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但他也有些看不上陆政安。
这人说是要去给爹娘上坟,结果连爹娘的坟都找不着,真是个不孝子!
而且他去上坟,竟然连纸钱都不准备,也不见拿个铁铲啥的……他不打算给自己爹娘的坟添点土?
陆政安到底还是找到了自己父母的坟墓。
杂草已经被清理过,坟前还有燃尽的蜡烛,看得出来,他姐来过。
他姐倒也不算无可救药,并没有忘了父母。
陆政安站在父母坟前,想到父母从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神情凄然。
高桥千穗却是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准备祭拜公婆。
高桥千穗昨日听了陆政安的话之后,就按照日本的习俗,准备了清酒和点心等。
因为时间紧迫,她对上海又不熟悉,不敢出去购物,准备的点心就只是一些饭团。
若非她从日本千里迢迢带回来一些清酒,怕是连酒都没有。
她拿出抹布将墓碑和坟墓前的石板擦得干干净净,又把东西摆上,恭恭敬敬地跪下。
陆政安瞧见这一幕有些感动。
也是巧了,这时,有陆家的远亲来这边上坟。
那人已经有些认不出陆政安,但他知道这坟是陆政安父母的,也就猜出了陆政安的身份:“陆政安?你回来了?你怎么就拿点饭来上坟?”
他们这里清明上坟,有些阔绰的人家,会准备许多东西。
这人家中贫穷,准备的东西很少,但也有自家从河里抓的小鲫鱼、鸡蛋、一小块咸猪肉、几块豆腐干、几个没有馅的糯米团子和两个柿饼。
也算是有鱼有肉有“鸡”,还有点心水果加起来共六样东西,再加上酒水米饭,瞧着就很丰盛了。
普通人家,基本都是这样的规格,花不了多少钱还好看。
陆政安的穿着打扮比他好了不知道多少,怎么供品这么寒碜?
陆政安这时也注意到了不对,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得面红耳赤。
陆政安这边的事情,桑景云并不知道。
桑家这会儿已经开始吃午饭。
对这时的人来说,清明挺重要的,他们家除了包粽子做青团以外,还杀鸡煮肉。
今日桌上,就有鸡肉和咸肉。
这时的人为了方便保存,咸肉都挺咸,桑景云兴趣不大,但咸肉上连着的排骨她是喜欢的,就拿了一根啃。
另一根在桑景丽手上。
至于桑景英和桑景雄,他们对骨头没兴趣,抢着吃肥肉多的五花肉。
吃鸡肉的时候,他们也抢着吃肉多的鸡胸。
桑景云啃完排骨又开始啃鸡翅膀,对鸡胸肉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吃过饭,桑景云就跟着谭峥泓出了门,打算去顾教授那里还书,顺便借一本新书。
去的路上,桑景云问起谭峥泓入学的事情。
谭峥泓打算今年下半年去复旦大学读书。
谭峥泓道:“我入学的事情不成问题,只要不学那些要求国文成绩好的学科就行!桑小姐,我的英文水平,搞不好比学校里的教授还好。”
他花两个多月翻译了《真假千金》,翻译完之后还请人校对,自己再看一遍……谭峥泓对自己现在的英文水平非常自信。
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在南洋读了十多年英国人办的,全英文授课的学校的。
桑景云道:“没问题就好,等你读了大学,我想跟着去里面看看。”
桑景云对这时的大学很好奇,很想去看看。
不过自己去读,那就算了。
一来她要读,只能读女子学校,二来这时的大学学的东西很多,她如果去上学,就没空写小说了。
“好,桑小姐,到时候我带你去参观。”大学校园没有不许外人进去的规定,到时他完全可以带桑小姐去参观。
想到了什么,谭峥泓又道:“桑小姐,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很多书,你若想找资料,可以跟我一起去借书。”
桑景云笑着答应下来,又从谭峥泓那里得知,今年复旦大学不只要改名,还会多招一些学生,当然也多招了老师。
挺好的,他们国家现在急需人才。
桑景云和谭峥泓一起来到顾教授家中,就见顾教授又在跟人谈天说地。
每逢节假日,顾教授都会邀人来家中,说各种事情,说着说着还会吵起来,这会儿他们就在为昨日报纸上刊登的东兴的文章吵架。
吵着吵着,还有人提到云景,然后又吵了起来。
桑景云面不改色,去书房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谭峥泓眼里却有藏不住的得意,他的表情变了又变,还竖起耳朵听得很认真。
第125章 宴会
等桑景云把最近新到的报纸看了看, 又选好要借的书出来,就见顾教授他们已经不吵架了,倒是同仇敌忾, 在骂同校几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教授。
清末民初,去日本留学的中国人非常多, 而日本接纳这些留学生,是有原因的。
日本方面, 希望培养亲日的中国留学生,并依靠他们控制中国。
日本早就有成为东亚霸主的想法, 对中国更是觊觎已久。
因此, 当时那些公费留学生, 不仅可以得到清政府的补贴,还能得到日本政府的补贴。
当然, 日本给的补贴, 是从清政府给日本的“赔款”里出的,当时清政府给日本的赔款, 着实养肥了这个国家!
