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饭菜很丰盛,有鸡鸭,还有海鱼,至于淡水鱼,夏天的淡水鱼总是有泥土腥气,大家都不爱吃。
吃饭的时候,桑景云认识了一下除牡丹以外的,几个负责拍电影的人。
这几人都是年轻男子,其中一个还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这位富家少爷是真心喜欢电影,还发誓要拍一辈子的电影,然后就被赶出了家门。
他的钱全拿来买了拍电影所需的设备,现在穷困潦倒,靠着牡丹的接济过活。
聊天过程中,桑景云得知了他们打算以江来为主演拍电影的事情。
卓别林在电影里的形象,是一个很穷的流浪汉,而他们打算拍一个小乞丐。
这不就巧了吗!
桑景云道:“我弟弟正在创作一部连环画,就叫《大头菜流浪记》,他已经写了好些故事,你们要不要看看?你们的剧本,可以参照他写的故事。”
牡丹闻言,又惊又喜。
他们这几个人,已经搞明白要如何拍电影,但对写剧本这件事,实在不擅长。
对他们来说,要想个故事出来太难了!
现在,有现成的剧本?

第160章 《梦游》刊登
《大头菜流浪记》这部连环画, 桑景云很早就有构思,也很早就跟桑景英说了。
当时他们还住在孤儿院旁边,为了能写好这个连环画, 桑景英时不时找孤儿院的孩子聊天,收集素材。
他有足够多的素材, 又有桑景云指点,到如今, 已经写了十个故事。
桑景云把桑景英叫到他们这一桌,让桑景英说一说他写的那些故事。
随着桑景英的诉说, 牡丹和那几个负责拍电影的年轻人的表情越来越激动。
“这些故事都很好!”
“我们真的能按照这些故事来拍电影?那就太好了!”
“桑同学, 等下我们能去看看你的稿件吗?”
这些人非常热情, 桑景云也希望桑景英的这部作品可以被拍成电影,就道:“等下放完电影, 你们可以去我家看一看那些作品。”
牡丹等人都很高兴, 还有点激动。
那是云景先生的家!他们竟然可以去云景先生的家里!
牡丹是风尘女子,很多人不愿意跟她合作拍电影, 而愿意跟她合作的人, 都不是迂腐的人。
既然不迂腐, 他们自然不会讨厌桑景云写的小说。
再加上牡丹反复推荐……他们都看过桑景云的小说,也都很喜欢。
聊过剧本的事情,就要开始放电影了。
也是这时候,这些人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孤儿院没有通电。
桑景云得知此事, 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只能说这个世界, 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些人兴冲冲地做好决定, 打算在孤儿院放电影,打算请孤儿院的孩子看电影,但他们忘了一件超级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孤儿院压根就没有电!
好吧,她也忘记了这件事。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点傻眼。
原定的电影,最后变成了吕丽娘和牡丹的真人演绎。
桑景云也是到了这时候,才知道电影里的屠卫巷,是牡丹反串的。
屠卫巷不是好人,因此没人愿意演屠卫巷,牡丹也担心找人演了屠卫巷之后,那个演员会被人当成屠卫巷,受到排斥。
思考过后,她干脆自己反串。
反正他们只是想把这个故事拍出来,顺便练练手,并不是要完全还原当时的场景。
电影其实很短,总共也就十来分钟,反倒是牡丹和吕丽娘亲自上演时间更长。
她们给孩子们演了一个小时,还把前后的事情给孩子们讲了出来。
没看过电影的孤儿院的孩子对这场表演很满意,但牡丹等人特别尴尬。
等演完,带着设备回租界的时候,他们都不好意思抬头。
桑景云也觉得很好笑,只能强忍笑意安慰他们:“没事的,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她甚至大老远赶过来看电影……
“云景先生,害你们白跑一趟,真不好意思。”牡丹很懊恼。
桑景云道:“没事,其实我们会过来,不只是为了看电影,也是想看看孤儿院的孩子!而且看电影这事儿……你们要是愿意,可以去我家放,我家通了电。”
“好,我们去你家放!”牡丹听到这话,心情总算好了,还有点兴奋。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云景先生家里放电影的!
