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她觉得她可以去学医术,将来帮人治病。
就算没有外人找她治病,她也可以靠着学来的医术,照顾好家里人。
这么想着,陆盈又道:“我读书,会不会占了别人的位置?我可以不在学校吃饭睡觉,不要校服,就旁听一下。”
她知道那些女孩子得到一个读书的机会不容易,也就不想抢她们的机会。
桑景云闻言道:“娘,你不用担心这个,你想去这所学校,也很简单。”
桑景云突然想到,陆盈可以去复兴女子学校当助教。
她在现在的学校读书,同学都是十来岁的小女孩,多少有点格格不入,但她去复兴女子学校当助教,却不会有这个问题。
陆盈从开始读书到现在, 还不到一年。
但她多少有点基础,又是个有自制力的成年人,学得也就很快。
尤其是搬来租界以后, 她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学习上,学习进度更是快得惊人。
初小的课程, 陆盈已经学完,而复兴女子学校的女生, 大多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
陆盈去了这所学校以后,别说当助教了, 就算让她当个老师, 也是可以的。
即便往后要教更艰深的东西也不怕。
陆盈是个很努力的人, 她完全可以一边学,一边教那些女孩子。
桑景云把陆盈可以当助教, 乃至当老师的事情说了, 陆盈闻言,连连摆手拒绝:“我不行的, 我哪里做得来?”
桑景云道:“娘, 做人要自信, 不要否定自己。你之前觉得你读书不行,结果呢?现在你学得特别好,老师都说了,年底你可以跟着去参加初小毕业考, 拿到初小毕业证。你都能用一年的时间, 学完别人要花三四年时间去学的初小课程了, 当个老师又有什么难的?”
见陆盈听得很认真,桑景云继续给她灌鸡汤:“娘,你看谭峥泓的母亲, 她年纪比你还大,以前从来没有工作过,但现在忙里忙外,都把学校的事情一把抓了!我跟郑老板商量过以后,甚至决定让她当校长,她能当校长,你自然也能当老师。”
陆盈听了桑景云的话,一颗心安定下来,突然觉得自己试一试也无妨。
不过,桑景云虽然这么说,但并不打算真的让陆盈当老师。
陆盈的学历到底不够,若是给她一个老师的职位,那就是开后门。
她的这所学校,不能存在开后门的情况。
她打算让陆盈以志愿者或者义工的形式,免费去学校帮忙,不拿薪水。
当然,等以后陆盈去参加考试,拿到中学毕业证,那她就能成为正式的老师了。
到时,陆盈学了医术,说不定还能当医生。
想到这里,桑景云又道:“娘,等你去了学校,可以教学校里的学生认字,还可以跟着那些医生学医术,将来当一个医生。”
陆盈下意识开口:“我这么大年纪……”
桑景云道:“娘,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你其实还很年轻,你看爷爷,他活到了八十多岁,你若是活到爷爷这岁数,还有五十年能活呢!现在开始学医,你就算学十年才学成,也还能当四十年医生。”
桑景云是真的觉得陆盈还很年轻。
陆盈现在的岁数,跟她上辈子去世前的岁数是差不多的,而她上辈子,从没觉得自己年纪大。
想让陆盈学有所成成为名医不容易,但让陆盈学到赤脚医生的程度,学到护士的程度,肯定不成问题。
这么想着,桑景云又道:“娘,你以后,只管保养好你的身体,人这辈子,活得越久越占便宜。”
这个世界的变化真的很快。
陆盈若是能再活五十年,就来到六十年代了。
到那时,电视机、电水壶、相机、录音机这些东西,都已经有了。
至于她,要是她能活到100岁,就来到21世纪了。
这个时代的人,觉得活到一百岁很难,但在桑景云上辈子,上海人均寿命都八十三了,这数据还一直在增长。
桑景云觉得,自己若是好好保养身体,不遇到意外,不生重病,是有望活到一百岁的。
她想看一看二十一世纪的阳光。
陆盈看了看女儿,认真点头。
她想到了上海的那些年纪很大,白须白发的老中医。
她好好学,说不定将来也能成为一个老中医。
桑景云跟陆盈说好后,就带她去她现在就读的学校,办理了退学。
接着,她又带陆盈去复兴女子学校,让陆盈给乔平安当助手。
陆盈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她很聪明,做事也细致麻利。
她针线活还好。
到了复兴女子学校后,她就开始教那些新来的女孩子做校服,又教她们认字。
她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学校。
