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洪永祥离开后,钱大少随意翻了翻手上的那些书。
他对看书一点兴趣都无,连听书都不喜欢,因而翻过后,就让人将之放进书房,再不去管它。
洪永祥手上这一整套的《无名诀》,是费中绪送的。
在《双面魔君》尚未写完时,南城书局就已经开始加班加点,排版印刷《无名诀》。
如今,印刷还在继续,但成品也已经有了一批。
南城书局,打算在明天,也就是公历1月3日,农历十二月初十这日,在上海出售第一批书。
后续印刷装订的书,再送去其他城市出售。
其实都不用他们送,自会有书商从他们这里购买书籍,送去其他城市售卖。
洪永祥回到租界,就去了南城主角。
他到达时,费中绪嘴里叼了一根烟,正在忙碌。
洪永祥问:“你何时忙完?我请你吃饭。”
费中绪道:“快好了,你先等我片刻。”
洪永祥在旁边等待,费中绪则喋喋不休说着《无名诀》的出版事宜:“现在我们书局正乱着,不停印刷,不停装订,为此多雇了许多人。我昨日,还去《新小说报》那边,让他们帮忙打广告……”
洪永祥等他忙完,便与他一道去吃饭,还破天荒喝了不少酒。
但他没说洪玥的婚事,这种事情拿出来说,总归不太好。
他只让费中绪再送他一套书。
费中绪答应下来,同样喝了许多酒。
但他并不愁苦,反而兴致昂扬。
《无名诀》这本书开始售卖后,他能拿提成。
提成应该不会少!
第二日,便是《无名诀》开始售卖的日子。
南城书局的编辑,平日里上班都晚,要八点才到书局,但这日,不过早上六点,就齐聚书局。
书局人手不够,因而今日,他们这些编辑,都要负责卖书。
这书在上海极受欢迎,今日的《新小说报》上,还刊登了广告,来买书的人一定很多!
谭峥泓一大早起来, 就去了厨房,问自家厨娘:“王婶,牛肉丸做好了吗?”
厨娘笑着开口:“少爷, 已经做好了。”
“那就好,等会儿给我装一些, 我要送人。”
厨娘笑着答应,同时将今日的早餐端出来, 给谭峥泓吃。
谭峥泓在吃饭时,顺手打开《新小说报》。
虽然已经在编辑部看过《真假千金》的后续内容, 但他不介意再看一遍。
谭峥泓一边吃一边看, 等报纸翻到最后一页, 突然看到《真假千金》结尾处有个广告。
《双面魔君》改名为《无名诀》出版,今日开始出售!
这广告还说, 书里增加了一些报纸上没有的内容。
谭峥泓知道《双面魔君》会出版, 但他不知道今天就能买到书。
三两口吃完早餐,谭峥泓就往外跑去。
他要去买书!
谭峥泓到达南城书局时, 天刚亮。
但南城书局, 已经有许多人在。
有些是跟谭峥泓一样, 看了报纸知道《无名诀》今天发售,因而匆匆赶来的。
也有一些,是早就知道这件事的。
在报纸上打广告要钱,南城书局之前并未在报纸上打广告。
但他们书局门口, 早两日就已挂出告示, 讲明会在今日出售《无名诀》的事情。
因此, 现下还早,但书局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谭峥泓急着买到书好赶去县城, 就想着要不要让前面的人帮忙买。
但这样对后面排队的人,是有些不厚道的。
正想着,谭峥泓就听到有人开口:“大家排好队,今日《无名诀》这书,每人限购两套。”
谭峥泓盯着这人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
限购一事,是他没想到的,值得庆幸的是,他出门时,带了两个保镖。
谭峥泓乖乖排在队伍最后,又给两个保镖每人两个银元,让他们一人买两套。
这样加上他自己的,便有了六套书,可以拿来送给桑景云桑景英他们。
赶明儿,他还可以让家里佣人过来,多排几次队,多买几套书。
他之前给自己在南洋的同学寄了报纸,这次干脆给自己曾经的中学,捐几套书。
他要支持云景先生!