桑景云回到家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
这会儿天还亮着,而电影要在暗一点的地方放……好在他们家有窗帘,倒也能符合要求。
桑家的客厅被简单收拾了一下,几个年轻人拿出背着的幕布,将之拉开,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特制的片盒中取出电影胶片,又小心翼翼地将胶片安装到放映机上。
桑景云注意到,他们特别珍惜这些胶片,想也是,这年头的胶片,是非常昂贵的,还不好买。
毕竟他们国家,这会儿还没办法生产胶片。
负责放映的年轻人动作很慢,而牡丹在旁边给桑景云介绍,说这是为了确保胶片安装无误,齿轮与齿孔精准契合。
等装好,这个放映员又转动放映机的摇把进行调试。
起初,幕布上的画面是不怎么清晰的,但调整过后,画面越来越清晰。
等调整好,就可以转动摇把,正式开始放映了!
放映机的灯光透过胶片,将一幅幅画面投射到白色的幕布上,吕丽娘和牡丹的人影,也无声地动起来。
整个放映过程,是放映员手摇控制的,他们的这个放映员又没经验,所以在放的过程中,电影画面时而放得快,时而放得慢。
中间,甚至还出现了一次卡顿。
这并不是一场成功的放映,但桑景云在旁边看着,莫名地就觉得这个放映过程很伟大。
在这个时代,拍电影非常非常难,但这些人并未放弃。
从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的眼神里,桑景云可以看出他们对电影的热爱。
整个电影是没有声音的。
吕丽娘留在了孤儿院里,也没有办法给他们现场配音。
所以这十分钟的电影,其实很无聊。
此外,里面的人的五官,瞧着也不是很清晰。
但等放完,所有人都开始拍手,都很激动。
牡丹他们其实是看过这个片段的,但这次看,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热烈地讨论起来,其中就包括演员的五官没有美国电影那么清晰的问题。
桑景云闻言道:“这电影是黑白的,没办法把所有的颜色都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嘴唇,如果颜色比较浅,可能在电影里,压根就看不出来,我觉得演员的妆容,应该要跟我们平常的妆容不一样才行。”
桑景云记得自己上辈子看到过科普,说是早期拍黑白电影的时候,演员涂得不是口红,而是别的颜色。
具体什么颜色她忘记了,需要牡丹他们尝试一下。
怎么说呢,不管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都需要进行尝试,才能拍好写好。
牡丹他们的拍摄次数还是太少了,放映次数也少,肉眼可见的生疏。
“云景先生你说得很对!我们会再试着拍几个片段研究一下。”牡丹开口。
她打算去弄点唱戏的人用来画脸的颜料,把自己嘴唇涂黑了拍电影试试。
外国电影里的美女嘴唇那么明显,说不定就是因为涂黑了。
桑景云对拍电影这事儿不了解,上辈子看过的科普也早已忘记,给不了更多的意见,也就没有多说。
倒是对那剧本,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还说到了分镜。
后世导演都知道的分镜,这些年轻人一无所知,他们听了桑景云的诉说后,恍然大悟:“云景先生,你懂得真多!”
牡丹看桑景云的眼神,更是明亮到让桑景云有些不好意思。
桑景云觉得,她要是个男的,被牡丹这么个大美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肯定会受不住。
这么想着,桑景云看了一眼谭峥泓。
结果谭峥泓用跟牡丹一样的眼神看着她。
行吧……
牡丹和几个放电影的年轻人,在桑家吃了晚饭才离开。
他们一起往牡丹的住处走。
跟牡丹一起拍电影的年轻人有四个,其中一个家里很有钱,另外三个家里没什么钱。
现在那个很有钱的人,已经为了拍电影被赶出家门还倾家荡产,于是,他们就都成了穷人,全靠牡丹养着。
好在牡丹养得起。
路上,那个富二代突然开口:“牡丹小姐,云景先生是我的知音!我一定要好好拍电影,然后把云景先生的小说,全部拍出来!”
