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少女被自己父亲吓了一跳。
换作以前,她肯定会乖乖听训,但今日,想到自己看的书里的内容,她忍不住道:“这书就是很好看。”
“你一个女子,看一个男人写的书,还如珠似宝整日抱着,你知不知羞?你还要不要脸面?”这当父亲的,开始说难听话。
近来,他的儿女都不太听话,他觉得都是这书害的!
少女被自己的父亲说得脸色惨白。
发现自己的言语攻击有效,这父亲又道:“这种书,就是某些男人写来骗你们小姑娘的!里面全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一个女子,去读书哪那么简单?还教书……这就不是女子该干的事情!”
他正说着,他那个把书带回家的儿子突然从外面跑进来,还喊着妹妹的名字:“兰儿,兰儿,你知道吗?云景先生是女子!”
那个叫“兰儿”的少女猛地睁大眼睛。
她快被自己的父亲说服了,觉得这本书是某些男人写了哄人的,觉得女子做不到像金月季这样。
可现在,云景先生是女子?
她是女子,但写了书,做了和男子一样的事情!
云景先生能做到,她呢?她是不是也能做到?
自幼,她学东西就比哥哥快很多,很多书,她看两遍就能完全记住。
《真假千金》这本书,她多看了几遍以后,甚至能背下来。
她的哥哥说她是天才,一直鼓励她读书,她也喜欢读书,还想像自己的哥哥一样,去外面工作。
但她的父亲母亲,只想让她早早出嫁。
她不想相夫教子,她想像金月季一样,当一个老师。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正如桑景云所想,她是女子这件事,能激励到更多人。
当然,有人高兴,也有人愤怒。
一些人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不能接受自己之前一直吹捧的人是一个女子,也就对云景很不满。
而最为不满的,是那些跟云景一样,靠着写小说挣钱的男人。
《新小说报》在云景出现前,最受欢迎的那个作者,就愤怒异常:“可笑!黄培成竟然让一个女子写小说!”
“一个女子,她的稿费竟然比我高!”
“这样的小说,不可能是一个女子写的,说不定有人给她代笔!”
“《新小说报》真的堕落了!”
想到自己在《新小说报》写了多年小说,帮着黄培成慢慢将报社做大,到头来,拿的稿费竟然连一个后来的小丫头都比不上,这人愤怒不已。
他当即写了一篇文章,让家人送去别的报社。
像他这样做的人很多。
于是,接下来几天,报纸上便有了很多指责云景的文章。
这些人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信誓旦旦,说云景的小说是找人代笔的。
但这些,没有对桑景云造成一丝一毫的影响。
时间已经到了周日,这天一大早,桑景云就换上自己新做的衣服,准备接待桑景英和桑景丽的老师。
接待过之后,她还要去顾教授那里,参加顾教授的座谈会。
现如今她在上海,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没空跟那些因为比不上她一个女子而破防的男人吵架。
桑景云心情很好,警察局里,依旧没有被放出去的屠卫巷,却已经快崩溃了。
屠卫巷从小到大,也就坐船前往日本的时候受过罪。
当时他准备的东西太少,以至于只能吃船上那些难吃的东西,害他瘦了好几斤。
但现在,他开始怀念那时候。
当时,船上的东西是不好吃,但管够,他是能吃饱的!
如今在警察局,他却吃不饱。
吃不饱就算了,他还拉肚子!
屠卫巷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这还不是最让他难受的,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藤原先生一直没有救他出去。
最初时,他以为藤原先生是太忙了,就耐心等着。
但很快,他就知道藤原先生不来救他,不是因为太忙。
那些警察告诉他,云景是女子,是桑学文的女儿!
所以他针对错了人,办砸了事情!
藤原先生是不是放弃他了?
还有那桑家,实在该死!
等等,云景是桑学文的女儿,也就是说,陆政安是云景的舅舅!
屠卫巷是在上海县城长大的,他跟桑学文差不多年纪,是认识的,也知道陆政安和桑家的关系。
陆政安给他出那样一个主意,是不是故意害他?