而日本这样的做法, 颇有成效。
那些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里, 有热爱祖国,回国后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坚定抗日的人,但也有处处觉得日本好, 恨不得生为日本人的人。
这些人还团结起来, 与那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人对抗。
总之这个时代, 各种派系很多。
“日本狼子野心,那些人竟视而不见!”顾教授很生气,开始骂日本。
桑景云通过顾教授的言语得知, 中国留学生去日本读的学校,相当于后世的公办技校,学的只是一技之长,并不能学到高精尖的技术,没办法回国振兴国家,但会接受一堆日本方面想让他们接受的思想。
有些人不会被洗脑,但也有很多人,被日本人洗脑,甚至处处为日本说好话。
顾教授觉得,现阶段他们国家应该远交近攻,亲近英美等国,抵抗日本。
原本还应该抵抗沙俄,要知道1900年时,沙俄是占据东北三省,意图吞并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
日本和清政府原本关系很差,就是因为有沙俄这个共同的敌人,双方才和好,清政府才往日本送留学生。
后来日本担心沙俄占据东北,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就发动了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战败,退出东北,沙俄的对中国的威胁才减少许多。
现如今他们那边局势复杂,中国最大的威胁,无疑是日本。
桑景云听到顾教授的话,暗暗叹气。
如今的中国,真的是一块香馍馍,有无数人觊觎。
想要强大起来,其实靠别人一点用都没有,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桑景云和谭峥泓从顾教授这里离开时,已经下午三四点。
路上,桑景云遇到了一个说日语的男人,这人身边还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和两个孩子。
她听不懂那人的话,但知道那是日语,本能地多看了几眼。
陆政安注意到有人在看自己,闭上嘴不说话。
他刚从上海县城回来。
去扫墓前,他觉得自己是衣锦还乡,想让人看看自己多么有出息。
他从国外留学回来,当了大学教授,还娶了日本人做妻子,妥妥的成功人士。
然而他去桑家没见到人,去扫墓还被陆家远亲看低。
陆政安想要怪高桥千穗,但这实在没道理,毕竟两国习俗不同。
真要说起来,还是怪他,他应该在上海县城买些吃食纸钱,然后再去扫墓。
陆政安心情不好,见路上有人看自己,更是不自在。
上海这边的人,对日本人很排斥。
这让陆政安很不高兴,他觉得不该这样。
两国确实有矛盾,但日本比他们国家要强大许多,仇视日本对他们并无好处,他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陆政安沉默地回到自己好友帮自己租的房子里。
租界房价很贵,纵然他好友家中富裕,给他租的房子也不大,反而有些狭小,远不如他家以前在上海县城的住处。
但这房子位于租界,跟县城的房子是不一样的。
他姐姐一家,即便有桑元善留的后手,到了租界后,怕也只能租一间很小的房子,一家子挤着住。
也不知道他们在乡下住得好好的,为何要搬到租界。
