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墨染民国by决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17

并不是曹可欣一个人这么干,她的同事也这样。
中间自然也会写到手机、电脑,还有各种电器。
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无聊的减肥故事,但桑景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会喜欢。
桑景云想错了。
她参加开学典礼的时候,《新小说报》编辑部的编辑正在聊她写的番外,而他们都觉得,这个番外,会让读者难受。
“这些人吃肉竟然把肥肉扔掉!”
“他们竟然不吃炸鸡外面脆脆的皮!”
“他们顿顿吃肉,太奢侈了!”
“猪排骨竟然比猪肉贵……我看着着实不习惯。”
编辑部的编辑,心情都很复杂,难以形容自己的感受。
当然如果桑景云在这里,就知道他们是破防了。
《新小说报》的编辑收入不算低,但他们中一个胖的都没有,他们也做不到顿顿吃肉。
真要顿顿吃肉,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但在《曹可欣减肥记》里,所有人都吃得起肉!
还有人网购便宜的整箱的鸡胸肉,煮了给狗吃。
糖也不再是稀罕物,价格便宜到令人发指,大家还不愿意吃。
哪怕这些编辑生活富裕,看到这些也觉得难以接受。
等明日,那些读者看到这些内容,一定会被气到。
黄培成道:“写未来就要这么写!现在我就想去这书里写的未来,过上顿顿吃肉的日子。”
他家家境不错,每天都会买点猪肉,但曹可欣减肥的时候一顿吃两个去皮鸡腿,这日子让他神往。
自从有了孩子,他就再没吃过鸡腿。
还有牛肉,他吃过的次数非常少,曹可欣却网购一堆,冻在冰箱里。
说起来,这网购和点外卖,也着实神奇!
书里描写的城市,更是比租界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心驰神往。
其他人闻言也道:“确实……若未来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希望我的子孙,可以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书里的人竟然都担心自己会吃胖,着实让人羡慕。”
11月1日很快过去,第二天,刊登了《曹可欣减肥记》的报纸,就开始出售。
报童们拿到报纸,就吆喝起来:“《穿成包身工》后续,云景为你描绘未来,想看的快来买!”
“曹可欣的未来生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给你讲述未来美食,要看的快来看!”
茶馆里,说书先生已经开始读《曹可欣减肥记》。
茶客们听得有些受不了。
他们能每天来喝茶,手头都是宽裕的。
但他们不会嫌弃炸鸡,不会觉得炸鸡是垃圾食品。
他们更不会嫌弃糖果!
这未来的人疯了吗?精米白面不吃,非要去啃红薯吃粗粮!
说书先生念的时候,就嫉妒得不行。
他这人喜欢吃甜的,却也舍不得日日买甜食,能喝一碗红糖水,就已经觉得很幸福。
曹可欣竟然不吃糖,竟然觉得糖是不好的东西,需要控制!
这书写的,当然不只是减肥。
曹可欣的同事会抱怨家里孩子厌学,也会讨论放假去哪里玩。
孩子竟然不想上学!
普通人竟然每次放假,都能出去玩!
这些人家里还有扫地机洗碗机洗衣机等等,这也太省事了!
“之前看正文,我就觉得未来的日子实在太好,现在更是忍不住嫉妒。”
“这些人吃得太好了!”
“我之前看《梦游莫斯科》,觉得里面的人的日子过得好,但跟这书里写的日子比,《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的人过的日子,就有些不能看了。”
“粮食和肉类的价格这么便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用机器来种地?”
“咖啡是何物?”
“你连咖啡都不知道?那是外国人喝的茶,价格不便宜。”

第195章 宣传
茶馆有钱有闲的茶客听了《曹可欣减肥记》后心情复杂, 上海的普通民众听了以后,却只有向往。
毕竟书里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太不真实。
一家出租黄包车的车行里, 账房收了拉黄包车的车夫合伙送的米酒后,就给车夫们念了今日的故事。
车夫们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这些拉黄包车的, 都是用命在挣钱,即便已经跑得膝盖疼到极点, 也依旧要去跑,因为若是不跑, 就没有饭吃。
他们平日里吃得很多, 但一个个的都很瘦, 黝黑的皮肤包裹着紧实的肌肉。
而他们最爱吃的,就是肥肉。
书里的人竟然嫌弃自己胖, 还有人为了减肥要去跑步!
