈煌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按时按点去接沈持放学。
他心中盘算着眼下还好,到了冬日天寒地冻的,无论是晨起上学还是放学回家,靠沈煌接送也不是个事儿。
虽然从书院到没玉村也就五六里地,不到三公里的路程。
要不,他还是住校吧。
青瓦书院的后头有个小院,院中有三间屋子,里面有十几张大通铺,是提供给离家远的学生住校的。
一年收200文钱,不算多,但也不少。但权衡下来,这个钱省不得。
一来分班考的风声越来越多,许多人不再淘气,暗暗发誓要考上内舍班,他需要愈加勤奋啃功课,二来,以后食堂开业,他要盯着的事情太多,住得近方便。
早去早占个好铺位。
朱氏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她前额上的一根白头发扎了他的眼:“阿池……好吧。”她本来想说没玉村离书院也不远,转念一想阿池要做什么必然有他的理由,怎好阻止:“只是,书院的床铺有人给晒洗吗?”
“我自己会的,阿娘。”沈持咧嘴一笑:“阿娘真好,从不扫兴。”
沈煌夫妇都是这样的人,相处起来舒服。
十月初六,初冬,一场小雪花来跳个舞又倏然不见。沈持带着铺盖去书院办理了住宿,以后,他打算几天才回一次家。
得知他要住校后,孟度很是惊讶:“你家离这里也不远。”何况沈煌每日都来接他放学,虽说沈家算不上家境优渥,但不至于让儿子吃住宿的苦吧。
沈持扯谎没打草稿:“学生体弱,每日步行十多里地太过疲累。”
孟度:不是经常看到沈煌来接他吗?难道他记错了。他自我怀疑地踱步往外走:“去挑个能晒到太阳的床铺吧。”
沈持谢过他,赶在上课之前去宿舍挑了个床铺,将从家里带来的东西一一放好。
江载雪来给他帮忙拾掇床铺,看到窗户外面有个好大的鸟窝,说道:“这是住了一家子的鸟吧?赶明儿吵得你不好睡觉。”
沈持还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这孩子已经跑出去嘴里说道:“鸟儿啊我给你挪个窝吧,咱往稍远处走一走好不好?”
沈持停下打扫床铺的手透过窗户往外张望:“哎呀,江兄,你动那鸟窝做什么……”
他还没说完,只见一鸟气呼呼地地俯冲下来,尖声骂骂咧咧……对人随便动他的窝发了好大的火气。
“江兄快捂住脸。”沈持内心十分慌乱,急急道了声:“这是乌鸫,它认脸。”
江载雪还傻愣愣地准备去和乌鸫鸟打招呼:“我给你的窝换个地方,你早起呼朋唤友别吵到沈兄睡觉……”
沈持绝望地捂着脸,很想跑,但他还是腾出手来一把掀起江载雪的衣襟蒙住脸给拉走:“跑,快跑。”
乌鸫在天上疯癫地盘旋几圈,飞走了。
沈持绝望地把江载雪拉回屋中:“完了完了,它去摇鸟了。”
“什么摇鸟?”江载雪一脸天真。
沈持又恐慌又沮丧:“它去找一群鸟来对付咱们了。”
江载雪不知道乌鸫记仇:“不可能,我……就给它挪了挪窝。”又没有掏鸟蛋抓幼崽。
沈持目光涣散地摇摇头:“江兄,它以后只要看见咱俩,就会甩鸟粪,还会叫一群黑鸫来甩……”
叫什么鸫风快递,屎命必达。
完了,完了。
“沈兄你从哪里听来的?”江载雪好笑地说道:“我从未听过如此荒诞的事情。”
闻所未闻。
他一直养在县城,没有去过乡下,也没和鸟类打过深的交道。而黑鸫也不喜欢去人类多的地方做窝,所以哪怕听过它的叫声,也不知道这种鸟的记仇习性。
沈持就不一样了。
上辈子他就踩过坑,那是一个初春,他从学校搬到市区去住,看见老房子屋外的阳台角上挂着个鸟窝,他看里面没鸟,以为是废弃的,摘下来打算丢掉。
丢掉的一瞬,总觉得一双鸟眼在哪里偷窥他,貌似狠狠地记住了他的模样。
次日,他经历了群黑鸫发粪涂墙的悲惨一天,他锁上窗,拉上窗帘,仓皇从老房子跑走,从此绝了回市区居住的念头。
黑鸫是好鸟,叫声婉转动听,吃害虫帮助农人,就是这总爱发粪的精神状态让他很怕怕。
“你明个儿带顶帷帽吧。”沈持说道。他真不忍心江载雪一身新衣被甩得臭烘烘,以他爱洁净的性子,不知道得多受打击呢。
别让黑鸫认出他来。
“我不带那个,”江载雪很犟地说道:“又不是千金大小姐,叫人笑话我。”他不听劝。
沈持:“……”
他只好将黑鸫的鸟窝搬回原处,又去树下捉了几条虫子绑好了放在里面,希望黑鸫看在他“孝敬”的虫子的情面上,别太为难江载雪。
沈持忐忑地去收拾厨房。
以后住校,就得自己解决晚饭了,他环顾四周,见在书院住宿的都是二三十岁的童生,问道:“诸位秀才兄平日都在此处烧饭吗?”
