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时髦亲妈by溜溜猪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她都没注意到徐媛媛的脸色都变了,连一向和气会做人的小姨的脸都沉成了锅底,又伸手来拿第三个,一边吃一边讲:”
我不管你跟新洋谁对谁错,你今天必须要让着我的面,跟新洋妈妈好好把这件事情解释一下,能不能谈看他们家说了算!”
小姨再也听不下去了,正在切着肉的手一顿,刀尖狠狠的扎进砧板里。
连楼小乔跟徐媛媛两个都吓得一个哆嗦,可真狠呐,那可是铁木。
“你什么意思,我家媛媛哪里不好了,还要任人家挑,能不能谈还要他们家说了算,你也太看轻我们家了吧,你别吃了,给我滚出去。”小姨伸手就要去推大姨。
大姨这人一向强势惯了的,不曾想她那个“货郎”妹妹有这样的反应,一时之间也下不来台,大着嗓子吼:“不然你以为你自己是个什么,士农工商,你家再有钱也是最末那一等,我也是看着媛媛长大的,也想她嫁得好点,找到孟家那样的,就算是翻身了,哪怕是倒贴呢,你们也不亏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敢甩了孟新洋......”
楼小乔目瞪口呆的看着姐妹干架,心里也是隐隐有些佩服的。
佩服她大姨,就这么一张嘴,这么多年下来,没被人砍死,大概是她命大。
这种人,要是搁她肚子里,她一定会把她打掉,给她把生命掐断在萌芽阶段。
嗯,她一定会!
小姨脸色更差了,叉着腰:“你给我说清楚,我家是比谁家差了,你也不看看你介绍的是个什么货色,认识了才多久就指望我闺女给他送贵的东西,他是个什么金屌,还是配种用的名马,就他金贵了是吧,你去问你去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别事情没搞清楚就来我家撒泼,老娘这辈子又不是没见过泼妇!”
两姐妹竟然要在这种逼仄的地方打起来了。
楼小乔还是隐隐有些担心,离她俩不远处还有个油锅呢,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搞到她们了啊。
徐媛媛现在很愤怒,恨不得这么一锅油给倒在大姨身上。
楼小乔见状不对,赶紧把徐媛媛拉开。
谁知道大姨见她两人打哑谜,正怒火攻心的她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拿着锅铲就要挥过去。
好死不死后面是油,是烧的热气滚滚的油,楼大姨刚好碰到了油锅边上放着的盆子,那盆子是不锈钢的,边边靠近锅的地方,已经被烧的滚烫滚烫的了,大姨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那个地方,她惊的“啊”的一声手上的锅铲就掉到了锅里。
那锅铲,刚才是洗了一下的。
炸鱼用不着锅铲,刚徐媛媛用的是一双筷子放东西捞东西。
这沾了水的锅铲一落下锅里,溅起来油点子往上面炸,顿时一片乱七八糟,只听见大姨“熬”的一声惨叫,人迅速蹲在了地上,惊的三个人面面相觑,尤其是楼小姨,脱口而出:“我刚才没碰到你吧,你别给我”
大姨已经捂着脸蹲下来惨叫连连:“我的脸,我的眼睛......”
弄的厨房一下子乱七八糟。
徐媛媛赶紧捞锅里的锅铲,锅里的油还在崩油点子呢。
这个大姨,简直就是个搅屎棍。
屋里的其他三个女人齐齐沉默了一下,等小姨反应过来,转身就往屋里走:“我去打电话叫120。”
大姨依旧是惨叫连连,嘴里的脏话都没断过。
算了,楼小乔一屁股往小凳子上一坐,继续拨拉火。
“徐媛媛,把鱼捞起来。”
徐媛媛已经吓傻了,连连点头,伸出筷子去捞锅里的东西,并示意楼小乔,要不要管一下她,这毕竟是她们的大姨。
被烫到,其实最合理的办法是赶紧冲冷水。
或许是楼小乔最近经历的事情多了,对外人起了提防心,干任何事之前都懂得要保护好自己,又或许是跟大姨关系太差了,刚才那一通胡咧咧,大姨可没少diss楼小乔现在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牛粪。
楼小乔把徐媛媛一把拉在了身后,低声对徐媛媛说:“你不怕惹麻烦了,大姨什么什么人!”
