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大厂时髦亲妈by溜溜猪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影楼很赚钱,但也是经营了这么久去年才开始赚钱的。
都是出来社会这么久的人了,别人也不是没有判断力,楼大乔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她这个人从来没有那么多七里八里的事,两个摄影师用店里的胶卷她也从不会过问太多,虽然他们也偶尔会用店里的胶卷拍点私人的东西......
算了以后别这样干吧,也不是出不起那点钱。
不过大家都挺开心的,王凤闷头一想,她一直都在前台,店里接的单子最多的就是她,看着单只有五块钱的提成,但她一个月至少能接到二十单呢,这样一算就是一百来块钱,相当于她一个月要多领一百块钱,她现在都想土拨鼠尖叫好吗?
两个摄影师也很高兴,以前阿华拿着最高的底薪,现在没了阿华,店里好像影响也不大,但楼大乔拿着他的那份工资给大家都加了工资,这样一算起来皆大欢喜,两人非但没有意见,还恨不得欢庆阿华的离开。
阿华的离开对店里的影响不大,但坐牢对他的影响肯定很大。
后来追回了一部分钱,阿华也判了六个月,等他出来,楼大乔这边肯定跟六个月之前不一样了。
楼大乔也因此在外面传出很狠的名声出来,但她底下的人做事更干净了。
这边的事情一处理完,楼小乔就跟汪京商量着房子的事。
“这栋房子我要住好多年的,工程质量尽量做好一点,如果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你们能做吗?”
家里的地基刚刚挖好,这几天才把石头填进去,底下要浇灌好混凝土,凝固了以后才能往上面盖房。
地基很重要,在这上面是一点都没省钱,足足花去了一百多个工,十几车石头。
好在这会儿人工也不贵,挖地基用的小工一天也就十五块钱管两顿饭,楼小乔家里的伙食管的好,几乎每天都有一荤一素两个卤菜,剩下的才是张玉娇自己炒的家常菜,这年头熟食刚刚流行起来,卤菜能买来给做工的人吃,伙食算很体面的了。
当然,楼小乔不是什么大善人,她提供这样的伙食完全是为了方便,她家里没有多余的人,只有一个请来的张玉娇,但也不能把人当牲口使唤。
干这种苦力活的包饭,肉菜是必须有的,做肉菜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卤肉才五块钱一斤,十来个人买上个一斤多凑一满盘子就很够看了,再花两三块钱买个凉菜,能省去好多事。
工地里的工人们也很满意!
虽然说每天做的都很重复,但在别家做事,哪有这么多外面买来的菜吃。
这个年代,大家还是更喜欢吃外头买来的东西。
楼小乔下午回到家的时候,工人们刚吃完午饭,难得见到这个家里的主人回来,众人纷纷打招呼。
“老板娘,今天刮什么风,这么早就回来了。”
张玉娇正在收拾厨房,中午煮的几个菜全都吃完了,洗完还要备晚上的菜,这个季节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昨天张玉娇说了一声,今天楼小乔从菜市场回来的时候就买了大麻袋的土豆,又买了些豆皮海带这种能放的菜,顶上当季蔬菜的缺口。
“小乔,你怎么这么早回了?”摩托车脚踏板上头放着的那一袋子土豆至少有五十斤,张玉娇赶紧跑过来接,一拎着就觉得沉,满满一麻袋,至少半个月家里就可以吃土豆,另外还有十来斤豆皮,这个搞点肥肉煎出油来,煮上一大锅也是一道好菜。
张玉娇笑的眼睛都眯起来,冲楼小乔说:“白天我再去村里收点鸡蛋,明天工人就少了,一顿饭给少一点肉,再炒个韭菜鸡蛋就齐活了,明天开始熟食能少买一点。”
这边现在有人骑着车沿街卖熟食,在家里就能买到,价格跟县城也差不多,胜在方便,楼小乔让张玉娇自己看着买,但她调整预算,也会跟楼小乔说上一声。
前头要挖地基,人自然多,后头都是简单的活儿了,工人也少了一大半。
楼小乔为她考虑,她也想着为楼小乔省钱。
“你这样安排就蛮好,工人们没什么意见吧?”