那几个人连连摇头:“书院外面的巷子里卖饭的甚多。”何必浪费烧饭的时间,有点空,还不如多读几页书呢。
灶台那边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沈持好奇外面的巷子里有什么好吃的。他出门去小巷子里转了转,发觉一家卖猪肘子的小店很是火爆,别的店三三两两稀疏的顾客,而这家店一上来就是一堆人在排队,每个人到了跟前也不磨蹭:“来个猪肘子。”甚至还有人“来两个猪肘子。”
好红火的生意。
他站在不远处看人家排队买猪肘子,看了一会儿,忽然发现顾客之中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那几个是上舍班的考中童生的……
看样子家境比较殷实,买个猪肘子回家下饭或者下酒是寻常事。
这卖猪肘子的生意做的真不错。
沈持打听了一下,要112文一只。看外皮烧得还算肉酥皮软。有人拿到肘子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吃到嘴里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看起来十分……好吃。可是猪肘子一出锅就食用并不十分好,将蒸好的肘子晾凉后切成薄片,这样吃起来口感更加细腻。
他想买一只回去尝尝,究竟有多好吃。可是他一个人吃一个大肘子似乎又有些浪费,于是盘算:等下次回家的时候来买个带回去和沈月一块儿吃。
甚至问问店家能不能卖半个的。
沈持站在那边看了半天,好几个顾客买到手就啃起来,他时而摇摇头。
有位微胖的男子正要下嘴,瞥见沈持摇头,不悦地说道:“小郎君,你摇头做什么?”
“郎君,刚出锅的酱肘子并不是最美味的,”沈持说道:“要是拿回家放凉一些,而后切成薄片,搭配上酱菜,蒜泥,黄瓜一起吃,口感会多样些,亦或配上一口柔和的白酒,更能吃出酱肘子的香、鲜、嫩、甜呢。”
男子笑道:“小郎君说的好,我这就回家试一试。”
就着红烧肘子小酌两杯。
沈持又看了几家做的凉拌菜,这里没有专门卖凉拌菜的摊位,都是搭配着肉菜一起卖的,看着卖得好的小菜,他记在心里。
有几样不花时间又省钱的,他特地买了两碟子来,尝尝味道,也当今日的哺食了。
一圈转下来差不多花了一个半时辰,走得鞋底子都薄了,沈持赶紧煮碗米饭——配着买来的两样小菜吃饭。
凉拌菜的味道很一般,苦味没拔掉,还不如他奶老刘氏的手艺呢,沈持头一次剩菜。
因而他只吃了五分饱。
回到宿舍,天光还亮着,他倚在窗边看了会儿书,许是走路走累了,傍晚自己去烧水洗脚,而后躺下很快睡着。
尽管床板硌得背疼。
早上跟往常一样的点醒来,书院里落了一阵初雪,地上有鸿爪的印记。神清气爽,他温了几页《千字文》。
晨起没有什么可做的,沈持花几个铜板在外面买了稀饭和包子,也不算好吃,大概自古美食都藏在深深的巷子里,容易找到的都不怎么好吃,好吃的都要花费一番心思去寻找。
回到书院又洗了把手脸。
沈持拿书本去教室,走到前院的时候,听到一阵哄笑声。
他加快脚步去凑热闹,看了一眼蒙住头立刻跑,不好,鸫风快递来了。他们正气势汹汹地盘旋在空中,追着一个蒙童飞,尾翼微张,随时准备执行。
那个倒霉孩子正是江载雪。
第22章
沈持跑了几步又掉头回来,拿方巾扔进被几只黑鸫低空盘旋围着的江载雪:“包住头,快跑。”
江载雪那个后悔又狼狈啊。
怪他没听沈持的话,黑鸫果然记住他了,还摇来几只同伴一起甩秽物给他。他今天一出门就被这群黑鸫给盯上了,一路尾随,还专门等到他进书院才开始甩,故意要他在同窗面前丢丑。
这鸟太坏了,他屏住气蒙住头往水井边上跑。
沈持等他跑了,赶忙去捉了一把虫子往天上撒,嘴里念叨:黑兄,看在美食的份上咱消消气好不好?