楼大姨这种人,哪怕是生死垂危间别人拉了她一把,等她缓过劲来了,就要开始给你慢慢算拉断她手臂的账,说白了这人就是坏,骨子里的坏。
徐媛媛点了点头,她也怕被大姨这种人给赖上了。
安抚好徐媛媛,楼小乔又高声说:“大姨,你先等上一会儿,我看小姨去叫救护车了,她这里离医院近,估计没几分钟救护车就来了,您再等一会儿啊。”
那声音也是提醒小姨,让她催一下救护车。
徐媛媛也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大姨你等会儿,我妈那边快的很,马上就有救护车过来了。”也不敢碰大姨。
她们两个都怕招惹上大姨这个麻烦,倒不是真想大姨怎么着了。
刚才口若悬河的楼大姨,此刻只剩下嗷嗷乱叫的份,连骂人这种话都顾不上了:“小乔啊,你拉我一把,给我看看眼睛到底怎么样了,我眼睛痛的厉害,你带我去冷水边冲一冲。”
楼小乔翻了个白眼,带她去冲冲,冲出毛病来算谁的,她可不想给自己招来麻烦。
“大姨,我脚崴了,走不动路了,怕是不能扶你。”哼哼,哪怕你是个脱光了的艳鬼,也甭想让老娘挪一步路。
看楼大姨的样子,似乎是疼的厉害了,又开始叫徐媛媛的名字。
徐媛媛从小就乖巧,可不是楼小乔姐妹俩这样的泼皮货色,见楼大姨的声音叫的凄惨,徐媛媛挪了挪脚步,但很快看到她妈从客厅出来。
许是听到了妹妹的声音,大姨又唉唉叫着让小姨扶着她:“静子啊,大姐脸疼的厉害,你快点扶着我去水边洗一把脸。”
楼小姨于是扶着大姨往水龙头方向走,到了地点停下来了就把人撩在边上,嘴里冷冷的说:“你要冲就自己冲,可不是我给你冲的。”
往后退三步远。
大姨恨的要命,嘴里骂骂咧咧起来:“三丫头,我好歹也是你亲姐,你就看着我脸上炸开了花,你现在高兴了吧,我知道你看不惯我,觉得我年纪大了还嫁得好,心里嫉妒我!”
开了水哗啦啦的洗着脸,这个时候楼小乔等人才看到,她脸上被烫的面积不小,连右眼周围都是一片红红肿肿的,这个样子怕是不太好了,但嘴里依旧没停歇,兀自继续骂人。
小姨翻了个白眼,刚才求她的时候说的都是软乎话,等人不要你帮忙了,一张嘴能喷出粪来。
到底是晚了一步,最后冲到脸上的水也不能缓解被烫伤的痛苦,而且她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就算脸上能冲冷水,眼珠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呢。
小姨嫌弃的看着这个姐姐,一辈子都不想当个好人,不管人家多开心,碰到这人就足够倒胃口了,她还记得自己盖房摆喜酒,刚好大姐那几天在跟姐夫赌气,喝着喝着就开始撒酒疯,好好的一场欢乐的场面给她搅的乱七八糟,席面都砸掉了两三个。
那会儿大家都穷,办一次酒席要攒好久,小姨那会儿就恨啊。
那天大姐还摔了一下,脚踝给扭了还是怎么回事,进医院还要她给医药费。
这么不讲理的人,偏生一辈子命还不错,以前她结婚的时候那会儿老师也不是什么稀罕工作,但人家命好啊,杨老师熬走了好多老师,最后还当了副校长。
从此以后大姨的人生就算是支棱起来了。
很快,救护车来了,给人送进了医院,小姨连跟车都没跟,只给大姐夫打了个电话,通知人赶紧过去。
杨老师还算是个讲道理的,听说妻子是来人家里头闹事,自己给自己搞了一脸的油,反倒是对小姨子道歉了又道歉,带上钱就去医院了,自己的老婆是个什么人他还能不清楚吗,去年就因为他跟学生家长多说几句话,她就闹的整个村的人都知道他在外头搞了女人,这个女人一天到晚没个消停,不光折腾自己家的人,连外头也没少闹腾。
活该她崩到了一脸的油,以后,以后也省得出去折腾人了。
到了医院他才知道有多严重,楼大姨的一只眼睛估计是废掉了,那只眼睛里面进了油,脸上也开始起水泡,好在后来冲了凉水,没有那么严重,但毁容是肯定毁容了,杨老师只能把钱先交了,总要让人做完手术,心里恨妻子恨的不行,去年她就扭伤了腰,连带着二妹都住了半个月的院,他还赔偿了人家医药费,不出半年她就又成功的把自己作进医院去了。
杨老师觉得自己是命苦,去年半年的工资都搭进当初两姐妹的医药费里去了,这下眼睛是个大手术,医院的人让他做好摘除的准备,这种手术最好在省城做。
“就在新都做吧。”杨老师沉默了一下,做了决定:“转院也很麻烦。”
手术于是只能在新都进行,好在大姨命大,手术还是很成功的,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脸基本也毁了。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会留下疤痕,但具体恢复要看情况。