这么想着,谭峥泓又看向那个正在维持秩序的人。
那人正是费中绪。
他昨晚喝了酒,今天又起太早,就有点没精神。
为此,他主动来外面吹冷风。
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看,他便望过去,然后就瞧见一个十七八岁,个子挺高的年轻人。
费中绪对这人有点印象,他记得这人曾来南城书局买《西游记》连环画,出手非常大方。
这是老熟人,费中绪朝着对方笑了笑。
谭峥泓对上费中绪的笑容,心情无比激动。
他瞧见费中绪后,便记起费中绪是他去《新小说报》编辑部那日瞧见的人,毕竟对方今日穿着的衣服,与数日前一模一样。
谭峥泓清楚记得,黄主编在接待过这个人后,就说可以将《真假千金》的英文版权卖给他。
这人能帮云景先生做主,他或许就是云景先生!
谭峥泓想上去打招呼,但云景先生一直在隐藏身份,他贸然拆穿,可能会让对方不悦。
压下心中的兴奋之情,他乖乖排队,同时一直盯着费中绪看。
费中绪被谭峥泓看得浑身不自在,他身上应该没有不妥之处?为何这人一直盯着他?
此时,排在谭峥泓面前的人正在说话:“没想到《双面魔君》这书,竟然这么快就出了!”
“我也没想到,它不久前刚在报纸上刊登完,我还以为出书要等几个月。”
“南城书局,怕是很早就已经开始印刷此书。”
“据我所知,有很多书局想要出这套书,也不知道云景先生为何会让南城书局出这书。”
“云景先生应该跟南城书局有交情。他编写的《西游记》连环画,就在南城书局出售。”
“云景先生跟南城书局的关系肯定很好,不然也不会为出书版多写一些内容。”
谭峥泓听完他们的谈话,又看了看不远处的费中绪,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云景先生在南城书局工作,所以才会给南城书局这么多机会!
今天的云景先生看着有些没精神,他是不是熬夜写书了?
谭峥泓其实不能确定费中绪是云景先生,可就算费中绪不是,他跟云景先生,应该也是有关系的。
见一个报童在来回转悠,吆喝着卖报,谭峥泓便把人叫住:“你帮我排个队,我给你两个铜元。”
这个小报童刚开始卖报,他不太会吆喝,就卖得很少,这会儿抱着报纸,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听到谭峥泓的话,他连连点头,非常高兴。
两个铜元已经够他吃两顿饱饭!
谭峥泓让这个报童帮忙排队,自己则去了附近一家早餐店,要了一碗热豆浆,又要了两笼小笼包。
他端着豆浆和包子回去,对费中绪道:“这位先生,你是南城书局的编辑吧?我们见过几次!你们这么早就开始忙活,辛苦了,吃点热乎的!”
他说着,就将豆浆和一笼包子给了费中绪。
费中绪不明所以。
谭峥泓却已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剩下那笼小笼包给报童:“这包子给你,你吃完后,帮我把碗和蒸笼还回去。”
小报童惊喜万分,飞快地吃起来。
费中绪见小报童已经开吃,便也吃起来。
他今日起床后,还什么都没吃,确实有些饿了。
包子和豆浆下肚,费中绪浑身暖和,心情也好了许多。
而这时,终于轮到谭峥泓进铺子。
来买书的,都是读书人或者大户人家的下人,很守规矩,因而队伍挪动的速度很快。
谭峥泓进去后,就说自己要买两套书。
南城书局的编辑先给他拿书,又用绳子将书捆起,方便他拎着:“买回去后,若是发现这书有问题,可以来书局调换。”
“好!”谭峥泓点点头,拎着书出去。
费中绪见他出来,笑着跟他打招呼,又从怀里掏出几张书签给他:“谢谢你的包子和豆浆,送你几张书签。”
谭峥泓看了眼,发现那几张书签上印了一个古装少年,外加几句《双面魔君》里的话。
费中绪道:“这是我自个儿印的《无名诀》的书签,一般人没有。”
这是他晚上值班室闲着没事印的,平日里自己就拿这个做书签。
这个小伙子喜欢《双面魔君》,应该也会喜欢这个书签。
谭峥泓自然是喜欢这书签的。
想到面前的人可能是云景先生,他更是兴奋:“谢谢先生!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费中绪笑起来。
谭峥泓宝贝地将书签放进怀里,又问:“先生,你叫什么?你在南城书局工作?”