一开始,屠卫巷并未招出陆政安,但现在,他将陆政安卖了个干净,说那主意都是陆政安出的。
他还嚷嚷着,让警察把陆政安抓来。
但警察没有去抓,还拿了一张报纸给他。
屠卫巷打开报纸,就看到上面刊登了陆政安写的文章。
陆政安在文章里控诉他,还说他故意引陆政安抽大烟。
警察也道:“你说那主意是陆政安出的,但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陆政安在报纸上说了,说他是被你蒙骗的,还说你胁迫他。他是受害者,我们警方没有证据,可不能随随便便抓人!”
屠卫巷听到这话,把陆政安恨到了骨子里。
他什么时候故意引陆政安抽大烟了?他就只是请陆政安在美滋楼吃了几顿饭!
就这么吃几顿饭,根本不会染上大烟瘾!
陆政安吃他的住他的,竟然还诬陷他,实在可恶!
等他出去,他一定要陆政安好看!
而另一边,陆政安发现屠卫巷迟迟没出来,又见屠家的酒楼被打砸干净,还有人去屠家闹事,而屠家无能为力,也就愈发积极地跟屠卫巷划清界限!
因为屠卫巷做的事情影响太差,再加上屠卫巷本身教学能力一般,复旦大学开除了他。
陆政安不想丢了大学教授的工作,自然不愿意别人把他当成和屠卫巷一伙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时不时跟人诉苦,说屠卫巷以前是怎么怎么欺凌他的……说多了,竟然有不少人同情他,复旦大学也没有将他开除。
只是他原本可以教大学生,现在他要先教几年预科班的学生。
陆政安不敢有意见,也不敢再上桑家的门。
他怕桑景云又跟他要钱。
他真的没有钱,他手上这房子到期之后,他都不知道该去哪里住。
陆政安遇到的事情,桑景云有所了解。
谭大盛身边的赵南,之前一直在谭家待着,很少出门,但自从谭峥泓请他帮忙照顾吕丽娘和金福云,他就活跃起来了。
他也不干别的,就到处晃悠,然后打听各种八卦。
陆政安的情况,就是他打听了告诉谭峥泓,谭峥泓又告诉桑景云的。
这日,桑景云在顾教授的住处待了半天。
她以前只能在暗处听顾教授跟人高谈阔论,这次就不一样了,她坐在顾教授身边听。
桑景云听得很认真,遇到可以写进小说里的素材,就跟人问清楚,然后在纸上记下。
让她遗憾的是,今日顾教授这里,人非常少。
不过这也是好事。
今天这几人,都是跟顾教授这样,对新思想接受良好的。
这让桑景云可以放心地在他们面前诉说自己的想法。
当然,她说得不多。
让她写故事没问题,让她长篇大论地说,那是难为她。
好在这些人不强求她说太多,只让她好好写书。
等座谈会结束,之前曾教谭峥泓国文的张先生对桑景云道:“以前,我并不觉得小说重要,我觉得我们应该写的,是纯理论的东西。但近来,看到很多人因为你的小说发生改变,我就意识到,我狭隘了!”
桑景云笑道:“张先生,这个社会需要小说,但也需要纯理论的东西。”
“那确实!对了云景,你怎么会看上谭峥泓?这小子的国文水平非常差,肯定跟你没话说。”张先生道。
桑景云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国文水平也不好。”很多典故她都不知道,一些生僻字,她也不认识。
其实她跟谭峥泓,很有共同语言。
“你太谦虚了!”张先生开口。
桑景云写的确实是白话文,用词也简单。
但她的语句很流畅,还时不时用到一些他没见过但又觉得无比贴切的新词,书里的各种描写方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他觉得桑景云这是把国文学深学好了之后的返璞归真!
若是桑景云知道张先生的想法,一定会很无奈。
她能写出流畅的白话文,是因为后世大家都这么写!
