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谭峥泓道:“跟着我爹认识了几个,但不多。”
桑景云考虑片刻,又问:“谭峥泓,你可想挣钱?”
谭峥泓道:“我自然是想挣钱的,只是办厂需要本钱。”
如果他去跟他父亲要,他父亲应该会给钱支持他办厂。
但他父亲手上的流动资金有限,还要偷偷为政府购买设备和武器,现在跟他一样缺钱。
若非如此,他办孤儿院,也不会想着要找别人入股。
现如今,他时不时跟父亲要点零花钱不成问题,但讨要大笔银钱就不合适了。
这般想着,谭峥泓又道:“不过,等年后,我组建的建筑队便已经能帮人盖房子,到时候应该能有些收益。”
桑景云道:“我有个赚快钱的法子,你要不要试试?”
谭峥泓好奇地看着桑景云。
桑景云将那个粉彩桃花吸杯拿出来:“谭少,你可以去认识几个洋人,然后给他们展示这些瓷器,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落魄的清朝贵族卖给你的,你再给每个瓷器都编一个故事,我相信,这些瓷器应该能以百倍的价格卖出去。”
桑景云说的这法子,并非她原创,而是曾有人实践过的。
当然,这法子想要成功,是有先决条件的——这瓷器,必须是珍品。
随便拿个瓷器给洋人,就算编的故事再好,人家洋人也不信。
谭峥泓给她的这些瓷器,是真的很漂亮,桑景云觉得,烧制这些瓷器的匠人,以前说不定就是做贡品的。
现在对洋人说这些瓷器是满清皇族和贵族用过的,那些洋人大概率会相信。
在很多年以前,洋人是向往他们国家的,觉得他们国家遍地黄金,他们对瓷器,更是非常喜爱。
他们还非常向往贵族生活。
很多西洋生意人,赚到钱之后,都会花钱去买爵位,或者想尽办法,娶一个贵族小姐。
现在有中国贵族收藏过的瓷器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大概率会想要购买。
桑景云又道:“除瓷器外,你还可以购入一些精美的刺绣,亦或者价值较高的别的东西,谎称是北京城那些遗老卖给你的,然后转卖出去。不过你要记得,别把真的古董给卖出去。”
现代人在直播平台一边砸瓷器一边卖瓷器,普通瓷碗都敢卖外国人几百美金。
她手上这些瓷器,本就是顶尖匠人制作,做工精细,她还专门编了故事,一件卖个几百银元,不过分吧?
桑景云觉得这些东西放到后世,本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不过,说完后,桑景云却也有些担心。
谭峥泓出生富贵,没吃过苦,年纪又小,因而有些过于善良。
这样的人的世界,容易非黑即白。
她出这么个主意,说不定谭峥泓会觉得她太过分。
不过仔细一想,桑景云又觉得这样也不错。
她有善心,但那善心,是针对自己国家的穷苦百姓的,不是针对那些来他们国家掠夺财富的洋人的。
如果谭峥泓不能接受她的价值观,那没必要再来追她。
这么想着,桑景云看向谭峥泓,然后就见谭峥泓一脸崇拜。
“桑小姐,你太聪明了!”
谭峥泓越琢磨越觉得此事可行,敬佩地看着桑景云。
桑景云放下心,又道:“你去找点瓷器相关的知识背一背,到时便告诉他们,那些匠人的手艺,是传承千年的,还有这些瓷器,每一个都可以编点故事。比如这桃花吸杯,曾是一位王爷给王妃的定情信物,可惜王妃早逝……”
作为网文写手,编故事非常简单,桑景云张口就来。
“桑小姐,你怎么这么聪明!”谭峥泓更佩服了。
桑景云的想法,当真是天马行空,让他惊叹。
此时很多人,对洋人,对清朝遗老,是很崇敬的,也就想不出这样的骗钱法子。
但桑景云并不觉得洋人多么厉害,生在后世的她,拥有强大的自信。
谭峥泓自幼被保护得很好,也不会见到洋人就怯懦。
两人商量许久,最后决定让谭峥泓去跟租界那些没有贵族背景的西洋商人交好,然后将那些瓷器卖出去。
一件卖几百银元,卖个十来件,谭峥泓也就不缺钱了。
两人商量完后,桑景云找了些稻草垫在篮子里,然后把谭峥泓带来的瓷器放回去,让谭峥泓拿回去卖。
“桑小姐,你要不要留一件?”谭峥泓问。
桑景云道:“不用,这东西我若是收藏,压根没地方放,若让我用,我又怕不小心摔了。”
确实如此,自己下次,还是送吃食比较好!
