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桑景云脸色一变,下意识看向桑学文。
桑学文的脸色也变了,拿着钢笔的手不自觉颤抖。
“你们两个来干嘛?给我滚出去!”在屋檐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削荸荠的桑钱氏看到这两人勃然大怒,拿着手上的刀就冲出去。
崔老三和汪大头被吓到,连连求饶:“婶子你别动刀,婶子你小心点。”
桑钱氏看着太可怕,这两个刚进门的人,连滚带爬往外跑。
跑到门外后,他们的心定了定,又开始求饶要钱:“婶子,你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一点钱吧!”
“婶子,你也是看着我们长大的!”
“婶子,侄女儿有了大造化,不缺钱了,接济一下我们吧!”
桑钱氏听到他们的话很生气,怒道:“你们胡说什么!你们给我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会找上门来的?”
这两人以前虽然是纨绔,但还是很体面的,现在却已经完全不要脸面。
他们自己也不遮掩这一点:“婶子,我们都听说了,你们家在嘉兴还有产业,不缺钱。”
“之前张四爷,还给了你们好些地。”
“听说侄女儿,还有了一门好亲事,婶子,借我们一点钱吧,我们给你磕头了!”
说着说着,他们就像那些要饭的乞丐一样,直接给桑钱氏跪下了。
第79章 确定新书
桑景云找了根棍子拿在手上, 跟在桑钱氏身后出门,正好瞧见那两人好像膝盖没有骨头一样,跪在地上讨钱。
江来他们之前讨饭的时候也这样, 但没他们这么狼狈。
桑景云问:“谁跟你们说的这些?”
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我们也不认识,就是听到有人在议论。”
“侄女儿, 你现在发达了,可怜可怜叔叔吧。”
“乖侄女儿, 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你小时候我给你买过不少零食, 你给我点钱吧, 我也不多要, 两个银元就行。”
“侄女儿,你小时候, 我抱过你的。”
桑钱氏冷着脸开口:“我们家没钱, 就算是有,也不会给你们!”
当初桑学文抽大烟, 是有人设计, 也是这些人在旁边鼓动。
桑钱氏对他们, 没有丝毫好感。
而且她年纪不小,经历过很多事情,知道借钱这种事情,只能借给遇上急事的正经人, 不能借给无赖。
真要给了这两人钱, 怕是会被这两人缠上。
“婶子, 你不给钱,我们就不走了。”崔老三道。
那汪大头更是哆嗦起来,一看就是要犯烟瘾了:“对, 你不给钱,我们就不走了!”
这两人还高声呼喊桑学文:“桑学文,你给哥们一点钱!”
“桑学文,等我买了烟,我分你一半!”
桑钱氏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红了:“你们两个混账,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们!”
她说着,抢了桑景云手上的棍子,就要冲上去打人。
就在这时,谭峥泓留在孤儿院的两个保镖匆匆赶来。
其中一人怒斥那两人:“什么人在孤儿院闹事?快滚出去!”
另一个则看向桑钱氏:“婶子,你们回去吧,把门关上。”
桑钱氏看了一眼桑景云,拉着桑景云就进了屋,把院门锁上,接着又冲向桑学文,把桑学文推进屋里,又让桑景云给她拿来一把锁,把桑学文的房门锁上。
锁完,桑钱氏号啕大哭。
之前那两人的模样,让她想起了以前的桑学文。
她还很害怕,怕桑学文变回以前的样子。
桑景云跟她说过不止一次,说戒了大烟的人,再接触到大烟,会忍不住继续抽。
要是桑学文继续抽,那他们要怎么办?
