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大厂时髦亲妈by溜溜猪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撇开这些,全家三套房,怎么住?
要是加上老三这套房子就全活了,按他老两口商量的,家里三套房给三个儿子,老三这一套暂且给他住着,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老三又不常回来,等钱到手事情落定了,就算老三知道了也没招,到那个时候他把钱一分,老三还真能一个一个去找侄子要钱不成,他可是找律师打听过了,打官司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谁知道老三这么快回来,这钱他还没捂暖和。
张明达说:“既然现在老三回来了,这事儿就没那么好办,你也知道他在区里有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他同学,而且真的打起官司来,咱们也扯不过他。”
于淑芬瞪圆了眼:“你就认了这事儿,但你说没钱,等往后有钱了再给他不成,这账咱们又不是不认,关键是钱不可以给他,大儿子可是说了,现在国内局势变化大着呢,往后钱是一年不值一年,咱就且拖着呗,顶多他找咱们打官司,就等法院判,几年官司打下来,咱们还有没有这么多钱就难说了。”
张明达觉得这样有些缺德,但这可是钱,亲兄弟在一百多万面前,也是可以没有原则。
果然是个拖字诀了得。
等张明远两口子到了村里,张明达夫妻已经想好了说法,就说没钱。
不管张明远怎么说,张明达就两个字没钱。
账他认,钱没有。
“你说没钱就没钱!”张明远第一次感觉到心里这么窝火:“你这样,算是诈骗,咱们亲兄弟,最好别闹到翻脸。”
文化人怕这种无赖,见两兄弟不好直接撕逼,于淑芬就上了。
一会儿又是诉苦说家里养五个孩子艰难,家里这么多年都没富裕过,一会儿又是喷张明远在外地,两个老人养老他均没出力,实在不应该拿走老家的宅基地,最后提到钱的时候直接耍赖说没有。
“钱是没有的,我兄弟要做生意,已经打出去给他了,你要找人调解就调解,我不是不认你这钱,只是等我兄弟把生意做好了才能还给你,利息我都是认的,但钱确实没有。”
于淑芬都打定主意了,要是老三真的霸蛮要钱,那她也不是没有办法,而且她都跟娘家兄弟商量好了,这钱就当做他们借给对方的,直接打他们卡里,等事情过了再把钱要回来,这事儿当然不能跟老头子说,得偷偷的办!
于是于淑芬偷了家里头的卡,准备把钱打到她娘家去。
要是账上没钱了,谁都别惦记,老三还能去她娘家要钱去不成。
她那边可离着这里远着呢,她就不信老三有这本事,绕着地球跑三圈!
刘菊花太了解这个大嫂了,表面上是个好相与的,其实肚里不知道多少花花肠子。
结果刘菊花反手一个报警。
于淑芬被抓的时候,正在银行柜台办汇款手续。
因为是跨行转账,又是异地转账,柜台的工作人员也多留了个心眼,给领导汇报了一下,结果正好撞在枪口上。
这下不光是张明达炸了,他家里五个孩子也不依。
说什么给舅舅暂时存着,这钱能不能存得住还另说,于淑芬的娘家,可是很穷很穷的,她兄弟这辈子不知道见没见过一百万长啥样。
也不知道于淑芬到底是怎么想的,精明一世,竟然想到了这样一个昏招。
后来自然是狗咬狗不说,反正一旦报警,启动了司法程序,钱就可以冻结起来,静待结果就好了。
既然和平沟通无功而返,那最后该找关系找关系,张明远又把老家的朋友同学走动了一遍。
张明远好久没回去了,除了要还老同学的人情,这一趟要把事情处理干净了,以后老家的房子没了,他再回去也不必跟大哥来往,只剩下一个姐姐两个妹妹还在那边。
大姐年纪大了,见面也少,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陪陪大姐。
还有两个妹妹,这些年也少了来往,这趟回去也想跟妹妹们多走动走动。
那笔钱想转走是不好转走的,但老两口打了电话过来,说要留在那边打官司,时间可能要多费一些,另外跟拆迁办那边扯皮还没扯完,这钱是退回去重新签订拆迁协议,还是认栽,直接按照张明达签的协议拿钱,两人在那边也决定不了,所以打电话回来同儿子商量,也问问儿媳妇的意见。
楼小乔正在吃瓜呢,殊不知这个瓜跟她也有关系。
“这事儿我能有什么意见,你们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就好,我看个热闹。”楼小乔自己也有房子,并不觉得这些拆迁的房子跟她有什么关系:“我家那边的房子留给小锦和亭亭,你家的房子留给你,你们自己处理吧,只要不是太离谱我都没意见。”
反正就张让一个儿子,老两口也没这么缺心眼,把房子给外人。
留给张让也好,留给小锦也好,那不是都给他们两口子减轻负担了吗。
再说了她也有房子留给自己的孩子的,到时候各自论各自的,免得扯皮,新都虽说比不上张让老家,但她家地也不少,以后给儿子盖一栋,给闺女也盖一栋,没事让他们收租玩玩。
张让挑挑眉:“你说真的?”