谭峥泓收好那些瓷器,发现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便出了门。
钱表姑已经做好午饭,是糙米饭外加青菜炖豆腐。
桑景云觉得青菜炖豆腐价格实惠营养还好,就让钱表姑多做。
孩子们拿了碗,正排队等着领午饭,姚同丰也跟在后面。
谭峥泓笑容满面地出来,瞧见这一幕连忙道:“姚先生,你不在这里吃饭。”
“我不与他们一起吃?”姚同丰有些惊讶。
谭峥泓道:“你早晚与他们一起吃,中午我们都去隔壁吃。”
他的保镖、助理,还有他请的工匠之类,中午都能吃顿好的。
这样也能增加大家的干活热情。
姚同丰跟着谭峥泓来到隔壁,就看到了丰盛的饭菜。
那饭菜对桑景云来说,其实称不上多么丰盛,在后世,一大群人聚餐,桌上肯定好几个肉菜。
而今天中午,肉菜只有两个。
但对这时候的人来说,能吃肉菜,便已经算得上丰盛。
今天中午吃红烧肉丸和排骨汤,那汤里除了排骨,还有皮肚、笋片、豆皮、腐竹等,配料丰富。
红烧肉丸一人一个。它色泽诱人看着就美味,个头还非常大,超过鸡蛋。
不过这东西不是纯肉做的,里面放了一些糯米。
此时的人为了节省成本,会在做肉丸时加入荸荠、豆腐或者糯米。
桑学文加糯米却不是为了节约成本,纯粹就是他觉得这样更好吃。
做好的肉丸,桑学文不仅炸过,还将之红烧,味道非常好。
姚同丰已经许久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他用红烧肉丸的汤汁拌饭,一口气吃了两碗。
吃完,姚同丰心满意足。
这样的伙食,一天的花费少说要一角,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个银元。
孤儿院免费提供住处,也帮他省了钱。
虽说谭峥泓给的工资不多,但待遇是真的好。
他已经决定,今日下午,就要开始备课,为给孩子们上课做准备。
谭峥泓也吃得很满意。
吃完,他跟姚同丰聊了聊,让姚同丰列了个清单,列出需要的纸笔等物。
这些东西,又要花不少钱。
若是之前,谭峥泓就要开始琢磨怎么跟自己父亲要钱了,但现在看看手上的瓷器,他突然有种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的感觉。
谭峥泓兴冲冲将瓷器拎回家。
谭大盛见谭峥泓拎着篮子回来,篮子里还露出稻草,好奇询问:“你买了鸡蛋回来?”
谭峥泓道:“没有,是之前的瓷器,我带回来了。”
谭大盛惊讶:“你送礼人家不要?那你怎么还这么开心?”
谭峥泓道:“爹,桑小姐教了我一个赚钱的法子!”
桑景云是让谭峥泓一个人去骗钱,不,赚钱的。
但谭峥泓考虑过后,决定拉自己父亲下水。
有他父亲帮忙,这钱更好赚。
这么想着,谭峥泓把桑景云说的那些,告诉了谭大盛。
谭大盛听完,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妙啊!儿子,我们一起干,五五分账!”
贡献出一批“军费”后,现在他也缺钱!

第72章 六千美元
谭峥泓是想跟自己父亲一起干的, 但他不同意自己父亲的分账方式:“爹,一起干可以,但我要拿六成!”
“这些瓷器都是我的, 你凭什么拿六成?”谭大盛笑着问儿子,等着儿子来说服自己。
谭峥泓道:“爹, 这是桑小姐出的主意!我打算赚了钱,三成给桑小姐, 三成我自己拿着,四成孝敬您。”
谭大盛道:“她只出个主意就拿三成, 是不是太多了?”