她写的新词,其实是上辈子这个时期的一些文人在推广白话文的时候造的。
各种描写方法,也是民国时期的一些文人最先开始用的。
她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结果别人觉得她很高。
桑景云和谭峥泓回去的时候, 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路上,谭峥泓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张先生太过分了!我一直对他恭恭敬敬,他竟然拆我的台!”
刚才他也在场, 张先生说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张先生觉得他比不上桑小姐就算了, 还一副为桑小姐可惜的模样,太可恶了!
他发誓, 他以后再也不偷他爹的好酒给张先生了!
谭峥泓虽然在抱怨,但看他的表情, 听他的语气, 就知道他并没有真的生气。
有些男人自尊心很强, 受不了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友比自己强,好在谭峥泓不是这样的。
桑景云笑着哄他:“别生气了, 我就喜欢你这样的。”
“那是!”谭峥泓得意地笑起来。
送桑景云回家的路上, 谭峥泓在一家卤味店门口停了停,买了三只咸水鸭。
到桑家后, 他将其中一只鸭子给桑家人加餐, 又把剩下的两只咸水鸭给了谭大盛安排到桑家的两个保镖, 并跟这两人拉了一会儿家常。
桑景云看着谭峥泓三言两语跟保镖拉近关系,让两个保镖对他好感大增,有些敬佩。
谭峥泓天生就能获得别人的好感,他身边的人, 都很喜欢他。
这也是天赋。
桑景云上辈子虽然不缺钱, 但却是实打实的留守儿童。
一直没人关心她, 而这,也让她不擅长用行动来关心他人,很难信任别人。
谭峥泓与她截然不同。
今天白天, 桑景云一直很忙,也就没写几个字。
晚上回到卧室里,周围安安静静的,她拿出纸笔,开始写新书。
写了一千多字,桑景云才停笔,上床睡觉。
这本新书对她来说,比前面三本都要好写,也因为这样,她打算双开写另一本书。
这另一本书,桑景云依旧打算写未来。
不过那本书,写法跟《穿成包身工》截然不同。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她写的时候会小心一些,尽量不写敏感内容,但另一本书,桑景云打算挑战一下某些人的神经。
这本书,她会用东兴的笔名来写,名字就叫《俄国未来》
它不是小说,单纯就是从上帝视角,去写“俄国”的未来。
桑景云打算上来就搞一波大的,预言一下十月革命,然后就开始写,无产阶级革命之后的俄国,会是什么样子的。
她可以写未来世界,也可以将她以前在思想政治课上学到的内容写进去。
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她按照自己曾经的现实所写的“幻想录”。
这本书,肯定不像《穿成包身工》那样好写,但桑景云还是想写。
这天晚上,桑景云想了很多,睡得也就有些晚。
但第二天早上,她还是准时醒来。
上海的天气已经变得炎热,早上天亮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桑景云拉开窗帘做了点运动,就听到楼下传来喊她吃早饭的声音。
她来到楼下,发现谭峥泓已经在了。
现在桑家的人多了许多,原本的八仙桌不够用,桑钱氏就花钱买了一个圆台面,放在八仙桌上,将八仙桌扩充成可以坐十二个人的大圆桌。
这会儿,桌边除了坐着桑家人以外,还坐着谭峥泓和两个保镖。
早餐是粥,一些小菜,还有桑钱氏去外面买的包子。
成人拳头大小的肉包子,两个保镖一人吃了五个,还另外喝了许多粥,饭量之大让人惊叹。
桑景云只吃了一个包子,喝了一小碗粥就饱了,吃过之后,她就拿了报纸看。
这些天,有人在报纸上发文章说云景的坏话,但也有人,在报纸上吹捧云景。
她看的这些报纸,上面就全是夸她的话。
“我喜爱的,是云景的小说,与她是男是女无关。她的小说,不论用词还是立意,都值得学习……她身为女子,却接连写出让人惊叹的,波澜壮阔的小说,乃是我辈楷模!”