而这个时候,这所学校的老师也开始就位。
学校需要的老师分两种,一种是文化课老师,还有一种,则是教医术的老师。
文化课老师很好找。
这所学校的名声已经打出去,然后就有一些中学毕业的年轻女子来应聘。
乔平安面试过之后,很快就招到了几个女老师。
倒是教医术的老师,现在还没有找到。
乔平安就做了一些其他准备。
在如今的上海,有专门的中医学校,也有专门的西医学校。
乔平安想法子要来这些学校的教材,放在复兴女子学校整理出来的图书室里,打算有时间就让老师给学生们读一读,等这些学生认的字多了一些,再让她们抄几遍。
若是那本《基层医生手册》迟迟写不出来,她还可以花钱从那些医科学校挖几个老师过来,让这些老师按照医科学校的课程来教。
不过学生们学文化课,少说要一年,现在还不急。
陆盈去复兴女子学校当助教后,谭峥泓和乔平安,就每天来桑家蹭早饭了。
谭家有汽车,会接送乔平安。
现在陆盈也要去复兴女子学校,乔平安干脆让司机顺道来一趟桑家,把陆盈接上一起走。
她来桑家,谭峥泓肯定跟着。
于是,两人干脆来桑家吃早饭,吃完后,谭家的司机先送桑景丽去小学,再送谭峥泓去大学,最后送乔平安和陆盈去复兴女子学校。
谭家厨子做的早餐很好吃,但乔平安和谭峥泓天天吃,也就不觉得稀奇了,他们反而觉得桑家的早餐有烟火气。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谭家的早餐带到桑家吃。
总之,现在在桑家吃早饭的人特别多,八仙桌根本坐不下。
于是,桑钱氏找木匠定制了一个放在八仙桌上面的圆台面,将原本的八仙桌变成了可以坐十二个人的大圆桌。
谭峥泓和乔平安吃得很开心,但谭大盛很郁闷。
妻子儿子每天一起床就跑没影,早餐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吃,多惨!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中秋。
1917年的中秋节,是在阳历9月30日。
前一天,复兴女子学校就给学生放了假,让她们回家过节,其他学校也一样。
所以这天,桑家人都在家待着,不需要出门。
中秋的早上,桑景云照旧早早起来。
九月底的天气,没有盛夏那么热,但穿一条半袖连衣裙也已经够了。
桑景云换好衣服,又用馥郁堂郑老板送她的护肤品护肤。
做完这一切,她在书桌前坐下,准备写点什么。
但她最终什么都没有写。
看着窗外的景象,桑景云的深吸一口气。
她穿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
她是去年中秋前穿过来的,因今年的农历闰了一个月,算农历的话,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三个月。
时间过得很快,又过得很慢。
她自己都想不到,一年时间,她竟然能做出这么多事情。
这一年,她堪称劳模。
不过她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一年过去,她在租界有了房子,已经过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姐,吃早饭了!”门外传来桑景雄的声音,桑景云应了一声,出门下楼。
今天乔平安和谭峥泓没有过来吃早饭,这事儿谭峥泓昨天就提过。
不过桑家的早餐,依旧很丰盛。
桑钱氏从外面买了豆浆、油条和肉包子回来,桑学文另外做了鸡蛋饼,炒了两个菜,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前些日子桑元善忌日,他们全家去了一趟上海县城,给桑元善扫墓,还请人做了一场法事。
自那日起,桑学文的精神头,就又好了些,越来越爱笑,有些从前的模样了。
这会儿,他就笑着对家人里道:“我揉了面团,今儿个中午,我们吃饺子。”
家里人欣然同意,桑景丽还对包饺子这事儿,更是充满期待。
她喜欢做这样的手工活。
桑学文喜欢做饭还不怕麻烦,因此光是包饺子的馅料,他就准备了两种,一种是茭白肉馅的,一种是韭菜鸡蛋馅的。
“可惜这时节没有荠菜,不然荠菜肉馅的饺子,肯定很好吃。”桑钱氏开口。
这边农村常吃的野菜有两种,一种是马兰头,一种是荠菜。
马兰头可以直接炒着吃,但荠菜直接炒着吃不好吃,一般都是拿来和肉一起拌匀了做馅料。
荠菜馅的饺子馄饨很受欢迎,桑景云就很喜欢。
今天的早饭种类比较多,桑景云每样都吃了点,吃得肚皮滚圆。
吃完,阿兰就道:“去年这时候,我哪里想得到还有这样的好日子可以过?”