陆政安今日并未打听到自己姐姐的住处,他有心去找找,但想到自己接下来几日要走访朋友,要安顿家里,便放弃了。
等他空下来再说。
清明和清明前一天,学校放假。
但过了清明,学生们便又要正常上学。
清明之后那天,是农历二月十五。
这日,家里要上学的人都去上学以后,桑钱氏和阿兰也挎着篮子出门,准备去烧香。
上海这边一些老太太,会在初一十五,还有某些特殊的日子去庙里烧香拜佛。
桑钱氏平日里是不去的,但清明前一天给桑元善上过坟之后,她梦到了桑元善。
桑钱氏觉得这是桑元善给她托梦,就起了烧香的念头。
桑景云觉得她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没拦着她出门,去烧香可以让她心里舒服一点,那去一下也无妨。
反正桑钱氏和阿兰都是“小气”的人,舍不得在庙里多花钱。
今天谭峥泓有事,并未过来,桑家就只有桑景云和桑学文在。
“爹,这是我昨日写好的稿件,你帮我誊抄一下。”桑景云将自己昨日写的稿件给了桑学文。
“好。”桑学文应下,朝着桑景云笑了笑。
桑景云这段时间总是在房间里待着,跟桑学文接触不多,这会儿仔细去看,才发现桑学文的气色比之搬来租界前,又好了很多。
“爹,你的字越来越好了,谭峥泓前几日,还对着你的字练。”桑景云找了个由头跟桑学文聊天。
桑学文道:“写了那么多,我的字肯定会变好。”
他以前虽然被私塾先生逼着练过字,但从未写过那么多字。
从一开始的《双面魔君》到后来的《真假千金》,再到现在的《一个士兵》,桑学文在这半年里,写了大几十万的字。
他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会写这么多字。
不过他并不讨厌。
空闲的时候,他容易胡思乱想,但帮女儿誊抄稿件时,他想着一定要写好,不能让人觉得云景的字丑,也就全神贯注去写,也因此,脑海里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念头。
练字挺好的。
桑景云笑了笑,又夸奖了一番桑学文,最后道:“爹,若是没有你,我们定然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
桑学文不仅在家做家务,还帮她誊抄稿件,将后勤做得极好,值得称赞。
桑学文听了,很是高兴。
其实他以前,日子一直过得有些“虚”。
他读书不成,做生意也做不好,瞧着很潇洒,心里头却是不安的,觉得自己没什么用。
现在日日在家干活抄书,竟觉得挺不错。
桑景云口头鼓励了一下自己的“员工”以后,就回房间继续写小说了。
而这个时候,谭峥泓拿着自己这段时间翻译的《一个士兵》,找到诺伯特。
他将手上的稿件给了诺伯特,请诺伯特指教,又跟诺伯特说起合作盖楼出租的事情。
前段时间,他手底下的砖瓦厂已经开始生产砖瓦,他的建筑队更是早就组建起来。
谭峥泓已经接过一些活儿,让自己手底下建筑队的人去做。
这样的活能挣钱,但挣得不多。
正好那时他认识了包括诺伯特在内的一些年轻洋人,这些洋人还想找赚钱的路子,谭峥泓就跟他们商量,在租界买地盖房出租,以此挣钱。
这事儿他一个人干不了,一来租界地价贵,二来谭家的名头,在租界不好用。
但拉上这些洋人,事情就好办多了!
诺伯特先跟谭峥泓聊了盖房子的事情,聊完就开始看手上的翻译稿。
他听翻译讲过这部小说的内容,但只知道情节,没看过小说。
他很快就看进去。
相比于《真假千金》,这部背景放在西方战场的小说,更合他心意。
再加上这部小说里,有些情节成了真……
诺伯特道:“这书不错,它在英国出版后,肯定有很多人买!”