桑景云抱住桑钱氏:“奶奶,你别哭了,那两人已经被赶走,不会有事的。”
桑钱氏一时间却停不下哭声。
陆盈上午去孤儿院上课,下午却是在家的。
她本来在跟桑景丽一起预习明天的课文,结果突然遇到这事儿。
想到以前桑学文也这样去别人家死皮赖脸借钱,想到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她也哭起来。
桑景丽见母亲哭了,跟着哭起来。
桑景云知道她们是要发泄情绪,也就不再劝说,而是去倒了几碗水给她们。
而这时,屋外,两个保镖已经拎着崔老三和汪大头衣服,拖着他们往远处走。
崔老三和汪大头都瘦骨嶙峋,两个保镖单手就能拖着人走,干脆用另一只手掏出枪吓唬他们:“你们要是再来闹事,老子就送你们上西天。”
冰冷的武器挨在脸上,崔老三瑟瑟发抖,正在犯烟瘾的汪大头,更是直接尿了裤子。
两个保镖见离着孤儿院已经有些距离,也就将这两人扔地上,用脚踩着他们的胸口问:“你们怎么会想到要来找桑家人要钱的?给我交代清楚!”
两个保镖审问了这两人一番,又踹了他们几脚,才把人赶走,然后往回走去。
来到桑家门口,他们敲了敲门:“桑小姐,桑老夫人,那两人已经被我们赶走了。”
“多谢两位大哥。”桑景云道。
“不用谢,桑小姐,要是他们还来闹事,你喊一声,我们马上过来帮忙。”
“好的,这次真的多亏了两位大哥。”
“桑小姐客气,对了桑小姐,我们问了问这两人,按照这两人提供的说辞,像是有人故意把他们引来这里的,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那人是谁。”
“我知道了。”桑景云道。
等回到屋里,桑景云就把这件事跟桑钱氏说了,又道:“奶奶,这两人,搞不好是张四引来的。”
年初一那会儿,他们在庙会上遇到了张四爷。
当时张四爷丢了脸。
他这人小肚鸡肠,这两人大概率就是他弄来恶心他们的。
桑钱氏愣了愣,随即道:“你爷爷真是看错他了。”
桑景云道:“爷爷当初也说过他心眼小,只是觉得他干不出太过分的事情。”
桑景云猜得没错,崔老三和汪大头来桑家,跟张四爷有关。
初一那天,桑景云其实没说什么,也没骂人,但张四爷觉得自己脸面丢尽。
他没想真把桑家怎么样,他只是个普通人,做不来杀人的事情,但他不想桑景云嫁给谭峥泓。
他已经得罪了桑家,桑景云嫁给谭峥泓以后,搞不好会针对他!
人往往是以己度人的,小心眼的张四爷觉得桑景云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就想搞黄这门婚事。
至于怎么搞黄……给桑家搞点麻烦,让谭峥泓知道桑学文是个烂人就行了!
他让人在崔老三和汪大头面前说了一些话,就把这两人引去桑家。
张四爷知道这种有烟瘾,但是买不起大烟的人最是难缠,他想让谭峥泓看看桑家人被纠缠的模样。
张四爷等着看桑家倒霉,然而当天晚上,却得知崔老三和汪大头不仅一点好处没从桑家得到,还被谭峥泓的保镖教训了一顿。
“这两人真没用!”张四爷冷哼,随即又高兴起来。
谭峥泓的保镖教训这两人的同时,也会知道桑家的底细,他就不信谭家愿意让桑景云进门!
张四爷丢开这件事不管,犯烟瘾的崔老三和汪大头,却又跑去别的地方撒泼要钱。
那汪大头,还去找了当初算计桑学文的人。
算计桑家产业的人姓姜,排第二,被人称为姜爷。
姜老二不是汪大头想见就能见的。
汪大头对着姜老二手底下的那些打手死缠烂打,说自己有个大秘密要告诉姜爷,说自己知道有人要对付姜爷,才终于见到人。
他面露惊喜,连滚带爬地过去,但还没靠近,就被保镖踩住背部,踩到地上。
姜老二道:“有话快说。”
汪大头不敢再卖关子:“姜爷,那桑学文的女儿攀上厉害人物了,肯定会想法子对付你!你给我钱,我就把详细情况与你说清楚。”
姜老二冷笑一声,让保镖把人扔出去。
紧跟着,他又吩咐手底下的人,去查一查桑家。
桑家的产业到手后,他就不把桑家当回事了。
桑元善已经年老,桑学文又废了,桑家人不足为惧。
不过现在被汪大头这么一说,他还是要去查一查,弄清楚桑家的情况的。
另一边,在桑家落魄后,曾经上门去要一百元债务的那个李老板,也听说了桑家又发达起来的事情。
他却没当一回事:“桑元善留了点产业,这事儿不奇怪,至于桑家的小姑娘得了一门好亲事……这是瞎说的吧?哪个有钱人,愿意让儿子娶这么个人?就算娶了,也不可能为了这么个儿媳妇,就去对付别人。”
李老板想了想,又道:“就算人家要报复,也轮不上我。”
桑家会这样,可不是他害的!
