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大厂时髦亲妈by溜溜猪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谢韬回来以后,所有人都处在紧张的状态。
大家都在“等”。
谢韬在办公室来回转悠,时不时去看电话线,确认电话是通畅的,嘴里又念叨了起来:“怎么搞的,怎么没人打电话过来呢?”
明明刚才在小作坊门口,那些人表现的这么想要货,他都回来这么久了,这帮人是把他的电话弄丢了吗?
陈妮表现的很淡定,还在看文件呢,但楼小乔注意到她面前的东西一直都没挪动过。
遣散这一批职工,是厂里给她最后的答卷了。
她能不能反馈给厂里一份好的答卷呢?
第一个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是谢韬回来第十四分钟,电话响起来谢韬“嗖”的一下蹿到前面。
正准备接起来时,被楼小乔拦住了。
电话铃声响到第二声,她示意谢韬接过电话。
只是短短一秒,谢韬的情绪回复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失真,不是刚才跟谢韬聊的火热的那些,对方打听了下,他大概要六万块钱的货,但就是隔壁市的,问厂里能不能安排送。
当初谢韬说的是,十万块的货包送一百里以内,隔壁市开过去大概七八十公里。
谢韬的眼睛看向众人,比了个“OK”,笑容已经收不住了。
“六万块啊。”他故意把声音扬高了点:“位置不偏吧。”
对方报了个县的位置,其实离新都挺近的,还没七十公里,谢韬听完一拍大腿:“行吧,但哥们儿到地儿要卸货你得加钱,我们这边的司机师傅也是厂里的工人,我这边也要打点的。”
对方一听立马表示没问题,只问什么时候能出货。
谢韬笑眯眯的:“你现在来厂里,咱们中午一块儿吃个午饭,货上好了你拉着就走,能赶着到家吃晚饭。”
对方已经到厂子门口了,挂断了电话,谢韬立马跑去工厂门口接人。
草纸是现成的,接到第一个订单陈妮的心就松了,马上跟车间下命令,立马切割裁剪打眼儿。
厂里现在的人手还是很充足的,切割起来很快,六万块钱的货而已,两个小时就能搞定,虽说只有六万块钱,陈妮也兴奋起来,捏紧了拳头在办公室里面踱着步子:“先排产下去吧,按照十万块的备货,不对不对,按照二十万的备货,另外车队那边也准备起来,六万块钱的货不算多,一车拉过去再回来,也就半天功夫,另外搬运的工人也安排起来。”
销售部这边一有了动静,车间就开始忙了起来。
造纸厂毕竟是有上千人的大厂,这次虽说走了几百号人,留着干活的人也是蛮多的,有些人已经签好了协议,这会儿见有人被拉去干活,还在那里嘲笑工友们呢。
“得了吧,工资都发不起了,还干活呢,哪个傻子会去干。”
“就是,厂里现在这情况,也就傻子会给干活了,兄弟你以后去哪?”
“还能去哪,再找一份工呗,这年头到处都在招人,非得要在工厂里头耗死真是不值当了。”
被喊去干活的车间工人大概有一百来个,分派到了各种任务。
有人负责搬运有人负责切割.......各种。
这些人只听从命令,但得知了自己做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以后,一个个的都陷入了沉默。
这不是在搞笑呢吧,是真的要卖这个?
厂里不会是真的没办法了吧。
大家都开始怀疑起人生来。
而此刻的销售部的人也开始激动起来。
从第一个电话打过来以后,电话渐渐地多了起来。
显然,这些人的消息是相通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提到六万的货,但有几个抱团取暖,凑了个接近十万的单子,也要求送货,他们离的也不算太远,基本上都是相邻的几个县,接电话的销售想了想就同意了。
这些人也很高兴,以前跟那些小作坊合作,运货的车子跟搬运都是要自己想办法,而且一点保障都没有,现在跟大厂子合作,人家有自己的车,路上也不怕出事,甚至连搬运都省了。
现在造纸厂多的是什么,是人啊!
