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桑景云邀请谭峥泓到他们家吃饭。
“今天是正月初一,会不会不太好意思?”谭峥泓话这么说,但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
桑钱氏看了一眼不久前拎着礼物过来,然后在得知桑景云不在之后,转身拎着礼物离开的谭峥泓,让桑学文去炒几个新鲜的菜。
桑景云没拿那两千美元,但光是谭峥泓送他们的礼物,就值不少钱。
只是在帮谭峥泓赚了一笔钱后,她收这些东西,便不觉得不好意思了。
谭峥泓在桑家吃过午饭,便回了家。
今天到底是大年初一,他不好很晚回去。
而谭峥泓刚到家,就看到有洋人在跟自己的父亲聊天,想要购买清朝贵族使用的精美瓷器。
来的人里,有一个人,还是年前谭峥泓刻意结交的,跟他差不多年纪的洋人。
那人看到谭峥泓,就道:“谭!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我今日,会见不到你!”
这个年轻人叫诺伯特,是个英国人。
他爷爷是个平民,早年跟着一个贵族家庭不能继承爵位的小儿子来到印度,机缘巧合之下赚到一笔钱,之后还越赚越多。
他们家的钱,是不怎么干净的,在英国的地位也不是很高,因此,他父亲这些年到处钻营,想得到一个爵位。
谭峥泓不喜欢这些侵略过自己国家的人,但面上并未露出,他笑着跟诺伯特聊起来,还将诺伯特带去自己的书房。
诺伯特常年生活在南洋,跟谭峥泓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聊着聊着,他注意到谭峥泓桌上,有一些整理好的英文稿件,似乎是一本小说。
诺伯特多看了几眼,立刻就被开头吸引住,他面对东亚人一向不怎么客气,拿过那些稿件,就开始读。
很快,他便看到了孩子被调换的情况:“我的天,换孩子的人太可恶了!怪不得以前的皇后生产时,要请大臣监产。”
谭峥泓也听说过以前欧洲皇室生产时,请大臣围观的事情,他笑了笑道:“这是我最近在看的一部小说,因为非常喜欢,就将之翻译成了英文,想出个英文版。”
诺伯特道:“这书完全可以出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开头。”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了!

诺伯特是个爱看热闹的普通人。
看到有钱人的孩子被调换这么个开头, 就开始好奇后续,拿着稿件看起来。
这部小说的节奏非常快。
金月季回家后,跟金家发生了许多冲突, 金芍药试图陷害她,还被她拆穿。
只是金老板存着让金芍药联姻的念头, 也就偏袒金芍药。
他甚至不曾对外说明,金月季是他的亲女儿。
不过, 因为金月季不服软,受了委屈会闹, 所以金老板也不敢委屈金月季。
金家非常热闹, 诺伯特看得津津有味:“这位玫瑰小姐的行为虽然不怎么淑女, 但与众不同,活泼可爱。”
月季在英语里, 被称为“中国玫瑰”, 而谭峥泓翻译时,直接翻译成了玫瑰。
“我也非常喜欢她。”谭峥泓道。
诺伯特虽然与谭峥泓相交, 但其实不怎么看得上谭峥泓这个中国人。
因此, 他离开谭家时, 毫不客气地拿走了谭峥泓的手稿。
谭峥泓只能庆幸,他翻译完之后,有誊抄的习惯,而诺伯特拿走的, 是他誊抄的稿件, 就算后续被损坏了, 也不至于给他造成巨大损失。
若是诺伯特喜欢,说不定还能帮他印刷这部小说。
等人走后,谭峥泓问自己的父亲:“爹, 他们买了多少东西?”