第二天是大年初七,也是星期天。
昨天,桑景英去了学校报到,因而并未撞上崔老三和汪大头。
今儿个,他依旧有些气愤,吃早饭的时候就道:“要是让我遇上这两人,一定凑他们一顿!”
桑景云觉得桑景英有些高看自己了。
他虽然长了点肉,但还是很瘦,不见得打得过崔老三和汪大头。
那两人犯烟瘾的时候,可是能豁出命去跟人打的!
桑景云道:“阿英,你别总想着打架,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
桑景英闻言面露尴尬:“姐,我就是说说。”
桑景云笑了笑:“我知道你不会乱来,我们快些吃,吃完就去租界。”
桑景英点了点头,大口喝碗里的皮蛋瘦肉粥。
吃完早饭,桑景云就跟桑景英、桑钱氏、钱表姑还有孤儿院的一个保镖,一起前往县城。
孤儿院现在人多,消耗也多。
他们吃的米是谭峥泓大批量够买的,豆腐和青菜则是让附近的人送,这些东西不需要钱表姑出面购买。
但孤儿院的保镖还有姚同丰,他们吃晚饭时会加两个菜,调味料也需要另买,因此隔几天,钱表姑就会去一趟县城。
因要买的东西比较多,还会有个保镖跟着。
钱表姑在跟桑钱氏说她要买的东西,听桑钱氏说皮蛋瘦肉粥好吃,还说明儿个早上要做一点,让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尝一尝。
桑景英在听他们说话,桑景云却在出神。
她在想新书。
昨天遇到崔老三和汪大头之后,桑景云就想到新书要写什么了。
她要写一部与鸦片有关,讲述毒品的危害的小说。
民国时期,鸦片在他们国家,称得上泛滥成灾。
当时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有无数人种植鸦片。
毕竟此时不禁鸦片,而对农民来说,种鸦片赚的钱,比种粮食要多。
一些地方势力还有军阀为了牟利,还会逼迫农民种鸦片。
到民国中期,中国已经成了鸦片出口国。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一个可怕的数据,那就是在巅峰时期,中国的鸦片年产量超万吨。
当时,印度、土耳其等地的鸦片产量,远远低于中国,世界上其他国家鸦片的产量的总和,都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这件事桑景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对她来说,太惊人了。
当然,现在是民国初年,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
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上海地区,不管是县城还是租界,到处都有卖大烟的,也有供人抽大烟的场所。
上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也都在抽大烟。
她相信,自己的读者里,应该就有很多抽大烟的。
她可以写一部宣传鸦片的危害的小说。
她这么做,不一定能阻拦那些想要牟利的人种鸦片卖鸦片,毕竟当时最大的毒品贩子是军阀。
但多多少少,能唤醒一些人,能让某些人不去碰这害人的东西。
不过,具体要写什么,还需要研究一番。
“姐,你在想什么?”桑景英问桑景云。
桑景云道:“我在想新书。”
桑景英看了一眼跟他们一起走的人,发现那些人离他们有些距离,低声问:“姐,你新书要写什么?”
桑景云道:“写一部跟鸦片有关的小说,这东西,真的害人不浅。”
桑景云上辈子,有些国家大麻合法,于是那些国家,一些年轻人不知不觉就染上毒瘾。
民国时期,他们国家的情况更严重。
她希望受害的人,能少一些。
“姐,写这个真的很好。”桑景英想到桑学文,表情有些恍惚。
“嗯。”桑景云点头。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上海县城。
桑景云和桑景英先去看了阿兰,把桑学文做的菜给阿兰,然后坐上电车,前往租界。
他们很快就来到《上海日报》编辑部。
洪永祥出来拿稿件时,桑景云觉得他的模样,瞧着跟以前不太一样。
这个不一样的,不是长相,而是气质。
桑景云突然就想到了洪永祥昨天说的,要去当战地记者的话。
洪永祥这说的,莫非是真心话?
