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by溜溜猪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心怎么能硬成这样,张玉娇想不通。
“我想过了,先让王盛出去,等他安定下来了,我就把孩子们放在娘家,跟王盛一起出去打工。”
这会儿,把孩子丢在老家,大人出去打工,农村很多人家里都是这情况。
生存都有困难了,真有条件谁不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呢?
楼小乔犹豫了一下:“那你要想清楚了,孩子还是要自己带着好一点,放在娘家就真的靠得住吗?”
张玉娇摇了摇头:“我也不想啊,但王盛一个人打工养不活我们三个的,我想早点出去,多存点钱,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要是能进厂挣钱,多寄点钱回来,他们会帮我好好带着孩子们。”
这就是她想出来的办法。
“拜年的时候我回去跟我娘商量过了,只要有钱她还是会帮我好好带着的,大的这个也可以上幼儿园了,也就带一带小的。”
短短的几个小时,张玉娇想了好多,之前不敢迈出去的那一步迟早也要迈出去的。
自从楼小乔穿过来以后,张玉娇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没想到还没处好她就要离开了。
居然生出几分不舍来,楼小乔狠狠的握了握她的手:“这样也好,但孩子们大一点了你们还是要想办法自己带在身边,不是自己养大的孩子,跟你们不亲的,孩子们跟着你们才不会被欺负。”
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几十年以后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张玉娇精神一震,家里的腊肉都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再带些给娘家,有了好处他们才会好好带孩子,她手里还有些钱,幸好还有些钱,年前卖掉的一百多斤腊肉让她手头宽裕了不少。
有了这笔钱,她跟王盛可以出去好好闯闯,就这样决定了。
王凤出院以后,休息了两天,就去楼大乔的店里报道了。
阿华还没过来,店里面乱糟糟的没人收拾。
楼大乔看着脸色苍白的王凤:“你好了吗,不需要多休息几天?”
王凤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已经休息过好几天了,在村里待着我也没别的地方去,先帮你把店里收拾一下吧。”
有人看到了王凤这个样子,笑着跟楼大乔说:“你这个老板也真是的,人家身体不好就给人放几天假,这样子怎么上班。”
王凤顿时就紧张起来,她不上班就没地方去,没地方去就要回到家里。
大哥不让她睡草棚子里了,这几天让她待在家,但家里的氛围让她整个人都不舒服,吃饭的时候她妈就摔摔打打的表达自己的不满,虽然一句话都不说,但给人感觉跟压抑了。
王凤求助般的看向楼大乔,目光里充满了祈求。
楼大乔走去后头:“你自己的身体自己注意一点,今天把店里稍微收拾一下就行,觉得不舒服就要休息,不要在我店里晕倒了我可负不起责任。”
王凤知道了,这是老板娘收下她的意思。
虽然身体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比起大热天的下地割稻子,比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这些工作都算不得多难。
她先把店里简单整理了一下,让楼大乔看看东西该放在哪里,就在心里默默的记好东西该放的位置,做好了这些,她就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中午就没做饭了,楼大乔在外头买回来的花卷跟白粥,两人吃完饭了又各自休息了一会儿,下午王凤继续收拾。
楼大乔在暗房忙了一个下午,等从里头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被收拾的相当干净了。
柜台的玻璃,外头的相框,都让人用干净的抹布擦了一遍又一遍,看着就很清爽。
这个季节,水还是很冷的,王凤擦完这些,依旧虚弱的身体有些撑不住,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店里的照片,原来这就是艺术照,是婚纱摄影,村里也有人结婚拍过结婚照,简简单单一张,但因为穿着婚纱,哪怕是背景墙的青山绿水假的跟什么一样,她也觉得很好看。
可楼大乔拍的照片更好看!
原来大乔姐这么厉害。
楼大乔哑然失笑:“看什么看?”
王凤害羞的摇了摇头:“就是觉得很好看,比我们村里人拍的都好看。”
楼大乔有些自豪:“那是自然,我们这个婚纱店是这个县城第一家,你对拍照感兴趣?”