“哪能有什么意见呢,去谁家干活能吃咱们这么好,别人家可没有你这么大方。”张玉娇笑的眼睛都眯起来,她是跟着工人们吃饭的,工地上的伙食开的好,她自然也能跟着沾光,大家都说楼小乔是最大方的雇主。
每天楼小乔回来这会儿,也是张玉娇最开心的时候,只有这会儿才有人跟她能说上一会儿话,这段时间她忙的很,白天把小闺女送去外婆家,做完晚饭才接回来,但忙的很开心,时不时的跟楼小乔聊些村里的八卦,楼小乔好像挺喜欢听这些的。
“王耿家那个闺女,不是上京市读书去了吗,全家供的呢。”张玉娇说的这家楼小乔有印象,当家的是个很厉害的妇人,她之前收腊肉的时候还买过王耿家的腊肉和香肠,他家的香肠味道最好:
“那闺女厉害着呢,全家勒紧了裤腰带送的孩子读书,家里几个嫂子意见大的很,要不是王耿婆娘压着几个儿媳妇,早就闹分家了,以前说的好听,等小姑子赚了钱全家都沾光,可这段时间王涛家的孩子去京市找工作了吗,她回来说王耿家闺女拿着家里给的钱,偷偷的在京市买了房,那房子还欠着贷款呢,她反手就把房子租出去了,每个月要还几百块!”
王涛家离王耿家还连着亲,两家的女儿算是一起长大的,王涛的女人叫王慧茹,去京市自然找了堂姐。
谁知道堂姐不是很想搭理她,王慧茹也是个轴脾气,就去打听她堂姐王昕到底在京市过得怎么样。
起初她只是单纯以为堂姐混的不好,不想花冤枉钱招待她,谁知道一打听才知道,王昕同学说她一去京市就找了几份家教,挣钱比谁还拼,加上还有奖学金,起初辅导员还以为她家里很困难,要帮衬着家里头,大一还本着帮助困难同学的心态,给她发过一次一等奖学金。
就因为这个一等奖学金,同学们对她就印象深刻。
后来室友们无意中得知王昕家境不错,她还经常给家里哭穷要钱,同学们一个月生活费三百左右,王昕能夸大了往家里要到一千左右。
一千块,家庭条件特别好的才会要这么多。
大家私底下都很疑惑王昕到底哪里要花钱,结果人家今年一过完年回来,就偷偷摸摸的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
虽然是分期付款,但好几万的首付拿出去,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因为这个事情,同学们私底下对王昕的意见很大,毕竟当初她可是拿过一等奖的,往年一等奖都是给品学兼优但家境不好的学生,王昕这种能在京市买房的,怎么都算不上家境不好吧。
但现在都大四了,就算追究起来,她大可以解释说这几年家里又起来了,学校还能把这笔钱要回来不成?
而且都快毕业了,她也压根不在乎同学们对她印象怎么样。
这个时候的农村贫富差距也蛮大的,其实王昕家里在村里算有钱的了,大哥大嫂是学校老师,吃公家饭的,二哥二嫂在县城里头开了个馆子,三哥是开城际长途大巴的,她算是老来女,很受父母宠爱。
从找工作开始,王昕就更加多的问家里要钱,以各种理由,什么买衣服啦,买化妆品啦,并且跟家里说这些都是必须的。
现在也不包分配了,要找个工作也挺麻烦的。
王耿心疼闺女,又去找三个儿子要钱,这回老大家的发的难。
因为王慧茹是她以前的学生,在京市一知道这个消息,就打电话回来说了,王昕大哥家虽然是吃公家饭的,但两口子收入并不多,为了养这个妹妹,老两口以前是一个儿子要五百,谁都不偏心,这笔钱对老二老三家里或许不算什么,但王昕大哥家也有个孩子去读大学了,她跟家里人说,周围的同学生活费也就二三百,一线城市兴许要高些,但也就三五百的水平,一千块一个月,在他们学校那属于老板家闺女的档次。
王昕侄女还觉得委屈呢,要想问她爸妈多要点钱。
但听到王昕大嫂耳朵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她女儿去学校一个月也就给三百,王昕一个月要一千块?
加上王慧茹多嘴说了一句,一家人就闹起来了。
楼小乔最喜欢听这种八卦,兴致勃勃的听着。
“王昕也真是的,现在倒是找到工作了不找家里要钱了,家里快闹翻了天。”张玉娇把土豆放在避光的地方,这样可以多储存一段时间,等再过半个月,地里的油麦菜跟小白菜也都好了,就不需要买菜了。
楼小乔听的兴致勃勃:“我怎么没听说过王昕大哥大嫂的事呢?”