“可要是没这个主意, 我们根本想不到可以这样赚钱。”谭峥泓据理力争。
谭大盛确实想赚点外快, 但对这事儿,其实并没有多看重。
毕竟他做别的生意更加赚钱。
这骗钱, 终究是小道, 而且是一次的,并不能长久做。
拿四成和拿五成对他来说区别不大。
他倒是想用这件事, 锻炼一下谭峥泓。
“行, 那我拿四成, 但我出的瓷器,你要把成本给我。”谭大盛同意了。
对这事儿,谭峥泓自然不会不同意。
他坐在谭大盛面前,和谭大盛商量起做法来。
期间, 谭大盛没怎么出主意, 主要让谭峥泓去说, 等谭峥泓说完,他才补充了一些。
“爹,你真厉害!爹, 我运气也太好了,能有你这么一个爹!”谭峥泓对着谭大盛拍马屁,还抱了一下谭大盛。
谭大盛很是高兴。
父子两个一起吃了饭,又说了许多话才分开。
等谭峥泓离开,谭大盛立刻将谭峥泓身边的保镖叫来,询问这段时间,谭峥泓的经历。
尤其是跟桑景云有关的那些。
谭大盛之前就对桑景云很好奇,现在桑景云给谭峥泓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他更加好奇。
但那几个保镖对桑景云了解不多。
桑景云每天上午都会来孤儿院,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谭峥泓学英文,与他们没什么接触。
而下午,桑景云都在家待着,并不出门。
“这小姑娘胆子挺大。”谭大盛感叹。
此时的人,都是敬畏洋人,害怕洋人的,这个小姑娘竟然想要骗洋人的钱,真是胆大妄为。
但这样的人,反而让他欣赏。
他在南洋时,面对洋人卑躬屈膝,但私底下,也没少算计洋人。
这段时间,谭大盛已经弄清楚桑家的情况。
桑家因为出了个败家子破产,这样的事情在上海并不少见。
但桑学文的现状,让谭大盛有些惊讶。
抽大烟败家的人很多,能把大烟戒了的人却很少。
桑学文愿意做饭养家,这更是让人惊讶。
也不知道他们一家子,是如何做到的。
当天晚上,谭大盛就让人放出消息,说自己从清朝那些遗老手上,买到了一些东西。
这种事情很常见,不过买到这些宝贝的,多是北京那边的人。
如今小皇帝还在紫禁城住着,每年能拿到400万银元的补贴,但那些宗室的日子已经很难过,免不了变卖家产,以此度日。
如此过了两天,时间来到廿七。
谭峥泓已经将孤儿院那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也告诉桑景云,自己过年期间不会过来,让桑景云帮忙照看。
于是,这一日,他跟着谭大盛,去参加了一个洋人组织的聚会。
如今西洋那边正在打仗,租界一些英法的将领已经回国,但也有一些有钱人跑来这边躲着,美国人更是越来越多。
谭峥泓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同学里还有英国人,英语说得极好,他在洋人中间,也就混得如鱼得水。
按照谭大盛的指点,谭峥泓选了一些跟他差不多的年纪的洋人交好,并邀请他们来自己家中欣赏他花大价钱买来的,皇室专用的瓷器和绣品。
这些跟谭峥泓差不多年纪的洋人欣然同意。
廿八这天,他们来到谭家,就看到了谭大盛收集来的各种精美的瓷器,还有别的摆件。
这些东西都是珍品,价值不低,但并非古董。
可是,在谭峥泓嘴里,它们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历史。
“我们国家从数千年前,就开始制作瓷器,很多瓷器匠人,手艺代代相传,祖祖辈辈为皇室制作瓷器,他们这一辈子,除了烧制瓷器,不干别的事情。”
“他们会挑选最珍贵的原料,然后耗费无数时间,忍受高温去制作瓷器。瓷器烧制成功后,那些不合格的,还会被他们砸碎,只有最完美的瓷器,才能被皇室成员所使用。”
“你们看到这个粉彩桃花吸杯了吗?这种自带吸管的杯子,制作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这是从王府流出的,据说曾是一位王妃的最爱……”
谭峥泓一脸真诚地介绍自己家里的那些东西。
他的说辞,是桑景云帮他想的。
桑景云上辈子,曾经看到日本用类似的话术,营销烧鸟仙人,寿司仙人,烧饭仙人之类。
一些所谓的烧鸟仙人烤肉水平也就那样,但故事讲好了,随便几个肉串,就能卖一两千。
相比于后世的烧鸟仙人,这时中国的瓷器匠人,那是有真本事的,谭峥泓说的时候,也就一点不心虚,满脸真诚。
这些洋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除了瓷器,谭峥泓还给他们展示了精美的刺绣。
“在我们国家,最顶尖的绣娘,也是为皇室工作的,皇帝的一件衣服,一个绣娘要绣数年才能绣完,皇宫的屏风,绣娘们也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绣好。”
“你们看到这只猫了吗?它的毛发是不是栩栩如生?绣娘为了将之绣好,本身很细的绣线,要再分开,那用来刺绣的丝线细到肉眼难辨,还要用到上百种颜色的绣线。”
“这把扇子,是以前公主们使用的。”
谭峥泓一边说,一边自己爱不释手地把玩。
那些洋人越看越喜欢,当即有人提出想要购买。
谭峥泓却不答应:“这些东西,都是我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的,不想出售。不过我可以送你们一人一套瓷器,当然,那不是皇室用的。”
这些洋人失落极了。
普通的瓷器,他们也能买到,他们想要的,是皇室才能使用的瓷器!