王凤扫过那些照片一眼,目光中充满了艳羡,又摇了摇头,这些离她太远了,她现在需要把这份工作干稳定了,来之前大嫂跟她说,在外头要勤快些,大乔姐虽然很温和,但更是老板,对她也要恭敬一些,在外头做事只要勤快,老板就会喜欢。
这孩子还太小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呢。
楼大乔清了清嗓子:“这几天还没什么客人,你就先在店里熟悉熟悉,东西怎么整理我今天跟你说了,还有些规矩我要跟你说,我的暗房你是不能进去的,也不需要你打扫。”
王凤点了点头。
楼大乔继续说:“接下来我告诉你日常要做些什么,早上我们店是九点钟开门,开门之前你要把店里收拾好。”她环顾一圈,指着店里说:“就今天这个标准,相框脏了要擦,店里乱了要整理,另外就是外头有客人来买胶卷,洗照片你也要接待,价格在这里,你多熟悉熟悉。”
事情很多,她怕王凤一天记不下来,先把日常要做的事交代清楚了,另外是一张价格清单。
这也是楼小乔跟她说的,价格做到透明些,找个打印店把价格表打出来,就贴在店里,来这里的客人能自己看到价格,一目了然,新招来的员工也不会因为记错价格被罚......以前有个员工就是因为总算错账被开除的。
王凤看了一眼彩打过塑的价格表,虽然说里面的六寸七寸过塑什么的她不懂,但字她是认识的。
点了点头。
楼大乔松了一口气,这姑娘没想象中那么木讷,有几分会看人眼色。
这种能力有些是天生的,有些则是日积月累。
她店里的事情多又杂,不然为什么走了这么多人,最后一个都没留下来。
楼大乔最后摸了摸鼻子:“咱们店里还有个叫阿华的摄影师,咱们三个人的饭可能需要你做一下,我俩吃的简单,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每天要一个荤菜或者一个半荤,菜品你自己想,店里所有的进进出出都要记账,买食材的钱就从店里的账目里面出,至于早餐就不用做了,早餐的餐标一个人一块钱,这条街有卖包子的,也有卖米粉的,你自己出去吃,也记账,都明白了吧?”
早上还能拿钱出去吃?
王凤有些懵。
楼大乔:“早上叫你出去吃并非是我人有多好,每天早上的事情最多,不能为了做饭耽误正事儿,也不要想着前天的剩饭剩菜留着早上随便吃一口,我这店里可没有冰箱的啊,这个天气也还好,等到了夏天东西隔夜肯定会馊,而且容易招老鼠,我这店里这么多胶卷和摄影器材,给老鼠咬了不停当。”
王凤表示懂了:“我一定会把店里的卫生搞好的,争取不让店里进老鼠。”
楼大乔:“......”
也行,就是这个意思吧。
才一两天,也说不好这姑娘干不干的了,先用着呗。
王凤这一跑去工作,隔壁沈大娘没少跟儿子媳妇吵吵,气氛更加紧张。
本来王盛是想跟他妈提前商量一下出去找工作的事,这下也不敢讲了,私底下把票买好了,连行李都收拾好了,王盛两口子把还托付给了丈母娘,去县城看了一眼王凤。
此时的王凤已经在店里干了两天,非但没有把她累到,反而让这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眼睛里散发出来异样的光芒。
“嫂子,大乔姐今天还夸我了,她说我做的饭很好吃,还说我卫生也搞的很好,我一定会努力表现的。”
张玉娇很少看到小姑子这个样子,像她又不像她。
这难道就是工作带个一个人的改变,会让人变得这么大吗?