谭大盛笑道:“他们买了几个大件,花了两千美元。”
“真有钱!”谭峥泓道。
谭大盛道:“这些人做的,都是暴利生意,哪能没钱?而且这些瓷器,他们带回去,也都是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
现如今欧洲那边在打仗,瓷器的价格不会很高。
但战争迟早会结束,到时他们拿着金钱和瓷器运作一番,说不定就能得个爵位。
谭大盛跟谭峥泓说了这个道理。
谭峥泓道:“爹,他们打仗,若是能打得更厉害一些就好了。”他巴不得那些国家打个两败俱伤。
谭大盛叹了口气,跟谭峥泓说了现在的战况,以及英法等国,要求各个殖民地往欧洲送劳工的事情。
若无意外,中国也会安排劳工参加战斗。
说是劳工,真到了战场上,可能会被当炮灰。
但此事,他阻止不了。
“现在上面要求我们捐款,当作支付给劳工的酬劳。”谭大盛叹气。
他来到上海之后,各方面的开销是真的大。
谭峥泓想了想道:“爹,这捐款你无需给太多,毕竟层层盘剥后,到劳工手里的怕是很少。”
谭大盛道:“你以为我们这些商人捐款,是为了帮助那些劳工?这都是给政府,用来买自己一个安稳,或者用来讨好某些人的。不过这次捐款,我确实不打算捐很多,我必然是要哭哭穷的,免得某些人觉得我钱多,拼命压榨我。”
他已经决定要把自己用瓷器骗洋人钱这件事,告知给自己当靠山的官员了。
他穷到坑蒙拐骗,那些人总不好让他继续出血。
这些事情,谭大盛掰开了揉碎了给谭峥泓讲。
来上海之前,谭峥泓从未听自己父亲说起过这些。
这段时间,他总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井底之蛙。
听完,谭峥泓跟谭大盛说了自己想开砖瓦厂的事情。
谭大盛道:“你想开便去开。”
谭峥泓又笑着开始说好话,顺便跟谭大盛要了几个人。
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办厂这件事,自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正月初一下午,阿兰回了她工作的钱家。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桑钱氏一大早起来,就带着钱表姑的两个孩子,回娘家去了。
钱表姑没回去,现在孤儿院就她一个做饭的人,她要挣钱,今年就不回去了。
陆盈没有娘家能回,也就在家待着,顺便做针线活。
她已经攒下一些私房钱。
这些钱,并不如她以前的私房多,但因为这是自己挣到的,这些钱的存在,让她觉得很安心。
不过现在,她并不是在给兰心衣帽店做活儿,而是在做她自己的书包。
她已经给桑景丽做了一个。结果桑景云让她给桑景丽做榜样,和桑景丽一起学,她只能给自己也做一个书包。
陆盈这辈子,做过很多书包。
她未出嫁时,曾给自己的兄弟做书包,后来嫁了人,更是没少给子女做书包。
但这是她第一次给自己做书包。
想到这段时间,桑学文读给她听的《真假千金》,陆盈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她这么大年纪,也能去读书,也能学认字?
她能学会吗?
而在上海一些地方,很多人都在为要不要送女儿去读书这件事争吵。
阿兰工作的钱家是做生意的,家里有两个小姐。
钱家没让两位钱小姐去读书,但平日里并不禁止她们出门。
年前,这两位钱小姐每日都跟小伙伴一起去茶楼吃早饭,钱家人也没拦着。
结果今天,她们缠着父母,说想要去读书。
“你们两个女孩子,读什么书?再过几年,你们就能嫁人了!”钱父不赞同。
钱家二小姐道:“爹,别人能去读,我为什么不能去读?”
“那些人都是不安分的!”
“哪里不安分了,洪家小姐不也读过书?”
“她读书的时候年纪还小,现在早就不读了!”
钱二小姐和父亲越吵越厉害,突然,钱三小姐道:“爹,现在那些有本事的男人,都不愿意娶不识字的妻子,你让我们读书,我们能嫁得更好。”
钱老板面露迟疑,考虑过后,终于答应让两个女儿去读书。
等回到房间,钱二小姐就哭起来:“小妹,我们爹跟金老板一样,把我们当个物件,就想拿我们去换好处。”
钱三小姐才十二岁,表情却很成熟:“姐,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们多学点东西,这样就算以后遇到事情,也不用慌。”
钱二小姐闻言,点了点头。
租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对自己的女儿道:“媛儿,你若是实在不想上学,以后就不去了,左右那些字,你都已经认识。”
他几年前,将女儿送去学校读书。
但他女儿不爱读书,之前一直闹着不想继续上学。
这时,叫媛儿的小姑娘突然道:“爹,我要继续上学!我一定要考上中学!”