还有那些精美的绣品,这样的东西若是带回国,一定会被小姐太太们疯狂追捧!
“亲爱的谭,你有那么多,卖一两样给我又何妨?”一个美国富商的儿子看中了那个粉彩桃花吸杯,一心想买。
“不行,而且这是我父亲的收藏,我不能私自出售。”谭峥泓道。
就在这时,谭大盛从外面回来。
这些洋人,也有认识谭大盛的,当即找到谭大盛,提出想要购买瓷器。
谭大盛面露迟疑,很是不舍,但他显然比儿子圆滑,知道应该讨好洋人,也就同意出售一部分瓷器。
这些洋人以一百到一千美元不等的价格,买走了谭家一些东西,同时收到了谭家赠送的精美瓷器。
一美元兑换成银元,能换两到三枚。
也就说,这些瓷器,都卖出了百倍价格。
这利润,太疯狂了!
而且这件事,对谭峥泓来说没什么风险。
这些东西确实是曾经制作贡品的匠人制作的,只是没有被皇室的人用过而已,但这件事,又有谁能证实?
就算这些洋人事后发现不对,他们把钱退了,把东西拿回来,给洋人道个歉就行,还可以说他们自己,也是被人骗了才买到假货。
再加上这些洋人都是背景不深的商人……总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正经生意。
至于卖贵了……哪个奢侈品不溢价?
等把这些人送走,谭峥泓一脸兴奋地开口:“爹,他们或许还能给我们介绍生意。”
“肯定能!”谭大盛已经决定要联系那个送他瓷器的官员,再进一批货。
他对洋人很了解,那些做生意的洋人,会很乐意购买名贵的东方瓷器回去送人。
他们两人想得没错,第二天,他们又一脸心疼,卖出去几件瓷器。
没人觉得他们是在骗人。
谭大盛虽然不是南洋首富,但财富在南洋也是排前十的,他怎么可能为了几百美元骗人?
这天,甚至还有上海本地的富商上门拜访,想要从谭大盛这里,购买一些从宫中流出的珍品。
谭大盛拒绝了对方,那人还很不高兴,觉得谭大盛谄媚西洋人,看不起本国人。
谭大盛:“……”
把人送走,谭大盛问谭峥泓:“我们挣了多少钱了?”
谭峥泓道:“爹,除掉成本,差不多六千美元。”
六千美元换成银元,少说有一万五千个。
谭峥泓拿三成,那也有四千五百个银元。
这简直就是暴利!