按说村里人她都认识了啊,原主再宅,也不至于嫁过来六七年,村里人还没认全吧。
张玉娇把土豆放好了,这才直起身子来,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灰:“王昕大哥王健,和她嫂子齐秋璇都是南江一中的老师,很少回来的,南江一中你知道不,省重点,那两个可厉害着呢,她闺女考的也是重点大学。”
楼小乔卖纸的时候去过南江一中,是个在省内都非常有名气的高中,甩开新都一中好几条街。
这会儿高考还没有扩招,大学的录取比例很低的,县状元都不一定能上清华北大,王昕侄女考的那个大学,在后世算是很有名的大学,反倒是王昕上的那个大学也就是个普通的本科。
这样一比较起来,王昕原本天之骄女的光环就没那么耀眼。
既然学霸的光环不在了,再找家里要钱怕是没那么容易。
楼小乔揶揄道:“看多了兄弟坑姊妹的,为了女儿坑儿子的倒是少。”
张玉娇笑着说:“老来女嘛,她父母生她的时候,老大王健都结婚了,宝贝的很呢,再说了王耿家里几个儿子又不是赚不来钱,别看王健两口子只是个老师,但课外收入也多啊,像他们这样的老教师,又是那么有名的高中的老师,一年在外头补课费都不知道有多少。”
两人说着话往外头走,刚好听到不远处有人在吵架,张玉娇好奇的看了一眼就说:“又是王耿家里在闹。”

王健是周末被他媳妇拽着回来的。
齐秋璇跟他是大学同学,两人是一起进的南江一中,这几年学校出了名,老师们的待遇也一天比一天好了,不过这会儿教育上没卷的后世那么厉害,教育部也并不禁止老师们在外头补课,所以两口子寒暑假靠着在外头补课,收入其实还算不错。
但高中老师本来就很累,南江高中那样的学校又是省级重点学校,周末通常不放假,两口子一年忙下来,其实也就挣几个辛苦钱,结果小姑子去京市念书,光他们家每个月就要赞助五百。
起初他们也忍了,但等到他们闺女王郁琦去省城读书的时候一打听,周围的同学生活费都只有三两百,多的也不过是五百,刚开始齐秋璇还以为小姑子的生活费都是找他们要的呢,那叫一个气的呀,后来打听一圈才知道,公婆一个月给的生活费是一千块!
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又要了几次,一次说是买衣服,要了一千,后来又说要毕业旅游,又要找他们要两千,齐秋璇心里气不过,刚好又听到王慧茹的八卦,这才上门找公婆。
“谁生的孩子谁养,养不起就不要生,我真是受够了。”齐秋璇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做不出泼妇骂街这样的事,但语气也很犀利:“谁家生的千金大小姐,一个月生活费要一千,梳妆打扮还要单独要钱,这回又要了两千是什么名头,以后她嫁人是不是该我们凑钱出嫁妆,拿着我们的钱在京市偷偷买房是吧,真够可以的,今天给我把话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齐秋璇的婆婆叫邱癞婆,年轻时候长过癞子的,头顶上有一块癞子疤,性子很是泼辣,自从生了小闺女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下地干活了,刚好那个时候三个儿子也都工作了,一人给家里一点钱,俩老的也够花了。
邱癞婆却是个泼辣的,叉着腰出来骂:“老娘生的儿子,给老娘一点养老钱怎么了,我闺女买房那是她的本事,她自己挣的钱。”
一听这语气,敢情闺女买房是跟他们通过气的,齐秋璇就更生气了。
“四年,每个月五百,一年五千块钱,四年加起来是两万,我们家两万,老二老三家两万,这钱凑起来干脆便宜给你闺女买房了呗,没那个本事就找兄弟们要,真够可以的,我自己闺女才问我们要了三百啊,我这稀里糊涂的供着人家闺女过好日子是吧。”
这钱是王健偷偷给他娘的,一千五有五百是老两口的生活费,还有一千自然是都寄给了王昕。