有些岗位现在闲着的,都派出去。
车队的人肯定是要人尽其用的,但有好多刚才都空闲着,陈妮正在给各个部门/车间打电话沟通:“我们这边要搬运的,你先给我挑出几个人来,最近要出差出长途啊,差旅费好多,跟车一起出去,一天补助十块钱,食宿单位负责,先优先选自愿报名的。”
短短几个电话,就找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出来。
各个车间的人知道陈妮这边要人,虽然说猜想很多,但没人想到是厂里在出货。
陈妮又去协调车队。
“好说好说。”车队的领导也卖陈妮这个面子:“你就说要开到哪里去,我这里的兄弟们都闲了小半年了,就等着厂里一声令下,我们服从命令。”
当初能进这个大厂的车队成员,都是退伍的老兵,身体底子非常好,开个几百公里长途不在话下。
销售部大办公室里,电话一直都没断过,原本选的三个销售明显就不够用了,陈妮又从原本的销售队伍里选了几个人出来,一部分脑子活嘴巴甜的负责接电话记录,一部分跑腿协调,一部分盯着车间那边的生产,连她自己都忙的脚不沾地。
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七八个电话打了过来,订货的额度都到了三十几万。
“三十五万,有一个大单子要了十万的货,还有三个是小单子,这一个小时,订货就有三十五万的。”负责统计的销售激动不已。
陈妮还算冷静:“别太嘚瑟,钱还没到呢,去财务室看看,有人来交钱吗?”
脸上高兴的表情却是怎么都藏不住了。
不光销售去了财务室,连杨厂长都去了,财务室现在都是人。
两个财务,对接一个客户,大客户可能还不够。
厂里说了发货时间以交钱的顺序为准,有人已经到了财务室交钱。
财务部门什么时候像这样忙过,赶紧把没有离职的职员们都喊过来点钞。
有些不是财务部的,但只要会认钞票的都行,有些人被抓壮丁拉过来验钞,厂里还有验钞机呢,怕个什么啊。
杨厂长待在外面的办公室,看财务部人进人出,一张严肃的老脸逐渐被化开了。
“厂长,这才多久啊,就来了三十几万的订单,财务部还没数完,听说有人直接来咱们厂里订货的,没打电话。”厂长秘书说。
负责杨厂长的秘书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干劲也很足,前几天厂里那么多人闹腾着要走,就他不肯走,还跟非要他离职的父母吵了一架。
今天看到订单来了,最高兴的就是他,一早上他都在几个部门跑来跑去的,但一点都不觉得累一样,这会儿又跑来厂长面前说:“有人是没给销售部打电话的,直接就奔财务来了。”
杨厂长脸上的笑意更浓:“好好跟他们讲,单子要从销售部出,还有财务的收款凭证,仓库才能给货,流程上是不能乱了,让他们还是按章程办事。”
这是厂里一贯的流程,一定要严格遵守了。
厂长秘书也是很心思很活络的年轻人,又把这些人哄去了销售部打单子,一时之间大家都忙起来。
销售部的人忙的没时间思考,今天谁都默契的没提下班时间,一只到晚上七点都还有人没走,据说厂子外头的那些小馆子,到了晚上都没舍得打烊。
第一批送货的回来了,厂里的食堂这个点没开火了,他们就在外面吃饭。
谢韬正在安抚那些明后天才能提走货的人,晚上请了两桌子,一边罚酒一边大声聊天。
财务部的人都是拿饭盒打了在办公室胡乱吃一口,大家自愿加班,这样的情景杨厂长几十年没见过,这帮人是打了鸡血了不成?
销售部的数据第一个出来,曾静拿着单子过来,兴奋的开口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出了多少单子的货?”

第39章
“八十七万!”还不等别人问,曾静自己先开了口:“八十七万啊兄弟姐妹们,我刚才去饭馆里面又看到了几张新面孔,正在跟谢韬喝酒呢。”
听说前面的单子太多,这几个人怕厂里生产不出来,说先排个队,等到了他们再去交钱,今晚上先住在外头的旅馆里头,明天早上再过来。
这是担心厂里办事效率太慢,怕万一交了钱延后给他们发货就惨了。
厂里表示理解,甚至连他们住在这里的招待都负责了。
当然,这些都是谢韬出面的。
厂里人听到这个数据隐隐都兴奋了起来,张日方说:“这比咱们的主业还要挣钱了。”
还有人问:“咱们厂里还有多少库存?”