手术费用花了好几千,刚刚交完的钱又没了。
医院通知去交钱的时候,杨老师整个人都是麻的。
家里的钱一向是老太婆管着,他拿过来的钱还是找人借的,还要再拿钱,就得跟老太婆拿了,谁知道楼大姨一醒来就声如洪钟的嚷嚷:“让三丫头掏钱,我是在她家出的事,凭什么要我自己掏医药费。”
理直气壮的让人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楼小乔知道大姨被毁容的时候,齐老师的辅导资料的前五万册已经印刷出来了。
整个省的书店跟渠道都先铺路,直接让印刷厂那边匀了个业务跟线,对接的业务员就是杜娟,她现在是两头负责,一方面接印刷的单子,赚上一笔,一方面接销售的单子,又赚上一笔,这对半死不活的印刷厂来说,又不是没有多余的人力。
于楼小乔来说人力跟库存都省了,从哪里印了从哪里发走。
问印刷厂那么大个厂子愿不愿意接这种活,废话他们当然愿意了。
兄弟单位做卫生纸发财,早就让他们馋的眼睛都绿了,老早就盼望着在这上面捞一票的印刷厂同仁们,也是憋足了一口气呢,别看这回只五万册,但这五万册带来的收益却不低,他们跟教育出版社达成了合作,后续有些印刷,就都签了他们印刷厂。
现在是市场化的时代,不像早些年那会儿了。
结果第一波消息一放出去,印刷厂门口就排队站满了人,这情形只有老员工在八十年代以前才见过。
一问,都是来打听资料的。
厂里的人不知道多少年都没见过这种场景了,忙请人进去坐着等,杜娟亲自出来,一家一家的统计需求,他们要求也不高,有现货但现款现结。
业务过来统计数据,财务直接把收银挪去了大门口的一间房,方便人结账,今天来的都是新都附近的几个文具店老板,杜娟不指望他们能拿多少份的货,但业务员转了一圈,回来就跟杜娟说:“光今天这些人,都要了四千多册,咱们有装订出来有......这么多吗?”
杜娟都觉得晕陶陶的,四千多册是什么概念,四千多册他们要赚多少钱?
所以说,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他们厂了吗?
杜娟再三跟自己说要淡定,第一天的业绩或许是冲的猛了点,第二天也许没那么多呢,虽然说心里面这样想着,但却已经通知车间准备更多的资料出来,他们要准备大干一场。
一周下来,仅这套资料,已经被定出去三万多册。
杜娟这才意识到,不光是齐老师火了,连带着齐老师的这套资料,也跟着一起火了。
楼小乔比印刷厂更明显感觉出来,他们学校已经有些人在外面买到了这套资料,刚开始只是有人偷偷的做,后来被其他的同学发现了,也去买了,老师看了不错,干脆要求每人都买一份,他们学校打算拿这套试卷做教研材料,不光学生们在做,连数学老师也在熟悉各种题型。
这个时候,楼小乔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在学校读书的好处,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市场行情。
学校跟学校之间的消息是相同的,育才这边一定下来基调,很快就有别的学校也收到了风,不光新都一中二中等公办高中,连隔壁县的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资料,有些没有买到的,只能借同学的用,有些学校已经把讲题这个环节,定为晚自习必备的项目之一。
一向跟学校的学生交集不多的楼小乔,也从姚娟那里得到了消息:“好夸张啊,我一个初中同学,拖我在新都帮她买一下资料,她高中转学去了贵省,说那边有些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了,他们市里还没有多少,晚了一步买不到,听说我们新都好买,让我帮她代买个五十册,见了鬼了五十册我也买不到啊。”
刚开始书店进货都比较保守,最多的一家也就拿了三百册,那还是一中杂货店的老板,跟楼小乔关系好才肯拿。
当初楼小乔劝他多拿点信笺纸,他保守了点,这回楼小乔让他再拿个千吧册,他又不敢。
结果三百册一拿出来,马上就卖完了,再去印刷厂补货,人家就说要交钱预约了。
这回他不敢掐着手指头自己算,于是找楼小乔估了个量,决定多拿上一些。
楼小乔一般都是静静的听着她吐槽。
她发现吧,姚娟这个人不需要你多回应她的话,只要有人听,她就愿意说,偶尔搭句话就行,班上有些人觉得她话太多了,真忙起来谁都顾不上她,只有同桌的楼小乔能听她说上几句。
楼小乔问:“贵省买不到这个资料,那你同学是怎么知道这个资料好的?”