才短短两天时间啊。
来之前,张玉娇甚至有些害怕,她怕看见小姑子会跟她说想回去了,怕辜负了楼家两姐妹的一片好心,当她看见这样的妹妹,心情顿时就不一样起来,甚至连出远门的恐惧都没有了。
她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成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张玉娇也笑了:“行,你好好干,既然你们老板相信你,你也要好好表现,别被人看扁了,你这份工作得来不容易,你得感谢人家。”
王凤狠狠地点头。
张玉娇又说:“你也别听外头的人说在外面赚多少,我看你在这里干着也不错,我跟你哥哥出去一趟,火车票都要七十几块钱,来回一趟都要一百五,我都生怕找不到工作还要回来,到时候车票钱都要搭进去。”
“不会的。”王凤笑着说:“外头的工作机会也很多,要是没找到合适的,就先找个凑合的先干着,我听小乔姐说,在外头做服务员洗盘子一个月也有八百块,就是辛苦一些,不过哥哥有力气,嫂子你人也好,长久看一定能找到个好工作。”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碰到她的老板这么好的人了。
王凤决定在这里好好干下去,以后她也要混出个名堂出来。
在这之前,她得先做好最简单的事情。
这也是来之前小乔姐跟她讲的。
王凤走了以后,家里就没人帮忙了,事情顿时忙了许多,楼小乔只能请张玉娇白天来家里坐镇,张玉娇还有几天才出远门,这几天楼小乔带着家里剩下的一些青菜跟腊肉,跑去印刷厂跟卷烟厂门口一卖,这一波生意也算做完了。
楼大乔带着她去摩托车行,挑了个最便宜的女士摩托。
价格比之前的预算高了些,四千多,但比男士摩托骑着轻便许多,更适合楼小乔这样的女士骑行。
办好了手续,楼小乔试着骑了一下,她以前也是骑过这种电瓶车的,比那种电瓶车动力是要好很多,开起来突突突的特别有劲儿。
这也够楼小乔用了,自行车都可以加工一下挂上两个框子载货,摩托车也自然能改装的,摩托车行直接给她在后面挂了两个更大的框子,把后面的行李箱也取掉了,更方便放东西。
摩托车一买回来,楼小乔就决定带着那箱子信笺纸,去县城一中碰碰运气。
最开始拿到这批纸的时候,楼小乔本来想着等开学去大学摆摊卖。
大学开学季嘛,作为一个穷逼学生,她以前一到开学季就摆摊,日用品学习用品包括锁头,什么都卖过,可以说非常有零售经验就是了。
但无意中见到了村里好几个面如菜色的高中生,思路突然就转了个弯,大学生哪有高中生用纸多啊。
县一中在县城中心位置,这个学校补课多,高三生初八就开学了,初七那天楼小乔刚好把腊肉卖完,初八一早上就开着摩托车,运了那一箱纸,跑到了一中门口。
因为是第一天报道只是发书,时间还是很宽松的,刘晃刚到学校门口,就碰到了同班同学贺文瑞,一个寒假才放了半个月时间而已。
“累死了,还以为过年能轻松个几天,结果我爸给我整了一套复习资料,说是省城的的老师整理的,让我做了一整个寒假,我现在脑子都是懵的,好想快点考完,考完我要睡上三天三夜。”
“我不也是一样,就过年那一天给我看了天电视。”
贺文瑞也吐了一肚子的苦水,两人走到校门口,看见有几个人拿着信笺纸走了过去,两人齐刷刷的看了过去,几乎是人手一本,什么时候学校统一发纸了?
“你这个纸哪里来的。”
“前头买的啊,可便宜了。”那个同学指了指校门口的位置,顺手扬了扬手里的纸:“我一口气买了四本,这回可以放肆打草稿了。”
学校大门口不远处围着一圈人,两人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一个女人面前摆着一箱子纸,她正拿着纸一边吆喝着,一边数钱找钱,生意实在是太好了,周围都是人吵吵问价的声音,几乎都听不见她讲了什么。
两人好不容易才凑近了些。
是那种单位上的信笺纸,这种纸的大小拿来打草稿正好,今天来的不少都是高三生,这些人平常都用得上大量的草稿纸,平常都是拿本子打草稿,但作业本也不便宜啊,两毛三毛一本,很快就用完了,这种信笺纸A4大小,打草稿列长公式画图都很好用。
“一块钱一本,一块五两本,今天这些是专门给你们高三生的优惠。”楼小乔卖力吆喝:“一块五两本了,今天就这些,卖完就没了。”
