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by2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20
大部分还是冲着最近的流言来的,还有一部分商户混在其中,是想见见范绰。
自从范绰当上市令后,听说要对西市那些大改造,只要具体内容,大家都不知道,但都想第一时间知道。
不少人就想去走走关系,但范绰一律不见。
到诸京暑来找他倒是能见到人,说公事可以,说公事的时候旁边还有别的人,根本不给人塞钱走关系的机会。
所以今日要是能说上两句,那就不枉大热天的跑一趟了。
就听陆辛夷继续道“我知道诸位都是不差那几个钱的,但这也是我樊楼的一片心意,好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劳烦范大人上来从这些竹片里抽十个出来。”
说完退至一旁。
范绰走了上来,对台下的众人拱手“本官很是荣幸能为西市诸位分忧,下面就直接抽取了。”
说着他一手捋着自己的宽大袖口,一手伸进去一顿摩挲,最后抽出一张竹片,大声念着“姚汉江。”
陆辛夷已经跟他说了,只要念名字就行,其他的不要念。
大家四处看,没看到有人,大概没来或者没听到消息。
接着大力跟阿柴上台,将那一框竹片使劲儿的摇晃,让下面的竹片上来,这样才公平一些。
众人看到这番操作,纷纷点头。
紧接着范绰又开始抽了,“汪小满。”
“是我,是我,我中了……”有个身材偏消瘦的年轻男子立刻欢呼起来。
看那打扮,倒像是个书生。
“恭喜恭喜,恭喜兄台……”周围的人纷纷道贺。
立刻有人过来道“汪公子请随我们来……”
汪小满高兴的跟着人走了。
紧接着范绰又连续抽了七个,最后一张牌子拿到手的时候,范绰的表情很是一顿。
他看看陆辛夷,又看看手里的牌子。
大家察觉出什么来,纷纷询问怎么了。
范绰“范某抽到了一个厉害的牌子。”
有那脑子灵光的,立刻想到什么“范大人快说,快说……”
大家跟着起哄。
范绰“最后一张,乃是开封府的秦大人。”
作为下官是不可以直呼上官的名字的。
陆辛夷也没想到这么巧,当时是敬王喊他来的,临走的时候她也就顺手给了秦砚一张竹牌。
陆辛夷上前接过范绰手里的牌子“这张不占用名额,还请大人重新抽一张。”
范绰也没说什么,快速的抽了一张。
“杨保保……”
人群里的杨保保很是意外了一下,随即高兴的举手示意。
陆辛夷看到他也很意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来捧场了。
杨保保冲陆辛夷挑眉。
十个名额都挑选出来了,范绰道“今日在下正好也有些事借助陆东家的樊楼来说上一二。”
那些混入其中的商户们,一个个立刻打起精神来。
范绰扫了众人一眼才缓缓开口。
“本官有幸被西市一百多名商户联名向朝廷推荐来担任这个西市令。”说着他朝皇宫的方向拱拱手。
“本官虽然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但对西市绝对是充满感情的,也绝不辜负陛下的圣恩以及西市商户们的信任。”
“本官上任这段时间来,整理了西市最近三年的一些卷宗,发现我们西市的一些商户很不老实,不但在斤两上掺水,缺斤少两,还售卖假货。是哪些商户,本官就不指名道姓了,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更有那猖狂之徒,把上门理论的顾客给打伤打残,介于这些歪风邪气实在是有碍我西市的发展,影响我西市口碑,所以本官上任后决定颁布西市最新一条规矩,这条规定已经请示过朝廷并且得到朝廷批准的。”
“以后西市所有商户,将实行打分制度,满分是十分制。从下个月初一开始施行。
但凡在我西市范围内经商的所有商户,一旦有人举报某个店铺缺斤少两,滥竽充数,贩卖假货等不良风气的,诸京暑会派人上门了解经过,如果确实是商户的错,那就要扣一分,如果是顾客故意找茬不讲理,则不会扣分。”
“如果有人仗着势利殴打上门理论的顾客,直接扣五分,等分数扣满十分,那么抱歉了,西市将不欢迎这样的商户在西市经商,你以及你的商铺,将被驱逐出西市。”
“在这里本官只说个大概,具体的过几天就会张贴在诸京暑的门口,大家可以去看也可以誊抄。
本官只是希望大家能在西市安稳的做生意,希望顾客在西市能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所以才提前透露,也是希望大家心里有个准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到时候还望大家多多配合。”
说完这些他看了陆辛夷一眼“今日多谢陆东家了,本官就说这些。”
说完一拱手就下台了。