姚娟说:“他们市里有个老板,在这边出差就带了五十本回去,恰好被他们老师看到了,觉得好就就经常拿里面的体型给学生做练习,后来他们也觉得这题是真的好,就让他们去找找,但这个资料我同学都找遍了,别说他们县没有,连他们省城都没有。”
于是才找到姚娟这里来。
听说最开始卖起来的就是姚娟他们这边,她还找了好几个同学,人家都说书店也不多,现在新都的高中生几乎是人手一册,周边的县市也有老师要求买,根本都买不到。
开玩笑,现在才印了第一版,五万本而已,能覆盖多少学生啊。
新都在省城周边,这几个县市的人最多了,五万册只够这附近几个县分一分的。
楼小乔淡淡的搭话:“是不好买。”
现在市面上针对高考的补习资料还不多,很多都是各大学校自主编写的材料,像齐老师这样年年都带高考生,专注高考复习超过十年的老师很多,但有她这样傲人成绩的却不多。
先不说她的履历是很厉害了,就她这次被袭击,又传奇的经历,就够很多老师支持她的了。
事实证明,有了老师参与以后,成绩提高的才叫一个快,当一个学校把这个材料定为学生的复习材料以后,就会有无数的学校开始让学生去买这套资料。
很快,印刷厂外面已经有人的预约排到了半个月以后了。
再版本来定了十万册,但楼小乔看了预定的数量,跟杜娟说:“二十万册。”
杜娟比她要保守一些,还劝她:“万一是这一阵风,后面不火了呢?”
楼小乔自己就在学校,这套资料的评价有多好,只有她自己知道,现在只是县城附近,经济条件比较好些的地区在用,但连姚娟远在外省的同学都在买这套资料在用了,说明市场都已经打到了外省。
再版印到了二十万册,连出版社的编辑都劝楼小乔慎重些。
但楼小乔有她自己的考量,这一版或许是这次高考前印刷量最大的一版了,新都印刷厂必须加班加点的给做出来。
“高考只有四个月了,对于我们来说剩下的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四月份之前印不出来,后面他们的购买积极性也不会很高,第三版我会看着预定情况再版,这一版就印二十万册,时间抓的很紧,一定要快。”
齐老师那边也知道了这件事,她的这个辅导资料能卖的这么好,也是她比较意外的。
当初出版社给她商量的版税是百分之十,以她现在的名气,完全可以提高版税的比例。
但她没有提,至少现在不是跟人提要求提价格的时候,这件事情她全权交给了楼小乔,对于她来说,能坐着收钱也挺好的。
于是印刷厂这边,全力开动的第二次印刷业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了。
第94章
为了给这一套资料保质保量保时效,新都印刷厂把很多新的业务暂时停了,整个工厂都在为这一册书努力,几乎是开动全部的火里满足这一册书的印刷需求。
最近他们从造纸厂拿走的货也很多,还从陈妮那里拿到了一个很合适的进货价格,至少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是很可观。
侧面来看,今年造纸厂的业务也不错嘛。
想想去年看隔壁兄弟单位忙到飞起,自家却只能喝点汤,尤其到了今年以后,别的国企都开始倒闭的倒闭,下岗的下岗,他们单位却在一季度拉了个业务上的转折点,放谁身上不兴奋?