王健心里头愧疚,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跟媳妇两个人是真的累啊,一个数学老师一个英语老师,都是主课,每周起码有六天的课,一天至少六七节有时候还有晚自习,寒暑假还要给学生补课赚外快,一年下来没一天轻松日子可以过。
这要是家里有正用也就罢了。
王健耷拉个脑袋:“你也少说几句吧。”几十年的体面都给败光了。
齐秋璇不肯,非要老太太给个说法。
邱癞婆哪里能有什么说法,只是一味的用孝道压人。
齐秋璇的逻辑也是满分,怼的她婆婆没话说。
楼小乔到的时候,婆媳大战还在白热化中,她看着齐秋璇觉得有几分眼熟,也就围观着看了。
倒是张玉娇跟其他村民一样,看的兴致勃勃的,还点评道:“邱癞婆这事儿做的不漂亮,她要是拿出自己存的钱给闺女买房子,估计几个儿子也没话说,这下好了,我看齐秋璇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听齐老师说话不像是当地口音。”
“她不是本地人,二十年前那会儿的插队知青。”张玉娇想了想:“她就是京市人。”
齐秋璇也想回京市啊,自然打听过京市的房价,那边可不像新都和南江这么便宜,房子贵的她觉得肉疼,只要想想小姑子拿着他们的钱买房,她就更肉疼了。
两人看了一会儿热闹,就回家了。
张玉娇也有自己的小智慧:“当父母的不会做人,寒了几个大的的心,小的躲在京市肯定是不会回来了的。”
被惯坏的那一个总是有恃无恐。
楼小乔笑笑,她好像也会偏疼小点的那个,但也做不到这个老太太这样。
两人说着话就往回走。
楼小乔又问起张玉娇家里的事情。
张玉娇叹了口气:“王盛现在在外头干的稳定了,一个月稳稳的有一千四,我让他一月留两百,剩下的都寄回来给我,免得给了他娘,这辈子都吐不出来了。”
王盛他娘沈大娘是不帮闺女,可她帮娘家兄弟啊。
今年开始村里盖房子的人也多了,她心头也火热。
尤其是看到楼小乔盖房子,她还问了下楼小乔预算,得知也就三四万块钱能把壳子盖起来,她也想盖房子了。
但之前家里的钱都给了舅舅家,是一点存款都没留下,张玉娇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我婆婆意见很大,每天在家摔摔打打的,我看这日子是不用过了,她要再这样作下去,老了以后还不如王耿媳妇呢。”为了娘家把儿子女儿都得罪透了,难道靠那个傻子给她养老?
有人曾经分析过,沈大娘那个年代的人,经历过战争跟穷苦,生活的经历告诉他们,只有利己才能活下去,就这样活了几十年,想改变强势的态度很难。
但楼小乔跟张玉娇这一代人,却又是生长在红旗下,想要控制他们的思想也很难。
这样的两代人,着实很难融合思想。
“哎。”楼小乔也不知道怎么劝她才好了。
两人说着话到了家里,汪京刚好也来了,昨天楼小乔打电话跟他沟通了几个改动,汪京说要当面谈,工地上才开工,汪京就来了。
好在房子才打好地基,上面的建筑物还没盖。
张玉娇见人过来,赶紧去给他泡茶,楼小乔招呼人坐下,笑着跟人打招呼:“这么早就来了,我还以为这点小事,电话里头沟通沟通就好呢。”
汪京摆摆手:“也是顺路,我刚好要经过这里,不用这么麻烦泡茶了。”
又问楼小乔:“你要改成钢筋混凝土?”
现在农村盖房,大多都是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像楼小乔这样提出要钢筋混凝土的不多。
楼小乔点点头:“这房子盖好后结构上我就不想做太大的改动了,用混凝土的,万一以后孩子们不喜欢了咱们原封不动装修一下就行,但如果用砖混结构,我看以后想改动怕是有点麻烦。”
钢筋混凝土先盖个框架,再用红砖砌墙,以后不喜欢了把非承重的部分一拆就行了,想改变户型都简单。
只是钢筋混凝土可不便宜,这样一来预算要高不少,所以汪京才有这样一问。
“那预算上可是要高不少,你考虑好了?”