他们若是不缺钱, 是绝对不想跑步的。
书里那些人的日子,过得真好!
复兴女子学校的女学生, 听老师读了今天的故事以后, 也震惊万分。
这些女孩子都出身贫苦, 她们中很多人,觉得将来每天都能吃饱,就已经是顶好的日子。
可现在,在这本书里, 曹可欣她们竟然不吃肉!
“我还没吃过炸鸡呢, 只闻过味道。”
“我连肥肉都没得吃, 家里买了肥肉,要么用来熬猪油,要么给我爹吃。”
“这书里写的那些外卖, 听着就好吃。”
“是啊!”
类似的讨论,在上海各个地方都有。
普通读者看过之后,想的都很简单,但也有一些人,会深度解读一下。
顾书潮一开始以为云景是个学识渊博的新式文人,他在看《双面魔君》的时候,就喜欢仔细研读书里的细节,总觉得云景写小说,是为了向读者宣传自己的思想,宣传某些理念。
即便后来知道云景是桑景云,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他的这个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这故事写得真不错,我觉得云景描写的未来世界,可以看成是《梦游莫斯科》这本书的后续,”顾书潮对着自己的好友侃侃而谈,“你注意到没有,书里的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送外卖的人不会对吃外卖的人点头哈腰,曹可欣也不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且按照《穿成包身工》正文里的一些内容来看,这个世界有最低工资标准,若只是吃饱喝足,这工资已经足够。书里还写过,因为当建筑工太辛苦,年轻人都不愿去工地……这样的一个世界,应当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
“确实,云景的小说与众不同,她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这跟东兴有诸多相似之处。”
“也不知道桑家是怎么养她的。”
“桑家没落后,是靠她把整个家给撑起来的,她做了别人家顶立门户的男人才做的事情,自然也就与寻常女子大不一样。”
“我们还是看书……在《梦游莫斯科》里,有写到规模化养殖,这书里的肉类这么便宜,想来就是靠的规模化养殖。”
“应该也跟用机器种地有关。”
“我都想去开个养殖场了!”
他们讨论的都是这些,对于鸡胸肉价格比鸡翅便宜这样的事情,倒是并不觉得奇怪。
顾书潮吃鸡,就只喜欢吃鸡翅鸡腿,对又柴又没味道的鸡胸肉不感兴趣。
以前他儿女没出生时,家里炖了鸡,他跟妻子只吃鸡腿鸡翅,鸡胸都是给下人吃的。
现在他儿子爱吃肉,愿意吃鸡胸,才没了这情况。
《曹可欣减肥记》这个番外,从11月2日开始刊登,一共刊登六天。
第一天的内容,就已经引起读者关注,等后面的剧情出来,更是让民国时期的人大开眼界。
而这些,桑景云也知道。
她并不觉得意外。
她上辈子看过很多民国老照片,其中就有民国时期一些人家里的伙食。
这个时期,最有钱的那一拨人,生活是非常奢侈的。
在上海的一些高档酒楼,光是鱼翅的吃法就有十几种,他们吃一碗炒饭,都要用很多珍贵食材去配,就跟《红楼梦》里吃茄子用十几只鸡来配一样。
但能过这样的生活的人,是极少数。
桑景云从资料里看到,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家里的伙食,都是很清淡的,早上就吃白粥和咸菜,鸡蛋都不能一人一个。
谭峥泓家里的伙食很好,那是因为谭大盛本质上是大资本家。
她家里伙食好,是因为她稿费收入非常之高。
此时绝大多数老百姓,一年吃不上几次肉,扔掉肥肉和鸡皮对他们来说,是绝不可能的。