桑钱氏点头赞同。
这一年的变化真的很大。
幸好她的孙女有本事,不然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希望往后的每一年,他们一家都能团团圆圆。
第187章 《一个士兵》来到欧洲
谭峥泓没来桑家蹭早饭, 但中午桑家吃饺子的时候他来了,还带了一些海鲜过来。
天热海鲜放不住,桑学文紧急处理了一下, 于是这天中午,他们吃饺子配海鲜。
吃完, 谭峥泓就去跟桑景云说话。
“桑小姐,《全球瘟疫》这本书, 诺伯特已经找人开始翻译了,等翻译好, 就送去欧洲出版。还有你的《穿成包身工》, 前面三十万字已经翻译好, 送去南洋印刷……”谭峥泓照旧说起正事,说完, 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绒布盒子给桑景云。
“这是什么?”桑景云问。
谭峥泓打开盒子, 给桑景云看里面的东西:“桑小姐,这是一套珍珠首饰, 是南洋那边送来的中秋节礼, 我觉得很适合你。”
桑景云看了看, 发现这套首饰,确实很适合自己。
直接将珍珠串在一起做成的珍珠项链,她是不喜欢的,她喜欢精致一点的首饰。
眼前的首饰就很精致。
比如那项链, 是细细的链条下, 坠着几颗大珍珠, 既能显出脖颈的修长,又不会过于显眼。
桑景云笑道:“你帮我戴上吧。”
“好!”谭峥泓眼睛一亮,就开始帮桑景云戴首饰。
除珍珠项链外, 还有同款的珍珠手链和珍珠耳坠。
上面的珍珠不多,但个头都很大,也很圆,品相非常好。
这样的大珍珠,即便是在百年后养殖盛行的年代,也价格不菲,不要说这个时代。
“这首饰很好看,你眼光真好。”桑景云毫不吝啬地夸奖谭峥泓。
谭峥泓见自己送的礼物桑景云喜欢,非常高兴:“桑小姐你喜欢就好,下次我再给你带别的礼物。”
“好。”桑景云笑道。
现在她自己很有钱,跟谭峥泓“合伙”开的砖瓦厂和建筑队更是收入不菲,也就不觉得收谭峥泓的礼物不合适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上海县城,洪家已经开始准备晚上的团圆饭。
近来,洪家做了上百年的纸簿生意愈发不好。
不过洪掌柜和大儿子从租界买了一些书回来,放在铺子里出售出租,增加了一些进项,收入倒也没减少。
今日,洪家收到了钱大少送来的丰厚的中秋节礼,洪玥的母亲也就大方起来。
她杀了一只鸡做白切鸡,又杀了一只鸭子红烧,鱼和肉也都做了一些,还拿出钱家送来的洋酒放在桌上。
“钱家真是大方,这送来的是洋酒,不便宜。”洪母笑个不停。
洪掌柜道:“我喝不惯洋酒,这酒给老大喝,我喝黄酒就行。”
他从小到大,喝的都是绍兴黄酒。
如今年纪大了,还喜欢把酒温一温再喝。
那洋酒的味道,他是不喜欢的。
公爹不喜欢孙女婿送来的酒,这让洪母有些不高兴,转而说起别的:“今儿个钱家送来的节礼里,有一些咱们县城没得卖的月饼,看着就好吃,现下离吃晚饭还有些时间,爹你要不要尝一个?”