这会儿可没有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说法,没看孙娜娜闹离婚的时候,为了他父母买的房子,都跟他撕破脸皮了吗,最后虽说没拿走房子,但至少拿走了半套房的钱,这叫青春损失费,楼小乔居然不要,她居然说不要。
但楼小乔说不要,也不是高风亮节,几十年的思想隔阂,她自己觉得这房子跟她本来也没什么关系,你现在要了人家的好处,以后万一她拆迁,要不要给小锦?
扯来扯去好麻烦的。
本来关系好好的几个兄弟姐妹,万一扯来扯去关系疏远了呢?
这种大事,最好还是说清楚。
“这倒不是我节操好,而是这钱实在是跟我没什么关系,你爸妈愿意给我们一点,让我们改善改善生活,旅旅游买个车啥的,我是很乐意接受这笔馈赠的,可你说你家这些拆迁款要问我的意见,就不必要了吧。”见张让的脸色有点不好,楼小乔俏皮的笑了笑:“你父母的钱我不好插手,但你挣的钱要归我管。”
张让这才笑了起来,她之前说的话实在是惊世骇俗,什么你的我的,搞得好像不是一家人似的。
“行,我的工资卡回头给你。”这年头一般家庭都是女人管钱!
楼小乔看着乐呵呵的张让,心说这男人怕不是有大病.....
嗯,当她没说。
九月份开始,下井村那边的大学城工程也开始了。
除了盖房子,那边还要修路,有好几次在路上看见张玉娇,都碰到她行色匆匆,仔细一问才知道,大学城一开工,要盖房子的人也多了,周围的人工就更难请了,而且现在不光是人难请,人工也跟着连番涨价,以前是瓦匠25一天管一顿饭,小工20一天,现在齐齐涨了五块钱。
当然,张玉娇的生意也更好做了。
来这边做工的好多都是外地人,这些人就住在村子附近,虽说工地上管三餐,但伙食也就一般般,这段时间张玉娇找屠夫弄了些猪头卤来卖,生意也不错,于是中午她要跑一趟城里卖快餐,晚上就推着车卖卤肉,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家里盖房子的事情也暂且搁置下来了。
幸好这段时间琴琴送去了幼儿园,大半天都是不用带孩子的,每到这个时候,张玉娇就无比庆幸自己当初听了楼小乔的话,把孩子送去幼儿园适应了一学期,这学期虽然没有亭亭一起上下学了,但孩子进了幼儿园适应良好,要不是家里还有个小的要带,她会更轻松的。
但房子不等人,就算是瓦匠没找到,张玉娇还是把房子给拆了。
挖地基也是要时间的,她不想等到以后连小工都难请到。
自从得了征收款项以后,本地的人都不太乐意干小工,觉得一个月挣那几个钱没什么意思,她只得又把工钱提了一些,好说歹说请到了几个人给挖地基下脚,一时之间忙不过来。
楼小乔见她又瘦又黑,都有点心疼。
去年之前,张玉娇因为刚刚生完孩子,养的是白白胖胖的,这才一年功夫不到,人就瘦了一大截。
“你是不是生病了?”楼小乔关心的问:“你也别太拼了,适当注意点。”
九月份了,天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张玉娇擦了一把汗,这才对楼小乔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王盛那个样子,他也没办法出来摆摊,再说了家里这段时间事情也多,他也忙的走不开。”
家里现在都是体力活,这些都是要王盛干的。
之前最热的那几天,张玉娇也歇过一阵子,后来闲不住又出来摆摊了。
暑假的时候王凤休假还回去住过一个礼拜,帮着带带孩子,不过王凤自己现在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楼大乔的店里也离不得她。
“那你家里的房子,开始盖了?”楼小乔问:“实在不行你问问汪京?”