陆辛夷也没想到范绰会来这么一出,这大概就是之前桂姨说他在憋大招的那招了。
其实对陆辛夷来说,这种制度一点都不陌生,但对于古人来说,这个规矩还是很能引起其他人的不满的。
毕竟经商的不缺斤少两滥竽充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靠缺斤少两来发家致富的。
她站出来,大声道“我樊楼作为西市的一员,愿意无条件支持范大人的政令,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我们大家都希望西市能重新繁荣起来,我们都希望范大人能带领西市,重整西市往日风光。”
这些人中也有不少当初跟着陆辛夷一起签字的那百名商户成员,本来听范绰说这些的时候还有点懵,搞不太清楚是个什么情况,但看陆东家第一个站出来赞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纷纷声援。
毕竟他们可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只有范大人好了,他们这些“功臣”才能好。
有人带头,那响应的人更多了。
有那么几个经常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人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范绰很满意大家的响应,虽然已经下来了,还是抱拳对众人道“多谢诸位至支持,本官再次跟大家保证,只要我范绰还在西市当这个市令,就绝不允许任何官吏打着朝廷的名义乱收各种杂税,大家只管好好经营,放心经营,其他的就交给本官。”
“范大人好样的。”
“范大人是条汉子。”
喊这话的都是普通人。
作为顾客,他们自然希望每个商家的货都是好的,他们买起来才放心。
范绰寒暄了两句就走了,陆辛夷留饭也被拒绝了。
众人纷纷感慨范大人是个正人君子,是个好官。
中午在樊楼发生的事,经过一下午的发酵,不但西市这边的商户都知晓了,就连东市那边也知道了。一时间所有的商户们都在谈论范绰刚出台的政令。
当初被徐敏要挟贿赂的那几个这会儿也聚集在一起,愁眉苦脸。
他们当初就是因为被徐敏抓住了以次充好的把柄,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出那么多银子。
徐敏被抓,那些银子的下落开封府也一直没找到,就算找到了估计也是充公的货,是不可能返还给他们的。
如今范绰又要严打这一块,那他们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张正道“不行我们就把西市的铺子卖了,去东市吧。现在咱们主动走,总比到时候被那姓范的大张旗鼓的驱逐出西市要好多了吧。”
潘大海不赞同“那姓范的刚公布这么一条政令,我们就卖铺子搬迁,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们就是那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吗?”
其他几个一想也对。
张正不悦地看着潘大海“那你说怎么办?”
潘大海不说话了。
“我说的主意你不赞同,问你你又没有别的办法。”张正烦躁的走来走去“这事我看那姓范的势在必得,这个时候不走,别到时候我们被拎出来作为典型来对待,到时候别说面子了,里子都没了。”
“反正你们怎么想的我不管了,我是要走的。”张正道“就算被人猜出来又怎么样?他们有证据吗?只要没有证据,没有被姓范的抓了个现行,那一切都是假的。”
其他几个人听他这么一说,又觉得很有道理。
张亮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大哥,我跟你走。”
这两人都姓张,但不是真的兄弟,只是后来认识后又臭味相投,就这样互相称呼了。
潘大海看着徐海波。
徐海波摸着胡子后道“我觉得张大东家的话不无道理。”
潘大海着急了“西市这些你们真的舍得放手,这里可是我们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心血啊?”
“那能怎么办呢?”徐海波道“不走以后想走就走不了了,那姓范的现在说的好听,谁知道他会用那个什么打分法子来针对我们,到时候以前得罪的那些人,随便找几个人来店里闹事,我们迟早还是要被赶出去的。”
潘大海“那我们改,以后那么做,不给人抓住把柄不就行了。”
“潘兄,你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单纯了呢?”张正道“那姓范的早就盯上我们了,出这个政令就是想赶我们走,再说了,狗能改得了吃屎吗?”