洪掌柜对月饼很感兴趣。
但等他拿到月饼,又想起洪永祥:“也不知道永祥在欧洲,能不能吃上月饼,也不知道我给他捎去的东西,他收到没有。”
以前中秋,小儿子都在身边待着,但今天没有。
洪掌柜着实有些想念。
洪母见公爹吃个月饼都想起小叔子,更不高兴。
他们一家一直陪着老爷子,帮着打理家里的生意,结果老爷子整日惦记着小儿子,也太偏心了。
她不再跟公爹说话,转而跟洪玥说起画画的事情:“阿玥,《大头菜流浪记》这本书卖得那么好,你画画的价格能不能提一提?你看那桑景云,她靠着写书都在租界买房子了,你画了这么久的画,人家也该多给你一点钱。”
洪玥听到自己母亲的话,有点无奈:“娘,会画画的人多了去了,若是我提出加钱,人家说不定就去找别人画画了。”
南城书局让桑景英编写连环画,让她帮忙画画,给的价格都很高。
一般人是拿不到这个价格的。
他们能拿到,全靠费中绪。
桑景云最初编写连环画时用了标点,一道送出去的,还有《双面魔君》这本书。
费中绪借此误导主编,让主编以为桑景云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这才能拿高价。
但想让人家加价可没那么容易。
她没有正经学过画画,画出来的画虽然较为特殊有自己的风格,但很好学。
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相似的连环画了。
不久前她看了一套《聊斋志异》的连环画,那里面的画,跟她的画没区别。
桑景云总能写出新的小说,让那些模仿的人永远只能模仿。
但她画画,都是按照要求去画,别人要模仿很简单。
前段时间,《大头菜流浪记》这部电影火爆起来之后,南城书局立刻就想出同款连环画。
当时她还在画《水浒传》,南城书局觉得她没空再画一本连环画,就想找别人画。
是她想多攒点嫁妆,才咬牙把画这本连环画的工作也接了下来。
即便她现在画画越来越快,两本书一起画,也着实有些累。
但她成亲后,不一定还能画画,因此再累,她都咬牙坚持下来。
“你都给人画这么多了,凭什么换人画?”洪母念叨个不停。
洪玥也有点想洪永祥了。
若是小叔在,肯定会帮她说话,而不是任由她娘一直说她。
被惦记的洪永祥,其实也在想家人。
这会儿,欧洲的时间是早上。
洪永祥看着那一锅锅正在煮着的土豆,有点反胃。
来欧洲前,洪永祥是喜欢吃土豆的,各种肉来炖的土豆,还有炒土豆丝,他都喜欢。
但来了欧洲之后天天吃顿顿吃,他就不喜欢吃土豆了。
不过想到谭家的商队给他们送来了一些大酱,他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土豆虽然难吃,但有自己爱吃的大酱搭配着,味道也就好了许多。
洪永祥看向身边的劳工:“你们知道吗?今儿个,咱们国家的人,都在过中秋。”
那些劳工原本是不知道的,但从前几天开始,洪永祥他们就天天念叨中秋节。
他们笑着开口:“洪先生,我们知道!”
洪永祥又道:“谭家的商队来的时间刚刚好,正好赶在中秋的前一天,我们今儿个能吃一顿好的。”
“是啊,我们今儿个,能吃一顿好的。”那些劳工想到昨日送来的物资,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其实物资不多,他们是不能敞开了吃的,只能尝个味道。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已经心满意足。
洪永祥见状笑了笑:“除了吃一顿好的,我们还能看点好的。这次商队过来,除了送来物资外,还带来了云景先生的新小说,中文版英文版都有!”
昨日给他们送物资的管事,不是上次那个。
而这次,那人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东西。
其中最让洪永祥惊喜的,就是桑景云的新书。
昨天要招待新来的管事,洪永祥很忙,但他还是看了一点这本书,然后就被惊住了。
桑景云的新书,写的竟然是欧洲战场!
她一个小姑娘,竟然把战争写得那么真实,着实让人惊讶。
“云景先生真厉害,竟然又出了一本英文书。”
“洪先生,云景先生的新书,写的是什么?”