费中绪道:“我叫费中绪,是南城书局的编辑。”
“费先生,我叫谭峥泓,”谭峥泓笑起来,“我今日还有事,改日再来拜访您!”
费中绪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他以为谭峥泓跟他一样,笑着答应。
谭峥泓从南城书局离开,叫了黄包车直奔电车站,又匆匆往上海县城赶。
他今天,本是打算像昨天一样,早早去孤儿院的,但因为买书耽搁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到孤儿院的时候,比平日里要晚一些。
好在不是特别晚。
谭峥泓见钱表姑在门口择菜,就问:“钱婶子,桑小姐在哪里?”
钱表姑能听懂谭峥泓说的简单的话,指了指孤儿院:“在里面。”
谭峥泓闻言,高兴地往里冲:“桑小姐,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过来!”
“什么?”桑景云问。
谭峥泓拿出两套《无名诀》给桑景云:“桑小姐,这两套书送给你!”
桑景云知道《无名诀》早就在印刷了,但她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出版。
在现代时,要出一本书,可是非常慢的。
不过这个时代出书不需要审核,不需要书号,确实会快很多。
按照桑景云跟南城书局签的合同,南城书局要给她五套样书。
没想到样书尚未拿到,她先拿到了谭峥泓送她的书。
桑景云没看过这书,接过看起来,然后便有些惊喜。
民国初年,书籍的装订工艺远不如后世,因而很多书是有些粗糙的。
但这套书用的纸张质量很好,封面材质也很好,里面的插画更是精美。
桑景云相信,这套书会很有收藏价值。
“桑小姐,这书结尾,有新增内容!”谭峥泓道:“我在电车上已经看过,你也可以看一看。”
新增内容大概有一万多字。
里面有天下太平后,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描写,也有后世人对孟佑的评价。
谭峥泓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些如何想,反正他特别喜欢,在电车上时,来回看了好几次。
桑景云道:“我等会儿再看,我们先学英语。”
听桑景云这么说,谭峥泓敬佩万分。
桑小姐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竟然能忍着不看小说先学习!
谭峥泓教桑景云学英语,等桑景云学过一阵打算休息时,他才道:“桑小姐,我今天在南城书局看到了一个人,他可能是云景先生。”
桑景云有些惊讶。
谭峥泓看着桑景云惊讶的样子,对桑景云道:“桑小姐,我并不能确定那人是云景先生,这只是我的猜测,我也只与你说。”
他将自己之前见到费中绪的事情,和他对费中绪的猜测说了。
不过他没说出费中绪的名字和身份,只说自己今天在南城书局瞧见了对方。
云景先生既然想要隐瞒身份,那他肯定不能到处宣扬。
他相信桑小姐不会乱说,但桑小姐与家人说了之后,她的家人可能会告诉别人,那就不太好了。
谭峥泓和桑景云聊天时,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无名诀》开始出售的事情。
租界,那个住在亭子间里的文人,刚得到一笔稿费。
他去当铺买了一床旧被子后,本打算买些酒肉犒劳自己,结果在报纸上看到了《无名诀》出版的事情。
他咬咬牙买了一套,翻到最后去看。
这一看,他惊叹连连。
看故事的人,或许只看个故事,但他却在这新增的内容里,看到了太多东西。
土地为集体所有,每个人均分!
光这一点,就让人心生向往。
他觉得云景的书,便如那地里的红薯。
远远看去,只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红薯叶,地下却藏着无数能让人躲过饥饿的红薯。
云景先生,应该是胸有竹林,然后在书里,写了一些竹叶给读者看。
仔细看过两遍后,他来到邮局,花钱将书寄给自己的中学老师。
他是在家乡读完中学后,才来上海讨生活的。
他曾经的老师,一直在探索救国之道,他想把这本书,给他的老师看一看。
买完书寄出后,他身上只剩下几个铜元,想了想,他往南城书局走去。
之前买书时,他注意到南城书局在招人。
他可以去应聘!