如果洪永祥真的去了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也不知道洪掌柜会怎么样……
“洪先生……”桑景云欲言又止。
洪永祥知道桑景云应该看出了什么,笑道:“桑小姐,我今天有事要出门,就先离开了。”
就在不久前,谭家有人联系他,说谭大盛想要见他。
他要去见谭大盛。
谭大盛见洪永祥, 是为了商量组织志愿队伍去欧洲的事情。
谭大盛告诉洪永祥,若是洪永祥确定要去,他会负担全部支出, 当然洪永祥随时可以反悔,毕竟战场很危险。
不说战场, 光是坐船前往欧洲这一路,就可能会遇到海盗。
即便不遇上海盗, 在海上生病,也可能不幸丧命。
谭大盛没去过欧洲, 但他有很多坐海船的经验, 他将之详细地跟洪永祥说了说。
洪永祥并没有因为谭大盛说的这些而退缩:“谭先生, 要拜托你帮忙了。”
谭大盛见洪永祥满脸坚定,站起身郑重地跟洪永祥握手:“这个国家总是让人充满希望, 因为这里生活着很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
洪永祥从谭大盛这里离开, 就去了南城书局。
南城书局现在特别忙,费中绪见到洪永祥, 就道:“我之前就不该把姚同丰放走, 现在书局又招了几个人, 远不如他。”
“你不是说年后就不那么忙了?怎么还这么忙?”
费中绪道:“我也没想到年后竟然比年前更忙……你也知道,《无名诀》这本书,我们首批印了两万册,本以为这能卖上许久, 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卖光, 只能再加印两万册。这也就算了, 《真假千金》快要写完,也已经开始印刷。”
他们之前印刷《无名诀》,用的不是雕版印刷, 而是活字印刷。
印完后,那些活字就拆开了。
所以现在要加印,排版之类都要重新做,工作量跟之前印两万册一模一样。
这也就算了,《真假千金》也需要印刷!
最近南城书局赚了不少钱,资金宽裕,外加不想重新排版,《真假千金》这套书,他们总编还打算直接印四万册。
这工作量,想想就惊人!
他们书局的印刷房,已经不够用。
前天,他们总编在偏僻地方租了个房子,又买了新机器,《真假千金》这套书,打算在那边印刷的。
洪永祥见费中绪累得眼下青黑,忍不住笑起来。
费中绪道:“洪永祥,我都这么惨了,你竟然还笑我,小心我跟你绝交。”
洪永祥又笑了:“我向你道歉,你别生气,另外,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你要说什么?”
“我打算去欧洲,我们怕是要很长时间不能见面。”
费中绪听到洪永祥这话被惊了惊:“你要去欧洲?去做什么?”
洪永祥道:“大约是做战地记者。”
费中绪的表情变得凝重,过了一会儿,他开口:“你等我片刻,我把手上的活儿交代下去,然后我们一起去喝一杯。”
洪永祥笑着答应:“好。”
洪永祥带来了《真假千金》的稿件,放之前,费中绪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去看的。
但现在他没有这个心情。
他跟洪永祥一起吃饭喝酒聊天。
他们没说洪永祥去欧洲的事情,只说两人相识以来,一起经历的种种。
最后,费中绪道:“洪永祥,等你快出发时,我再请你吃一顿!”