说完张正才反应过来,他好像连自己都骂进去了。
第163章 男人跟狗,禁止入内
随即气哼哼地道“老子不管你们了,反正我是要走的。”说完一甩袖子就离开了。
见他真的走了,剩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张亮起身道“之前范绰还是个小八品市丞的时候,我们仗着徐敏的势,也没怎么给他好脸色看,这次人家是市令了,我看啊,我看是听我大哥的,乖乖的走吧,哎……”
张亮叹了一大口气,也走了。
就剩下潘大海跟徐海波了。
潘大海着急了,他是四人中在西市产业最多的一个人,“徐兄,你也甘心就这么走?”
“那不然呢?”徐海波道“潘兄,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商人就是要趋利避害,走吧,别到时候把剩下的那点老本都给折腾光了。”
说完徐海波也走了。
这里是潘大海名下的茶楼,这会儿潘大海颓丧的坐在那。
他是靠倒腾药材发家的,一开始去深山里收购药材,虽然辛苦,但一趟下来那收获也是非常可观的。
后来他不满足倒腾药材,就自己开药店,请了个大夫坐堂。一开始也还算不错,毕竟自己家就是做药材生意的,有优势,一般一副药比别家要便宜个几文钱,所以来抓药的客人越来越多。
但后来随着产业越来越大,摊子越铺越多,要孝敬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切都要给权让路,他心里的敬畏心越来越小,不知不觉的就开始以次充好,以假替真,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后来被徐敏抓住了把柄……
潘大海是真不想走,更不想丢下西市这一大片产业,但是张正他们说的也对。
可他还是想留下来再观望观望,万一呢,万一范绰不报复他们呢?
不过手底下一些不挣钱的产业还是要尽快处理掉。
他在东市也有一些铺子,但没有在西市这么多,他看了一眼自己这家茶楼,在西市也算是不错的了,可自从他从开封府公堂出来后,生意就一落千丈了。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他卖的茶叶也是假货。
这些人的烦恼陆辛夷是一点都不清楚的,她只关心那些流言蜚语。
这两天因为范绰在樊楼说的那番话,现在讨论他们的流言蜚语都少了,大家关心的都是范绰到底要搞个什么政策出来,这几天大家吃饭聊天说的都是这些是。
桂姨汇报给陆辛夷听后陆辛夷叹口气,不把背后的人找出来,心里始终不得劲。
也不知道那个小武愿不愿意归顺她,要是能个包打听的丐帮出来听她的,那她可不得了了。
哎,也就想想,一个普通屁民还想掌握太多消息,怕不是嫌头太重了。
也不知道秦大人那边有没有消息了,想到被范绰抽出来的那个竹牌,顿时有了借口去打听了。
不过还是再等等吧,别挑人家忙的时候去烦人。
昨晚上樊楼的人忙了一晚上,才把大家投票的名菜给选出来了。
最受欢迎的菜是酸菜鱼,点心自然是鸡蛋糕,最受欢迎的卤菜反倒是顺风耳。
猪耳朵脆脆的,又没有骨头,非常适合喝酒的时候吃。
统计出这三个最受欢迎的菜还不算,还要重新制定新的菜单。
好在之前那些试菜的菜单,她早就让人做好了,只需要重新挂出来就行。
众人都累的打哈欠,陆辛夷也打了个哈欠后道“明天我再研究一些大热天吃的,这几天生意差一点没关系,就当休息休息了。这一个月大家都忙坏了,等发工资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奖金。”
众人这下高兴了。
“明天开始,就不要大量备菜了,客人点什么做什么。春花,翠凤,你们估计忙不过来了,回头我再找几个厨子吧。”
翠凤跟春花对视一眼后,翠凤道“东家,不是我们不想找厨子来,就怕到时候他们学会了我们家的菜有别的心思。”
“是的,东家,牙行里会厨艺的人一时半会是买不到的,不如让阿柴跟小豆子试着来给我们打下手。”
这两人身契都在东家手里,不怕这些。
陆辛夷看着阿柴问他“阿柴,你愿意去厨房吗?”