“大概要高出多少来?”楼小乔问。
汪京沉吟片刻,给了一个预算的数字。
楼小乔一听是能接受的,又沟通了几个小改动。
原本只打算装修出一层出来,现在她要装三层,一起都装上,而且每一间房都要走大功率的电线,这是方便以后每间房间都装空调的。
汪京微微有些惊讶,上次他过来楼小乔还抠抠搜搜的,这次怎么就这么大方了,像楼小乔这样一装修,只要要花十来万,这年头在农村花十来万盖房子的也不多。
“看样子楼老板在外头发了大财啊。”汪京的语气里面充满了羡慕:“幸好你说的早,按照你说的,各项预算都要高些,房子的整体要高出至少一半的价格,我预估要十万上下,这个预算没问题吧。”
因为大部分主料都是汪京帮忙购买,楼小乔只出钱,汪京觉得有必要把预算给她说清楚一点。
“没问题,最好是一步到位嘛,免得以后家里住着人还要装修,也吵得很。”
再说了,这年头的人工也便宜,瓦匠一天也才二十五,再过几年可不是这个价。
汪京擦了一把汗:“行,原则上都是客户要怎么装我们就怎么装。”
他这回过来还带了点小礼物,是买个孩子们的小玩具,谈完话从车上取下来给了楼小乔:“朋友从上海带回来的,我家里孩子也大了,玩不了这个,送给你家孩子吧。”
楼小乔看了一眼,是一个非常精致的芭比娃娃,和一个遥控小汽车,这两样一看就贵,她不好收人家这么贵的东西,再说了什么人送礼还会专门送一男一女的玩具,她记得汪京家里是个闺女,都读到初中了。
“您太客气了,我怎么好意思收。”
“你就收下吧,就当我给客户送礼,你不收我很不好意思的。”汪京那一张脸黑红黑红的。
工地上他经常过来,但是碰到楼小乔的机会却不多,只能看见她家两个小孩子。
楼小乔把玩具收下,见汪京还不打算走的样子,有点尴尬。
她正想着接下来怎么才不会冷场,就听见外头传来了一阵声音,忙起身看,就看见刚才还精神抖擞的齐秋璇脸色苍白,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王健在旁边干着急,而刚才被骂的婆婆,先是犹豫着看了这边一眼,见齐秋璇捂着肚子没起来的意思,冷着一张脸嫌弃:
“装给谁看呢,老大把她弄家里去,还说是个知识分子呢,丢死人了真是。”
伸出脚来踢了踢齐秋璇。
王健是从小被打着长大的,对女性尤其是女性长辈有些唯唯诺诺,犹豫着到底是送去卫生所还是弄回家去,又见妻子这样的痛不想是装出来的。
“痛......”
刚才齐秋璇还能蹲着,这会儿是一点形象都没有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当婆婆的就更看着火大了。
以前她就看不顺眼这个知识分子儿媳妇,现在就更讨厌她,她平常在村里跟人交流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制服”儿媳妇儿,偏偏这个儿媳妇是最不服管教的,因此看她就更不顺眼,顺道看儿子也不顺眼。
“妈,我看还是要送卫生所去。”王健愁的是这样子怎么送去卫生所,齐秋璇又不是小孩子,不能抱着一路走吧。
老太太一脸的嫌弃:“送什么卫生所,八成是吃坏了肚子,搞回家喝喝热水,拉几次就好了。”送去卫生所没得浪费钱。
眼看着齐秋璇额头上的汗大滴大滴的冒了出来,开始呕吐起来,连周围的人都看出不对劲,纷纷劝王健弄去县城医院再说,偏这老太太拉着儿子,怎么都不肯让他碰儿媳妇一下,母子俩兀自在扯皮。
这几人刚好在楼小乔家门口,她出门时齐秋璇都在干呕了。
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老太太却扯着儿子不让他碰,硬说只是吃坏了东西。
楼小乔一看脸色就变了,看着怎么那么像阑尾炎?
原主前几年就发过一次急性阑尾炎,这病看着不怎么严重,在古代叫肠痈,在没有消炎药的古代,可是能活生生痛死人的,这要不送去医院,痛到后头事情就更严重了,这老太太明显是跟儿媳妇积怨颇深,半分怜悯心思都没有。
要说楼小乔平生最厌恶什么人,就是这种极度自私又漠视生命的人。
无论是眼前这位老太太,还是楼母都是如此,这也让她见识到了除了她那位慈祥有爱的外婆,还有这种刁钻的老人家。
周围的村民还是跟看戏一样围观着眼前的这一幕发生,有人甚至兴致勃勃的点评。
楼小乔却是不管不顾的冲到前头:“齐老师,是不是肚脐眼往下疼。”
如果是肚脐眼周围,可能是蛔虫,但蛔虫不会来的这么急这么凶险。
丈夫还在跟婆婆争吵,两人都忙得顾不上,齐秋璇话都说不出来了,伸出手来抓住了楼小乔。
手上的力气很大,疼痛的厉害的时候,是很难控制住力道的。
楼小乔顿时就懂了,这就是急性阑尾炎。
但是她只有个摩托车,齐秋璇这个样子是坐不稳的,她也不敢这样带着人。
“用我的车吧。”汪京从屋里走了出来,手上拎着车钥匙。
汪京的车是面包车,可坐人可带货。
楼小乔伸出手来扶着齐秋璇:“齐老师,你还能站起来吗?”