也有人比较冷静:“好不容易卖掉了,难道你想再生产出一批出来,再搞也不成了,清明节都要过了。”
造纸的生产周期是很长的,人家为什么要这么急,赶的就是一个时间,清明节提前一周就要把货分发下去,等过了这个节,库存还剩下不到一成,可以慢慢卖,下一个销售的周期在七月份,再下一个在过年。
一年就只有三个热销点,难怪那些小作坊不敢生产太多,他们也不想做库存,导致生产线一关,就一点货都出不来。
陈妮还算冷静,厂里积压了二百多万的库存,也正是这二百多万,压得厂里透不过气来,士气低下什么都干不成。
要不是这一次大换血,留着那些老是唱衰单位的,这次哪怕是有人来订货,也有一些讲“怪话”,看不得厂子好的人想方设法的使绊子。
“大家冷静一些,咱们的目标从来就只是出掉库存,清明节快到了,这样的订货不会有多久的。”陈妮说:“我要去一趟车间盯着货出来,大家加一把劲,晚上加加班,闲下来几个月了,也该忙一忙了。”
白天接的单子,晚上要整理出来,按照先后顺序排产出货。
有些单子小,但距离近或者能凑几车,厂里也给出货。
现在厂里的几个大车都派出去了,当天回来的第二天还能出去,有些是跑三四百公里的长途,一出一回至少要三天时间,能不能赶上送第二批货就很难讲,厂里的车子不够用,就要从外面去请,陈妮安排了两个本地人,去联系当地的大货车。
楼小乔一算,一百万的货,提成她都有三万,这下她很满意了。
拿到这一笔钱,盖房子就不会太拮据,预算还可以做高一些,那房子的质量也要更高一些,这些要更汪京重新去谈,这些先按下不提,陈妮马上要带着她去产线。
产线本来是停掉了的,现在工人们也加班忙碌了起来。
从下午开始,第一波工人就开始干活了。
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瞎忙个啥,甚至觉得做这些东西晦气,可等到交班的时间,从外面回来的人过来,兴奋的告诉了他们,厂里这一天定了快百万的货。
白天已经出出去好几辆车,大家都隐隐有感觉,只是近百万这个数目,谁都不敢去想。
好久没干活,上晚班的人都不丧了,晚班时间要干到一点,零点班的同事才能接上,厂里连轴转24小时三班倒,争取把这一批货尽快出出去。
所以,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连以前最不喜欢上零点班的人都没二话。
厂子能活起来,大家才有希望,这是每个人心里的想法。
陈妮跟楼小乔到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灯火通明,车间主任拉长了嗓子吼:“晚上食堂还加班了啊,加了夜班的凭票可以去食堂领五个肉包子。”
这是夜班补贴,以前效益好的时候才有,这都多久没领过了。
食堂也多年没有加过晚班了。
仿佛回到了厂子最好的时候,大家纷纷都在议论:
“咱食堂的晚饭包子是最好吃的。”
“我是来的晚,没吃过食堂晚上的包子,跟早上的有区别吗?”
“奇怪,就是不一样,今晚上你不就能尝到了吗?”