阿柴还没说话呢,她娘音娘就在他后面一个劲的推他。
她现在带着荷花做乌梅饮子,有时候不忙也会帮他们,要是一家人都有点手艺在身上,万一……
她是说万一,万一哪天他们再次被卖,也会因为有一门手艺而被新的主家高看一眼的。
阿柴也确实想学点手艺。
“东家,我愿意的。”
陆辛夷又看向小豆子。
经过这几个月的喂养,小豆子蹿的比较快,再加上他本就长的比较清秀,如今站在那,也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了。
“东家,我也愿意。”他是要一辈子待在樊楼的,也不能一直烧火,所以他必须得学。
“好,既然如此,你们俩以后就在厨房跟着翠凤他们学习,行了,时候都不早了,咱就早点回去吧,明早巳时左右来就行了。”
众人起身,提着热水放上驴车回了宅子。
第二天众人都去上班后,陆辛夷才起来,意外的发现芸娘居然在家。
陆辛夷笑道“早啊……”
“不早了。”芸娘看了下日头,估摸着已经九点多了。
陆辛夷干笑两声,“芸娘,那些曲子你都学会了吗?”
芸娘实事求是“有几首学会了,但你教的那个什么粤语的,好难,绕口的很,还有配乐这块……”
芸娘扒拉扒拉说了很多“今日就是想让东家抽空去听听,还有就是好教坊司的赵大人说想跟我们买下这些曲子,我不好推诿,只好说我不能做主。”
“卖给教坊司大概能给多少钱?”陆辛夷很实际的问。
“估计也就百两,那已经算是不错了,教坊司是官家的……”
“那就不卖。”陆辛夷道“回头我还想搞一个专门唱歌听曲欣赏表演的地方,只招待女客,男人跟狗,禁止入内。”
芸娘噗嗤一声笑了“你个狭促鬼,虽然我在那边已经很克制了,但他们要是想偷学,又是教坊司,真唱了我们也无能为力的。”
“你的意思是卖?”陆辛夷问。
芸娘道“我的意思就是给那位大人一个人情,反正我们演出后他们肯定也会模仿的,不如挣这笔钱,只要到时候规定不允许在我们前面唱就行。”
陆辛夷一想也是,他们没乐工就只能去教坊司,你天天弹唱的,人家能不学去吗?
陆辛夷问“教坊司那几个人,咱们能买吗?”
芸娘摇头“那些人都是官奴,咱们是没办法买卖的。”
陆辛夷有些失望,这会弹唱的奴仆一般价格都不便宜。
芸娘见状就道“不如曲子的钱我们就不收了,但可以跟他们租用那几个乐工,教坊司乐工多,我当时找的那几个也都是没什么名气的,他们应该是愿意被租出来的。”
不用伺候那些达官显贵,就没有生命之忧了。
教坊司说到底还是官妓,有些当官的把人叫去了,给你当场侮辱了都只能忍着,惹怒了被杀了也只不过是几句呵斥。
人命在那些权贵眼里都不值钱的很,有时候还不如贵人家里的猫猫狗狗。
陆辛夷眼睛一亮,对哦,“这个办法不错。”
她现在不差那百两,差的是人才。趁着这个机会,她买几个机灵聪慧的小丫头跟着学不就行了?