谭峥泓长这么大,手上从未有过这么多钱,不可避免有些激动。
不过很快,他又冷静下来。
这些钱,都是洋人从他们国家赚走的。
去年一年,政府光是买武器,就花掉上千万两白银。
谭大盛更冷静。
他不久前,花了几十万美元,从美国购买各种设备和武器。
现在他能分到手的钱,不过两千四百美元,这不足以让他激动。
桑景云并不知道,她跟谭峥泓说的赚钱法子,让谭峥泓赚到了六千美元。
她以为谭峥泓只能卖个几样瓷器,赚个一千银元。
而现在,她正跟桑家人一起,准备过年的各项事宜。

从今日开始,《新小说报》会停售五天。
她不会休息那么久, 但除夕、年初一和年初二,她不打算动笔。
从八月到现在, 她已经忙碌了四个月,该休息几天。
“我来烧火。”桑景云抢了烧火的工作, 坐在温暖的灶台后,一边给灶膛添火, 一边借着火光看书。
她看的是如今很火的杂志, 上面有很多新式文人写的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白话, 这杂志还用了标点,但桑景云看得很慢, 每句话都要来回看好几次, 才能理解。
毕竟这些东西,满满的都是干货, 是凝练的思想, 比她大学时的思想政治课本还要难。
桑家其实已经为过年, 忙了好几天。
廿七那天,他们把家里仔仔细细打扫了一遍,购买了年货。
廿八那天,也就是昨天, 他们灶膛里的火一整天都没有熄灭, 桑钱氏和桑学文烧了很多水, 让家里每个人都洗了个澡,同时将提前腌制好的猪头、咸肉和酱鸭煮熟。
今天,桑钱氏已经在杀鸡, 等下还要将鸡煮熟,白天的时候祭祖、祭拜年菩萨,晚上再吃个年夜饭。
“奶奶,过年事情真多。”桑景云对桑钱氏道。
她上辈子的父母专心搞事业,她还记得她年幼时,她父母过年都是不回家的。
桑钱氏道:“我们家已经过得非常简单,上海有些人家,过年不请十几二十个短工,都忙不过来,你爷爷嘉兴的本家,人家过年也有个复杂的流程。”
桑景云笑道:“我喜欢我们家这样的。”
那些人家过年过得复杂,是因为一大家子一起过。
真要那样,桑景云就不喜欢了。
“我也喜欢我们家这样的,有一回我们回嘉兴过年,险些把我累死。”桑钱氏道。
自家简单祭拜,做点年夜饭自己吃,累不到哪里去。
若是折腾出各种程序,再很多人一起过年……男人和孩子还好,女人会累死。
今天早餐吃的是面条,桑学文正在做浇头。
前些天帮桑景雄做长寿面这事儿,点亮了桑学文做面条的技能,他们家早上,便也能吃上面条。
桑景雄过完生日,就年满十一周岁,等过了年,他虚岁都十三了。
不过他身高不到一米四,看着就是个孩子,这会正在玩桑景丽的玩具。
桑景丽正在嗑瓜子,桑景英则躺在桑景云往日里很喜欢的躺椅上看书。
桑学文做了一锅浇头后,就将面条下锅煮,捞出面条浇上浇头,就招呼大家吃饭。
所有人都来到桌边吃面条。
他们吃的是榨菜肉丝面,桑学文还放了一些肉丸。
吃过面条,桑学文就开始炖鸡,准备祭拜要用的各种食物,包括三样糕饼、三样水果,还有鱼之类。
桑钱氏带着桑学文忙碌的同时,指使桑景英去县城,把阿兰奶奶接来。
这是早就说好的,阿兰在主家忙过一上午之后,就来他们家过年。
桑景英跑出去接人了,桑景云则去隔壁孤儿院看了看。
谭峥泓这几天没在,今天,就连他的保镖都走了,但孤儿院的孩子很乖巧,这会儿正在听姚同丰讲各地过年的习俗。
不过他们听得并不专心,目光一直往厨房飘。
厨房传出的香味,实在太过诱人!
谭峥泓自掏腰包拿出五个银元买了许多猪肉,给孤儿院的孩子过年用。
桑景云见这些孩子都很乖,便回了家。
快吃午饭的时候,阿兰和桑景英一起回来,阿兰的手上还拎着一条鲢鱼。
“今天有从太湖运来的鲜鱼卖,我就买了一条,等下做宴球给你们吃。”阿兰笑着开口。
宴球是嘉兴那边的一种食物,也有人叫它鱼圆,是用鱼肉和肥猪肉做的,桑学文从小就爱吃。
这道菜做起来很麻烦,但阿兰以前常常做,不过桑家落败后,他们就没吃过了。
吃过午饭,阿兰打算做宴球,结果活儿被桑学文抢了:“兰姨,我来做。”
阿兰眼眶红了:“学文长大了!”