租界一处洋房里, 爱听故事的老太太又开始听儿子的姨太太念书。
老太太很喜欢《双面魔君》这本书,但她更喜欢的,是云景新写的《真假千金》。
这本书在报纸上刊登的第一天, 老太太就被吸引住,然后每天都让人给她念, 还要念两遍。
她很喜欢金月季,还觉得金月季非常可怜, 每次听完故事,都要骂一骂金月季的养父母和亲生父母。
老太太喜欢这本书, 那些姨太太也喜欢。
她们跟金月季一样是女性, 对金月季经历, 能感同身受。
金月季被带到金家后,跟金家格格不入, 以至于连下人都能欺负她……她们何尝不是如此?
她们来这个家做姨太太, 确实不愁吃穿,但私底下, 却也受了许多委屈。
现如今, 《真假千金》这个故事, 已经连载到金月季想去读书,跟家人吵架的事情上。
金老板觉得,女人相夫教子就可以,没必要读书, 就算真去读了, 也比不上男人。
他觉得让女人办事, 就是办不成的。
但金月季不这么觉得:“女人办事,怎么就办不成了?我在乡下,见多了女人学东西一学就会, 反倒是一些男人,什么都学不会!”
此时上海周边农村,重男轻女严重,家家户户都想要生男孩,但因为男女都不受教育,反而显不出男人的“聪明”。
负责养蚕缫丝的是女人,负责缝补做衣服的是女人,负责做饭带孩子的也是女人。
很多女人家里家外一把手,那些男人呢?他们中很多人,除了体力活什么都不会。
金月季从不觉得自己比男人差,她觉得自己吃亏就吃亏在身为女人,在体力上天生弱于男子,还要负责生育。
在农村,体力确实很重要。
但有钱的人家,他们不干体力活!
金老板是不下地的,他只需要管理好金家的生意。
而做这样的工作,女人不见得就比男人差。
来到金家以后,金母给金月季讲了很多规矩,让金月季一一遵守。
金月季觉得这些规矩,都是男人用来控制女人的。
他们让女人裹脚,如此一来,女人便行动不便。
他们不让女人受教育,如此一来,女人便只能“头发长见识短”。
他们说女人没有见识的时候,他们让女人出去长见识了吗?
他们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女人呢?他们要求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包括金芍药在内的那些大家小姐,都觉得金月季什么都不懂,但金月季却觉得,她们眼里只有后院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今日给老太太读书的那位姨太太,读到这些的时候,心头发颤。
她识字,但她家里,一直不赞成她读书。
她的父母,把她不学无术的哥哥当宝贝,而她自幼学什么都快,却被父母送给一个比她大了二十岁的男人当姨太太。
就因为她是女人。
老太太也听得入了迷。
她是裹小脚的。
因为裹了脚,早年有一回遇到战乱,她差点逃不掉,幸好她儿子孝顺,跑回来找她,背着她逃出去。
因为这小脚,她受了多少罪?
为什么她们就要裹小脚?
《真假千金》里,金月季也说:“男人既然喜欢小脚,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裹?”