谭峥泓闻言笑了笑,又跟诺伯特说起《真假千金》英文版的事情。
聊完,诺伯特邀请谭峥泓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宴会上的都是年轻人,还有很多漂亮的小姐,你说不定能有一场艳遇。”
谭峥泓道:“我一定会参加,不过艳遇就算了,我已经有恋人。”
诺伯特有些惊讶,随即邀请谭峥泓携伴参加:“我只邀请了年轻人,很多人都会带伴侣,当然也有单身的,你可以带你的恋人来玩。”
谭峥泓道:“我会询问她,若是她愿意,就带她一起过来。”
“对,你先征得她的同意。”诺伯特开口。
谭峥泓又跟诺伯特聊起别的。
他对诺伯特有一定了解,诺伯特的生日宴会肯定不会乱七八糟,就不知道桑景云愿不愿意参加。
第126章 做衣服
谭峥泓第二天去找桑景云的时候, 说了诺伯特要举办生日宴会的事情,询问桑景云要不要参加。
桑景云这段时间,通过谭峥泓的描述, 对诺伯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他是英国商人的小儿子,从小接受精英教育长大, 为人还算正派,也没有抽大烟之类的不良嗜好。
他的生日宴会, 肯定不会群魔乱舞。
桑景云想了想就道:“我跟你一起去参加。”
桑景云很早以前,就考虑过自己的将来。
她当然可以一直隐藏在幕后, 除了写小说以外, 什么都不管。
但她一直这样, 将来遇到麻烦,会没有个求助的地方。
现在她做很多事情, 都靠谭峥泓帮忙, 这其实就不太好。
哪天谭峥泓跟她闹掰,或者谭家出事了怎么办?
她是需要有个社交圈, 需要认识一些人。
她还希望自己身为女子, 却坚持写小说的事情, 可以激励这时的女子。
因此,她一直都有公开自己“云景”这个笔名的打算,一开始就没怎么隐藏这一点。
最近这一个月努力保密,是她怕姜老二和姜老二一系的人, 狗急跳墙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桑景云不急着站到台前, 但跟着谭峥泓参加一个生日宴会, 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社交,是没有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一个士兵》这本书的后期, 需要写到宴会场景。
她上辈子看过一些西方的电影电视剧,里面有拍到舞会场景,但这不够。
她最好可以亲身经历一番。
诺伯特生日是公历4月12日,也就是下个星期四。
时间有点紧,而这段时间里,桑景云需要做一些准备。
主要就是做衣服,现在的她,没有适合参加宴会的衣服。
此时上海普通女子的穿着打扮,跟清朝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袄裙。
桑景云的衣服就都是袄裙,不过她现在穿的新做的袄裙样式比较新,是比照着陆盈她们的校服做的。
这样的衣服,自然不适合穿着去参加洋人的生日宴会。
租界有很多裁缝会做洋人的衣服,桑景云打算找人给自己做一条西式连衣裙,再买一双小皮鞋,买一个帽子,买一些配饰。
这些东西,以后也用得上。
既然做了决定,这日下午,桑景云就和谭峥泓一起,去找裁缝做衣服。
此时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穷人自己做或者花点小钱找相熟的人做,有钱人则找专门的裁缝做,或者干脆在家里养几个绣娘。
谭峥泓带着桑景云去了他平日里做衣服的地方,那家裁缝铺开在租界,店面很小,但位置不错。
店主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店里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帮着做事。
谭峥泓一进去就道:“我身边的小姐想做一条西式连衣裙,五天内要做好,可以吗?”
那裁缝眼神不是很好,他眯起眼睛看了看谭峥泓,笑道:“是谭少啊!你是老客户了,你要的衣服,我一定先给你做。”
他说完又看了看桑景云,然后喊店铺里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给桑景云量尺寸。
这妇人穿着不起眼的布衣,衣服的裁剪却非常好,一看就知道做衣服的人手艺不俗。
她从桑景云肩部量起,量完肩宽,又依次量胸围、腰围、臀围,以及手臂和腿的长度。
她一边量一边报数据,那裁缝就一一记下。
量尺寸的间隙里,那妇人还道:“小姐你腿真长,身段真好!我在这里给人量了好几年的尺寸,难得见身材这么好的,你长得也好,穿什么都好看。”
这裁缝铺的服务态度是真的好,情绪价值也给得满满当当。
桑景云心情挺好,她原本只想做一条裙子,但被夸得开心,再加上挂在旁边做样品的裙子实在好看,就打算做两条半袖连衣裙。
现在才4月,但天气已经转暖,连衣裙外面套一件外套或者批个披肩就能出门。
毕竟这时候的裙子都有内衬,看着并不轻薄。
量好尺寸,就是选布料,选样式了。
普通的裁缝,会做的衣服就那么几种,但这个裁缝铺的裁缝不一样,他给桑景云选了好几种款式,又问桑景云预期价格,说是可以帮着挑布料。
谭峥泓道:“师傅,不拘价格,只要衣服好看就行!记在我账上。”
他都没给桑景云花过什么钱,买房子的花费,桑景云也还了他,做衣服的钱,他觉得应该他来出。
桑景云看了谭峥泓一眼,问道:“别人都做什么价格?”