就连洪掌柜,都觉得书里的人太浪费。
洪家有不少田地,还有个铺子,但平日里,也不能敞开了吃肉。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番外,当然也有人讨论这本书的正文。
现在这书连载完成,一些之前没看过小说的人,便也开始看起来,他们一口气将书看完,格外喜欢,也就到处找人聊。
而这个时候,欧洲,一个多月前谭家商队送来的食物已经被劳工们吃得差不多,他们所有人,还都已经将《一个士兵》这本书的内容听全。
一些学认字学得比较快的劳工,更是已经读过这部小说,然后开始抄写。
抄书不仅能让他们拥有一本书,还能帮助他们认字。
这些劳工忙着抄书的时候,洪永祥在为翻译《梦游莫斯科》这事儿,抓耳挠腮。
他学东西很快,已经能用英语跟人交流,但他这英语,是在日常生活中练出来的,会说不代表会写。
比如跟人聊天时,说一些单个的单词,别人也能理解他的意思,但他在写作的时候不能这么做。
他得写出完整的句子才行。
如果洪永祥翻译的是别的书,可以去找身边英国人讨教,偏偏他翻译的书与众不同。
洪永祥每次都只敢跟人请教一两句,还必须是很普通的句子。
他为了这本书焦头烂额,另一边,保罗却因为这本书,每天都精神亢奋。
这本书写得很乱,里面的一些句子,他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意思。
但这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
他在研读过这本书之后,组织了几次秘密演讲,还跟身边志同道合的人,说了自己想要前往莫斯科的事情。
“这本书一定是上帝送给我的!上帝指引着我前往莫斯科!”保罗这么告诉自己的同伴。
他的几个同伴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产生了跟保罗一样的想法。
只是现在到处在打仗,莫斯科那边的局势更是非常紧张,他们就算想去,一时间也去不了。
保罗他们考虑过之后,打算先向身边无产阶级宣传他们的思想,顺便给他们讲这本书里的内容。
但他们向周围的英国人宣传会被举报。
保罗的一个朋友开口:“我们可以向附近的中国劳工宣传!我不久前看了一本书,叫《一个士兵》,里面写到了中国劳工,我觉得他们很适合作为我们的宣传对象。”
这些中国劳工被他们国家的领导者千里迢迢送到欧洲,是被压迫的存在,一定愿意听他们的宣传。
最重要的是,这些中国劳工不受英国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视,没人会听他们的举报。
他们胆子很小,也不敢去举报。
“那些中国劳工,能听懂我们的话吗?”保罗问。
“一些人能听懂,一些人听不懂,我们打算去俄国,绝大多数的俄国人也是不会英语的,我们跟中国劳工交流,正好可以锻炼一下交流能力。”
保罗深以为然。
他们收拾了东西,立刻前往中国劳工居住的地方。
这会儿是白天,那些劳工都去干活了,只有极少数生病或者受伤的人留了下来,当然,洪永祥他们也在。
保罗等人直接找到了洪永祥。
洪永祥看到保罗,有些惊讶。
中国劳工在这边,是有人看守的,不过那些人看守的主要是大部队,比如这会儿,负责看守的人,就都跟着劳工们去修路的地方了,营地这边没有人。
英国人对他们的看守,还不怎么严格,一来英国缺人,分不出太多人看守他们,二来么,中国劳工的特征太明显,即便跑了,也跑不远。
所以洪永祥他们几个志愿者行动非常自由,会跟附近的人打交道。
洪永祥就是在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保罗,才起了把他们翻译好的《梦游莫斯科》这本书给保罗的心思。
保罗为什么会来找他,难道保罗知道那本书是他送的了?