儿女都快到婚嫁年龄的桑学文听到这话,眼眶也有点红。
桑家这天的年夜饭特别丰盛。
吃饭前,桑钱氏拿一个碗,装了一些饭菜放在桑元善的遗照前:“现在我们家越过越好了,等来年,肯定会更好。”
桑学文看着这一幕,突然捂住脸,随即嚎啕大哭起来。
桑钱氏也没拦着他:“今天哭就哭吧,等明天,就不能哭了。”
去年除夕,他们家来了很多要债的人。
今年,总算可以安安生生地过年。
桑钱氏在桑学文的哭声里动了筷子,其他人便也吃起来。
至于桑学文……这一桌饭菜,总归是吃不完的,不会饿着他。
桑家吃年夜饭的时候,租界,谭峥泓也在吃年夜饭。
他娘没有跟着他们来上海,他们过年也就父子两个,外加从南洋跟来的佣人和保镖。
谭大盛让那些人跟他们一起吃年夜饭,还用卖瓷器得来的美元,给这些人发了红包。
“爹,我的压岁钱呢?”谭峥泓朝着谭大盛伸手。
谭大盛道:“你都多大年纪了,还跟我要压岁钱!”
一边说,他一边把最后的那个红包放在谭峥泓手上。
谭峥泓喜笑颜开,开始对着谭大盛说好听话。
谭大盛道:“你这小子,嘴是真甜!”
“那是,从小到大,爹你没少给我吃糖!”谭峥泓给谭大盛夹了一颗牛肉丸。
孤儿院,孩子们也分到了年夜饭。
钱表姑的公婆早逝,她丈夫又没有亲兄弟,以前过年,都是自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过。
现在,她的两个孩子跟着她住到孤儿院,她也就在这边过年。
年夜饭她把厨房里存着的咸鱼蒸了,又用猪骨头煮了一锅笋干,用油渣炒了青菜,并且做了一大锅红烧肉。
那红烧肉她是切分好之后下锅煮,每块分量都差不多,以免厚此薄彼。
“不能抢别人的肉吃,知道吗?要是有人抢别人的肉吃,下回吃肉就没他的份了!”钱表姑挥舞着手上的长勺给人分肉,在姚同丰过来的时候,给姚同丰一块纯瘦肉。
姚同丰不爱吃肥肉,感激开口:“多谢。”
孤儿院的孩子瞧见这一幕,却同情地看向姚同丰。
肥肉多好吃啊!他们先生竟然没有!
不过姚先生吃得还是比他们好的,今儿个下午,隔壁桑家端过来几个菜给姚先生加餐。
孩子们见钱表姑拿出咸肉、酱鸭和宴球,有些羡慕。
但也仅止于此。
他们对自己现如今的伙食和生活,已经非常满意。
江来咬了一口肉,对那些以前跟着他混的小乞丐道:“你们要记得谭少爷、桑小姐还有云景先生的恩情,要不是他们,我们现在指不定已经饿死冻死了。”
以前的冬天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过的。
但这个冬天,他们每天都能吃饱饭,竟然还胖了一圈!
他的碗里装满了白米饭,上面还有一块肉,而面前的桌上,咸鱼、笋干、炒青菜和肉末豆腐,都是可以随便吃的。
这样的好日子,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而之后,还有江来更不敢想的事情。
吃过年夜饭,钱表姑就给孤儿院的孩子,每人分了两个铜元做压岁钱,又给他们一人一个书包。
这书包是钱表姑和她的儿女,这段时间赶制出来的,样式很简单,就是单层的斜挎包,用的布料也不好。
但这是书包!
书包里,还放了两本书,一本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还有一本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书。
孤儿院的孩子知道姚同丰是谭峥泓给他们请的先生,但之前对此没什么概念。
此时收到书包,他们猛然间想到了以前要饭时遇到的那些,可以无忧无虑去上学的孩子。
他们,也能去上学?
江来抱着书包,先是愣住,然后又再三追问钱表姑,问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要给他。
从钱表姑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后,江来沉默了一会儿,随即泪流满面。
他这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夸张一点,这次哭,却哭得悄无声息。
紧紧拽着手上的书包,他再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不一样了。
这个年,有人过得很开心,也有人过得不顺心。
比如洪永祥,吃年夜饭时,全程都在被催婚。
又比如张四爷。
今天,张四爷把外头的女人孩子带回家,憋屈了许久的张夫人再也受不了,跟张四爷吵起来,把摆满年夜饭的桌子都给掀了。
张庄茂站在张夫人这边,和张四爷的外室吵架,而张四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不敢得罪张四爷,又厌恶张四爷在外面的孩子,两不相帮,以至于张家格外热闹。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继兄折娶by雪  (韩娱同人)  高门寒婿的科  清白被毁后,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