汪京还是跟张玉娇同村的呢,据说这段时间他的工程也接的多,干的风生水起的,小工程大工程不断。
说起这个来,张玉娇的手顿了顿,忍不住跟楼小乔提起一个人来:“你知道吧,王四顺又干起老本行来了,我上回找瓦匠,有人给我介绍他来着,真是没想到这才多久,他现在又混成瓦匠师傅了,我本来是想找他干的。”
但又怕楼小乔介意,就没请他。
王四顺这次是真的跌入泥潭里,多少年都没亲自下过工地了,如今也要重新拿起工具上工地,碰到个把熟人连头都抬不起来,他现在想出头没有早年那么容易了,手里没钱就拉不到人,接不到活儿干,只能又当回泥瓦匠。
但最近下井村不是征收土地了吗,他跟他娘两人的地也被征收了,得了一部分钱。
靠着这部分资金,王四顺又巍巍战战的站起来了,又开始包起小工程来。
刚好这段时间泥瓦匠巨缺,他自己亲自坐镇带了几个徒弟,还是能找到生意的。
楼小乔知道张玉娇提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你请他干呗,我是不会介意的。”
说不定她还会当一回小人,围观一下王四顺干体力活。
哼哼哼。
楼小乔哼着歌儿就回去了。
回到家,才听张让说起老家的事情。
张明远两口子没费多少力气,就把拆迁款要回来了,他们也没多选,就按照张明达签的协议要了房子跟钱。
其实这个方案挺适合他的,老家这边他是想有套房,万一以后退休了想来这边养老,也可以来这边住,当然想住在新都也可以,只是新都那边的发展没这边好,当初他去新都,是冲着烟草局的好工作去的,并不是因为新都比这边好多少。
至于别人都在操心住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就不是问题了。
房子是要等到四年以后收房,这段时间每月还能领三百块租房补贴,另外还有一百二十万块钱。
这钱不是张明达愿不愿意给,法院一冻结,最后事情一弄明白,钱就到了张明远账上。
当天晚上他就高高兴兴的把事情跟张让说了,他还要在那边留一阵子,没那么快回来,而且老房子里面好多东西都要清理。
按照规定,拿到钱以后一周之内就得搬,不然要赔钱。
也不用陪现钱出来,但拆迁以后不是要安置吗,安置的租金每月就有好几百,可以从这里扣。
所以二老还要把这边的事情给处理了才能回来。
以前家里装修完了以后,电器也买了些,家具也不少,这些东西都要处理了。
有些太久了的,直接就扔了。
但家里新新的东西也很多,当初盖好了房子,家里也都是打的新的,甚至锅碗瓢盆都没用过几次,这些东西自然是搬不走的,就只能送人。
床、柜子、电视机......就地分给了几个姐姐妹妹。
张明远跟那个当初照顾他母亲的妹妹关系最好,把电视机和一个好点的衣柜给了她,另外还给了她两千块钱。
当初第一时间通知他的,就是这个妹妹。
其实两个妹妹家里条件也不错,大姐家条件略差些,但这边的亲戚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大姐家那边现在也发展起来了,靠着收租也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
不多,但能保证老两口的生活。
子女也供出来了,老张表示对姐姐妹妹都很放心,把老家的事情处理完以后,老张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这一趟回老家,去了半个月时间,老两口回到新都的时候,天气都凉爽了。
新都这边一变天,就穿上了秋衣,两人回到家里收拾了一番,刚好又碰上周末,把孩子们都叫来家里吃饭,两人商量过了,这么多钱放在手里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便把张让叫来家里问问他的意见。
“钱放下银行也不好,利息还不如房租高,而且现在外面骗子也多,我们单位这段时间都侦破了好几个诈骗案,对了你们也要注意了,什么卖保健品的,还有做□□的,就有人看着清醒,去银行柜台取钱给人的案例,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忙着这些,搞的正常休息时间都没有了。”
这会儿治安不太好,加之又没有监控,破案就全凭经验。
每天下午开会,下面派出所都能报上来好几起诈骗的,偷盗的就只会更多。
反扒队派出去了,一天到晚的抓,放出去照样扒,人家压根不怕被抓。
张让于是说了几起诈骗的案例,说起这个来倒是绘声绘色的,把老夫妻两个听的一愣一愣的,不知不觉就把话题岔开了。
张明远见他俩这么能聊,拧着眉说:“小乔怎么说。”
张让对投资没什么心得,他的优势不在这个:“小乔说她自己有房,以后她的这些房子就留给小帅跟亭亭,你们的你们自己处理,我们挣的钱是够花的,不过钱放在手里不好,要么买点股票,要么买点房子,买房子还能出租,稳定放在手里有些钱,沪市的房子我现在就拿着出去出租了,收入还不少呢。”
刘菊花问:“那你沪市的房子现在租出去有多少钱?”