洪永祥正这么想着,就见保罗连比带画,开始跟自己说话。
这人看着没有恶意……洪永祥虽然满心戒备,但还是跟对方聊起来。
聊着聊着,洪永祥意识到不对。
保罗竟然在跟他讲《梦游莫斯科》里的内容,想要说动他去搞革命。
洪永祥很喜欢马克思主义,在看了《梦游莫斯科》之后,更是产生了结合自己的见闻,写点相关文章的想法。
但他没有系统学过,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
现在有人跟他讲,他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提出疑问。
而保罗一行见洪永祥听得认真,还能提出一些建议,也非常满意,越说越激动。

保罗等人一开始只跟洪永祥说话, 他们好几个人围着洪永祥一个人。
后来其他志愿者也过来了,他们就开始一对一,向洪永祥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包括洪永祥在内的几个志愿者, 虽然能用英语跟人简单交流,但英语都不怎么样, 现在有人愿意慢吞吞跟他们说话,他们很高兴。
又能学理论, 又能学英语,多好!
也因此, 保罗一行离开的时候, 洪永祥等人依依不舍。
保罗他们也舍不得走。
教导洪永祥等人, 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感。
虽然这些中国人英语不行,但全盘接受他们的思想和理论!
至于交流过程不太顺畅, 就当提前演练将来跟俄国人言语不通的交流了。
“我喜欢这些中国劳工!”
“跟他们交流不用担心被举报, 真的很棒!”
“他们的一些见解,启发了我!”
这些人很高兴, 当即决定明天再去找洪永祥等人。
说起这个, 保罗想到了一件事:“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些东西送给他们?”
他们这个社团, 以前面向普通民众进行演讲的时候,会送那些来听演讲的人一些东西。
保罗的朋友想了想,肯定地回答:“要!”
这些中国劳工的穿着打扮远不如他们,日子应该过得不怎么样。
送这些劳工一些东西, 能让这些劳工对他们更加信任, 是有好处的。
于是, 第二日,保罗等人带了面包、烤兔肉、烤土豆和黄油,来到中国劳工居住的营地。
“现在牛肉不好买, 所以我就准备了兔肉。”保罗将食物送给洪永祥。
“多谢!”洪永祥道谢。
这些食物算不得多么珍贵,但能改善他们的伙食,他非常喜欢。
送了东西后,保罗继续向洪永祥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不忘向洪永祥描述《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描写的世界。
聊了几小时,眼瞅着大部队快回来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洪永祥和其他志愿者分吃了一个保罗送的面包。
面包有点干有点硬,但很扎实,吃了之后肚子很舒服。
一个志愿者道:“他们又是给我们送吃的,又是教我们说英语,都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洪永祥这时开口:“我看他们很喜欢《梦游莫斯科》这本书,明日我们把这些日子修改过的翻译稿给他们看看,再请教一下他们?他们一定喜欢,我们也能快些将这本书翻译好。”
看得出来,保罗等人对这本书非常喜欢。
“他们会不会去举报我们?”有人问。
洪永祥道:“如果真的有人举报,我觉得他们被抓的概率比我们被抓的概率更大。”
他们是中国人,英国这边就算要管,也不会对他们管太严。
其他人闻言,觉得很有道理。
他们说到底,就只是看了一部中文小说,而保罗等人不仅组建了社团,还热衷搞活动。
双方做的事情,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洪永祥当即把自己这段时间修改过的翻译稿准备好,打算第二天给保罗看。
而另一边,保罗将自己这段时间通过《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整理好,打算将之送给洪永祥。
虽然他跟洪永祥只认识了两天,但他很喜欢洪永祥,觉得洪永祥跟他很像。
更何况,全世界无产阶级,都应该互帮互助。
他希望洪永祥在学习到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后,将来回到中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保罗整理好东西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后,他先给自己准备了早餐,然后又准备了很多食物,打算送给洪永祥等人。
虽然现如今,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子过得也不好,但他们的生活条件,比之劳工好了很多。
保罗家里有很多土地,还算有点家底,更是不缺钱不缺吃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想着要去俄国。
做好准备之后,保罗就来到家门口,等自己的那些朋友。
他等了没多久,就看到了自己的朋友,笑着跟对方打招呼。
但刚挥了挥手,保罗就察觉到不对——他这些朋友的表情很奇怪。
“你们怎么了?”保罗忍不住问。
保罗的一个朋友脸上有克制不住的兴奋和震惊,他深吸一口气,又看了看周围,难掩兴奋地开口:“保罗,那本书太神奇了!你知道吗?俄国爆发革命了!”