桑景云读完一篇大概四百字的文章,心旷神怡。
被人夸奖的感觉真不错!
读完这篇文章,桑景云打开了《新小说报》。
桑景云刚穿来时看到的《新小说报》,是不那么好读的。
上面的小说没有标点,段落还很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看得人眼晕。
现在就不一样了!
如今上面的文字,都已经加上标点,黄培成还将之分成好几个栏目。
这报纸的第一个版面上,有个目录,会简单介绍后面刊登的小说,比如对《一个士兵》的介绍,就是:“云景先生为你描绘西方战场!洋人都爱看的小说!”
目录下面则是两个小栏目,一个叫“奇闻轶事”,另一个叫“笑话”。
今天的奇闻轶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喜欢吃田螺河蚌,又一贯惫懒,常常不把田螺煮熟就吃,结果田螺里的虫子进入他的身体,在他脖颈处吸血,后来他与人打架,有人扇了他一巴掌,竟将他整个脑袋打掉,原来他脖子处,已经被蚂蟥等虫子蛀空。
这故事一看就是编的,但挺有教育意义,能让百姓记住,田螺等物必须煮熟了吃。
而后面,刊登的有短篇小说,也有《一个士兵》这样连载的长篇小说。
桑景云翻到自己的小说,微微一愣。
她这段时间事情太多,都没怎么注意《一个士兵》的连载状态。
此刻,她才注意到,这本书已经登完。
桑景云之前已经给黄培成送去三个章节的新书,黄培成也就在结尾处做了广告。
“云景先生新书《穿成包身工》,将于明日在本报连载,敬请期待!”
这句话后面,还有一行简介:“未来女子的灵魂在一名包身工的身体里醒来,且看她如何在民国呼风唤雨!”
这广告挺有意思,桑景云不知道别人如何想,反正她会想看后续。
其实这时很多小说,书名都非常含蓄,还蕴含特殊意义,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都看不懂。
但桑景云的书是异类,她的书名简单直白。
这一来是她不擅长起名字,二来……简单直白也不见得是坏事,能让老百姓,也愿意听她写的故事。
也不知道明日新书刊登,读者会不会喜欢。
最近着实发生了不少事情,大概是事情太多引来民众好奇,以及《一个士兵》已经刊登到结尾,因而《新小说报》的销量并未降低,但当她的新书开始刊登,情况就不一定还能这么好了。
桑景云注意到《一个士兵》这本书刊登完的时候,其他人也注意到了。
顾书潮一边吃早餐,一边看《一个士兵》的更新,看完发现这本书已经登完,怅然若失。
这书,就这么完结了?
好像是该完结了,战争已经结束,尤斯塔斯已经退役,他还开始了新生活……
“桑景云这个小姑娘,还真敢写!之前她小说里的时间跟现实重合的时候,我很担心,怕她后续不知道要如何写下去,结果她完全不把此事当回事,直接就写协约国获得了胜利……若最后当真是协约国获得胜利也就罢了,若是没胜利,她该如何是好?”
顾教授对自己的妻子开口。
顾教授和自己的妻子,同样是包办婚姻。
他也有过不满,因为他妻子没怎么读过书,很多东西都不懂,两人的思想,更是截然不同。
两人刚成亲时,他妻子时常会说诸如“晚上不能剪指甲照镜子、在屋里不能打伞”之类的话,而他觉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但他妻子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愿意听他的话,愿意学习。
他妻子还很崇拜他,不管他说什么,他妻子都觉得对。
两人就这么处了下来,现在,三十四岁的顾教授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他妻子的肚子里还有着一个。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婚的,他的孩子需要父亲。
而且他的妻子,抛开一些观念不谈,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
“小说不都是假的吗?即便写得不对,也没关系的吧?”顾夫人开口。
顾教授听完大笑:“确实!即便写得不对,也没什么关系!”