这种信笺纸厚厚的一叠,一本有八十张,算起价格来比两毛钱一个的作业本要划算太多了。
当然学生也觉得很便宜。
也有别人这么问,楼小乔一边说着话一边解释道:“这一批纸是印刷厂印了抬头的,人家不好卖低价处理给我,这要不是处理品能这么便宜吗,你看看这个纸的厚度,正反都可以用,做笔记打草稿都好用。”
也就合理解释了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不过这种信笺纸大多数都是单位定的,外头的文具店里也很少有卖,班上也有学生会带来学校用,但一般宝贝的跟什么一样,一张一张都用的很珍惜,就算是打草稿,也舍不得放开了用的。
是的,就算是父母有单位的,单位也不会经常发,能多余出来给孩子用的,那也都是父母省出来的。
贺文瑞从口袋里面掏出三块钱来:“我要四本。”
那女人给了他四本,贺文瑞摸了摸纸张,用的材料很好,他跟刘晃说:“这纸好,我爸单位就是用的这种纸。”
刘晃则是颠颠厚度,说:“比买本子划算,厚度还可以,我要多买几本,拿回去送人。”
他还有个堂弟,在三中念初三,也可以给他分上几本。
再说了,高三的草稿纸怎么都不嫌弃多。
本来带来了五百本信笺纸,以为要卖上很久的楼小乔,没想到到了门口一吆喝,几乎是以人手四本六本的速度在卖,整个高三有六百多号人,只有前面到的那一批买到了,有些人到的晚了,或者在学校听到了风声从里头出来买,等到的时候都没了。
都读到了高三,又是在县一中就读的,除了家里条件特别差的,谁家不会多给孩子些生活费啊,买文具的钱自然是算在里面了的,所以这些学生出手都大方,就算有人磨磨唧唧的犹豫,一看到同学疯了一样的抢,也都舍得掏钱来卖。
没买到的一阵遗憾,一个个的找楼小乔追问:“姐姐,这个本子你家里还有吗,再弄一点过来卖呗,我们学校不光有高三,过几天高一高二也开学了,大家到了高中都要用草稿纸笔记本的,你来我们这里卖肯定好卖。”
“就是啊,你下回什么时候来?”
一箱子纸进货价格就两百,转手几卖了三百七十五,转眼就赚了一百七十五!
这可比卖腊肉要赚钱太多了,出货速度也快。
现在换成了摩托车,一次载两箱都不是很费力。
楼小乔都没带犹豫,就问了他们的上下学的时间。
上学是六点,别说她起不来,就是能起来学生早上也是赶时间的,那会儿不适合摆摊,然后就是下午放学能出来一会儿,晚自习大概晚上八点半放学,这个时候也能再摆上一会儿,她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就跟来的这些同学们说:“那我今天下午和晚自习都来这边摆摊,你们也帮我宣传一下。”
没买到的有些遗憾没早点来买,买到了的刚才也在后悔买少了,听说楼小乔下午还来,这些学生才松了一口气。
“今天我们不上晚自习,应该是下午六点左右放学,姐姐你要来就早一点到,五点半来正好,你今天会来吧?”
现在先去印刷厂收纸应该是赶得及的,楼小乔点头应下。
有了摩托车干活就方便多了,不仅速度快,载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费力气。
从县一中到印刷厂,自行车骑再快也要半小时,摩托车开起来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卖个二十几箱纸,一台摩托车也赚出来了,楼小乔到的时候,厂里已经开工上班了,比往常要热闹些,她先去门岗跟看门的大爷打了个招呼,就问起厂里的情况来。
大爷叹了口气:“过完年越来越差了,现在你想做我们厂里的生意怕是不好做咯。”
他以为楼小乔还想来这边卖菜。
大爷的儿子儿媳都在厂里,全家吃的都是印刷厂的这碗饭,以前厂里好的时候那也是风光无限,不好起来全家都要凉凉,这些年国人没养成储蓄的习惯,尤其是这种生在国有企业的,从出生到死亡前些年都有厂里做后盾,从没想过如今会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咱们厂子可是老牌的印刷厂,以前整个省有一半的地方都找我们拿货,上千个职工,现在说要下岗,大家都是在厂里干了几十年的,最少也干了几年了,给谁下岗才好呢,下岗了怎么过日子呢?”