但偏偏这个时候,厂里还有懒怠的老员工,偷奸耍滑混日子的,这个时候可是照妖镜,情节严重的开除,屡劝不听的内退,跟不上节奏的下岗,印刷厂又在这一波业务提高中,裁剪了一批人,厂子里头的活力马上就激发起来了。
生产节奏快了三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业务上门,又有新的销售量出去,很快第二版的二十万册,几乎都没在厂里形成库存,印多少出多少,很快就被销了出去。
这一次,除了本省的那些书商,更多的是临近省份的来订货,有些连人都没过来,问好出货时间,打了钱让厂里把货寄过来就行,像楼小乔说的那样,过了四月份,来厂里订货的也渐渐少了。
都不用楼小乔出去问,她只问了姚娟,就大概能了解这册资料的销售情况。
“谢谢你啊,你可真厉害,我那个同学收到资料以后,马上就分给他们班同学了,听说贵省最近才有书店卖这个资料,但他们已经学了半个多月了,能早点学,那还是比晚一点学好很多。”姚娟絮絮叨叨的说:“现在这资料在贵省也不难买了。”
四月份开始,厂里就只卖库存的一些货。
楼小乔明白,今年的高考生是能买的也都买了。
先把今年的卖稳了,扩大了影响力,才有下一轮的销量,这个时候楼小乔跟齐老师的钱包也都鼓了。
出版社在齐老师离婚大概半个月后,汇过去第一批版税,扣除个人所得税,大概有十二万块钱。
两人好好谈了一次,齐老师不计较房子,王健也就不跟她算稿费,其实王健也没想到过她的稿费会有这么多,还有一宗,这会儿的男人,哪怕再多毛病,大多都不会找女人要钱,尤其王健还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齐老师哪怕赚的再多,她也只会留给女儿,想到这点王健便也没算那么清楚。
齐老师拿到了这笔钱,还专门跑来新都找了楼小乔。
风和日丽,齐老师看着精神状态也不错,两人找了个小馆子,齐老师头一回主动要了一瓶啤酒,两人叫了几个下酒菜,酒杯碰着酒杯。
半年前,齐老师都想不到自己会坐在这里。
前段时间她刚刚去了京市,把工作落实下来了,南江一中也同意了放人。
现在全国都知道她这个名人,再留着人家也不好。
但齐老师的辅导资料上,印上去的是南江一中的履历,这就足够提高学校的名气了。
齐老师说:“我要回京市了。”
楼小乔没有意外,这一切都在计划中。
齐老师在找她的几所学校中谈了一家比较喜欢的,还是带高中,但大城市的高中部强度没这么大,那边还能提供职工宿舍短期周转,如果干超过三年,单位还有其他的福利,齐老师只是略加思索就同意了下来。
女儿现在都读到了大学,也不像以前离不开父母。
以后她自己愿意去哪里,都由着她,生活费的话她跟王健各自承担一半。
两人把钱分了分,就把婚离了。
王健这次没有考虑太多,男人总是比较理智一些,他跟齐老师闹离婚的消息传出去以后,还没扯证呢,就有人把自家亲戚介绍给他,对方年纪比齐老师还小。
以王健现在的收入,比大部分人都强些,当他发现自己在婚恋市场上还挺吃香以后,对离婚这件事情便没那么难以释然。
“倒是这笔收入让我很意外。”收到编辑报过来的数字时,齐老师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打算回去以后把房子买了,以后琦琦要是去京市,好歹有个地方住。”
她娘家其实有房子,但之前回去过几次,弟媳妇很害怕她回去抢房子,齐老师也觉得没意思,以她的性格,没办法跟这些人住在一起,本来计划拿到离婚分掉的钱,回京市贷款买个小一点的房子。
但有了这笔钱,齐老师的计划又可以稍微做点更改。
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少,可以选择全款买个两房,或者贷款买个三房,等她去那边工作稳定些了再说。
而且听楼小乔的意思,版税钱应该不止是这一笔,后面持续还有。
齐老师也不知道后面能卖多少,她还是保守一些为好。
楼小乔说:“咱们做的保守一点,上半年再印个二十万册吧。”
有好几个外省的新华书店愿意做当地的总经销,签了经销代理权,那她就不能卖给当地任何一家书店了,但对方定的数量也很可观,一次定走一万册。
“二十万?”齐老师默默算了一下能到自己手里的钱,有些意外的说:“不是说现在订货都少了吗?”