笑完,顾教授看着这书的结尾,又叹气:“我觉得这书的结尾,预示着战争会再一次到来……好吧,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战争,然后诸多矛盾被战争的洪流冲走,人们在废墟上建立新的国度,而当矛盾再次变得尖锐,战争就会席卷而来……”
顾夫人听不懂顾教授讲的大道理,就只给孩子剥鸡蛋。
顾教授也不在意,继续高谈阔论。
而他的孩子认真听着,眼睛亮晶晶的。
顾教授见状,摸了摸自己大女儿的脑袋:“亭儿,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云景先生这样的人。”
顾教授以前,更关注自己的儿子。
在他心里,儿子才能继承他的衣钵。
但自从看了《真假千金》,他就改变了观念。
等他得知桑景云是女子,对大女儿的关注,更是直线上升。
他的女儿,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顾亭立认真点头。
她已经十二岁,知晓很多事情,当然会好好读书。
她弟弟不缺读书机会,还有人逼着他读,也就一点不珍惜。
但她不一样。
她身边很多人,都觉得她一个女子,不需要读太多书。
而那些人越是这样说,她越是觉得,自己要读书,必须读书。
顾亭立满心坚定,只比她小两岁的她的弟弟,这会儿却好奇地追着自己的父亲问:“爹,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灵魂吗?未来的人,真的能来到这个时代吗?”
第147章 期待新书
顾教授听到儿子的疑问, 当即道:“鬼神之说,都是假的,我们觉得这世间许多现象过于神秘, 难以理解,皆因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诸如血吸虫病, 以前我们肉眼难以看到引起血吸虫病的血吸虫,就不知道此病是因何而起, 但现在,科学家有了显微镜, 便能看到血吸虫的模样……”
顾教授极爱说话, 对着自己的子女, 就滔滔不绝起来。
他的三个孩子都听得很认真,他的大女儿更是道:“爹, 你懂得真多, 那些瘟疫,是不是都是由血吸虫这样的小虫子引起的?”
顾教授道:“是的!很多传染病, 都是由微小的生物引起……”
顾教授平日里会看英文报纸, 各方面知识都知道一些, 当下解释起来。
解释完,他又提出要带儿女去他放英文报纸和书籍的地方,查找资料。
孩子们欣然前往,查资料的过程中, 顾教授道:“你们一定要学好英文, 英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用的语言, 学好英文,我们就能看国外的书籍,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国外的信息。”
顾亭立认真点头, 她弟弟却道:“英文太难了,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文?”
顾书潮突然觉得儿子有点讨人嫌。
还是他的女儿好!
顾家人在讨论云景新书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有人在讨论。
今日,照旧有许多茶客,早早来到茶楼。
他们找了位置坐下,点上一壶茶,然后就跟相熟的客人聊起来:“这云景是女子的事情,已经确认了吧?”
“早就确认了,有许多人去上海县城打听了,确实有这么一个女子,听说从小就聪明!”
“我是认识桑元善的,他运气不好,儿子是个败家子,但又烧了高香,得了一个有出息的孙女儿!”
“听说云景稿费不低,写一千字能拿三四元,她日日写字,这是一天就能赚别人一个月的!”
“是啊!若我有这么一个孙女……”
“老王,有个这样的孙女,可不见得是好事!你想想她写的《真假千金》,里头可是有许多大逆不道的言论的!”
“是啊,有个这样的孙子还好,有个主意这样大的孙女,不见得是好事,她兴许都不愿意嫁人。”
“不嫁人又如何?这么能赚钱的孙女儿,去了别人家我还舍不得呢!若我有这样的孙女儿,只想给她招赘,不过她不见得愿意听我的。”
“确实!家里有个这般出息的闺女,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普通人考虑事情,往往从利益出发。
在他们看来,有个这样的女儿不是坏事。
没瞧见桑家原本都败落了,现在靠着这姑娘,却搬去了租界住?
这样的金娃娃,蠢人才不要,而他们都不蠢。
说着说着,其中一人还道:“我有个孙女,也是自幼聪明的,你们说,我要不要送她去读书?”