老太太沉默听完,正打算让那姨太太再念一遍,就听那姨太太说:“老太太,今日这故事后面,有一个广告,说是《双面魔君》改名为《无名诀》,在南城书局出售,每套书五本,有新增内容,售价一个银元。”
老太太回过神,叫来一个佣人,让她去账上支十个银元,买十套书回来。
老太太还道:“这云景先生是个好人,知道我们女人的苦。我总是要买几本书,支持一下他的,等书买回来,给你们老爷寄一套,我那些孙子孙女,也都一人给一套,剩下的两套,就放我这里,改明儿我们再读一遍。”
姨太太们闻言,纷纷奉承。
与此同时,某所女子中学,也有人在传阅《新小说报》。
《双面魔君》这个故事很火,有很多人看,但其实也有很多人,并未看过这本书。
《新小说报》并非只在上海售卖,在杭州、苏州等地也有出售,但销量也不过一万多份,其中一些人,还一次买两份报纸。
此时上海总人口约莫有两百万,而这本书的读者,哪怕算上那些听书的,也最多几万人。
这所女子中学的学生,在《双面魔君》连载期间看了这书的,就寥寥无几。
但最近,她们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新小说报》。
《真假千金》这个故事,她们非常喜欢。
她们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本就是接纳新思想的,现在看这本书,感触特别深。
“金老板说的这些话,我家亲戚也在说,他们都觉得我父亲不该把我送到学校读书。”
“我父亲的想法,甚至跟金老板一样,我能来学校读书,是因为我未婚夫跟我父亲说,若是不把我送到学校读书,他就退婚。”
“我有个出国留学的机会,我之前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去,现在我一定要去。”
她们在看完今日更新后,同样看到了后面的广告。
“云景先生上一本书,我并未看过,现在倒是可以买来看一看。”
“确实,云景先生写的书,应该不会差。”
“虽然我不爱看打打杀杀的书,但支持一下云景先生也无妨。”
这所女子中学,距离南城书局并不远。
于是,当天中午,便有人来到南城书局,买了书回去。
她抽空看了一些,看着看着,便不自觉入了迷。
原来武侠小说,也这么好看!
很多人都觉得,女子不爱看武侠小说,她便也这么认为了,现在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偏见?
《双面魔君》这本书,到底是在《新小说报》上连载过的。
一个银元一套的价格,也并不便宜。
因此,南城书局虽然觉得今天应该会有很多人来买小说,但也觉得,能卖掉两三千本,已经非常不错。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才到中午,他们准备的五千套数,就已全部售出。
这还是因为他们限购!
南城书局一个负责卖书的编辑,累得直不起腰:“买书的人,怎么如此多?”
卖书看似简单,但他们需要帮客人将书包好,用绳子扎起,需要不少时间。
收钱时,他们也要花时间验明真假。
因此这一上午,他们没有一刻空闲。
费中绪道:“很多人买了这书,是要拿去送人。”
这书之前在报纸上连载,想要收集齐全部内容送人有些麻烦。
现在印了书,送人就方便许多。
即便不送人,也能放在家里收藏,那些不缺钱的人,自然舍得花钱买。
南城书局的总编道:“我们现在已经无书可卖,你们去外面挂个牌子,然后去后面装订新书。”
费中绪闻言,拿了块牌子挂在外面,然后去了后面印刷房忙碌起来。
总编还分了个助手给他,是今日刚招的读书人。
费中绪跟这人聊了聊,得知对方叫姚同丰,安徽人,是半年前来上海讨生活的。
上海很多工作,都要有介绍人和介绍信,姚同丰没门路,找不到正规工作,也就过得不太好。
他依靠帮人抄书为生,偶尔也会投稿,但迄今为止,他投稿数十篇,也就不久前被刊登了一篇。
现如今,他住在一个亭子间里。
费中绪住的是马棚楼,不算正经房子,但他那房子休整过,还通了电,住宿环境比亭子间好太多。
他有些同情这人,便道:“我们南城书局,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很忙,你若是做得好,可以一直在这里做。”
桑景云写书的速度是真的快,他估摸着,等《无名诀》印刷得差不多,也就可以开始印刷《真假千金》了。
他们书局还有别的业务,《西游记》连环画就还没出完,即便出完了,后续还有《水浒传》连环画。
招人是必须的!
姚同丰感激万分,做事愈发努力。
接下来几天,南城书局一直很忙。
费中绪从早忙到晚,回家倒头就睡,竟是瘦了一些。
而他对姚同丰,也越来越满意,这人很聪明,手脚很快,帮了他大忙!
《无名诀》这套书,不过短短四天,就售出一万套!