“那我非得要尝尝不可,我来的晚,没赶上夜班发包子的时候。”
“那你是没见到咱们厂子最好的时候,别说夜班包子了,厂子连洗发水洗衣膏都发,不过那是好多年前了。”这几年效益不好,连食堂的师傅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堂餐也没以前那么好吃。
晚上干活会困,说话聊天的人挺多的,今天的夜宵钱是厂里额外拨出来的,进来晚的人是没体会到厂子最好的时候的风光,可如今竟然有那会儿的感觉出来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造纸厂可是这附近数一数二的大厂,那会儿卖的最好的就是草纸,毕竟这个东西是生活用品,哪家那户都需要。
陈妮那拨大学生刚进单位的时候,也是下过车间的,她还赶上了工厂效益最好的那一段时间。
“陈部长,您来了。”
“陈部长,听说销售部出了几个大单子,咱们是不是真的能发上工资了?”有胆子稍微大一点的就问。
陈妮在底下人眼里,是个很严肃的领导,她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出来,跟大家一一打过招呼便说:“现在厂子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不能赶在要求的工期出货都靠大家了,等出完货,厂里肯定会给大家补上这段时间欠上的工资,请大家放心,我陈妮在这里给大家担保,这个月的工资一定会准时发放。”
车间里面安静了一瞬,马上就沸腾了起来。
大家伙都知道,陈妮说话一言九鼎,从不瞎吹牛,既然她说了可以发工资,那就是可以发出工资来的。
陈妮走出车间,脸上总算是浮现出来了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造纸厂的工人们拿出了多年都没有的用心,几乎是全员出动,连轴转了一周时间,每一个部门都很忙,连食堂的大师傅们都忙到晚上要加夜班,但是没有人抱怨。
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找到过这种让人心中充满热情的感觉,而这一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工作的热情和希望。
第二天的订货情况也很好,有九十几万,第三天厂里就不太敢出货了,拦下了要订货的人,这一批要等着工厂的现货做出来才能卖。
有些人本来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的,本来还持有观望态度,这下都有些傻眼,谢韬一走出工厂大门就被人堵住了。
“谢经理。”说话的人就是第一天的光头,他紧紧的握住谢韬的手:“咱两可是老相识了,你给我一句准话,到底有没有货,有没有你多少给我匀一点吧。”
光头手里有一个很大的批发市场,每年光从他手里走掉的货起码都有几十万。
其实昨天就有人提醒过他了,要赶紧来交钱,目测造纸厂的备货已经不多。
但他这个人性格多疑,生怕造纸厂收了钱不给发货。
直到昨天他看着好几个大车开了出去,就觉得不妙,再去造纸厂找人,人家已经不收钱了。
关于厂里的库存,谢韬也没有把握,一方面现在厂里大部分的库存都卖出去了,剩下的那点即便是做草纸慢慢卖,也不会对厂子造成什么影响,一方面厂里怕收了人家的钱,出不出去货,到时候人家上门来闹,得不偿失。
毕竟是公家的单位,没人想在这种事情上跟人结私仇。
谢韬被他烦的不轻,连连摆手:“哥,我说实话,这事儿我现在做不了主啊,这几天我们厂里出的货太多了,哪怕我做主收了你的钱,也怕没货不是,实话说我们厂里就这么多库存,先交钱先发货,这话我也是早早跟你们说了的。”
光头心里懊恼,一拍大腿:“我知道,可我哪里知道两天就卖完了呢。”
这几天销售部的这些人也被金钱迷失掉了双眼,还有人甚至想问工厂干嘛不做这个生意,明明这个市场也很大的嘛,最后还是陈妮稳得住,她跟厂长说,这一次机会也仅仅只有一次,等以后那些小作坊恢复元气,他们这种大厂子是很难跟这种小厂家竞争的。
谢韬来厂里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被客户堵。
“我们销售部也在跟仓库的人盘点,看看还能放出来多少货出来。”
“那我跟你一起进去,等你们盘出来了再决定给不给我好吧。”
谢韬没办法,只能带着他进去。
为了把所有的货都出掉,销售其实也很想早早的把货盘出来,但是厂里的货实在是太多了。
也不怪他们过于谨慎,实在是国企的风格就这样。
反正立功了也就发点奖金,万一搞出问题来,受罚的可就是个人了。
所以不管是谁都尽量谨慎行事,谁都不想给单位兜这么大责任。
光头也不急,就在厂里晃晃等等,没过多久盘点的人也回来了,几个人进办公室商量了一会儿,谢韬就通知光头交钱,谢韬还不忘邀功:“哥,老实说我们厂子的货剩的真不多了,最后剩个几万块的尾货,怎么样都能出的掉的,你这个货还是我到处给你想办法匀出来的,就帮到你这里了。”