张让:“八百。”
所以他现在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他那房子地段很好,现在的市值也有二十多万,就租售比来说,这个年代的租售比都是很可观的,基本上能月租抵月供,当年买这房子,可是掏空了老张两口子一辈子的积蓄。
刘菊花默默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二十五万的房子,一年租金大概有一万,那一百万房子一年的租金就有四万,比银行存款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的,她算完这个账就有些犹豫。
“买了房子,咱们又不在当地,不好管理啊,万一人家知道咱们在外地,赖房租了咋办,我们总不能跑去外地催房租吧!”刘菊花还是想存定期:“如果存定期,别人也骗不走的,这钱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取出来。”
她打算明天去银行问一下。
张让回到家,洗完了澡,孩子们还没回来。
两人偷着空腻歪了一会儿。
到了晚上孩子们还没回,张让皱着眉就要出去找人了。
“算了,让他们玩一会儿吧,九点钟肯定能回来,反正周末送爸妈那边去。”楼小乔是觉得带孩子带的累死了,哪怕小孩子再乖,也是有一堆事情的,每天晚上洗澡,跑跑跳跳的都心累。
她现在也不总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面,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够长的了,在家还要见缝插针的背书,多惨。
张让就跟她说起爸妈的事情来,说起要存定期就忧心,不光是钱存着会被骗的问题,要是让人知道他们家有这么大一笔钱,那上门来借钱的人也不少,这会儿可是人情社会,有钱不借很得罪人的。
楼小乔刚从浴室出来,用干毛巾有一下没一下的擦着头发,走到他身边靠着,对张让的说法很有认同感。
想当初她离婚不过分了三万块钱而已,周围找她借钱的亲戚就能排出一条街出来,公公婆婆手里可是攥着这么多钱呢,亲戚要是真找上门来了,好意思不借吗?
这事儿可不好推辞,也不好扯谎说没钱。
楼小乔想了想说:“我觉得你说的好,一部分买股票一部分买房,现在国内的经济越来越好,选几只好点的股票长期持有肯定差不了,买房子的话也是比较稳妥的,不过新都的房子租不起价格来,还不如在沪市京市那样的大城市买,反正交给中介管理,有什么事情中介会处理,哪怕你们没在当地也不怕的,另外还有一宗,万一孩子们以后出去读书了,也就不用再在当地买房,谁知道孩子们长大以后,房子还是不是现在这个价格呢?”
张让想了想,深有体会。
他当初去沪市读书,买下那套房子的时候才十几万,可到了现在房子已经涨了一倍,房租也涨了,但存款是很难以这种速度增长的。
“这房子还能一直涨不成?”
“要是经济发展,肯定涨,要是经济不发展了,就不涨了呗。”楼小乔把毛巾一甩,进屋去找吹风机:“这房子还不是跟着经济来,这几年你到处去看看,变化有多少,新都的变化都这么大了,我不信沪市没什么变化,早年好多地方都是农村呢,宅基地几千块钱一块,可你看看几万块未必能买的到,听说我们村的房子都有人来找租房。”
楼小乔那栋房子还没开始装,她都考虑到时候是不是干脆按出租房装修,往后房租也是一笔收入。
现在泥工都不好找,装修的工人以后也不好找。
想到这里,楼小乔一个激灵坐起身来。
“干嘛?”