“好。”洪永祥答应。
费中绪没有劝洪永祥不要去。
去外面看看,一直是洪永祥的愿望,更何况,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洪永祥和费中绪吃午饭的时候,桑景云和桑景英已经回到县城。
他们去了洪兴纸号,将洪永祥给他们的,洪玥的稿费给洪掌柜。
洪掌柜收了钱,抱怨起洪永祥来:“这家伙,大年夜还跟我们吵架,让他成亲又不会要了他的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愿意……”
桑景云没说话,洪掌柜也意识到在一个年轻女孩面前说这些不太好,就没说下去,转头开始说《真假千金》,说里面的金家父母和俞家父母不厚道,他觉得他们不该去拆散金月季和俞少爷。
如今,一些旧派文人一直在攻击金月季,或者云景的思想,洪掌柜作为一个普通人,倒是能理解金月季。
金家父母并没有养过她,她回来后还对她不好,她对父母不满是应该的。
桑景云和洪掌柜聊了几句后,便回了家。
洪永祥的事情,她并没有多说。
洪永祥是个二十六岁的成年男子,已经独自在外工作多年,他能决定自己的人生要如何过,不需要别人插手。
她跟洪永祥的关系,也没亲密到可以插手人家人生的程度。
如果她是洪永祥,有人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干涉她的人生,她不仅不会感激,还会觉得厌恶。
到家后,桑景云没有写《真假千金》,而是开始琢磨新书。
她一开始,想像《真假千金》一样,以上海做背景,写一个瘾君子的遭遇,并一点点揭露鸦片的危害。
但她很快就意识到,这么写用处不大。
这年头抽大烟把自己搞得穷困潦倒的人很多,到处都是反面教材,但普通人压根不在意。
城里人会觉得,你抽大烟把自己搞得这么穷,是你没本事,赚不到钱,毕竟那些有钱人,人家可不缺大烟!
至于农村……现如今那些种鸦片的农民,会时不时抽几口提神。
而按照桑景云的了解,情况会越来越糟糕,因为国内种植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之后,鸦片的价格下降,抽大烟的人,就会变多。
一些脑子不清楚的人,甚至觉得有钱人就该抽,穷鬼才抽不起。
她以现在的上海为背景去写,不见得能引起重视。
想到这两天经历的事情,桑景云打算把新小说的背景放在欧洲,放在现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
她做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鸦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也就是吗啡,在战场上被当作止痛药使用。
此时医疗条件不行,西医还没有发展起来,后世常见的止痛药,现在大多没有研制出来。
偏偏,在此时的战争中,受伤的士兵非常多。
桑景云穿越前,人们开始在战场上使用各种无人设备,但这个时代不同。
现在打仗,都是士兵真刀真枪干。
一战期间,著名的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总数甚至超过130万人,最惨烈的一天,更是有超过14万人伤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热武器还给士兵造成了大量严重创伤,比如枪伤、烧伤、炮弹伤等,这样的伤带来的疼痛,还是难以忍受的。
为了能更好地救治伤员,缓解伤员的痛苦,吗啡被大量使用。
它甚至成为非常重要的医疗物资。
而这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数十万士兵患上“士兵病”,也就是吗啡成瘾。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比鸦片更难戒。
这些士兵在战后,不仅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糕,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他们大多家庭破裂,没法正常生活,还为了获取吗啡变卖财产四处借贷乃至走上犯罪道路。
桑景云打算写一写这些。
她这本书的主角,是战场上的一个普通士兵,他很幸运,没有受过什么伤,并没有吗啡成瘾。
但他的亲兄弟,他身边的战友,有很多因为在战场上受伤,使用了吗啡做止痛药,因而导致吗啡成瘾。
他们都变成了跟他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人。
他对此感到愤怒,想要弄明白吗啡到底是怎么回事,因而拜访了一个医生,然后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这东西,能破坏人的大脑。
他还发现,一些人利用这些东西,在牟取暴利。
桑景云打算将吗啡的危害往严重了写,她还想在书里写,这东西泛滥后,会毁掉一个国家。
比如在文里提到,想要让一个国家彻底倒下,就让这个国家的百姓,都沉迷毒品。
桑景云越想越觉得这样写很好,但她也意识到,这本书跟她之前的两本书,是不一样的。
《双面魔君》虽然写了一些新思想,但并不明显,而且武侠小说,写什么的都有,别人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来找她麻烦。
这年头宣传新思想的人,那可太多了!