光头到了一个避开人的地方,偷偷的塞了个红包给谢:“发货的事情还得劳你费点心,尽快发货。”
谢韬并没有推辞,但是话也不敢跟人说满了:“厂里都是按先后顺序发的货,您放心好了,三天之内肯定能发完。”
货不发完,他们也不能安心,连觉都睡不香。
造纸厂的这一批货卖了接近三百万,比原本预定的价格还高出几十万来,远远超出厂里原本的预期。
最后一车货运走的时候,陈妮看着卡车离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草纸没了,草纸的时代也结束了。
这一次的危机算是顺利的度过了。
厂里也很爽快,这笔钱一天都没有拖到楼小乔的,收完货款的当天,财务就核算出了给她的提成金额,厂长特批一口气给她发了八万多的提成,陈妮陪着去财务部去领的。
小财务眼睛放光的看向楼小乔。
八万块,十来天的时间。
“让我们公司出个车,陪你去银行存吧。”陈妮现在在厂里很有话语权:“小任,你打电话让办公室那边派个车,先去存一下。”
这笔钱太多了,盯着的人也多,存进银行也放心一些。
楼小乔从里面拿出三百块钱出来,打算把杜娟和销售部这群人叫出来吃个饭。
存好钱以后,她又去县城里面定了个餐馆。
大家都是一起打过这一场仗的战友,虽然只有短短的十来天时间,但这段时间楼小乔跟他们一起,也算是共同经历过很多了,彼此之间也有了共同语言,这个时候再在一起,已经宛如老朋友一样了。
陈妮举起杯子:“改天厂里也要举办一个庆功宴,到时候你也过来啊。”
她难得的露出微笑:“敬我们这次最大的功臣。”
销售部一共有十来个年轻人,这次都来了,除去打头阵的那三个,其他的这几个后来也干了很多事,最忙的时候大家晚上都没回家睡觉,后来厂里没有合适的人跟车去外地送货了,有几个小伙还自动请缨跟车,来厂里采购的这群人有几个都忍不住感慨:“你们大厂就是不一样啊,比那些小作坊好多了,以后你们厂还要做这个,我肯定找你们买。”
其实造纸厂也动过心,但陈妮拒绝了。
草纸本来就是微利,做这种季节性的东西,跟那些小作坊竞争,他们其实没有人家有竞争力的。
这一批纸,放在造纸厂这样的大厂,利润只有百分之十不到,但人家能做到百分之三十。
利润差摆在这里,人家能降百分之十五,充其量也就是把利润做低些,但他们厂不能利润做到零。
这一次的机会很凑巧,也是刚好赶上了,但陈妮不觉得靠着跟小作坊竞争,厂里能发达起来,她也跟楼小乔聊过,楼小乔也认为他们要做卫生纸。
陈妮就下定决心,跟厂里商量,以后要做卫生纸。
她跑了很多地方,也了解过市场,市场瞬息万变,机会虽然很多,但只给敬畏它的人。
卫生纸也分的很细,市场也很大也很细。
经历过草纸事件,厂里就更谨慎保守了。
二百多万,刚好够买一条生产线,工资一发完,又捉襟见肘了。
“有没有考虑过来我们厂做个顾问?”陈妮捏着酒杯问。
“我?”楼小乔不可思议的指了指自己:“为什么会想要请我做顾问。”
陈妮笑了笑:“其实按我的想法,是想把你招来公司的,但我也知道你肯定看不上我们厂子发的这点工资,所以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做顾问,待遇开不到很高,但我们厂子可以给你一些资源。”
造纸厂是个很大的国企,能带给人的社会资源,不是几百块钱的工资可以比的。
楼小乔又问了几个细节,当得知不是很占用时间以后,就欣然同意了。
聘任制,不属于全职职工,一个月的顾问费五百。
能多一笔开销,还能维持跟造纸厂的联系,楼小乔就答应了。
从餐馆出来,楼小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么久以来总算是经济上松快了一点。
这个天气可真舒服啊,楼小乔拎着打包的一盒子菜,出去找摩托车。
车就停在餐馆外头,几步路的距离。
昏暗的灯光下,楼小乔看到了两个身影,目光逐渐定住了。
等她自己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两人已经走远了。
楼小乔赶紧骑着车去大乔店里,这会儿店里早就关门了,玻璃门关上了,灯还开着,店里开着音乐,王凤一边搞卫生一边听着歌,嘴里还哼哼着什么,楼小乔走近店门口的时候,王凤刚好一个抬头,一眼就认出了带着头盔的楼小乔。
要问楼小乔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她骑车总是会带着头盔,不仅她自己带,还费了老大劲给孩子们也定了两个头盔,哪怕是夜色深了,大老远的她也能看出来。
“小乔姐,你怎么来了,大乔姐还在呢。”
这会儿还没上去休息,还在暗房洗照片。
楼小乔把打包的饭盒子挂在摩托车上,又把头盔取下来,这才走进店里。
王凤从过完年开始就在这里干,快两个月了,气色比之前好了太多,人也看着更精神了一些,连眼睛里都有光了,不像以前跟人讲话的时候连头都不敢抬。
楼小乔问:“阿华不在?”