她原先只觉得读书辛苦,最近看了《真假千金》,却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
她真的,就要在后宅生儿育女,过一辈子?
不,她不想,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必须读书!
又有一些男人,决定送自己的女儿去上学,还有人鼓动自己父母,让父母送自己妹妹去上学。
一些没有回老家,留在上海过年的新式文人,也感慨不已:“看《真假千金》这本书,真的会因为金月季对知识的渴望而动容。”
“若我妻子,想法如金月季这般就好了!”
“云景先生成功塑造了一个觉醒女性的形象。”
“这几日没有《新小说报》看,着实让人不适应。”

正月初三, 隔壁孤儿院的学堂,正式开始上课。
孤儿院所有五岁以上,没有残疾的孩子, 都必须上课,剩下的孩子则照常生活, 由雇来奶娘照看着。
孤儿院的房子都是两层的,孩子们睡觉是在楼上, 而上课的教室,则在底楼。
这里也是平日里, 孩子们吃饭的地方。
今天桑景云照旧没有动笔, 她一大早, 就领着陆盈和桑景丽去了隔壁,打算陪他们一起听姚同丰的课。
姚同丰没有授课经验, 但他对教学充满热情, 也不嫌弃孤儿院的孩子,桑景云相信他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孤儿院没有钟, 也就没有准确的上课时间, 干脆吃完早饭就上课。
等桌椅被收拾好, 姚同丰就道:“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始学习的第一天,我们先一起来唱歌。”
姚同丰带着大家一起唱《读书郎》。
座位是按照身高排的,桑景云让桑景丽坐在最前面, 她和陆盈, 则坐在最后面。
孩子们都开始唱歌, 陆盈却有点不好意思张嘴,桑景云注意到这一点,大声跟着唱。
陆盈见状, 就也跟着唱出声。
唱完歌,姚同丰就道:“今天,我先带着大家数数,然后再教大家写自己的名字。”
姚同丰先带着孩子们,从一数到一百,来来回回数了好几次,然后给每个孩子写他们的名字。
很多孩子,原先是没有名字的,姚同丰就现场给他们起一个。
当然,看似是现场起的,其实不是。
这段时间,姚同丰了解过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他给他们起的名字,都跟他们本身的特质沾边。
除了起名字外,姚同丰还给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孩子,想了个生日。
“二狗,你既然不知道自己该姓什么,就姓谭吧,你长得很壮实,还总是帮忙干活,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叫谭文武如何?老师希望你将来文武双全。”
“小米,你是个安静的小姑娘,老师希望你胆子大一点,多说说话,你叫谭文巧怎么样?”
一个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全是较为常见但寓意很好的字。
所有有了新名字的孩子,都非常开心,而他们在选生日时,大多选了自己来孤儿院的这天,当作自己的生日。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有名字,有生日的,那就不用改。
姚同丰在纸上写上这些孩子原本的名字,再写上他们的新名字,他们的年龄,还有他们的生日,最后将之交到他们手上。
最后,他又说了说学堂的各种规定,如此一来,一上午就过去了。
桑景云在教室后面坐了一上午,觉得姚同丰做得挺好的。
不过班里的孩子,基础很差,纪律也不是很好。
现代的孩子都上幼儿园,家里也会教一些知识,因此很多人去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认识一些字了,也知道上课不能说话之类的事情。
这些孩子以前野蛮生长,却是什么都不懂的。
不过桑景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陆盈和桑景丽读书这事儿,她也彻底放下心。
陆盈没读过书,但其实认识几个字,自己的名字,还有简单的数字,都是会写的,算数也会一些。
桑景丽这几个月被桑学文教着,也学了一些字。
她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绝对可以领先孤儿院的孩子。
上课只上一上午,下午,钱表姑会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教孤儿院的孩子做针线活。
再过段时间,谭峥泓打算接一些诸如做纸袋、做棉签、做火柴盒之类的手工活给他们做。
现如今机器很少,市面上的竹筷都是手工削的,这样的活儿对谭峥泓来说不难找。
若有手巧的孤儿,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桑景云上完课,就回家吃饭。
初一那天她见过谭峥泓,但这两天谭峥泓一直没过来,倒是他的保镖,又来了孤儿院这边。
桑景云觉得他们已经不是保镖了,而是孤儿院的保安。
一直到初五那天,桑景云才又见到谭峥泓。
谭峥泓跟她一样,去听了一上午的课,回来就道:“桑小姐,姚先生耐心真好!”