这也是牡丹的想法,而她还有别的目标:“我要演云景先生小说里的人物,我要演金月季,我一定要成为大明星!”
其实在今天之前,牡丹是不敢演金月季的。
云景先生说她可以去演电影,当一个演员,她也觉得这是一条好出路。
但她不敢演金月季。
她觉得自己不配!
但今天云景先生跟她聊天,夸她漂亮,在她提到《真假千金》的时候,云景先生还说,希望她能演金月季。
云景先生都这么说了,那她肯定要演!
而云景先生愿意让她演金月季,这也说明了云景先生对她的认可。
她以前,潜意识里是自卑的,但此刻,却突然自信起来。
牡丹他们离开后,桑景英和桑景雄就激动地说起来,说电影多么有意思,说牡丹多么漂亮。
桑景云道:“别说了,你们该睡觉了。”
桑景云让桑景英和桑景雄早点睡,但自己却没有急着睡觉。
回到卧室后,她写了三千字才睡下,睡觉的时候,都十点了。
也因此,第二天她是在桑钱氏喊她吃早饭的声音里醒来的。
飞快地穿好衣服下楼,桑景云就看到桑景雄拿着一份报纸,满脸惊喜地朝着自己冲过来:“姐,姐,你快看看这个!”
桑景云好奇地接过,发现那是一份《上海日报》。
她立刻就意识到,《梦游莫斯科》被刊登出来了。
桑景云接过报纸打开,发现今天的《上海日报》比往常多了一张,而那张多出来的报纸上,刊登了她写的《梦游莫斯科》。
这上面连个广告都没有,《上海日报》真的很良心。
桑景云这么想的时候,其他人也这么想。
今天报童吆喝卖报纸的时候,就把《上海日报》赠送一张报纸的事情,当作卖点。
“卖报卖报!《上海日报》加量不加价,快来买啊!”
“东兴的小说开始连载,想看的快来买!”
“《上海日报》声称,他们刊登的小说比云景的小说更好看!快来瞧一瞧看一看!”
高汉林昨晚上早早睡下,今天又早早起来。
看到很多报童,都在吆喝着卖《上海日报》,他心情大好。
他送报纸这事儿做对了!
昨天印报纸的时候,高汉林不仅狠狠心,在每份报纸里多加了一张,还将《上海日报》的印刷量,从六千增加到八千。
之前,他们每天印刷六千份报纸,但不一定能卖完,总有报纸退回。
也就刊登了东兴的文章的报纸,一份退回的都没有。
现在印刷八千份报纸,想要卖完就更难了。
但他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东兴的小说。
为了能将八千份报纸全部卖掉,高汉林昨天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今天的报纸,他全都白送!
他把今天的报纸,免费送给那些做报纸生意的商人。
以前,一直是那些商人从报社买报纸,再转手卖出去,赚一笔差价的,而现在,他的报纸白送!
高汉林这么做,确实有用。
今日的《上海日报》没有成本,卖出后得的钱全是利润,商人们也就特别愿意卖。
他们给报童分报纸的时候,多给了一些《上海日报》不说,还告诉报童,这些报纸若是能卖完,他们给奖金。
于是,今儿个,报童们都在吆喝着卖《上海日报》,那些卖报纸的摊位,也在有客人上门以后,第一时间推销《上海日报》。
“今日《上海日报》多送一张报纸,那张报纸上没有广告,倒是刊登了一部小说,那部小说,还跟云景的小说一样好看!”
“之前云景写的欧洲,现在东兴写俄国,要不要买张报纸看看?”
“《上海日报》要吗?上面有一部新式小说!”
黄培成的妻子,每天早上都早早起来做早饭。
但黄培成不爱在家里吃。
他妻子每天都做粥,而配粥的菜,永远都是自家腌的咸菜,这味道他都吃腻了!