她还以为就是乘着自己这个案子最近审讯的东风,有了点名气,所以才卖的比较好呢!
楼小乔怔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齐老师担心的是什么,笑着说:“我打听过了,这套资料目前的评价都很好,好多学校都拿这套资料当做指定辅导资料,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但咱们的销售范围有限,能买到的这段时间都买了,但是过一段时间不一样,到时候下一届的高三也开始要做准备了。”
其实比楼小乔想的要更快一点,这一届高三的差不多资料到手,学过一段以后,评价都不错,都不等老师发话,下一届高二有些人就已经把资料买回去了,有些人甚至打算暑假要在家提前复习,刚好买一套资料正合适。
现在还不是资料泛滥的年代,能找到这么一套综合性复习的试卷,是很不容易的。
齐老师惊讶过后,就笑了起来。
楼小乔这次知道齐老师要来,给她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您的,祝您回去以后,事事顺心,有空还来新都玩,永远欢迎你。”
齐老师微微一笑,女儿还在这边读书,有时间她自然也会回来的。
她走出饭馆的时候,晴空万里,时光正好。
齐老师深吸一口气,这是自由的味道吧。
只是短暂的难过以后,楼小乔又恢复到了高强度的高考复习中,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负责行政工作的露露突然从学校辞职了,听人说起她,找了个离了婚的男人,两人准备结婚,那男的家里也是有点本事的,承诺把她搞去公办学校做行政。
有这样的工作,补习学校的这份工作就不那么吃香了,露露临走前看着还在努力高考的楼小乔,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人果然不能跟自己过不去,有捷径走可以躺平,干嘛要吃苦呢?
在她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家流行“躺平”文化。
能啃老就啃老。
有编制,比在这种学校当然要舒服多了,男人家里在教育系统有点关系,加上这会儿进编还没有后世那样卷,找个有能量的人努力一下,进学校不是很难,露露这次得到的机会,是一个车祸离世,刚刚考上编制的女生的岗位。
那女孩儿也是倒霉,刚刚考进学校,就遇到了一场车祸,人没了。
她的那个男朋友瞅准这个机会,找人“活动”了一下,给露露改了名字,这会儿上户口也不是那么难,这样那样操作一下,反正这件事情就搞定了。
要不是男人跟她说,在外面要低调一点,露露还真想扬眉吐气的大摆几桌宴席。
“真羡慕你,以后就是正经单位上班了。”新招进来的行政是个三十几岁的大姐。
露露走之前,没把自己要去哪里跟别人说,那男人跟她说了,她这个岗位拿的是人家的,就是怕女孩儿的父母闹事,万一知道露露顶了人家的岗位,真主的爹妈真要闹起来,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
“有什么好的啊。”露露收敛住了情绪,笑着说:“咱们单位待遇好,收入高,你好好干着呗。”
那女人觉得露露的心比较飘,是看不中这样的单位才走的,但话说的漂亮,大家都是敞亮人,谁不知道谁啊,于是各自说了几句漂亮话,就看着露露抱着箱子,扭着屁股出去了。
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孙老师,正盯着露露离开的方向。
听人说,这位是找到了个离婚了的男人,那人帮她找到了个好去处,虽然不知道是去了哪里,但总归人家是捡着高枝攀了,但小孙老师可就失恋了,听说他以前暗恋这位,喜欢的不行呢。
廖大姐同情的看了小孙一眼:“真傻,好福气还在后头呢。”
那个叫露露的,一看就不是什么踏实人。
没过多久就传出露露跟那男的的老婆当街大打一架的消息,恰好小孙陪着会计去银行的路上看到了,那男的说是离了婚的,其实根本没离,家里的老婆看着性子软,但也不知道谁告诉她,有个跟她妹妹同名同姓的女的,去了她妹妹生前被录取的学校上了班,告诉她的人说的有门有道的。
那女人也是可怜,妹妹离世的很突然,家里就两个姑娘,听说她爸爸退下去之前,还是个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