《真假千金》更安全,女性解放是很多人都在写的。
写日本破坏他们国家的丝绸产业,也并不出奇。
此时,日本已经参加世界大战并对德国宣战,然后,他们占据了之前被德国占据的,中国山东的大片土地。
之后,他们还向政府递交了“二十一条”这样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对中国的心思,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她在小说里写一点,没人会觉得有问题。
但这次的这部小说,她想写的东西有点多,这会不会让她不安全?
思来想去,桑景云到底没有换笔名。
她只要不骂政府和军阀,应该还是安全的。
她写国外,搞不好比写国内更安全。
这么一想,桑景云豁然开朗,但她没有急着动笔,毕竟《真假千金》还没有写完。
桑景云开始动笔写《真假千金》的结尾,大概是因为刚刚想起了“二十一条”的缘故,她写的时候,对文里的日本商人充满仇恨。
桑景云上辈子对“二十一条”了解不多。
但穿到这个世界之后,她看过“二十一条”的详细内容。
那些条款,将日本的野心赤裸裸地展示出来!
桑景云心里有着激烈的情绪,写的时候也就很顺,不知不觉,就写了很多内容。
而等这一周过去,也就进入了公历1917年的2月。
《真假千金》这本书,也被桑景云写完。
结局时,金家过得并不好,他们想要金月季赡养他们,供他们过上好生活。
但金月季除了将金家曾经给她花的钱如数奉还外,并不愿意给予更多帮助。
她宁愿拿钱去帮助那些生活贫困的人。
桑景云打算番外,就写金月季建女子技能学校,招收贫困女性,教她们认字和技能,并鼓励她们参加工作,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时代在变化,以后,女性不一定要依附于男人才能活!
桑景云将《真假千金》的正文写完的时候,谭峥泓拜访了拿走自己翻译的《真假千金》的手稿的诺伯特。
这些天,谭峥泓是隔日去孤儿院的。
他要忙的事情有点多。
之前为了卖瓷器,他认识了包括诺伯特在内的一些洋人,这关系需要他去维护。
开砖瓦厂、给自己组建的建筑队找工作,这也需要他去忙。
“诺伯特先生!你好!”谭峥泓笑着走向诺伯特,同时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
那是一个精致的木雕小摆件,不是很值钱,但很讨喜。
“亲爱的谭,我很喜欢你的礼物!”诺伯特笑着开口,又道:“我也很喜欢你翻译的书,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在英国出版。”
现如今,英国很多男人上了战场,后方在工厂忙碌,支撑着家庭的,都是女性。
她们会喜欢这本书!
诺伯特是男人, 他看《真假千金》这本书,并不会在女性受压迫这件事上有共鸣。
但这本书很热闹,金月季又是不吃亏的性子, 他代入金月季去看,倒也看得兴致盎然, 甚至有些喜欢金月季这个女孩。
看完,他就想到了欧洲那边的现状。
因男人都上了战场的缘故, 现如今很多女人走出家门,开始做原本由男人做的工作。
女人有工作有收入, 不需要男性供养之后, 理所当然, 就会想要平等,想要获得应有的权利。
现如今, 欧洲的女性都在提倡独立自主。
那些掌权的人, 也希望女性独立自主并参加工作,毕竟他们现在缺少劳动力。
这本书在欧洲, 一定会受欢迎。
诺伯特是家里的小儿子, 他能继承的产业有限。
他来上海, 其实也是想做点什么出来。
但暴利的行业轮不到他,其他行业,他一时间并未找到合适的。
现在看到这本书,他觉得自己的事业, 可以从出版一本书开始。
这本书是谭峥泓翻译的, 他帮谭峥泓出版这本书, 谭峥泓肯定会感激他,往后,他和谭峥泓, 还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合作。
谭峥泓听到诺伯特的话,非常惊喜,当即跟诺伯特聊起来,这才知道诺伯特的父亲,跟英国一家知名出版社的负责人关系很好。
这并不奇怪,现如今的商人,都会跟报社、出版社之类交好,毕竟在这个时代,纸媒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可以引导舆论,甚至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
谭大盛在南洋时,就会跟那些开报社或者开出版社的人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