孤儿院有那么几个孩子,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楚,他看得都急了,姚同丰竟然还能温声细语,真的太厉害了。
谭峥泓把自己去听课遇到的事情仔细说了,桑景云闻言道:“这些孩子从小缺吃少穿,肚子里还长寄生虫,他们长期营养不良,学东西也就比普通人慢。”
这个时代的穷人,和现代的穷人不一样。
这时的穷人,是真的会被饿死的,若不是谭峥泓,这些孩子,很多都活不到成年。
还有寄生虫……刚来时,他们每个人都长蛔虫蛲虫,谭峥泓光是给他们买驱虫药,就花了不少钱。
“原来如此,”谭峥泓道,“幸好我爹有钱。”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幸好我爷爷有钱。”
她这身体的原主小时候总发烧,若是生在普通农家,大概率会夭折。
谭峥泓这时,又说起办厂的事情:“桑小姐,我已经跟我父亲说过办厂的事情,我们办一个砖瓦厂,股份一人一半。”
办砖瓦厂,是比办水泥厂方便的。
他们国家烧制砖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他请几个会烧砖的师傅,再学一学现在较为先进的烧砖技术,盖一个好点的砖窑,再请人做一些手工压砖坯的简易机器,就可以开始烧砖了。
他们国家在古代,烧制的一直都是青砖,而这次办厂,谭峥泓打算烧制红砖。
红砖的烧制方法比青砖要简单,成本也低,当然,红砖的使用寿命比不上青砖。
但一般的建筑,使用红砖已经足够。
桑景云对此也很赞成。
她办砖瓦厂,是想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既如此,就没必要去制作精细昂贵的东西,薄利多销才是追求。
上海人口在接下来几十年里,会增加很多,建房需求也大。
而对普通人来说,盖房子用红砖已经足够。
至于有钱人,他们的房子,有些干脆是用石材来盖的,总之怎么奢华怎么来。
谭峥泓要把砖瓦厂的股份给桑景云一半,桑景云并未推辞。
等砖瓦厂赚了钱,有了分红,她打算拿来盖别的工厂,或者为将来的战争积攒物资。
现在时间还早,就先盖工厂。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
谭峥泓又跟桑景云说了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有个英国人很喜欢他翻译的《真假千金》,又比如他们国家,会有很多劳工被派往欧洲战场。
其实去年,英法两国就已经开始招募中国劳工。
现在,招募的人越来越多。
桑景云听说这件事,从记忆里翻出一些事情。
她记得自己上辈子,看过一个视频,大概就是分析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地位,融入国际社会的。
在一战时安排劳工参战,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在欧洲战场上,死了两万多名中国劳工,但因为他们的国家太弱,战后没什么人提起这件事。
甚至,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了诸多不公平待遇!
中国在一战中,加入了协约国阵营,还安排了劳工去欧洲作战,是战胜国之一。
因此,在战后,中国希望收回以前被德国强占的,山东的胶州湾及相关权益。
结果呢?当时山东已经被日本占领,拒不交还!