“洪先生,你是不是认识云景先生?等将来我们回去,你能带我见见云景先生吗?”
洪永祥身边的那些劳工对着洪永祥说个不停。
他们以前,是不知道洪永祥认识云景的。
但昨天,那个管事来送东西的时候提到了云景先生。
按照他的说法,那些书是云景先生让他给洪永祥的。
昨天人多,大家也就没多问,但这会儿,他们忍不住问起来。
洪永祥道:“我确实认识云景先生,到时候可以带你们去见他。”
劳工们欣喜若狂。
而一个跟洪永祥一起来的志愿者道:“这可太好了,到时我一定要与云景先生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洪永祥看了这个志愿者一眼,叹气:“这怕是不行。”
那志愿者不解:“为什么不行?”
洪永祥道:“云景先生是个小姑娘,都不到十八岁,哪能跟你把酒言欢?”
“什么?”那人傻眼了,周围的劳工也一脸震惊。
从中国到欧洲的船,若是一路上非常顺利,大概走个五十天左右就能到目的地,若是遇到点什么事情,那要走两个多月。
上次那个管事带着英文版《真假千金》来这里的时候,桑景云尚未公开身份,他也就没有提起此事。
这次的管事,在上次的管事回南洋之前,就已经从中国出发,而他出发的时候,桑景云已经公开身份。
所以昨日,他在跟洪永祥私下聊天时提起了桑景云,还将桑景云夸了又夸。
洪永祥道:“我很早就认识云景了,她本名桑景云,是一个奇女子。”
只看小说,谁能想到云景是女子?
桑景云还写了那么多与众不同的小说,着实让人敬佩。
洪永祥见那些劳工都一脸震惊, 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拿出自己手上中文版的《一个士兵》挥了挥,问那些劳工:“你们想不想听我给你们念云景先生写的新书?”
那些劳工闻言,顾不得纠结云景先生是女子这回事, 毫不犹豫地开口:“想!”
听到这回答,洪永祥笑了笑, 便念了起来。
劳工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近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战争双方都在休整,他们的工作也就不算繁重。
这会儿又是早上, 还没开工, 因此围在洪永祥身边听故事的劳工, 数量极多。
洪永祥翻开书,缓缓念起来。
《一个士兵》这本书, 在国内刊登时, 就很受欢迎。
如今,身处欧洲战场的人听到, 更是瞬间被吸引。
这书里写的内容, 实在太过真实!
昨天晚上, 洪永祥原本想看这本小说。
但晚饭时小酌了几杯,他酒量不佳有些醉了,就没看成。
因此,他念了没多久, 就念到了自己没看过的内容。
好在桑景云写小说不用生僻字, 所以即便自己没有提前看过, 洪永祥也顺畅地念了下去,只是念着念着,他的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书里, 因为战争死了许多人。
现实里亦是如此。
来欧洲后他总能看到有人离世,许多认识的人,就那么在他面前没了性命。
洪永祥感慨万千,那些劳工也一样。
尤斯塔斯和詹姆斯活了下来,但他们的战友,有很多都去世了。
他们的敌人,死得更多。
听到洪永祥开始念从敌人怀里搜出的信件,许多劳工都开始抹眼泪。
战场上的士兵想念着自己的母亲,他们又何尝不是。
今天是中秋。
也不知他们还能不能回去,跟家人一起过中秋。
洋人起得都比较晚,负责给这些劳工安排工作的洋人军官打着哈欠过来,正巧瞧见一群劳工围在洪永祥身边哭泣。
他面露疑惑:“你们怎么了?洪,你在跟他们说什么?”
洪永祥看到那个洋人军官,朝对方笑了笑:“我在给他们念小说,他们在为小说里的人哭泣。”
“只是小说而已,哪值得你们哭泣?”这个洋人军官轻“嗤”了一声,“我看小说从来不哭,只有女人才会哭。”
洪永祥闻言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将一本英文版的《一个士兵》递给对方。
那洋人军官接过书,便翻开看起来:“又是云景的小说?他之前那本《真假千金》写得不错,我很喜欢,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士兵的爱情故事?”