老人家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他老伴儿见是楼小乔过来了,也以为是过来卖东西的,过来跟她说话,听到老头在叹气抹眼泪,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事了,像他们这样全家都在一个厂子里的现在整日过得惶恐。
听说楼小乔是来找杜娟,老太太就去自告奋勇帮忙找人去了,楼小乔就跟老头闲聊。
说起这个厂子的辉煌历史来,没人比门卫大爷更了解,这个厂是五六年办的,起初全省大面积搞扫盲运动,纸的需求量一下子变得很大起来,这家小小的造纸厂,就此诞生了。
起初只有一个小小的造纸作坊,只生产一些最基础的书写纸,后来渐渐地做大了,厂里也接了新的业务,开始生产起草纸。
再后来书写纸生产出来,需要自己印刷装订,又成立了这个印刷厂。
印刷厂比造纸厂的规模要小一点,也有几百号工人。
造纸厂的位置更偏远一些,那边工人数量上千。
大爷指着更远的地方说:“那边就是造纸厂,最早咱们省里的作业本,印刷的教材,可都是咱们厂子里出的呢,六七十年代咱们厂子可是全省排名很靠前的大厂,那会儿底下的县市供销合作社都来咱们厂里拉货,当时排的队伍,都排在马路外头。”
老爷子的情绪很快就沉浸了进去,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厂里的看门大爷,但送儿子来上班的时候看到过那个场景,儿子能考进这样的厂子里上班,他也是由衷感到骄傲的。
作业本、信笺纸、草纸、油纸.......这几样就是这个厂子里销量最好的,以前来拉货的拖拉机,每次走都是要运走满满一车。
反正也是在等人,楼小乔也跟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老爷子也是很健谈的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现在的草纸不好卖。
“早年不都是用草纸吗,咱们厂子里的草纸的销量是最好的,可去年你知道吧,都备好货了,到了年底都没人来拉。”老头一听就叹气:“这下好了,满满一仓库都是备的货,我儿媳妇是管销售的,被领导直接罚了两个月的工资,咱们什么时候这么为难过啊。”
楼小乔顿时就懂了。
这几样都是以前很流行,放在现在很落伍的东西。
作业本做不过人家新厂子的价格,信笺纸又是专门给单位定做的,现在很多单位自己都过不下去了,谁还要买这种东西,至于草纸,这几年也开始出现了卫生纸,虽说现在的卫生纸生产工艺比较粗糙,但还是把草纸挤下了历史的舞台,油纸则是满满的被方便又便宜的塑料袋取代了。
这个厂子还真倒霉啊,怎么尽生产一些滞销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杜娟跑出来了,一看是楼小乔顿时露出个大大的笑脸。
她猜的没错,楼小乔正是来拿货的呢。
“哎哟,我等了好久,你总算是过来了。”
楼小乔一笑:“这次想找你多拿一些,但我也不想天天过来,你看你身边有多少人要卖的,帮我问问。”
杜娟眼睛一亮:“你都收?”
楼小乔略一思索:“我就算想收也没有那么多钱都收走,你先帮我问问,十箱左右。”
这个年代的人跟杜娟这样热心的不少,听说楼小乔要收走十箱,杜娟撒丫子就往厂子里头跑去了。
过了一会儿,杜鹃回来的时候,跟着她一起出来的有十来个人,一人抱了一箱子的纸,有十二箱。
杜娟有些歉意的说:“他们非要跟着一起来,你看看能不能多收走一箱,我跟他们说了,一箱再给你少五块钱,一百九十五成吗?”
有人收谁都不想搬回家,索性商量了一下,一人少要个五块钱十块钱的。
多一箱少一箱都无所谓的,一箱能少个几块钱,楼小乔觉得也行。
于是十二箱她都收下了,但这么多她一次性搞不回去,于是跟门卫大爷商量了一下,把纸放在他这里先,她得分批运回家。
大爷也是个热心人,她也是给厂里职工解决困难:“都放在我这,大爷给你看着。”
楼小乔又说了一堆好话,大爷不光给她当保管员,还很热心的帮她把纸绑上车,这里可以放半箱,那里可以放半箱,后面还能捆两箱,一车上竟然能放满四箱,绑得也很结实,楼小乔不由得感慨,你大爷真不愧是你大爷,真牛。
这一天折腾下来,楼小乔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反倒是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气。
刚刚到家,张玉娇就带着孩子上门来找亭亭玩。
因为很快要出远门,张玉娇的心情复杂。
这几天她几乎都跟女儿们形影不离。
亭亭一见到张玉娇的女儿王妙琴,就欢欢喜喜的跑了过去,妈妈从县城回来给她带了一套七巧板,她想邀请小伙伴一起玩。
“这个这个,咱们一起玩吧。”
两个小姑娘一般大小,很快就玩到一处去了。
小帅最近被拘在家里学习,脸色痛苦的在做一套练习题,张玉娇也凑过去看了一眼,上面全是字,小帅要给这些字注音,她看得眼睛都花了,小帅竟然写的飞快的,这孩子真聪明。
“我今天去把火车票买好了。”张玉娇抱着孩子,去看楼小乔在忙什么,见她家里堆着一大箱子一箱子的东西,觉得好奇极了,楼小乔怎么这么能折腾呢?