而英法等国为了安抚日本,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
这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是真的没有话语权。
后来,中国打败日本,又在别国战场上打败美国,自此,才没人敢小看。
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得来别人的尊重。
桑景云道:“谭峥泓,我们出钱,安排几个人跟着这些劳工去欧洲如何?让他们拍些照片,也看顾一下那些劳工。那些劳工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被高额的收入骗去欧洲,却不知道自己将要干的,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到时他们举目无亲,也不知道会遭遇些什么。此外,英法等国在战后,不一定会承认这些劳工为战争做出的贡献,若能拍些照片,总归是好的。”
日本曾经不承认他们泯灭人性的屠杀行为,幸好后来找到了一些照片做证据,才让他们没办法抵赖。
桑景云觉得,若是有记者跟着那些劳工去欧洲,多拍一些照片,也不至于这些劳工做出的贡献,在战后被无视。
此外,如果有有识之士跟着,说不定能给劳工争取到好一点的待遇。
桑景云同情这些劳工。
他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出国是做什么的,他们只想赚钱养家。
结果呢?他们漂洋过海,死在了别的国家。
两万多人,这可是两万多人!
这些人,还都是从山东等地挑选的,身强力壮的人。
谭峥泓听了桑景云的话,深以为然。
“我能跟着劳工去欧洲吗?”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桑景云抬头,就瞧见了洪永祥。
孤儿院没有电灯,为了采光,桑景云和谭峥泓是开着门的。
在屋里没有烧火取暖的情况下,本身也是开着门,让太阳晒进来更加暖和。
此刻,洪永祥正站在门口,表情坚定。
洪永祥一直被催婚,在家里待不住,才来孤儿院这边看看,结果正好听到谭峥泓和桑景云说起劳工的事情。
他再次开口:“我一直想做战地记者,你们若要选人去欧洲,能不能让我也去?”
他一直有出去走走的想法,但因为惦记着家人,迟迟没有做决定。
可现在……他要是再不走,他爹可能会在不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直接给他娶个妻子。
真要这样,他就走不了了。
至于那些劳工,他也听说了,有些劳工,是被骗去的,甚至还有被卖去的。
这些人会被一船船送去战场,为别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洪永祥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呼吸不畅。
他知道这是他们国家,为了收回山东,为了能在国际上说上话,才这么干的。
不能说这件事错,但这些劳工,却也是真的可怜。
他中学是在法租界读的,学过法文,若是能跟着去,说不定能为这些劳工做点什么。
“洪先生,那很危险。”谭峥泓开口。
现在英法两国的一些有钱人,为了躲开战争,都跑来这边了!
“危险又如何?那么多劳工都去了,我难道去不得?而且真要有危险,肯定也是他们先遭遇。”洪永祥很清楚,自己就算去了,也不会上前线,不用从事危险工作,那些劳工却不一定。
“洪先生,这件事,你多考虑一下吧。”桑景云道。
这件事是真的很危险,洪永祥该慎重考虑。
洪永祥想了想道:“对,我考虑一下。”他已经决定要去,等下可以私底下找谭峥泓谈谈。
如果谭家能送他去,那最好,如果不行,他可以想别的办法。

洪永祥作为记者, 常常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他们将很多东西刊登到报纸上,但也有一些东西,是他们没办法刊登, 不敢刊登的。
现如今,百姓生活困苦, 却也有一些人肆意妄为。
他总觉得,他们这个国家, 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他自己,也不想这样下去。
《真假千金》里, 金月季一个女孩子, 都能勇敢走出去, 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他自然也可以。
洪永祥没再提这件事, 跟谭峥泓闲聊起来, 又去桑家蹭了一顿饭。
下午,洪永祥和谭峥泓一起前往租界。
路上, 他再次表示, 自己想去欧洲, 又道:“谭少,你如果真的想组织一个队伍去欧洲,我可以帮你找人。我是记者,我觉得可以再找一个记者, 然后找几个擅长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 组成一个志愿团队随行。”
谭峥泓道:“洪先生, 那边在打仗,真的很危险。”
洪永祥道:“我知道很危险,我就是想做点什么, 想出去看看。”
谭峥泓对洪永祥的印象一直很好,即便因为桑景云的缘故,有些吃洪永祥的醋,他也不讨厌洪永祥。
此时此刻,看着洪永祥,他更是发自内心地敬佩。
他是个普通人,做不到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佩服那些为了理想,连生命都能放弃的人。
谭峥泓在确定洪永祥是真的想去之后,认真开口:“洪先生,我会帮你。”
洪永祥道:“多谢。”
谭峥泓回到家,就跟谭大盛说了洪永祥的想法。
此时的政府管不住地方,收不到税,一直缺钱,就时常让商人捐钱。
谭大盛是不愿意捐钱的,以他对那些官员的了解,他们捐的钱,很多都落进那些官员的口袋。
但不捐不行,做生意必须有靠山,靠山怎么来?还不是靠钱买。
谭大盛这次,已经打算哭穷少捐点,现在听到谭峥泓的话,他道:“我去找人,安排一个志愿团队跟着那些劳工,一应消费我来出。”
他做过劳工,因而发自内心地想帮那些劳工做点什么。
捐钱意义不大,但组建一个志愿团队跟着那些劳工,确实能帮到一些人。
虽然招劳工的公告写得天花乱坠,但以他的经验,劳工去了之后,大概率过得不好,受伤生病后,也很难得到医治。
“爹,你真好!”谭峥泓一脸感激,对着谭大盛说了许多好话。
谭大盛笑起来:“你啊!”