哎呀,她可真的太聪明了。
“那行,你跟赵大人约好时间。”
“不如就约在咱们楼里?教坊司那样的地方,东家还是不去的为好。”
虽然她们以前也是开花楼的,大哥不说二哥,但如今不是了,她们已经从良开食肆了,那就没必要沾惹一些不必要的闲话。
至于她……
她本就是花娘出身,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陆辛夷觉得芸娘说的非常对“好,那你就看着办吧。”
芸娘跟她说完这些才离开再次前往教坊司。
陆辛夷来到樊楼,让贵叔帮忙买一头温顺一点的驴,再给她定做一个小一点的车棚,周围不用密封,回头她买点透气的布给围上就行了。
贵叔领命,去桂姨那支了银子就去了。
陆辛夷来到后厨,得琢磨点夏天的吃食。
在现代,夏天无非就是凉皮凉拌面,再就是之前她给大家做过的类似于粉肠的凉面。
这个从锅里蒸熟取出来切成条状,加上黄瓜丝,炒熟的豆腐干,千张,加上调味料搭配上拌一拌,也是不错的。
陆辛夷在厨房里跟翠凤她们忙了一上午,做了绿豆凉粉。
其他的材料不足,要等采购了再来。
配菜有黄瓜丝,豆腐干,千张丝,配上山茱萸,撒一点醋跟黄生米,一把芫荽,热油一泼,味道那是妥妥的。
到了午饭时间,因为今天开始不是规定菜了,大家想吃什么就能点什么,所以到了中午还是有不少人来了。
绿豆凉粉也收到了不少人的欢迎,有客人又要求打包,被陆辛夷拒绝了。
她在厨房待一个上午就被热的不行,翠凤他们肯定更热,就不要额外给他们增加负担了。
晚上陆辛夷算账,试菜月樊楼一共收入有九千一百两,扣除所有花销,纯利润就高达六千三百两。
这还是因为后面开始用冰了,不然挣的还要多。
这个结果也就她跟桂姨知道,桂姨心里虽然有数,但也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这一波发了发了。
当天晚上结束后,陆辛夷就开始给众人发工资了。
拿到工资又有一笔奖金的众人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翠凤他们第一次拿这么多钱,高兴的都要哭了。
就连才雇佣来的那六个人,陆辛夷也按照天数给他们发了。
至于奖金,一个人十文钱也给他们高兴坏了。
胡大牛一家虽然工资很少,但陆辛夷也很感激他们,胡大牛跟音娘一人发了一两银子的奖金,荷花,夏紫薇,阿柴他们仨一人三百文。
三个孩子也很高兴了。
两天后,贵叔终于牵来一头看着就比较顺眼的驴回来了,还套了一辆小车,只有棚顶,四周光秃秃的四个柱子。
看着像是母驴,因为眼神看人的时候就温温柔柔的,陆辛夷很是喜欢,从厨房拿了点菜出来喂它。
那驴打量了陆辛夷几眼,冲它龇牙,就跟笑似的,然后低头就吃了。
陆辛夷觉得这驴有灵性,当下给它取名小美,还给它头顶扎了个小辫儿。
她本来想买帐布,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买四面席子一挂,既能挡住视线,热的时候也能卷起来,多好啊。
陆辛夷又让贵叔在前面订了把手两边订了个小木棍,跟她后面车棚对接上,在顶部搭两根支撑棍,往前面延伸出去一米多长,这样驾车的人跟驴也能遮挡一二,虽然伸出去这么个玩意儿丑了点,但只要不晒太阳就行。
等小驴车装扮好后,陆辛夷就拿着竹牌,让二狗子试着赶车送她去开封府。
二狗子也喜欢这头看起来很温顺漂亮的驴,陆辛夷坐在后面,他坐在前面,头顶有藤席挡着光,人跟驴都好受多了。
自从上次陆辛夷请开封府的人吃过一顿后,那边就不允许樊楼再送吃食过来了。
不过后门口那守门的,还是认识二狗子的,虽然二狗子也长高长大长壮了许多,那又怎样?不过是从干瘦的耗子精变成了壮实的耗子精罢了。
陆辛夷下车,跟门口差役禀明来意。
差役没耽误,进去传话了。
很快莫少棠出来了,把陆辛夷领了进去。
来到秦砚廨房门口,看到里面有人,陆辛夷很识趣的在门口等着。
崔胜汇报完事情后就出来了,他也知道有人来找秦砚。
出来的时候见是个俏郎君,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只是就这多看的几眼,让崔胜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见这人这般无礼的盯着自己看,陆辛夷皱了皱眉,没说什么,毕竟人家是官儿,还是开封府的官。