保罗闻言一愣。
而保罗的朋友,将俄国那边发生的情况说了说。
就这两天,俄国爆发了布尔什维克革命。
“只用了一天你知道吗?听说只用了一天,革命就结束了!俄厉10月24日晚上,他们决定起义,俄厉10月25日上午就已经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第二天凌晨,他们就攻占了东宫!”
保罗的朋友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起来。
保罗听了之后,同样很激动。
这着实让人兴奋。
革命竟然成功了,成功了!
最重要的是,《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写的东西,可能会成为现实!
虽然这本书写的是莫斯科而不是彼得格勒,但因为这本书的主角一开始不懂俄语,所以革命相关内容,写得非常模糊。
而且,在彼得格勒爆发革命以后,莫斯科肯定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不是吗?
“这本书,真的是上帝对我们的指引!”
“保罗,我相信你说的,这本书确实是天书。”
“我一定要仔细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本书的了解太少了!”
保罗的朋友很激动,保罗也一样。
他们希望有人可以跟他们分享这份激动,想来想去,决定去找洪永祥他们。
现在是白天,那些劳工都会出去干活,整个营地就剩下洪永祥等人,他们就算在里面大呼小叫,都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几人做了决定后,就前往劳工们生活的营地。
路上,他们依旧在聊《梦游莫斯科》这本书。
这本书所用的文字虽然断断续续非常乱,但里面的内容字字珠玑。
这书写的,还是未来!
这绝对是一本预言了未来的天书。
几人越聊,越坚信这一点,而这个时候,他们见到了洪永祥。
保罗心情特别好,一见到洪永祥,就冲上去给了洪永祥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又将自己带来的食物送给洪永祥。
等做完这一切,保罗就想跟洪永祥说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再将天书的详细内容讲给洪永祥听。
而另一边,洪永祥见保罗这样热情,却有些愧疚。
保罗对他这么赤诚,他却对保罗有所隐瞒!
洪永祥对保罗开口:“谢谢!保罗,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保罗虽然急着跟洪永祥说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但还是礼貌地开口:“你说。”
洪永祥道:“你的院子里,是不是突然出现了一本叫《梦游莫斯科》的书?”
“你怎么知道?”保罗急切地问。
眼前的中国人能知道这件事,莫非是上帝给了对方什么指示?
洪永祥道:“那本书,是我让人给你的,你知道我们英文不好,这书也就翻译得不怎么样,现在我们已经将之重新翻译了一遍,你要看新的翻译稿吗?”
说着,洪永祥拿出自己最近这段时间重新修改过的翻译内容。
保罗接过稿件,就看到了眼熟的字迹。
眼前的翻译稿比他之前收到的要好一些,上面的句子更加通顺。
但很显然,两份稿件出自一人之手。
这让保罗有些受不了。
他的天书,怎么会是眼前这人翻译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保罗死死盯着眼前的翻译稿,他的那些朋友也凑过来,围着翻译稿看。
他们都有种,心里的信仰崩塌的感觉。
怎么能这样!不该这样!
这本预言了未来的书,应该是天书才对,怎么会是中国劳工的翻译稿?
但洪永祥不可能骗他们。
保罗慢慢翻看面前的书,发现确实比他手上的更详细。
所以他根本就不是天选之人。
但这本书确实描写了未来……保罗问洪永祥:“你懂俄语?你翻译的是俄语书?”
这书是不是俄国那些被他视作偶像的人写的?