他时常借口报社那边有事,要早点走,然后溜出去吃点好的。
今天,他就这么干了。
买了几个包子,正吃得津津有味,黄培成就听到了吆喝声。
听到以后,黄培成脸都黑了。
高汉林这家伙学着他给人多送一张报纸就算了,竟然还大言不惭,说他报纸上的小说,跟云景写的小说一样好看。
他又听了几句,得知《上海日报》上的小说是东兴写的之后,更是对这篇小说嗤之以鼻。
东兴就是个只会骂人的大老粗,他写的小说,怎么都不可能比云景写的小说好!
等等,竟然还有报童说东兴的小说写得比云景的小说好,岂有此理!
黄培成立刻叫住一个报童,花钱买了《申报》以后,拿了《上海日报》看。
这一看,黄培成就生气了。
东兴学云景,竟然也写穿越!
真是岂有此理!
关键是,这个东兴写得还挺不错,至少他一个没留神,就看下去了。
“先生,你要买《上海日报》吗?”报童问黄培成。
黄培成当然不想买,但东兴的小说他只看了一点点,他又不好意思在不买的情况下,一直拿着看……
黄培成把手上还没吃的几个肉包子递给那个小报童:“我请你吃肉包子,你送我一份《上海日报》可好?”
小报童站在黄培成身边,早已闻到黄培成手上的肉包子的香味,自然想也不想,就同意了交易。
这肉包子的价格,远超《上海日报》。
《上海日报》还怪值钱的!
黄培成不知道小报童的想法。
他没花钱买《上海日报》,他只是看报童可怜,给报童吃了几个包子。
这报纸,是报童送的!
黄培成很快就看完《上海日报》上刊登的,大概四千多字的《梦游莫斯科》。
这是个很不错的故事,但他觉得,这是东兴模仿了云景的小说写的。
自从云景写了《穿成包身工》,上海就有很多人写穿越小说,比如民国人穿到宋朝之类。
黄培成每次看到那样的小说,都觉得生气,而现在,他更生气了。
“高汉林总是一副瞧不起我的样子,结果呢?他竟然不要脸面,刊登模仿《穿成包身工》的小说!”黄培成骂骂咧咧地来到《新小说报》编辑部。
其实黄培成很清楚,这部《梦游莫斯科》,跟《穿成包身工》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骂高汉林。
而《新小说报》编辑部的其他人,也很生气。
他们还没有看过《上海日报》,但他们知道了一个消息:“黄主编,《上海日报》太过分了,他们为了销量,竟然送报纸!”
“怎么回事?”黄培成问。
这个编辑开口:“今日我看到那些报童都吆喝着卖《上海日报》,觉得不对劲,就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今日《上海日报》送出去的报纸,都不要钱。”
黄培成听完更生气了:“好啊!我就说今天那些人怎么一个个的,把《上海日报》吹上天,原来是黄培成这家伙耍诈!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新小说报》的编辑都义愤填膺,跟着黄培成骂起来。
骂着骂着,他们突然意识到不对劲:“黄主编,你手上的报纸……”
黄培成道:“有人送我的,我就说那人为什么送我,原来是不要钱!”
《新小说报》的编辑听黄培成这么说,还以为是认识的卖报纸的商人送了黄培成一份。
他们当即提出,要看一看这报纸上的小说。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结果这一看……
这个东兴的小说,看着还挺好看……
等等,这个东兴,他是要写俄国的未来?
俄国现在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涛汹涌,全世界都在猜测俄国的未来。
他们国家的一些人,就猜测俄国接下来会爆发严重的内战。
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苏维埃。
可现在,这篇小说里,东兴写苏维埃获得了胜利!
故事的主角一开始不懂俄语,所以他不知道游行时间,也不知道革命时间。
再加上他附身的只是个普通工人,所以他知道的信息很少。
但意思却是明确的,苏维埃获得了胜利。
而看这部小说的走向……东兴明显是要继续往下写的。
也不知道在东兴的书里,苏维埃领导下的俄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新小说报》的编辑开始好奇这本书后面的剧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的脸色不太好看。
《上海日报》是他们报社的死对头,他们怎么能喜欢《上海日报》上的小说!