王凤摇了摇头:“他经常不在的。”
店里现在有四个摄影师,另外两个是新招来的,大家私底下对阿华很大的意见。
拿着那么高的工资,却经常不在店里,但人家是老板的男朋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些话自然不会去楼大乔面前说,但他们会当着王凤的面讲的,有时候话太难听了,王凤都不想听他们讲。
“这段时间阿华都不在店里吗?”
“你找阿华做什么?”楼大乔从暗房里面出来了。
她干了一下午的活,本来就一肚子火,下午又有几个客人要找阿华,结果妹妹一来又是要找阿华,楼大乔心里的那点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连对着妹妹都没有以往的好脾气。
“一个两个的都找他,我怎么知道他去了哪里。”楼大乔气哼哼的往门口的沙发上一坐:“我新买的那个镜头呢。”
“放在柜子里呢。”王凤转身就要去取,但她一打开柜门,人就不动弹了。
楼大乔更是没好气的问:“怎么回事,给我拿过来我要用。”
王凤的嗓子仿佛是被什么给卡住了一样,过了好久才艰难的出了一点点声音:“东西,东西.......”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不可闻。
东西都是她收起来的,大乔都说过这些是她的全部身家,都是宝贝。
王凤每天都会看这些镜头好多次,每一次见到,都觉得神奇的不行,这么小一丢丢的东西,是怎么能卖到这么贵的,大乔姐说每一个镜头都不一样,有的是拍风景的,有的是拍人的,可这些东西明明下午她还看到了,现在竟然在柜子里消失了。
楼大乔也发现出不对劲来:“怎么回事?”
她干脆站起身来,走到王凤身边,这一看她也愣住了,好几个放镜头的位置竟然是空着的。
“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王凤知道丢掉的东西很重要,有的镜头是她一年的工资都买不起的,顿时急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下午的时候我开过柜子,还在里面的。”
这里面的东西是楼大乔的私人物品,其他的摄影师是不会拿的。
王凤已经急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每天都会看好几次,这里的东西不可能丢的。”
这要是沈大娘,没准一耳刮子先打过来再说。
可楼大乔是个很理智的人,顿时想到一个人来,目光看向楼小乔:“你来找阿华做什么?”
楼小乔不自然的轻咳一声:“晚上我好像看到阿华了,他跟一个人在一起。”
楼大乔的身体微微的发抖,她马上给阿华住的地方打座机。
电话响了好久都没人接。
“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楼大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
她跟阿华两个人认识了好多年,最开始都是摄影爱好者,阿华这个人比较理想,他的兴趣是拍风景,最开始直到楼大乔是在做人像摄影赚钱的摄影师的时候,还不太能看得上她。
摄影师也要吃饭,楼大乔的第一部 相机是自己打工挣来的,胶卷洗照片都要钱。
一个贫穷的女孩维持这些兴趣爱好,是很艰难的,楼大乔最开始做流动摄影师,去村里到处跑,连拍带洗照片五块钱一张,刚开始也没什么生意,渐渐的做出名气来,生意才渐渐好了起来,而且拍多了,水平也练出来了,楼大乔的摄影技术进步的很快。
这种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楼大乔就是在那段时间积累了钱,买了高级一些的相机,也做起来了照相馆的生意,她是那个时候认识的阿华。
为什么说阿华是个理想型人格呢,他一直都想拍出一个获奖作品来,而且他拍的水平确实也不错,但是日子久了,没有钱是很难为爱发电的,刚好碰到了楼大乔想做影楼,他就过来跟着一起干。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万人迷小狗创  丹妮斯的重生  饥饿下的产物  万人迷穿成纯  (综漫同人)  (综漫同人)  重生后和宿敌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