洪永祥道:“不是,这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写的,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中国人,他在睡梦中,进入到了一个俄国人的身体里。”
保罗不敢置信:“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手上还有原稿。”洪永祥带着保罗来到屋内,然后将自己父亲给自己的,刊登了《梦游莫斯科》的报纸给保罗看。
保罗不懂中文,但洪永祥比划着跟他说,还是让他确定了一件事——他手上的天书确实是洪永祥翻译的。
保罗突然抬起头,看向洪永祥:“你知道吗?昨天俄国的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
洪永祥闻言呆住。
保罗又道:“布尔什维克获得了胜利,这书里写的种种,或许会成为现实!”
洪永祥更加震惊。
洪永祥震惊的时候,国内也有很多人震惊。
俄国爆发革命的事情,欧洲人已经知道,中国人自然也知道了。
不过报纸上暂时还没有刊登,所以知道这件事的,是少数人。
而这些人里,恰好有人看过《梦游莫斯科》。

第197章 新书《重生》
上海的一栋洋房里, 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人感慨:“俄国爆发革命,竟是跟那东兴写的小说里的情况一模一样。”
他身边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戴着眼镜的人开口:“俄国的两方势力不可能一直维持平衡, 只能说东兴赌对了。”
“也是,不过如此一来, 这本书肯定又会被人翻出来,想要封禁也会很难。”
“现在已经不是这本书的问题了, 俄国革命成功,这种思想一定会传到国内, 引发震荡。”
这两人都很有钱, 也有权势, 所以他们不喜欢《梦游莫斯科》这本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
这个世界真要像书里写的那样,那他们多年来奋斗出来的财富权势, 不就成了一场空?
之前《梦游莫斯科》这本书被封禁, 就跟他们有关。
不过现在这情况,即便封禁这本书, 恐怕也已经不能阻止某些思潮。
这两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 《申报》这样的大报纸, 也已经知道这件事。
此时已经是下午,明日的报纸已经排版好,但现在出了这样的大事,《申报》主编立刻做主, 将报纸重新排版, 头版头条刊登此事。
《上海日报》编辑部。
高汉林喝了一口茶, 又开始想念东兴先生。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东兴先生为什么一直不来投稿?
东兴先生,是时候该写新书了啊!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 外面有个记者跑进来:“主编,出大事了!”
“出什么大事了?”高汉林问,又担心地看了看报社门口。
他的报纸上,最近应该没有刊登不能刊登的东西吧?
记者开口:“主编,我打听到消息,俄国爆发革命了,《申报》已经在修改报纸排版,他们会在明天的报纸上刊登这个消息。”
《申报》这样的大报纸,总能第一时间知道那些重要新闻,并刊登出来。
但他们报社到底不是机密单位,所以哪怕报纸还没有开始售卖,很多消息,也已经透露出去。
这个记者,就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了一些事情。
高汉林愣了愣,随即道:“你详细说说!”
那人闻言,当即说起来。
而高汉林听完,满脸激动:“东兴先生书里写的种种,或许就要实现!当真是可喜可贺!”
他的声音很响亮,周围人都听到了。
这些人很好奇,纷纷开口询问,然后就从高汉林那里,知道了来龙去脉。
他们跟高汉林一样激动,又觉得东兴先生实在厉害。
这时,那个把这个消息带来报社的记者问高汉林:“高主编,我们要不要刊登这个消息?”
若是放在以前,高汉林是不会急着刊登这个消息的,只会连夜写一篇相关的文章,然后明天排版,后天刊登。
一来他的报纸不怎么刊登国际上的新闻,二来明日的报纸,他们已经排好版面,要重新排版费时费力。
但这次的这个消息,跟东兴先生的小说《梦游莫斯科》有关。
高汉林很快决定:“我们改排版,在明日的头版头条,刊登这件事!”
《上海日报》的员工忙活起来。
《上海日报》的编辑已经知道这件事,但另一边,《新小说报》的编辑,对这个新闻一无所知。
不过他们也很忙。
云景先生的新小说《重生》,将在明日面世。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继兄折娶by雪  (韩娱同人)  高门寒婿的科  清白被毁后,  替嫁高门后死  月光予她温柔  白昼妄念by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