“你说我下井村的房子,要不按照出租的样式装吧。”
“你爱怎样都行,自己看着办。”
“那周末你自己带孩子们去趟爸妈那里,我回下井村看看,几个月没回去了。”
周末放两天假,张让带着孩子们去了卷烟厂,楼小乔则是往下井村去了。
才几个月没回来,这一路她发现了变化好大。
菊子那个小超市还开在那里,生意却比以前更好了,天气凉爽了以后,后面两间屋子都是搓麻将的人,菊子不管那边的事,她只管着超市,楼小乔去的时候,她正在忙着算账,手里噼里啪啦的按着计算器,客人买的东西有些多,耐心等她把一样一样的价格写在小纸条上。
等找完钱,菊子还帮人把东西抱上了车,打包好。
“慢走啊。”
“行了,谢谢您嘞,生意兴隆。”
菊子刚把人送走,就见到楼小乔站在超市门口,忙拉着她的手说:“哎哟,我有事找你,造纸厂那边你熟不熟了,我想拿个抽纸的代理权,但那边不给我上货,嫌弃我这拿货少,你跟那边说说去,以前他们销售满大街跑的时候,可是一百盒两百盒都给送货的。”
现在造纸厂的生意都这么火了吗?
楼小乔说:“你找的谁,我回头跟他们说说,一千肯定是能上货,现在还有小包纸巾,可以摆在收银台前卖的,你可以拿一些,这些走点散量也有钱赚的。”
菊子也不是很懂这些,但她看见超市有卖抽纸了,她也想卖。
做超市的就是这样,热门的货都要上一些,不然有人看见你店里没有他们想要的,就会去更齐全的大超市买。
别看她家超市不大,但产品种类之齐全,也不比大超市差了,她脑子活还会去看看当下什么东西更火些,然后就去找货源上货,有些小东西更是大超市没有的,所以都是做小卖部的,她能够做成超市,好多做小卖部的现在还是小卖部。
菊子说:“这段时间忙死了,菁菁又不听话,跟我说不想读书了,我跟她说你看小楼阿姨,都当妈了还在学习呢,可她说读不下去,想跟我卖货。”
她叹了一口气,女儿读书成绩不如儿子好,考大学怕是难,但现在也有私立的大专,门槛也不高,她现在也不差那点钱,想叫孩子至少读个大专。
“好歹也是大学生了不是,不用像我这样,一辈子都没文化。”菊子对自己没文化是很介意的。
从小她就被人夸聪明,但她老家那个地方上学困难,几个村子连在一起才有个小学,上初中就要寄宿了,那会儿家里穷,上完初中她也没机会读高中,要不后来嫁到下井村了,能这么招王家嫌弃吗?
以至于后来她都赚这么多钱,撑起来一个家,王超家里人还是嫌弃她。
菊子不想女儿以后有个短板,让未来的丈夫一家人看不起。
楼小乔说:“等回头我跟她聊聊,周末她没回来吗?”
菊子指了指后头:“在后面呢,帮我上货,干活倒是很麻溜,也不偷懒,就是不想读书,这孩子的脑子估计随她爸爸了,小时候读书就不厉害,看她哥哥读高中那么辛苦,说是不想吃这个苦,最近这段时间不愿意回来,还跟我说周末想待在学校里,我让她哥给她从学校提溜回来的,回来这一路还老大不乐意了。”
楼小乔听菊子说起王菁菁最近的状态,觉得不止是不喜欢读书,要钱、不爱待在家、想早早毕业.......这孩子似乎是有早恋的倾向啊。

王菁菁正在货架上打价格,听她妈说起她的事情来,从屋里冲了出去。
她妈最近见人就说读书的事,她都烦死了好吗,这个年纪的大姑娘,谁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她不能读书啊。
“妈妈!”王菁菁急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爱面子了,可惜这个年纪的家长又是更年期。
敏感碰上了话多,槽点满满。
“行行行,我不说你了好吧。”菊子冲楼小乔使了个眼色,意思让她帮忙劝一劝。
楼小乔在心里叹气,她也不知道怎么劝啊。
敢情,都拿她当知心大姐了好吧。
她只是想吃瓜,可她不是想成瓜啊!