黑鸫见他乖巧懂事,吃下虫子才收住武器,没有发癫攻击他。
“我以后每日捉虫孝敬你们好不好。”沈持低声下气地哄鸟儿。
黑鸫也不知道听明白没有,围绕着他叽叽喳喳,吃完他手里的最后一条虫子,一只两只犹带着怨气地飞走了。
沈持如遇大赦,眼前一黑,险些激动得晕过去。
周渔笑得前仰后合:“沈持,江载雪,你们没事招惹它做什么?”
书院还是头一次被黑鸫找上门复仇,他好稀奇,忍不住大笑。
沈持:“……”
江载雪简单冲洗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换下来不要了,而是回去取了一套熏香的换上,饶是隔着大老远都闻到他身上香囊的味道了,他还是受了刺激一般一会儿低头嗅嗅自己身上,一会儿嗅嗅。
沈持:“江兄,你现在很香的。”
黑鸫也没有甩到他身上,今天大概率是来吓唬人的。没动真格的,大概江载雪是被他先入为主给吓到了。
这老实孩子。
“黑鸫很聪明的,它们这次是来谈判的。”沈持说道:“它们想跟我们和谐相处,井水不犯河水。”
它们一支或是几支在青瓦书院繁衍生息好几年了,不会轻易跟这里的师生结仇,深知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就是来吓唬吓唬江载雪,警示孩童们不要手欠动他们的窝。
江载雪小心眼地说道:“哼,看我不找几只狸奴来抓它们撕了吃了。”
没怎么吃过亏的富家公子气不过,实在是太气不过了。
“江兄万万不可,”沈持被他的豪言壮语给吓到了:“猫咪,狸奴也不敢惹它们。”黑大佬不是白叫的。
岑稚在一旁拱火:“那这次就白被它们吓着?”
“你们跟它一个鸟儿计较什么。”沈持:“过几日我炖个酱肘子请你吃,怎样?”他昨日去巷子里逛了一逛,也馋酱猪肘了,等省几日花销攒下铜板买一个生猪肘子来,佐些冰糖、香料、豆瓣酱炖了,与巷子里排大长队的比高低。
这才把江载雪哄好。
次日他鬼鬼祟祟遮着脸进的书院,看见沈持往他身后一躲:“沈兄,今天黑鸫不……不来了吧?”
沈持:“我晨起孝敬了他们几条虫子,看样子很满意,应该不来找我们了。”
江载雪捂着心口:“甚好甚好。”
那件事可算是过去了,他以后看见鸟窝,哪怕是金子搭建的,他都得绕着走。
路过的同窗笑得声音很大。
得知他住宿后,岑稚两眼微微放出光泽:“我每日放学走的晚,可以和你作伴。”
沈持亦很高兴:“说起来,我总算有机会向岑兄请教学问了呢。”
作为礼尚往来,他邀请岑稚在书院同他搭伙吃哺食。岑稚自然一口应下。
这日放学后,两人一道去宿舍。
沈持:“夫子说我的字还没有风骨,要练,岑兄能否帮我指点?”岑稚的字写得极好,他瞧了瞧沈持的书法,说道:“你写字的时间太短,尚没找到火候。”
“还要多练?”沈持有点毛躁地问。
岑稚:“你们夫子去藏书阁借名家名帖来看了吗?”