就连《新小说报》编辑部的人都看了《上海日报》,其他人自然也看了。
《上海日报》本就是有固定读者群的,这些人听说今天多送一张报纸,想也不想就买了。
又有一些平日里不买《上海日报》的人,得知今天的报纸上刊登了小说,便也买了一份。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人。
他们或许知道俄国,但对俄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东北在哪里。
买了《上海日报》,看到《梦游莫斯科》这个标题,他们还好奇:“莫斯科是哪里?”
虽然不知道莫斯科是哪里,但他们还是看了下去,然后就惊叹起来:“竟然有这么冷的地方?那些人就不怕被冻死?”
“烧火把床烧热?他们是在床下面烧火的?床上的人就不怕被烧熟?”
“我也想要这样的床,嗯,火炕,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家里砌一个。”
“这人睡着以后灵魂出窍了?怎么还跑到洋人背上去了?”
“游行又是什么东西?古堡又是什么?”
“这书里写的地方,挺有意思的,我都不知道还有地方是这样的。”
“那里的人到了冬天,能在河面上走路,鱼还能活下去吗?”
此时普通老百姓,多是连国家地图都没看过的,《梦游莫斯科》这部小说,他们看得云里雾里。
主角不懂俄语,刚穿越的时候很茫然,而他们也一样。
他们中一些人,因为看不懂,对后续也就没有期待,但绝大多数人,对后续很好奇。
他们想知道,主角接下来会经历什么。
要知道,今日刊登的内容的结尾,是主角醒过来,发现时间才过去一晚上……后面到底怎么样了?
普通人单纯就是想看后续,想看他们以前没有看过的,跟上海截然不同的北国风光。
那些有文化,对世界局势有了解的人,在看到这篇小说后,却被惊住了。
这东兴,也太敢写了!
短短四千多字,东兴已经写到了未来,还预言俄国接下来,会再爆发一场革命,然后无产阶级获得胜利,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
而结尾处的“未完待续”,说明东兴打算继续往下写。
他想写什么?写俄国的未来?

他年纪大了,近来眼睛愈发不好,看不清报纸。
好在他的孙女儿贴心, 用稿费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让他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
拿着放大镜, 洪掌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穿成包身工》,还读出声音。
洪掌柜的儿媳妇瞧见, 就道:“爹,你又在看桑家小姐写的小说?这小姑娘真了不得, 她写小说挣的钱, 肯定比我家阿玥画画挣的钱多多了。”
洪掌柜听到儿媳带着浓浓酸气的话, 转移话题:“阿旭考中学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洪母道:“已经准备好了, 阿旭特别聪明, 肯定能考上。”
洪掌柜道:“那是,阿旭肯定能考上。”
两人正说话, 洪旭从屋里出来。
看到洪掌柜桌上的《新小说报》, 洪旭眼睛一亮, 凑过去就要看。
洪母见状立刻道:“阿旭,你要考中学呢,这种闲书还是别看了。”
洪母是不乐意自己儿子去看桑景云的小说的。
她不识字,但听人说了一些桑景云的小说的内容, 听说那小说, 都是让人不要去听父母的话的。
她还听说, 上海有很多年轻人,看了桑景云的小说之后,就在家里大吵大闹, 不肯结婚。
这种小说,她家阿旭可不能看。
说着,洪母就上来拉洪旭,还道:“那桑景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写出这种小说来……”
“桑景云写出怎么样的小说来了?我看她写的小说挺好。”洪掌柜见自己儿媳妇贬低桑景云写的小说,忍不住开口。
桑景云写的小说,他都看了,觉得挺好看的。
金月季不听爹娘的话,那也是因为金月季的爹娘太过分。
而且桑景云摊上那么一个爹,她觉得不能听爹的话,也很正常。
洪母不说话了,洪掌柜却是拉过洪旭,把《新小说报》给了洪旭:“阿旭,《穿成包身工》这个故事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这是讲做生意的。”
这个故事,洪掌柜非常喜欢。
里面讲了很多做生意的方法。
把这张报纸给了洪旭之后,洪掌柜就开始翻《上海日报》。
卖报纸的人告诉他,说今日的《上海日报》多送了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小说。