这裁缝就说,他做一条裙子,手工费是十元,若裙子上要加一些复杂装饰,手工费要再加一些。
若选便宜的布料,二十元以内就能做出裙子,但若想有质感,想好看一些,要用从外国进口的布料,裙子的裁剪也要与众不同一些,一条裙子大概要五十元。
至于价格再往上,那也是有的,但没必要。
这价格是真的贵,普通人家,可能一年花销也就五十元。
但这是纯手工,量身定制的衣服,裁缝的手艺还非常好。
搁现代这叫私人定制,想买都买不到。
桑景云道:“我花一百银元,劳烦老先生给我做两条裙子,一条急着要,另一条晚点做好也可以。”
裁缝笑了笑,当下就开始算做裙子需要的布料。
内衬用什么布,外裙用什么布,怎么收边,哪里要加缎带加蕾丝,他都一一说明,算好价钱。
桑景云两条连衣裙一共花费九十八个银元,他还可以用剩下的碎布给桑景云做几朵用来装饰衣服和帽子的花,收两个银元,正好一百个银元。
这是把自己的钱算得明明白白的!
桑景云笑着答应,给了一张五十元的庄票当作定金。
她如今的稿费,已经涨到千字四元,她一星期能写三万字,收入一百二十元。
花一百元给自己做两套衣服,不算过分。
就是谭峥泓因为没机会付账有些难受,可怜巴巴地看着桑景云:“桑小姐……”
“走吧。”桑景云开口。
谭峥泓应了一声,跟着桑景云离开。
两人出门时,桑景云遇到了之前见过的那个说日语的男人,这人瞧着不像日本人,但他的妻子应该是日本人,所以桑景云对他的印象很深。
她没多在意,和谭峥泓一起离开。
陆政安是带妻子来做衣服的,他妻子的衣服都是日式的,既然到了上海,就该做几套这边的衣服。
这是个看着不起眼的裁缝铺,刚才出去的那对年轻男女,那女子看穿着也不是富贵出身,陆政安觉得在这里做衣服,应该不贵。
但他进去没多久,就满脸尴尬地带着妻子出来了。
这里做一套衣服,竟然连手工费,都要十个银元!
他还是找时间带妻子去上海县城那边做衣服。
陆政安自觉留洋归来,身份不一般,但他手上其实没有多少钱。
他是自费去日本读书的,拿不到补贴,只能靠当初卖房卖地得来的那点钱生活。
但那钱并不多,也因此,他在日本读书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甚至需要同学接济。
也是因为这样,他对自己姐姐愈发不满。
毕业后,他在日本找了工作,但收入并不是很高。
他没有背景,那些很好的工作,是轮不到他的。
再加上他要养妻子儿女……这些年,他的收入刚够花销。
他这次回国,一家四口的船票都是邀请他来上海的同学出的,他自己出不起。
现如今,他手上没什么钱,接下来的花销却很大。
他妻子是日本人,没办法自己去买菜,他需要请个佣人,往后家里的房租也要他自己出,他的孩子还要读书……
至于他当大学教授的收入……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直辖专门以上学校职员薪俸暂行规程》,大学专任□□每月收入是一百八十元到两百八十元。
他刚来,下个月入职,先教预科生,每月拿一百五十元,等八月开始教大学生,则每月拿一百八十元。
钱不算少,但他不可能拿着这个收入,花几十银元给自己的妻子做衣服。
之前那两个年轻人,就那么有钱?