她只微微颔首,并没有说什么,错开他径直走了进去。
崔胜赶紧扭头去看,看到她进了秦砚的廨房,这才转头问莫少棠。
“莫护卫,刚才那位是……”
莫少棠“樊楼的东家。”
陆辛夷前两次来开封府的时候人都很狼狈,第三次带人来给范绰谋划的时候崔胜又不在。
今天陆辛夷来找秦砚,特意穿的是男装,所以这是崔胜第一次看到穿男装的陆辛夷。
崔胜蠕动着嘴唇,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莫少棠的阻拦让有些失态的崔胜瞬间清醒过来。
他看着门口,陆辛夷已经走进去了,看不见身影,能直接进大人廨房的,应该关系还不错。
这人跟秦大人是什么关系?秦大人居然在廨房里接待了他,一般来人,秦大人都是在客厅接见的。
知道她是谁了就行,他可以让人去查。
“没事。”崔胜说完赶紧走了。
莫少棠皱眉看着崔胜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廨房的大门,最后默默退到一旁。
这些读书人就爱说谎,哼,真是一点都不干脆。
屋子里,陆辛夷已经掏出那张竹牌放在秦砚跟前了。
秦砚接过,拿在手里摩挲了一下后放下了。
陆辛夷道“这是那天你跟王爷来樊楼吃饭时候随手写的牌子,没想到就这么巧的被抽中了,以后秦大人吃饭或者宴客,只要来樊楼凭着这个牌子,就可以享受八折的优惠。”
秦砚道“多谢陆东家了,有时间会去捧场的。”
陆辛夷笑笑“大人,我来还想问……”
秦砚知道她想问什么了,“我的人查出来,流言最早是从春风楼传出来的,至于是谁,那就查不到了。”
那种混杂的地方,想要查一个流言的出处,那是真的难,而且也会要很多的财力物力。
陆辛夷有些失望。
紧接着秦砚又道“听说你跟聚贤庄会宾楼那边都走的的挺近?这些人都无利不起早,你跟他们合作,要多留几个心眼子。”
陆辛夷看着秦砚,秦砚也看着他。
虽然都没说话,但要说的已经通过眼神传递给了对方了。
陆辛夷很真诚的感谢“多谢大人,民女一直再给大人添麻烦,都不知道要如何报答了。”
“不用客气,你也帮了我不少忙。”
那天因为她的那句话,秦砚回来重新翻看那些口供,终于察觉出了一些看似正常但其实又很不正常的地方。
顺着这条线索,崔胜带人查到了徐家的大总管的儿子在徐家丫鬟死得前一天在城南的棺材铺强行买走了一口棺材。
之所以知道是管家的儿子,是因为对方是从另一个顾客手里抢走的。
那段时间正值倒春寒,不少老人一时大意就这么没了,所以棺材铺现成的棺材都被人买走了,没现成的货,棺材铺的东家让他换个地方,对方不肯,非要店里唯一的那口。
东家说这是人家定做的,对方还不依不饶的。
结果定那口棺材的人正好来提货,那位直接给对方银子让对方重新做一个,这个他要了。
对方哪里肯,这是他给老娘定做的棺材,用料都是很讲究,再说抢棺材那不是找打吗?
双方当场就要开打,最后抢棺材的人说他是市令的管家。
老百姓哪里敢跟当官的家奴对上,纵有不甘,最后还是让了。
就因为这么一处所以棺材铺的东家才记得这么清楚。
崔胜回来汇报,秦砚就怀疑那些银子之前就是放在了徐家那口枯井里,应该是徐敏想将银子弄走的时候,很不巧的被那丫鬟给看见了。
是不是的,重新下去那口枯井看看就知道了。
他亲自带人去了徐家后院的枯井,也亲自下去查验。
当初丫鬟的尸体是从这里找到的,当时下来的人根本没多想,所以枯井里面都是脚印子。
但秦砚最后还是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地方。
一个角落里有一点点白色的凝固了的液体,他仔细查看了下发现那里似乎有一个蚂蚁洞。
他拿来工具一顿挖掘,发现那是个白蚁窝,但似乎已经废弃了,因为没有白蚁了。
他将那些很像银子的点点可疑物品用手绢包着带上去,请教了一个铸银的老工匠,人家确定那是银子融成水后的样子。
还从老工匠那里得知白蚁会啃食银子,一般放银子的地方最怕的就是有这种蚂蚁。
所以秦砚断定,当初那个枯井下面肯定是有银子的,且存放的时间还不短,招来大量白蚁,所以才必须要换地方。
结果很不巧的,被丫鬟给看见了。
于是,银子被放在棺材里运走了,发现了的丫鬟被掐死丢在枯井里了。