在现代,这销量算不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却堪称惊人。
不过在卖出一万套后,再来买书的人就少了。
与此同时,上海的一些报纸上,开始出现批评云景的文章。
这些文章批评的,倒不是《无名诀》,而是云景现如今,正在报纸上刊登的《真假千金》。
一些旧文人觉得云景居心叵测,纷纷写文骂云景。
他们说什么的都有,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古之常道也”,什么“其言惑众,欲乱人心,坏我伦常”,什么“乾坤既定,阴阳有分”,总之,都在骂云景不遵古道,妄议旧制。
他们觉得,女子就该贤良淑德,孝顺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本,云景写的书,太过离经叛道。
金月季觉得女人受压迫,她怎么就不想想,女人一直靠男人养?
若非有男人挣钱,那些夫人小姐,她们哪来的钱买这个买那个?
而且男人在打仗,在从事各种危险的工作,女人又干了什么?
总之,报纸上说什么的都有。
桑景云对此早有预料,也就没当回事,专心创作。
她没有去跟那些人吵架,吵架太消耗精力和情绪,她若是把时间放在跟那些人吵架上面,就没时间写《真假千金》后续内容,没时间学英文了。
还是提升自己更重要。
这个时代,也是有点好处的。
那些人骂得再厉害,只要她不买刊登了那些人的文章的报纸,就看不到他们骂人的话。
那些人甚至连她是谁都不知道!
桑景云心情平静,谭峥泓却不同。
他的偶像被人骂了,他非常愤怒。
说起来,桑景云会知道自己被人骂,也是因为谭峥泓。
她现在除了买《新小说报》,就只买《上海日报》,这两份报纸上,是没有骂她的文章的。
要不是谭峥泓念叨,她都不知道这件事。
“那些人太过分了!金月季说得明明很对!他们就是被戳中痛处,才到处狂吠!”今天,谭峥泓就又念叨个不停。
桑景云闻言道:“谭少,我很喜欢《真假千金》这本书,有人骂云景先生,我跟你一样生气,但我不想聊这件事。聊这些,只会让我越来越愤怒,但并不能帮助到云景先生。我们聊一些能真正帮助他人的,有意义的事情好吧。”
她不想再听谭峥泓告诉她,别人都是怎么骂她的。
谭峥泓愣了一下,随即道:“桑小姐,你是对的,我单纯抱怨一点用都没有,并不能帮到云景先生!我决定了,我明日要花钱让人写反驳的文章,把那些骂云景先生的人骂一顿!”
不过少年人,确实很容易被激怒。
她知道谭峥泓跟那些人吵架,只会让那些人更加生气, 骂她骂得更严重,但她没有阻止, 反而很支持。
闹大了之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 意识到女性千百年来所受到的压迫。
她希望那一座座压在女性头上的大山,可以被推翻。
今天是周六, 桑景云跟谭峥泓说了一声, 说自己明天有事, 不学英文了。
谭峥泓问:“桑小姐是要去租界?我家就在租界,桑小姐, 明日我们一起逛租界?”
桑景云道:“怕是不行, 我办完事就要回家。”
“桑小姐要办的是什么事情?”谭峥泓看了桑景云一眼,忍不住问:“跟洪先生有关?”
谭峥泓这段时间没再表白, 但他每天都会带点吃的给桑景云, 追求的姿态很明显。
桑景云可以确定, 谭峥泓是真心喜欢自己的。
而此刻,她从谭峥泓的言语里,听出了醋味。
桑景云道:“我是去租界拿钱的,也会去洪先生那里一趟。洪掌柜每周都会让我捎带东西给他, 他有时也会帮我把钱带回来。”
桑景云说得很含糊, 但谭峥泓听完, “恍然大悟”。
都说桑家已经被桑学文败光,但他们一家的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
谭峥泓觉得, 他们应该是有进项的。
桑景云说她每周去租界拿钱,那么可能是桑家在租界有产业。
如此一来,桑景云和桑景英每周过去巡视一下,算算账,拿点钱,倒也不奇怪。
而洪永祥来找桑景云,可能是那边有点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