沈持:“还没有。”
“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起间架,”岑稚说道:“我看你的字,还是看得名家名帖少了些,不如多去藏书阁看看,多看多悟或许能飞速进益。”
就说要先学会欣赏名家的字,知道人家写的好在哪里。“要多看帖,看名家的贴要从一点一画开始,仔细研究和琢磨用笔、章法、韵味,看到眼中,记入心中,才能流出手中,落于纸上。沈兄,共勉吧。”
沈持:“多谢岑兄点拨。”
江载雪听说他们放学后要结伴去练字,自己也痒痒:“横竖我回去也没什么事,也晚些回吧。”
他家离书院很近,只隔两条巷子。
就这样,他放学与江、岑二人结伴,寒冬腊月的天气,点一盆火,在宿舍里写字、念书。沈持还在习启蒙书,背《三千百》,而江、岑入学早,已经学《论语》了。
但免不了数九寒冬手上脚上生了冻疮,一热又痒得难受,后来去找郎中配了点猪胰子洗手,才缓和些。
眨眼宿在青瓦书院已月余,在这期间,沈持不仅书背得好,写字也见精妙。得到徐、周两位夫子夸赞多次。
然而树大了要招风。
同班的冯高和何九鸣愈发瞧沈持不顺眼,在功课上变着法子要压他一头,似有什么大仇一般。
沈持不爱生事,遂韬光避着他们,算是过了一段顺风顺水平静而学业蓬勃向上的日子。
眨眼到了年关二十五,隆冬岁末,该放假了。
当朝的衙门从腊月二十六至来年正月初六放假,叫做“元正”,各地的学子们跟着衙门的日子走,也在这天放假,但他们来年没那么早开学,会放到正月十七。
统共二十来天。
沈持收拾完东西回到没玉村。
镇上的私塾比书院晚几天,到了年二十七,还在开课,晚上沈正回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进屋一把鼻涕一把泪,身上的青衿看起来像沐猴而冠,他哭道:“阿娘我学不会,真的学不会,我不要念书了……”
他想去山坡上放牛,比读书好受多了。再也不用挨夫子每天打手心了。
朱氏看着阿二的样子,奉送了杨氏一个“看把孩子逼得太紧了吧”的眼神,杨氏气得嘴都歪了,一把捞起扫帚照着沈正身上打下去:“老子娘不吃不喝送你去上学享福,你说不上就不上了,你怎么对得起我……”
张氏看了眼阿秋,很是满意自己生的儿子:“大嫂子消消气,阿二不过一时懒惰,你把他打坏了,明儿可怎么考秀才呢……”
听上去是在帮着沈正说话,可实际上在拱火,看笑话呢。
“你打死我算了,”沈正听到考秀才之类的话更崩溃了,直接滚在地上:“我死也不去私塾了……”
沈家乱哄哄闹成一团。
沈山叹了口气,喝斥道:“他不爱上学,谁还能逼着他去,老大家的,不要打了。”
杨氏这才停下手。
张氏在一旁说嘴:“横竖有阿池在阿二后头呢,你什么时候见二嫂打他了?不是谁都能跟阿秋一样念书好的……”
朱氏听不下去,拉着沈持和沈月回到屋里,她担忧自家儿子有一天也会闹着退学,说道:“阿池,要是你哪天学不下去了,提早跟娘说,咱们不受那个罪。”
沈持:“放心吧阿娘,我念书念的很好呢。”
下个学年书院考试,说不定他一下子能考到内舍去呢。不过事成之前他不会说出来的,这种好事情,说了别人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考进内舍,两年后就可以县试下场,去科举升级了。
叫他如何不想内舍班。
沈知秋听到沈正说不想念书了浑身发抖,他在苏家私塾里算念书好的,可是一想起苏秀才的戒尺打到别的同学手上,爽脆的“啪”一声,手掌登时肿起老高,每每这时,他总觉得这手板子迟早会落到他手上。
一想到这个,他睡不着觉,哪怕睡着了也不踏实,第二天格外没有精神,苏秀才讲的课,他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记住,已经觉得在功课上力不从心了。
“我的阿秋有文曲星的运,”张氏在耳边絮叨:“看吧,过几年你一定能头一个考中县试。”
沈知秋听了隐隐干呕,他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
他看着放假在家里松弛一躺的沈持,不由得心生疑惑,找个机会悄悄问道:“阿池哥,书院的夫子不打人的吗?”