楼小乔有些意外:“什么时候?”
张玉娇说:“正月十三,我听说刚过完年,厂子招人的多,不会找不到工作吧。”
楼小乔只是略一思索:“怎么可能,现在找工作没早几年那么困难了,广东那边的厂子多,只是待遇好的厂子不多,你跟王盛没什么经验,先找个差不多的厂子先干着,要是有更好的,再换就是了。”
她记得八十年代开始的不少人往南边跑,那会儿沿海城市的厂子不多,招工很严格,大量的农民工往南去,被人随意挑选,可如今沿海城市好多厂子,有些大厂的待遇是真不错,就是不知道张玉娇两口子能不能进得去了。
不像张玉娇这样的人,楼小乔是真正经历过那些历史的,她知道工作不难找,只有好工作难找。
张玉娇又问:“那你说进什么厂子好?”
楼小乔仔细想了想,这个年代环保抓的不是很严,她能给的建议就是不要进污染大的厂子了,她大概列举了几个行业出来,严明利害,对张玉娇说:“有些厂子哪怕收入高,也不要进,有的有辐射,还有些有污染,你可别小瞧了这些,万一钱没挣上几个钱,还染了一身病就得不偿失了。”
张玉娇一听恍然大悟:“我知道我知道,我娘家村里就有个人,回来的时候说是得了癌症,跟他同一个厂子的好几个人后来都回来了,也说是身体不好,回头我去送孩子的时候问问他进的是什么厂。”
当初得了癌症,村里人还有些说闲话的,只是人病的这么重,走的也快,还不等流言蜚语传过去,人就没了。
白血病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
说完有些庆幸的拍了拍胸口:“幸好问了你,还是你在外头时间长有见识,这要是我跟王盛过去,看到人家工资高的厂子,想都不想就去了。”
她不觉得楼小乔说这些有什么不对,毕竟楼小乔在外头打了四五年的工,比一般人多些见识也是很正常的,她把楼小乔能说出这些话,都归结为楼小乔在外四五年的见识上去了。
两人又聊了许久,楼小乔有些怅然,张玉娇是她在这个村里为数不多的朋友,现在连她都要出远门了。
不过这是好事,应该祝福对方的。
两人又说了会子话,楼小乔提到最近晚上要去做生意的事,希望能请个人照看家里。
“时间不长,都不耽误白天的事儿,我是晚上八点出门,这人六点来十点走,人要求耐心些,负责一些,人也要老实些,还要能干家务,给孩子洗完澡洗衣服,家里收拾收拾,你有合适的人介绍吗?”如果以后要出去做生意,家里是要长期请个人了。
张玉娇略一思索:“我帮你寻摸寻摸。”
楼小乔:“我急。”这几天就要出去了。
张玉娇笑:“行,我出门前先帮你顶着,这几天你只管出去,家里和孩子们我帮你照看着。”
楼小乔打算晚上带三箱纸过去卖,于是跟张玉娇商量,让她今天晚上就开始帮忙看孩子。
“今天学生不用上晚自习,我得早点过去。”楼小乔看了一眼时间:“晚饭来不及做了,你帮他们随便煮一点。”
张玉娇怕她晚上回来不安全:“你一个人出门要不要紧?”
现在的治安确实没那么好,搞不好半道上还有抢劫的。
楼小乔想了想:“我这车还算快,除非别人也骑着摩托车抢劫?”
真要有人在半路上拦路,她可不是会心慈手软的人,直接开车碾过去。
她跟张玉娇说:“要是我回来的晚,你就让他们先睡吧不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