陆政安感叹钱不够花的时候,桑景云已经去了首饰店。
这会儿,桑景云也觉得上海物价贵。
不过这时的上海,确实有很多好东西,那些首饰的样式就很多,并不比现代的首饰丑。
还有很多化妆品可以挑选。
桑景云在还清欠谭峥泓的五千元以后,手上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但这会儿,她觉得自己的存款,要留不住。
甚至做衣服的尾款,都可能要等下周一拿了稿费才出得起。
没办法,这会儿她浑身上下加起来,也就两百元。
第127章 历史
化妆品桑景云买的很少, 而且买的都是国货老字号,比如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万博会大奖的谢馥春。
还是那句话,她不信任这时候的外国品牌, 担心里面有奇奇怪怪的成分。
这时,很多刚被发现的化学物质, 会被滥用。
医药行业如此,化妆品行业也是如此, 含镭润肤霜,含铅口红之类,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
国货也不见得安全, 但情况肯定没有那么严重。
桑景云买胭脂、鸭蛋粉等, 花了大概十个银元,然后又去看首饰。
她这身体的原主, 以前有许多首饰。
原主刚出生, 桑元善就让人给她打了金镯子,之后什么金锁片银锁片银铃铛……反正别的孩子有的, 她都有。
等她长大一点, 桑元善还给她置办了很多首饰。
可惜那些都没有了。
桑景云出席宴会要用的首饰, 都要重新置办,她本打算买几样便宜的,但进了首饰铺子,才发现便宜的首饰都不好看。
在现代时, 网上一搜, 几十元乃至几元一件的配饰比比皆是, 但在这个时代,好看的首饰都很贵。
即便桑景云不重视这些,在挑了几件好看的首饰以后, 也超了预算。
“桑小姐,我来付钱吧!”谭峥泓自告奋勇。
“不用。”桑景云道。
谭峥泓的经济状况,桑景云一清二楚,毕竟谭峥泓什么都跟她说。
谭峥泓手上确实有钱,但都是谭大盛给的。
至于他手底下建筑队和砖瓦厂挣的钱,都投入到后续的工程里去了!
而且别忘了,谭峥泓还管着孤儿院,每个月都要给孤儿院送一笔钱过去。
她就不搜刮谭峥泓的钱了。
不过桑景云也没对谭峥泓客气:“我记得你冬天的时候,用过一个皮毛的围巾,你把那个给我吧。”
那是一个很大的围巾,完全可以当披肩用,当时谭峥泓就想送给她,只是她没有要,后来谭峥泓也没用过。
谭峥泓听完道:“好的!桑小姐,那本来就是我想送你的!”那其实就是个披肩,他瞅着很漂亮,买了想送给桑景云的。
说完,他又想到了什么:“桑小姐,我那边还有几个胸针,你要么?”那胸针是他父亲以前买了给他配西服的,不过他不怎么穿西服,穿了也懒得搭胸针,就没有用过。
那几个胸针上面的宝石挺大个的,应该不便宜。
“拿来给我看看。”桑景云道。
谭峥泓拿给桑景云的皮毛围巾非常漂亮,一看就价值不菲,当披肩用也刚刚好。
而他拿来的胸针,桑景云发现其中一个穿上链子之后可以当毛衣链用,搭连衣裙用,就也收下了。
一番折腾,她也算是给自己集齐了装备。
参加宴会的前一天,桑景云拿着刚到手的稿费,去裁缝那里拿了自己的连衣裙。
桑景云对自己这辈子的长相,一直很满意。
但穿上裁缝量身定制的连衣裙,她才知道自己能这么好看。
“小姐,我认识个梳头娘子,你明儿个不是要参加宴会?到时可以找她梳个头。”裁缝笑着开口。
桑景云应下,问了地址。
第二日,桑景云一大早起来,先写了两千字,然后自己简单化了个妆,就换上新做的连衣裙,去找那位会梳很多发饰的妇人,让对方给自己梳了个和衣裙相配的头发。
这妇人也是个有本事的,她给桑景云梳了一个适合这套裙子的发型,还在征求过桑景云的意见后,用加热过的铜管帮桑景云烫了一下发尾,又把裁缝用衣服边角料做的饰品装饰到桑景云发间。
桑景云对自己的这身装扮非常满意,笑着问谭峥泓:“我今天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