上海虽有不少女子学校,但数量比那些男子读的学校要少很多,相应的,收费也更高。
在上海,那些读过书,找了个平常工作的男人,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男人,他们每月大概能赚六到十元。
这钱不多,但若是省吃俭用,可以在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供一两个孩子,去读最便宜的学校。
此时上海那些最为普通的小学,每学期学费不到十元。
但想供女儿读除职业学校以外的女校,这点收入却是供不起的。
即便是那些开了铺子,家中生活还算宽裕的人,也舍不得花钱送女儿去读书。
儿子读了书能找个好工作,给家中添一份收益,女子呢?她们读了书依然要嫁人,给父母带来的好处有限,那些当父母的,自然不愿在女儿身上多花钱。
可现在,见云景这般出息,却少不得有人动了心,想培养一下自家女儿。
这些人正说着话,就见说书先生拿着《新小说报》进来。
众人立刻不聊了,等着听小说。
虽说这段时间,有很多人阴阳怪气地说云景坏话,但他们这些老百姓,其实不在乎云景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他们就只是听个故事,只要故事好听就行。
云景写的故事,比他们以前听的那些,可有意思太多了!
“诸位,今天我要读的,是《一个士兵》这个故事最后的内容,这本书,在今天完结了!”
茶楼里的人听到这话,纷纷开口:“这就写完了?这也太快了!”
“这故事我很喜欢,还想看后续呢!”
“我倒是觉得这书是该完结了,我想看新书,也不知道云景的新书会写什么,会不会还这么有意思。”
众人议论的时候,说书先生已经简单把小说内容看了一遍。
看完,他拿起桌上的醒木,用力一敲。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开始听说书先生说书。
战争已经结束,民众的苦难却还在持续。
尤斯塔斯的很多战友,都没办法回归正常生活。
尤斯塔斯成为一个商人,努力帮助他们,而某次,他来到敌国,看到曾经跟自己作战的一个敌国将领衣衫褴褛躺在路边。
若不是这人破旧的衣服是他熟悉的军装,他都认不出这个流浪汉的身份。
这个国家的情况,比他们国家糟糕了太多太多……
等说书先生讲完,众人就道:“这战争就是他们发起的,活该他们倒霉!”
“这是遭报应了。”
“这些老百姓也怪可怜的,打仗也不是老百姓要打的。”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没人像顾书潮一样,在看完后觉得,以后迟早发生另一场战争。
说书先生这时,又拍了一下醒木,随即道:“诸位,《新小说报》上,还有跟云景先生新书有关的内容,我给你们读一读!”
他说完,便给茶楼里的人,读了后续广告。
“云景先生当真勤劳!刚完结一本书,便又开了新书!”
“未来女子的灵魂在一名包身工的身体里醒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书里,会写到未来?”
“这不就是鬼上身么!聊斋里就有妖怪占了普通女子身体的故事,这新书也是这样的?”
“书里是不是会写到未来?我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的。”
这时,不出意外,又有人阴阳怪气起来:“这云景,新书写的又是女子,作为男人,对这样的书大肆叫好,这是丢了男人的脸!”
“她之前不是在《真假千金》里,说这世间没有鬼神?怎么新书就写灵魂了?”
“她的新书,反正我是绝不看的!”
周围人听到,笑起来:“你们真要不看,怎么还每日准时准点来这茶楼?”
其中一个总是针对云景的,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涨红了一张脸:“我就是想看看,她要写出多少错处来!《一个士兵》这书,她就是全然瞎写的,战争还未结束,她竟然就写了战争结果!”
有人道:“这是小说,写了又何妨?更何况后面都是春秋笔法,写得又不详细,理解成两败俱伤也是可以的。如今我们国家安排了许多劳工去帮忙,难不成最后要写咱们打输了?”
另一人赞同:“就是!连那洋人都喜爱这本书,这书还要去英国出版,哪容你在这里挑挑拣拣?”
长须中年人道:“云景的小说要出英文版的事情,也就是《新小说报》说了说,压根没有定数,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云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