他靠着卖瓷器赚的那点钱,怕是又要花出去。
不过关系也不是很大,这几年西方打仗,他发了一笔战争财。
虽然分了很多给帮他牵线的洋人军官,但落到他手里的更多。
谭家父慈子孝,桑家却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桑学文以前的两个狐朋狗友,找上门来了。
新年已经过去,下午,桑景云照常写《真假千金》。
这本书,她是从农历十一月中旬开始写的,到现在为止,实打实写的日子,已经有一个半月。
她每天都写四千字,有时还会多写一些,这本书现在已经有二十万字。
这时的书,大多比较精炼,字数也少,比如《还珠格格》第一部,总字数就是二十五万字。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的原著小说《烟雨濛濛》,更是才十五万字多一点。
桑景云现如今写作时,会刻意精炼,因而《真假千金》这本书,再过几天就能完结。
桑景云已经开始琢磨出书版的番外要写点什么钱——南城书局那边,早已开始印刷这本书。
至于新书,桑景云打算等这本书完结后,再想想要写什么。
若是没有很好的灵感,就再写一部爱情小说。
桑景云写小说的时候,桑学文在旁边认真誊抄,遇到桑景云写的错字,他会帮忙修改,有些拿不准到底是不是错字的,就问一问桑景云,再进行修改。
有些作者写作时,不喜欢被打断,但桑景云不怎么介意被打断这件事。
他们正写着,传来敲门声,随即,就有两个穿着破烂衣袍的人从外面进来。
这是两个瘦骨嶙峋的中年人,那模样,像极了桑景云刚穿越时见到的桑学文。
这两个人,桑景云是认识的。
她刚穿越时,来家里要账的那个李老板,曾经是桑学文的狐朋狗友,这两人也是。
只是李老板人聪明,虽然曾跟桑学文他们一起混,但不仅没把自己搞得家破人亡,反而搭上了一些有“本事”的人,赚到不少钱。
这两人却不同,他们跟桑学文一样,又是抽大烟又是赌博,纯纯的败家子。
不过他们不像桑学文是独子,能败的家业不多。
其中一个被桑学文称为“崔老三”的,他父母去世多年,他早已跟两个哥哥分家。
败光自家的钱后,他死皮赖脸在两个哥哥那里蹭吃蹭喝,自己的老婆孩子,也靠两个哥哥接济着过活。
另一个叫“汪大头”的,他父亲还在世,但因为儿子多,对他并不稀罕,也就将他赶出家门。
当然,他像崔老三一样,可以去自己父亲那边蹭点吃喝。
这两人进了院门后,一眼就瞧见坐在门口抄书的桑学文,浑浊的眼睛里亮起光芒:“桑哥,桑少,听说你日子好过了,接济兄弟一点!”
“桑爷,你行行好,借我点钱。”
这两人连装都不装一下,一进门就直奔主体,跟桑学文借钱。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继兄折娶by雪  (韩娱同人)  高门寒婿的科  清白被毁后,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