《真假千金》的英文版在英国出售已经有两个多月。
这本书很受那些受过教育的女工喜爱,卖得非常好。
不过很少有男人去看这本书,这个洋人军官会看,与洪永祥有关。
洪永祥不喜欢巴结洋人,但为了让那些劳工过得好一些,他努力跟负责管理他们的洋人军官搞好关系。
他送了对方一些钱,又从劳工里挑出厨艺好的人,专门给对方做饭。
为了让这个劳工能做出味道足够好的饭菜,他甚至连自己千里迢迢带来的酱料、调料,都贡献出来。
而这也是有用的。
负责管理他们的洋人军官,对他们的态度还算不错,也愿意跟洪永祥聊天说话。
见洪永祥拿着英文版的《真假千金》教那些劳工英文,他还拿着书看了看。
然后他就被这本书的开头所吸引,不知不觉看完了。
之后,因为他说这本书好看,军营里很多洋人还购买了这本书,在战争和训练之余看书做消遣。
士兵们的娱乐很匮乏,因而这本书很多人都看了,大家还挺喜欢。
现在,洋人军官以为手上的小说,是一部跟《真假千金》差不多的小说。
“你看了,就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了。”洪永祥开口,然后继续给劳工们念小说。
他正念着,身边突然传来啜泣声,而他一低头,就看到洋人军官在哭,还反反复复念着“我的上帝”。
刚才还说自己看书从来不哭的人,现在哭得比谁都夸张,声音也越来越大。
眼瞅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洪永祥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彼得,我们要开始工作了。”
名叫彼得的洋人军官开口:“你们去工作吧,我想将这个故事看完。”
他现在迫切地想知道尤斯塔斯接下来的遭遇。
他在尤斯塔斯身上,看到了自己。
他家里有点背景,所以现在才能在后勤待着,但他刚加入军队的时候情绪高涨,坚持要去前线,所以参加过战斗。
他觉得他参加的那次战斗,跟这部小说开篇描写的战斗,是一样的。
那真的很可怕!
劳工们今天的任务,是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往下做,并不需要彼得重新安排。
见彼得沉浸在小说里,洪永祥就自己带着劳工去工作了。
他很想知道这本书的后续,但他会在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后再去看。
洪永祥忙了一圈回来,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
他发现彼得依旧坐在那里看小说,姿势都不曾变一下。
不过,彼得已经不哭了。
洪永祥没有打扰专注的彼得,他坐在彼得身边,拿出书跟着看起来。
洪永祥身处真实的欧洲战场。
因此,他发现这本书里,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但那都是细节,影响不大,而且因为桑景云写的时候一笔带过,并不会让人出戏。
也不知她是怎么知道欧洲的情况的,莫不是谭峥泓告诉她的?
洪永祥这一看,就一直看到了中午吃饭。
等他回过神,才发现彼得依然全神贯注地在看。
“彼得,该吃饭了。”洪永祥开口。
彼得这才抬起头。
洪永祥注意到彼得的表情不太对劲,忍不住问:“彼得,怎么了?”
彼得开口:“洪,这本书的作者在哪里?”
“她在中国。”洪永祥说的,是女性的那个她。
彼得闻言不敢置信:“在中国?这不可能!他对战场那么了解!等等,她?你是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小姐?”
洪永祥点头:“是的,她是一位小姐。”
彼得深吸了一口气:“真是不可思议!她是怎么写出这样的书来的?还有她书里写到的内容,她知道那么多事情……”
彼得已经看到桑景云写到的,吗啡是毒品的内容了。
吗啡能成瘾,以及有很多副作用的事情,现在战场上,已经不是秘密。
但因为药物短缺,大家一直当作不知道这件事。
这本书,却掀开了遮羞布。
洪永祥其实也已经看到相关内容:“彼得,这就是一部小说,小说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
他知道桑景云写的是现实,但还是用这是一部小说来遮掩了一下。
彼得道:“我觉得她写得并不夸张,她写得非常好,我很喜欢这部小说,我觉得其他人也应该看一看,他们该知道,滥用吗啡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