以前也不是没见过那些读不进去书的人,就是读的很痛苦很难受,但你说他没努力吧,人家还真努力了。
学不进去,也不是努力就能够解决的事。
但菊子的要求似乎也没那么高,她只是想闺女混个大学毕业。
混大学多愉快啊,又不用上杆子高考,再去大学浪个几年,这样的生活有多快乐,只有“混”过大学的人才知道。
“菁菁,放假了呢?”楼小乔弯了弯眼睛。
王菁菁撅起嘴巴来,顿时就不好了。
楼小乔没有像以前那些人那样,拉着王菁菁说上一通读书的好处。
然后狠狠地给不爱读书的孩子泼一盆冷水。
她笑了笑,说:“读书其实也挺累的。”
王菁菁眼前一亮:“对啊,可你为什么要读书?”
她有时候也会想,楼小乔也挺奇怪的,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也有钱,可她为什么要读书。
村里人说她是被王四顺给抛弃以后,脑子有了那什么大病。
楼小乔也没什么着急的事情,索性拉了个椅子在她家门口坐下,想了想才说:“因为我想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听说过大学生活,没自己体验过,始终是个遗憾,你真的不想进大学里,找个大帅哥谈一谈恋爱吗,跟你的室友们一起出去逛街,等到毕业的时候,你们还能一起毕业旅行,这些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也在书上看到过,却没有自己亲生体会过,总是不甘心的。”
“但你读了大学,也不能谈恋爱了啊......”毕竟她都结婚了不是吗。
王菁菁越说话,声音越小,就算不能谈恋爱,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她之所以没有反驳楼小乔,是觉得她还是不一样的。
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她说的大学的生活,确实是每个人憧憬的未来。
可也有人说,不读书也没什么的,她家不是开超市的吗,以后大不了接她妈妈的班,做这个活又不需要多少文化,还很赚钱,但这个话她不敢跟妈妈说,让妈妈听到了会打死她的,妈妈就想让她读大学。
但高中好难啊,光看到哥哥读书卖力的样子,就觉得够够的了。
“你自己想想吧,有时候现在看到的东西,未必就是最好的,抽空也让你妈妈带你去个大学转转,体验体验人家的大学生活,人生少了那个阶段,往后看看是会后悔的。”楼小乔说起这个来,比较有说服力度,毕竟她自己现在就在考大学。
也是很很好的榜样不是?
王菁菁又一次低下头:“可是读书真的好难,我学不懂,而且读个大专而已,真的就比职高好吗,现在大专生也不吃香了。”
她听人说过,大专也没什么含金量,私立的更是有钱就能读。
“有没有用处,好歹是个大学,是个门槛,就拿你们小女孩来说,读个大专也能进公司当文员了,至少轻松一些,你去问问你哥哥的那些初中同学,进了职高的现在在哪,有几个能够坐在电脑前面打打字的,十几岁就出去打工,很凄惨的。”这话楼小乔说特别有说服力:“我就是十五岁出去的,小小年纪就在产线上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所以我比别人更想读书。”
“可你现在不读书也有钱花,那你为什么想读书,读不懂怎么办?”
楼小乔站起来了:“学不懂有学不懂的去处,以后读个大专也不错的嘛,就像你妈妈说的,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比职高技校还是好很多的,而且你妈妈也不靠你们挣钱,她只是想你多读几年书,晚一点出社会,等你到了她这个年纪,再回忆起自己的人生来,会多几年美好的时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只要是有条件,谁都想送孩子多读几年,我要回下井村了,你去吗?”
王菁菁摇了摇头:“我还要帮妈妈的忙,店里还有好多事情要干。”
楼小乔看了她一眼:“那你先忙吧,有空好好想想,咱们也别着急,不是还有一年时间吗?”
那你忙吧。
从没有人这样跟她说过话,好像他们是平等的一辈人一样。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万人迷小狗创  丹妮斯的重生  饥饿下的产物  万人迷穿成纯  (综漫同人)  (综漫同人)  重生后和宿敌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