没想到《上海日报》竟也开始刊登小说,他要看一看。
洪掌柜这一看,就入了迷。
同时,他也想起小儿子以前跟他聊天时,说的一些事情。
他那个小儿子是个不安分的,总爱打听外头的世界。
有一阵子,他认识了一个从东北来上海的人,知道了很多东北的事情,然后就一直在他面前念叨。
这书里写的东北,跟他儿子说的东北,是一样的。
洪掌柜看着看着,有点想儿子了。
而被洪掌柜想念的洪永祥,正身处战场。
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劳工们服务,也为劳工们争取权益。
战场的环境真的太糟糕了,比洪永祥想象中,还要糟糕千百倍。
洪永祥有时候会后悔来了这里,如果他待在上海,是不用吃这么多苦的。
但更多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来了这里。
在这里,有懂英文或者法文的中国读书人帮助那些劳工,但数量太少了,远远不够。
他和其他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是有用的,他们帮助了很多人。
那些跟他一起来欧洲的劳工,更是把他们当成主心骨。
他们团结在一起,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还努力学习。
只要有空,洪永祥就会教他们读书认字。
战场太压抑了,找点事情做,能让他们不去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洪先生,这里的孩子,到了晚上能开着电灯看书做作业,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不是也能这样?”有人问洪永祥。
洪永祥道:“肯定可以。”
“洪先生,你说云景先生,这会儿是不是又写出新书了?也不知道她写的新书是什么,好不好看。”又有人道。
洪永祥笑起来:“她肯定已经写了新书,她写的新书,也肯定好看。”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天空。
这里的天空,瞧着跟上海的天空,也没什么不同。
洪永祥看着看着,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刚结束一场战斗,他真的太累了。
这天,因为高汉林送报纸的行为,《上海日报》印刷的八千份报纸,全都卖了出去。
而很多人在看过这份报纸之后,默默地将其中那张刊登着《梦游莫斯科》的报纸抽出,同时打定主意,明天要继续购买《上海日报》。
他们对这部小说充满期待,如果这部小说后面的内容能保持水准,那么这些报纸,值得被收藏起来。
第二天,《上海日报》依旧印刷了八千份,但已经不送报纸了。
高汉林虽然有钱,但他全靠父兄接济,手上的钱是有限的,没办法一直送报纸。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报纸依旧卖得很好。
一来,是他的报纸特别划算,内容多价格便宜。
二来,则是很多人昨天看了《梦游莫斯科》之后,今天想看后续。
“这《上海日报》真的很有良心,价格这么便宜。”
“它广告也少,《新小说报》刊登了云景先生的小说的那张报纸上,广告特别多,《上海日报》送的报纸上,却连一条广告都没有。”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北方是什么样子的。”
桑景雄出去了一趟,然后就跑回家,叽叽喳喳地跟桑景云说《上海日报》卖得有多好。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是桑景雄誊抄的,他对这个故事充满感情。
“有人喜欢这个故事就好。”桑景云笑了笑,又问桑景雄:“我要去书店,你要去吗?”
“姐,你去书店做什么?”桑景雄问。
桑景云道:“我要去书店买书,顺便看看《一个士兵》的销量。”
今天,是《一个士兵》这本书发售的日子。
这部小说,《南城书局》印刷得比较多,印刷好之后,也没急着出售,而是先往其他城市送了一些。
今天是个好日子,上海以及周边几个城市,同时开始售卖《一个士兵》这本书。
桑景云想去看看这书卖得如何,顺便买点别的书回来看。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继兄折娶by雪  (韩娱同人)  高门寒婿的科  清白被毁后,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