齐秋璇艰难的点了点头,顺着一股大大的力气站起来,依旧是弓着身,随着楼小乔的指引走。
汪京那边也收拾好了,楼小乔让齐秋璇坐在离门口最近的位置,方便上下,然后喊了王健一身,谁知道王健压根没顾得上,这会儿还在跟他家老太太掰扯,两人吵的难分彼此。
“先走吧。”汪京看着这种男人也火大。
看着楼小乔钻进车里,汪京也钻进驾驶座,开着面包车绝尘而去。
开车就要快上许多,十几分钟就能到,汪京的车进了城,就直接往人民医院去。
一下车,人就被送到急诊科去了,拍了照果然是急性阑尾炎,她这个病来的又急又险,连医生都说幸好送来医院了否则后果很严重。
县城医院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开了消炎药,给齐秋璇打上了。
过了一会儿,齐秋璇就恢复正常了。
脸色还是苍白着的,她躺在急诊室临时租来的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也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
在王昕之前,王健是家里唯一一个读过大学的孩子,但他父母生他的时候还年轻,没有做父母的觉悟,等到想做父母了,生下来的孩子就是王昕,因此待这个小女儿,比上面的三个哥哥都要疼爱一些。
王健读书去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已经工作了,那个时候大学生有补贴,说是什么全家供着他上大学,但其实家里也就最多出点车费,给孩子带点咸菜馒头,但因为父母长年累月的洗脑,王健对原生家庭有愧,再加上邱癞婆总说,家里这么多孩子,就送你读了大学,以后你要对爹娘好点,这么多年几乎是父母要什么给什么,他跟妻子说
“就当我课外上的那些课白上了。”
是这样算的吗,大家都往原生家庭无底线的塞钱,就当课外白上了呗。
齐秋璇越想越生气,加上昨天王慧茹说的那些,她就更生气的。
她气的不是丈夫瞒着自己给小妹生活费,而是全家瞒着他们当傻子一样,她都病成那样了,老太太居然说喝点热水就行,王健也好像没别的想法,要是他娘不让媳妇去医院,他会尽量“说服”对方的。
文化人嘛,讲究以德服人。
急诊室的人不是很多,齐秋璇打了一会儿针以后,就有负责门诊的医生过来。
看了一眼病人现在的情况:“等打完针转住院部去吧,这种情况起码要住院一个礼拜观察观察。”
齐秋璇问:“不能把阑尾割了吗?”
医生:“不能,你现在还在发炎,不能动手术,先消炎,等炎症消下去了,”
开了住院的单子,让家属去办手续缴费。
齐秋璇还在打针,王健还没过来。
县城就两个医院,再怎么扯皮这个时候也该过来了吧。
楼小乔也是个人精,就算跟齐老师两口子不熟,也大概知道了是个什么情况,王健要是想过来,刚才就过来了吗,一个老太太拉得住一个壮汉吗。
“齐老师,你把钱包给我,我去给你缴费办手续吧。”
齐秋璇一直都看着外面,但没能等到丈夫过来,面前的这个女人她也觉得脸熟,但村里她都很少回来过,印象中根本没跟这个人打过交道,这让她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麻烦你了。”齐秋璇嗫嚅着:“刚才的急诊费用也是你交的吧,我钱包里面钱不直到够不够,先把那个钱还给你。”
楼小乔起身:“不用了,先给你交住院费去吧。”
给齐老师办好了住院手续,人就转去了住院部。
这样一折腾下来,就到了下午。
齐老师自然是感激不尽的,也对楼小乔很好奇:“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万人迷小狗创  丹妮斯的重生  饥饿下的产物  万人迷穿成纯  (综漫同人)  (综漫同人)  重生后和宿敌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