沈持想了想:“打,在书院不好好念书,调皮捣蛋要挨夫子戒尺的。”
蒙童们在青瓦书院依照入学时发放的《学规教条》行事,一旦淘气犯错,也是会挨戒尺的。
不过多数时候,夫子们都以说教为主。
沈知秋想:那可真好,他从来不捣乱,要是在青瓦书院,就不会挨夫子打手板了吧。
很是羡慕。
腊月底赶完两场大集,采办好年货,孩子们揣着糖果一蹦一跳笑开颜的时候——年三十来了。
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晨洒扫门庭,贴门神、换桃符,祭祀祖宗,以求新的一年家中人丁旺,六畜肥,升官发财走大运。
禄县当地的风俗,年三十的晌午,县中各村的男丁三五一伙结伴,敲锣击鼓,走街窜巷,热闹到村外的河边、山地上,谓之“埋祟”,即扔掉旧一年的坏运气。
伴随着左邻右舍间爆竹声不断,锣鼓声也响起来,年味儿直冲云霄。
“阿池,”朱氏从外头端了一碟子炸素丸子进来:“你爹今儿在清镇上轮值,你去找找他,给他捎带些吃的。”
元正假期间虽然县太爷“封印”,但底下的衙役们还得轮值守好县中的百姓,不叫出丝毫乱子。对于沈煌他们来说,这叫做公事不废,喜庆有度。
沈持接过来,拿在手上去找沈煌。
天寒色青苍,日头有些冷光。
走到清镇边上的时候,他远远瞧见两个穿绵绸袍子十来岁的大户人家的公子手里拿着一捆爆竹正在家门口的大路上玩耍,一个眉特别浓黑,一个脸白的没有血色,身上穿的锦袍晃荡来去。
巧了,这不是同窗冯高冯浓眉跟何九鸣何瘦白嘛。
冤家路窄,沈持的右眼皮重重一跳。
他们在书院跟沈持结过梁子,不怎么对付的。
其中冯浓眉炫耀道:“这是我爹托人从京城买回来的烟花,点着了能放出颜色各异的火花。”
何瘦白不服气地哼道:“难道只有你有我没有的吗?”他高高举起手里的爆竹:“我的爆竹点着了会出现美人贺岁图。”
“这算什么?”冯浓眉说道:“我的有白鹤献春,比你的美人高雅……”
“呸,一只秃鸟也好意思跟我娇滴滴的美人儿比……”
“……”
二人争执不休。眼看着就要上手扯头花。
沈持这时候恰好从他们眼前路过,他目不斜视大步流星走着。二人瞥见他却眼睛倏然一亮,贼光四溢,撒丫子跑过来堵住了他的去路。
此路不通,沈持只得冷声打个招呼:“烦请二位兄台让一让,借过。”
两人眼神不善地打量他一眼,非但没把路让开,还骄横地说道:“哟,这不是沈兄嘛?我们要比试谁的爆竹好看,你来说说……”
沈持愣了一愣:“……”
他好脾气地说道:“对不住,我要去给我爹送饭,不然等我一会儿回来再说?”
说完,他抬脚要走。
“就一会儿嘛。”何瘦白伸手拉住他不让走:“不耽误你给你爹送饭的。”
他说完点燃爆竹引线。
一经点燃,噼啪声起,眼前流星飘飞,明线迸射,进而万花破筒而出,如萤飞跃,似燕惊掠,最后一声长鸣,整个天空火树烂漫。
这是沈持来到这个朝代后头一次看见烟花,勾起他记忆中的焰色反应,铝镁合金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硝酸锶和锂燃烧时会发出红色光,硝酸钠燃烧时发出黄色光……科学无处不在,他为科学叫了声好。
冯浓眉紧跟着引燃他的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